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以
学
习
为
中
心
教学设计新思维
“以学习为中心”从教与学的效果出发,超越了“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以统一的视角审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学生导入
学习任务
课后习题
跨学科作业
学生导入
容易受伤
经常迁徙
食物不稳定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si4)氏。”这是《史记·夏本纪》中对禹建立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后继的商朝和西周,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夏、商、西周三朝是怎样更替的?
《史记·夏本纪》书影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课程标准:
知道先秦时期的科学文化,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学习任务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时空观念
v
自主学习
Q1:请阅读教材P22第一段,梳理夏朝建立的基本概况
夏朝形势图
(1)时间:(2)建立者:
(3)都城:
(4)地位: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今河南登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的中心统治区域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怎样证明?
Q2:请阅读教材P22第一段,梳理“家天下”是怎样形成的?
禅让制
世袭制
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世袭制
尧
舜
禹
启
“公天下”
民主推选
“家天下”
血缘关系
学习任务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史料实证
v
自主学习
Q3:梳理归纳,夏朝的统治措施和统治中心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
统治中心:
山西南部和河南中西部一带;都城相传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统治措施:
夏朝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有人认为夏朝只是个传说,请结合所学与课本谈一谈如何证明夏王朝的存在?
二手史料
一手史料
相互
证明
二里头遗址
《史记》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
乳钉纹铜爵
龙形玉璋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史记》与二里头遗址相比,谁的史料价值更高?
一手史料一般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
二手史料一般是后人基于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通常包含了研究者的主观见解
学习任务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唯物史观
v
自主学习
Q4:仔细观察左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我是太阳
你这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愿和你一起灭亡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统治者?
不修德行、不爱惜人民、统治残暴
鸣条之战 灭国
贰·
商朝的统治
学习任务二:商朝的统治
时空观念
v
自主学习
Q1:请阅读教材,梳理商朝建立的基本概况
建立朝代: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灭夏战争:
商朝
汤
约公元前1600年
毫
商朝开国贤臣 | 伊尹
汤在位期间,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鸣条之战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
盘庚迁殷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学习任务二:商朝的统治
历史解释
v
自主学习
Q2:阅读课本归纳商朝的统治?
对外征战,扩张范围。
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Q2:商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
滥用酷刑
(纣)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戴枷奴隶陶俑
穷奢极欲
残害奴隶
统治者不修德行,失去民心
约BC1046年
西周
武王
牧野大战
帝辛,商朝亡国之君,后世称商纣王。在位时,奢侈暴敛,严刑峻法,并连年征战,引起奴隶、平民反抗,致使阶级矛盾激化。曾征服东夷,获大批战俘。又杀反对他的大臣比干等,囚西伯昌(即周文王)。后与周武王会战于牧野,兵败自焚。
叁·
西周的兴衰
学习任务三:西周的兴衰
时空观念
v
自主学习
Q1:阅读教材,梳理西周建立的基本概况。
武王伐纣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利簋
西周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战役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今陕西西安)
牧野之战
学习任务三:西周的兴衰
历史解释
v
自主学习
Q2:填写分封制知识卡片
特点: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目的:
依据:
对象: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血缘关系、功劳
宗亲、功臣、前代贵族
西周等级示意图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奴隶
平民
周王
(封者)
诸侯
(受封者)
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学习任务三:西周的兴衰
唯物史观
v
自主学习
Q3:分封制的作用?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分封制的作用?
作用:
积极: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消极: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容易威胁周天子的统治。
学习任务三:西周的兴衰
家国情怀
v
自主学习
Q4:西周是如何灭亡的?
周厉王
“国人暴动”
召公、周公“共和执政”
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
东迁洛阳
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学习任务三:西周的兴衰
家国情怀
v
自主学习
学史明智
从上述图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夏、商、西周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哪些启示?
商纣王的炮烙之刑
夏桀把人当坐骑
周厉王引起“国人暴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启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重视生产,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原因:夏、商、西周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v
小组合作学习
课后活动
合作探究:下图示意的是西周贵族的等级。请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答案】解答思路:
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文化【示例】
角色: 1.廉颇(赵国将军) 2.蔺相如(赵国文臣) 3.赵王(赵国君主) 4.侍卫 5.赵国百姓
场景一:赵国宫殿 (赵王、蔺相如、廉颇在宫殿内) 赵王:(焦急)廉将军,我国正面临强敌的威胁,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闹矛盾呢? 廉颇:(愤怒)蔺相如只是一个文臣,凭什么地位比我高?我不服! 蔺相如:(平静)廉将军,国家危难当头,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个人的恩怨算得了什么? 赵王:(感慨)蔺相如说得对,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廉将军,你愿意为了国家放下个人的恩怨吗? 特点和重要事件。
人物选择:选择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如孔子、管仲、孙武等。
故事创作:围绕选定墨子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主张?结合墨子生活的历史时期,说说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的人物或事件,创作一个有教育意义或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小故事。
资料搜集: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确保故事的历史准确性。
建议:可以结合《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以及现代的历史研究资料,来丰富故事内容和细节。
故事会组织:
确定故事会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故事。
可以设置评委,对故事的创意、表达和历史准确性进行评价。
v
小组合作学习
跨学科作业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掘了一座商朝大型墓葬,从出土青铜器铭文可知,墓主名叫妇好。妇好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又是一位女将军,还是大祭司。下面是与妇好有关的出土文物,查找资料,了解妇好的生平事迹。
◎七上历史·第二单元 ·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