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自然选择的证明》研习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研习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5 10:0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辨析论证逻辑,发展理性思维——《自然选择的证明》研习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
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习总书记说: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科学论著。
我们今天就临时以 “生命科学探索”论著研读小组的名义,一起来研读《物种起源》其中的一章《自然选择的证明》,交流研读心得,总结研读经验。
二、学习活动
问题讨论1:有许多老师和同学认为这篇文章是高中最难读懂的文章之一,那么它之所以难懂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
①有大量的科学专业术语。
②理论性太强,内容表述看不懂;
③内容多,篇幅长,思路不清。
其实科学主要是研究和发现自然规律,因此科学研究十分重视逻辑推理。所以只要抓住基本逻辑思路,科学论著是可以读懂的。
问题讨论2:这篇文章的标题“自然选择的证明”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篇文章的观点是 “自然选择理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
问题讨论3: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是表述“自然选择”这个概念的句子,说说应该如何表述这个概念?
明确:第一段提到“自然选择”这个概念,但是没有表述概念的具体意义。而原文第二段是用三个反问句来表述的。在物种起源绪论一章中作者对自然选择理论是这样表述的:
每一物种所产生的个体,远远超过其可能生存的个体,因而便反复引起生存斗争,于是任何生物所发生的变异,无论多么微小,只要在复杂而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以任何方式有利于自身,就会有较好的生存机会,这样便被自然选择了。(《物种起源》第一章)
问题讨论4:为了能够更好理解概念,我们可以用概括的方式来表述。思考下面哪一句表述是不恰当的?
A.自然界中的生物互相之间展开斗争,胜利者生存下来,失败者被淘汰。
B.自然界中变异后的物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生物在自然状况下的微小变异,经过自然选择可以积累成巨大的效果。
D.自然界中生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变异会经常发生,并得到保存或选择。
明确:很显然自然选择是一个关于生物如何进化的理论,而生物进化理论又离不开“变异”这一现象,用自己的话转述概括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这个观点。
从标题和开头可知,“自然选择”是文章的主要观点。那么课文的其他部分还有没有其他观点,这些观点和“自然选择”什么关系?
活动1:圈点文中关键概念,梳理概括主要观点。
①借助下面的表格,按照课文的顺序,在文中圈出你认为重要的概念词语;
②根据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联系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概括文中的观点。
③注意区分现象、事实与观点。
示例:
梳理了概念和观点,就等于抓住了论著的核心内容,作为科学论著更重要的是如何论证这些观点的正确。
回顾相关论证知识:一个完整的论证需要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论据、论证也可以说成是前提、推理形式和结论;一个论证能否成立要看论证(推理)是否有效,主要论证推理方式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
活动2:辨析论证逻辑,分析论证效果
①借助论证图表模型,从文章不同段落中找到论据及相应的观点;
②再结合文章内容辨析作者运用了何种推理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者具体的推理过程。
首先讨论课文第一种论证方式:演绎论证。
要求在因果关系中找到其中的隐含前提,揭示具体的论证过程,比如课文第三段:
另外,大属内的物种,为了在某种程度上保留变种的性状,就需要产生大量的变种或初期物种,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要比小属内的物种小。
思考问题:这是一个因果结构的句子,那么为什么大属内物种“就需要产生大量的变种或初期物种”呢?
明确:
这句话的显性前提: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要比小属内的物种小。
其中的隐含前提:在一属中许多物种因变异而被形成的地方,各种条件必于变异有利;因此,我们可以期望这些条件一般还会继续有利于变异。(见《物种起源》第二章)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属内物种就需要产生大量的变种或初期物种,就可以保留变种的性状,有利于物种的生存。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变种现象的存在。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作者除了直接证明自己的正确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运用归谬法来证明与自己对立的观点是错误,那么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特创论是与进化论对立观点,如何证明特创论是不成立的呢?
比如课文第三段:
大属内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显然在分布上有明显的限制,它们按亲缘关系围绕着其他物种聚集成许多小的群体,这两点都与变种的特征相似。假如承认每一物种都是独立创造出来的,上述关系就显得颇为奇怪而无法理解了。但若认为它们起先是以变种形式存在的话,上述关系就颇易理解了。
讨论问题:为什么假如承认每一物种都是独立创造出来的,上述关系就显得颇为奇怪而无法理解了?
明确:
这段论述的隐含前提:假如承认每一物种都是独立创造出来的(p),那么独立创造物种之间就不存在什么亲缘关系,物种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q)。
但是,上述关系说明生物根据变异形成的亲缘关系,物种之间确实存在联系,所以每一物种都是独立创造出来的(即p)这种说法是错误。
再讨论课文的第二种论证方式:归纳论证。
比如课文的第5、6段列举论据: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却具有蹼状脚;一种像鸫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却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
论证分析:因为这些动物的某些性状在占领了新的地盘后还是保留着,说明物种的变异微小,每一种形状一经获得就永久遗传了下去。
所以得出结论: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
从全文来看,它也是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在局部梳理观点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结构方式梳理一下全文的论证思路。
活动3:关联其他论据,推断逻辑关系。
总体来看,作为全书的综述部分,更多的是用自己提出的假说再次去解释各种现现象和事实,以此来证明假说的正确。但是在全书的前面部分,作者还列举大量的事实和形象,请判断一下,下面这些事实与本章哪些论述有关联?
事实1:我用巴巴利鸽和扇尾鸽之间一个杂种,同巴巴利鸽和斑点鸽之间的一个杂种进行杂交,它们产生了一只鸽子,具有任何野生岩鸽一样美丽的青色、白腰、两条黑色的翼带以及具有条纹和白边的尾羽!(有力地证明了这些不同物种的的,但又具有亲缘关系的鸽子,它们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岩鸽;野生岩鸽通过人工驯化,经过不同的变异,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品种)
事实2:最好的短嘴翻飞鸽死在蛋 壳里的比能够破蛋孵出来的要多得多;养鸽者在孵化时要给予帮助。
事实3:一种象鼻虫(Curculio)对光皮果实的为害,远甚于对茸毛果实的为害;某种疾病对紫 色李的为害远甚于对黄色李的为害;而黄色果肉的桃比别种果肉颜色的桃更易受某种病害。
事实4:有一种透翅蝶(It homia),非常之多,大群聚居,在这等蝶群中常常发现另一种蝴蝶,即异脉粉蝶(Lep talis)混在同一群中:后者在颜色的浓淡和斑纹上甚至在翅膀的形状上都和透翅蝶如此 密切类似,以致因采集了十一年标本而目光锐利的贝茨先生,虽然处处留神,也不断地受骗。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三问。尽管统治了一千多年的特创论被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但是生命是怎么起源的?变异的本质是什么?宇宙与生命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是达尔文的时代都是无法回答的。课后总结一下这次研读的经验,阅读达尔文学说的发展文章及本单元另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