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刚要上 第五单元 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环节一:情境导入
鸦片
1840年 —— 1919年 ——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第二模块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一个形态:
两个时期:
两对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四个政府:
四条基本线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反帝(民族革命)反封(民主革命)
清政府(1840-1911)→南京临时政府(1912)→北洋军阀(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名称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 革命前途 革命范畴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 共和国 资本主义 世界资革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社会主义 世界无革的一部分
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
壹:同样的时代,不同的社会
--19世纪中期的世界和中国
贰: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解释
--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叁:同样的条约,不同的理解
--不平等的条约及影响
肆:同样的遭遇,不同的回应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及价值
主题:“同与不同”
学习目标:
1、能够填写出战前中英两国对比简表,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能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过程的基本史实。
3、能够说出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理解不平等条约的含义。
4、理解战争的实质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环节二:展示交流
学习目标:
1、能够填写出战前中英两国对比简表,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能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过程的基本史实。
3、能够说出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理解不平等条约的含义。
4、理解战争的实质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同样的时代,不同的社会
中国 英国
政治
经济
思想
军事
外交
文明
综合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科技落后。
英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军备落后,使用冷兵器;
战斗力弱
军备先进,使用热兵器;
战斗力强大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先进的工业文明
落后的农业文明
仍停留在封建社会,
对外:浑然不觉
对内: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学习活动一:自主阅读课本96-97页,完成表格
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启蒙运动,思想解放
学习目标:
1、能够填写出战前中英两国对比简表,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能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过程的基本史实。
3、能够说出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理解不平等条约的含义。
4、理解战争的实质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更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解释
?
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对华输入大量鸦片
地大物博、国力渐衰、统治腐朽给英国人提供了冒险的机会
英国政府以中国禁烟损害英商利益为由发动了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能够填写出战前中英两国对比简表,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能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过程的基本史实。
3、能够说出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理解不平等条约的含义。
4、理解战争的实质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材料一: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不含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
——1852年3月《密切尔报告书》
材料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张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三: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
——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扩大和继续
根本原因: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就战争目的性质而言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学习目标:
1、能够填写出战前中英两国对比简表,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能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过程的基本史实。
3、能够说出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理解不平等条约的含义。
4、理解战争的实质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条约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赔款(2100万银元)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协定关税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人民负担,
阶级矛盾尖锐
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
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1843
《虎门条约》1843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巡查贸易”
传教权
破坏中国的领海主权
为以传教为名的侵略行为奠定基础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英法美俄《天津条约》1858 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权益
鸦片以“洋药”形式实现贸易合法化。
英法俄《北京条约》1860 俄《北京条约》1860 抢占中国北方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 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
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俄《瑷珲条约》1858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独立自主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合作探究二】
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材料一: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迫使这个长期封闭的东方古国向世界开放,并给它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锁。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
社会性质 独立主权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矛盾 地主vs农民变为封建统治者vs人民大众、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
革命任务 反封建变为反封建反侵略
社会经济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思想 改变传统天朝上国观念,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社会生活 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学习目标:
1、能够填写出战前中英两国对比简表,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能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过程的基本史实。
3、能够说出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理解不平等条约的含义。
4、理解战争的实质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思考探究、小组讨论:
[同样的事实,不同的解释]
材料一:“1793年,英使马嘎尔尼到访中国皇廷,希望开设使馆。马嘎尔尼从新进工业化的英国挑选一些礼物带给皇帝。乾隆皇帝—他的国家当时的GDP约占全球三分之一—把他打发走了……英国人1830年代回来了,用枪炮强行打开贸易,中国的改革努力以崩溃、耻辱……告终。”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3
材料二:1839年,《义律致巴麦尊的机密件》:“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了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的义务了。”
依据材料和本课所学,辨析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吗 并说明理由
环节三:检测反馈
瑷珲 英法 开端 近代
加剧 削弱 封建 市场
鸦片 顺差 逆差 白银
原料 侵华 美洲 非洲
广州 福州 虎门 宁波
厦门 大沽 南京 英法
同学们,
还记得几个词?
专制主义 民主政治 闭关锁国 农耕文明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 工业文明
小农经济 启蒙运动 思想解放 浑然不觉
天津条约 殖民扩张 科技落后 八股取士
北京条约 军备先进 家国情怀 文化底蕴
鸦片战争 责任担当 健康生活 实践创新
同学们,
涉及到19世纪中国的词有哪些?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
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
行了抵抗。广州城厢内外民众
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
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
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
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
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恩格斯当年指出:"这是一场维
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
请填空:
( )、( )、( )乃至( )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天津
烟台
旅顺
北京
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
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
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
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
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
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
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
告英国人九十九桩。
思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的正当性。
中国抵抗英国侵略
环节四:总结拓展
1、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
概念解析
2、领事裁判权:
凡在中国享有此种特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何种未被中国法律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中国司法机关无法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根据本国法律进行裁判,也称“治外法权”。1943年英美两国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
概念解析
3、片面最惠国待遇:
指的是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待遇、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是相互的,而片面最惠国待遇则是给予方无法享受的。
概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