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西欧城市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方式
有哪些?
2、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什么?
3、西欧城市的基本居民由哪些人组成?
复习回顾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手工工匠和商人
导入新课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还延续了上千年,它是怎么做到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第十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帝国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所以人们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帝国
版图范围:
社会情况: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农业
商业
经济繁荣
社会稳定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农民家庭。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查士丁尼(Justinian I)
2.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
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
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
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收集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矛盾的条例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而成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执政时期的法令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1.《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什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2.《罗马民法大全》对哪些法律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你觉得《罗马民法大全》中体现了什么精神直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
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法制精神
法制精神
2.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阅读下列文字史料,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呢?
材料
解读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 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说明了罗马法对欧洲、对世界的巨大影响。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采取了罗马法的原则。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约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作用:总结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为调节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阅读教材,归纳拜占庭帝国是怎样一步步衰亡的?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11世纪起,东征的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东征的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贡献
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思考: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灭亡?
1、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2、外族势力入侵。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材料
解读
阅读以下材料,你能获取那些信息?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开放宽容促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伊西多尔及数学家安提莫斯设计建造。1453年,被土耳其人改造为了清真寺。并对后世清真寺的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课堂小结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课 后 练 习
2.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帝国指的是(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不包括下列哪一部法律文献( )
A. 《法学汇纂》 B. 《查士丁尼学说汇编》
C. 《法理概要》 D. 《汉谟拉比法典》
3.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压力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4、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理概要》
5、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期的对外战争
②外族势力入侵
③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C
A
7.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6.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压力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C
D
材料一:
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材料二:
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拜占庭文化有什么特征?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为欧洲近代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材料一:
除了从罗马继承了这些制度上的遗产之外,拜占庭还继承了罗马的统治思想,即重视防御和自我保存。对于拜占庭人而言,他们的国家是基督教信仰的政治实体,也就是蛮族汪洋里的文明之舟,因此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存活下来。在这样一个国家,合适的理念是深挖壕沟而不是扩张国土,是谨慎小心而不是大胆冒进……甚至在今天,“拜占庭”(Byzantine)这个词仍然是“僵化、繁琐的政治策略”的同义词。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僵化、固步自封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保守、缺乏创新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百度百科》
坚持包容导向,促进交融互鉴。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要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习近平
拜占庭帝国衰亡对我们中国的启示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尊重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