第1课 中国古代政制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内容】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2.难点:不同历史时期上述相关制度的变化。
【本课立意】
本课主要阐述这个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演变过程与阶段性发展。
【时空坐标】
【名词解释】
1.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是一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
2.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并废除。
3.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其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官僚制度:按照专业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之权力体系,它有别于中国古代早期的血缘政治,是历史的进步。
【基础知识】
中央:
地方:
【重点探究】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
材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材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商朝——内外服制
材料1:辛巳卜,贞: 呼伐羌方
——甲骨卜辞
材料2:殷衰,诸侯或不至,殷兴,诸侯归之。 ——《史记》
材料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4:“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思考:阅读材料,分析其中反映出商朝统治的哪些信息?
(三)西周
自主学习:结合史纲上并阅读课本P2,梳理西周的政治制度。
原因:
分封对象:
内容:
特点:
评价:
宗法制
目的:
核心:
内容:
这两者特点?
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分封制
大盂鼎铭文译文:
九月王在宗周册命盂。
王这样说:你要辅佐我,你要勤勉地早晚入谏,进行祭祀。
王说:盂,你要辅助我主管军队,协助我治民治疆土。
赐给你异族的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让这些人在他们的土地上努力劳动。
王说:盂,你不得违抗我的命令。
【探究】 阅读铭文内容,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请讨论回答问题:
1.册命,说明周王和盂的关系是?
2.周王和盂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义务关系?
(四)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从原始民主到君权加强
【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左传·襄公十四年》
【史料阅读】
史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 ——《史记·周本纪》
【思考点】P2:商朝的内外服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有何异同?
【探究】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史料一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史料二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左传·昭公七年》
从材料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有怎样的特点
二、创制——秦朝的政治制度
讨论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
【史料阅读】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三、演变——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得到什么信息?
【深化拓展】王位世袭制
①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②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③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④认识:血缘政治开端,宗法观念萌芽;“家天下” 取代了“公天下”;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顺应历史趋势和社会进步,但不能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
【重点探究】商朝内外服制的特点与实行的原因
(1)特点: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外服地区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松散性,商王采取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2)原因:①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②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3)隐患:外服对商朝的臣服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从长远看给商朝造成统治隐患。
【重点探究】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A.封建政治: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B.社会习俗: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C.思想观念: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点拨关键: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重点探究】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1)制度:①夏朝对夏部族生活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区通过部族间接统治;②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③西周主要通过分封制,将王畿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
(2)评价:①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③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之间很难逾越;④受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君主权力受到较大制约,是天下共主而非绝对君主;⑤地方权力较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比较松散,没有形成中央集权;⑥政治制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重点探究】三公九卿的特点
①三公互不统属,相互配合,互相牵制;②以皇权为中心,兼有“家天下”和“公天下”双重特色;③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④主要官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⑤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4)三公九卿的评价:①否定了世卿世禄制;②官吏职位分工,分层管理为历代中央机构开创了新的模式。既配合又牵制,军国大权操于皇帝一人之手;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决策的失误。④促进先秦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学习拓展】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下中央决策的方式(教材P7)
(1)概况: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评价:秦朝开始的廷议在后世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其趋势是向较为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而不取决于正确与否,或是否为多数人赞成。
☆名家论史: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谈到“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员取代了世袭领主,使得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知识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划分依据 以宗法制为原则,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地方长官权力 诸侯爵位世袭,拥有封地,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在地方上有很强的独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据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历史 作用 虽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中央不能直接控制地方,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影响:结果都对当时维护统治、国家统一发挥积极作用。
变化 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②从世袭到任命;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点拨关键: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
☆点拨关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对君权不能起实质上的制约作用。
【重点探究】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原因及影响?
(1)原因:①前朝丞相权势过重的教训(历史原因);②废行省设三司,相权扩大(现实原因);③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直接原因);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影响:①加强皇权;②政务繁忙,效率低,易决策失误。
☆点拨关键: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军机大臣全是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的权力机关;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
【思考点】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教材P5)
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加强的关键所在。从秦汉到明清,行政中枢制度处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秦朝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的开端,建立了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这一制度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设立中朝,使之成为行政中枢所在,外朝丞相府的权力大大削弱。中朝尚书的权力在此阶段发展起来。西汉晚期,三公制取代丞相制,对行政中枢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东汉建立后,以尚书台作为行政中枢,三公的权力进一步降低。隋唐的行政中枢是三省,三省长官并称宰相,三省中中书省又因草拟政令而处于更加核心的地位。宋朝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但又设枢密院、三司分掌军政与财政,分割宰相权力。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政务的中枢制度。明朝初年废除宰相制,以内阁作为行政中枢。清朝雍正时,确立了军机处作为中枢的制度。从总体上看,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重要演变阶段。其总体趋势是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深化拓展】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分割相权;二是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深化拓展】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积极:(明清以前)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②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的繁荣。
(2)消极:(明清时期)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阻碍了历史发展。②在思想上独尊一家,阻碍了社会进步。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
☆点拨关键:汉朝初期的侯国和王国世袭罔替,规定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知识拓展】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①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酎金夺爵制,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②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③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④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⑤建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2)经济上: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④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3)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学校教育教授儒学,儒学上升到经学。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深化拓展】唐朝藩镇割据和节度使
唐玄宗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又称藩镇、方镇),加强边防,军政长官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大权。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755—763年安史之乱,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从此,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深化拓展】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背景: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吸取唐末以来的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措施:①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监督;②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③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定期更驻。
(3)影响:①大大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唐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②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积贫局面。
【深化拓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