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课件 (44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课件 (44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06 14:1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2.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第1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新课导入
1.什么是一次函数?
如果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 = kx+b(k,b是常数,且k≠0),那么 y 就叫做 x 的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__________.它与 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 y 轴的交点坐标是 ;要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_______点即可.
3. 一次函数 y = 2x – 5它与 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 y 轴的交点 坐标是 .
复习引入
一条直线
(0,b)

(0,-5)
1.解不等式 2x-5>0.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新课推进
一、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kx + b > 0(或 kx + b < 0).
(1)x取何值时,2x-5=0
(2)x取哪些值时,2x-5>0
(3)x取哪些值时,2x-5<0
(4)x取哪些值时,2x-5>1
你是怎样思考的 与同伴交流.
作出函数 y=2x - 5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1
-1
-2
-3
-4
-5
1
2
3
O
x
y
y = 2x - 5
1
2
3
4
-1
-1
-2
-3
-4
-5
1
2
3
O
x
y
y = 2x - 5
解:由图象可知(1)当x= 时,2x-5=0.
5
2
(2)当x > 时,直线y=2x-5在x轴的上方,则2x-5>0.
5
2
(3)当x < 时,直线y=2x-5在x轴的下方,则2x - 5 < 0.
5
2
1
2
3
4
-1
-1
-2
-3
-4
-5
1
2
3
O
x
y
y = 2x - 5
(4)当直线y=2x-5上的点的纵坐标的值为1时,这点的横坐标的值为3.
(5)当x>3时,直线y = 2x-5在直线y=1的上方,则2x - 5 > 1.
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kx + b > 0或 kx + b < 0(k,b是常数,k ≠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求当一次函数y = kx + b的值大于(或小于)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合作探究
作出一次函数 y = 2x-5 的图象
O
1
2
3
4
5
-2
-1
x
2
3
1
4
-3
-5
-2
-4
y
-1
y = 2x-5
x … 0 2.5 …
y=2x-5 … -5 0 …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x 取何值时, 2x-5 = 0
∴ x=2.5, 2x-5=0
0
1
2
3
4
5
-2
-1
x
2
-1
3
1
4
-3
-5
-2
-4
y
(2.5,0)
分析:
y = 0
y = 2x-5
(2) x 取哪些值时, 2x-5>0
∴ x > 2.5, 2x-5>0
0
1
2
3
4
5
-2
-1
x
2
-1
3
1
4
-3
-5
-2
-4
y
(2.5,0)
分析:
y > 0
y = 2x-5
(3) x 取哪些值时, 2x-5 < 0
∴ x < 2.5,2x-5 < 0
0
1
2
3
4
5
-2
-1
x
2
-1
3
1
4
-3
-5
-2
-4
y
(2.5,0)
分析:
y < 0
y = 2x-5
(4) x 取哪些值时, 2x-5>3
∴ x > 4, 2x-5 > 3
0
1
2
3
4
5
-2
-1
x
2
-1
3
1
4
-3
-5
-2
-4
y
分析:
y=3
y = 2x-5
概括总结
通过对图象的观察、分析,得:
我们既可以运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也可以运用解不等式帮助研究函数问题,二者相互渗透,互相作用.不等式与函数是紧密联系着的一个整体.
想一想:如果 y=-2x -5,那么当 x 取何值时,y>0
0
-3
-2
-1
1
2
-5
-4
x
2
-1
3
1
4
-3
-5
-2
-4
y
y=-2x -5
思路二:
将函数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即 解不等式 -2x -5>0,
∴ 当 x< -2.5 时,y>0.
思路一:
运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
由图象可得
当 x<-2.5 时,y>0.
(-2.5,0)
作一次函数 y=-2x -5 的图象
想一想
如果y= -2x-5,那么当x取哪些值时,y < 0?当x取哪些值时y < 1
1
-1
3
-2
-3
-1
-2
-3
-4
-5
1
2
3
O
x
y
由图象可知,当x > -2.5时,y < 0;
当x > -3时,y < 1.
y = -2x - 5
典例精析
例1 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 9 m,然后自已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 3 m,哥哥每秒跑 4 m.列出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问题:
(1) 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2) 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3) 谁先跑过 20 m 谁先跑过 100 m
(4) 你是怎样求解的 与同伴交流.
解:设哥哥起跑后所用的时间为 x (s). 哥哥跑过的距离为 y1 (m)弟弟跑过的距离为 y2 (m). 则哥哥与弟弟每人所跑的距离 y (m) 与时间 x (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是:
y1=4x
y2=3x+9
(1)_______________时,
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2)__________时,
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3)______先跑过 20 m.
______先跑过 100 m.
思路一:图象法
0(s)<x<9(s)
x > 9(s)
y1=4x
y2=3x+9
(9,36)
0
6
8
10
2
x(s)
4
12
24
12
30
18
36
6
y(m)
42
48
弟弟
哥哥
思路二:代数法
哥哥: y1 = 4x
弟弟: y2 = 3x+9
(1)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2)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3)谁先跑过 20 m 谁先跑过 100 m
4x < 3x+9
x < 9
4x > 3x+9
x > 9
4x = 20
3x+9 = 20
x = 5
4x = 100
3x+9 = 100
x = 25
∴弟弟先跑过 20 m.
∴哥哥先跑过 100 m.
例2 根据下列一次函数的图像,直接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2
x
y=3x+6
y
(1) 3x+6 > 0
(3) -x+3 ≥ 0
x
y
3
y= -x+3
(2) 3x+6 ≤ 0
x > -2
(4) -x+3 < 0
x ≤ 3
x ≤ -2
x > 3
( 即 y>0 )
( 即 y≤0 )
( 即 y<0 )
( 即 y≥0 )
概括总结
求 ax+b>0 (或< 0) (a,
b是常数,a ≠ 0) 的解集
函数 y = ax+b 的函数值
大于 0 (或小于 0) 时 x 的
取值范围
直线 y = ax+b 在 x 轴
上方 (或下方) 部分图象
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从数的角度看
从形的角度看
求 ax+b>0 (或< 0) (a,
b是常数,a≠0) 的解集
利用图象法解不等式步骤:
(1)作出不等式左、右两边所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
(2)确定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3)找出哪段函数图象在上方,哪段函数在下方,从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 利用 y= 的图象,直接写出:
y
2
5
x
y= x+5
x=2
x<2
x>2
x<0
(即 y=0 )
(即 y<0 )
(即 y>0 )
(即 y>5 )
练习
已知 y1 = -x + 3,y2 = 3x - 4 ,当 x 为何值时,y1 < y2 ?你是怎样做的?与同伴交流.
解:当y1 < y2 ,即-x + 3 < 3x-4时,x > ,所以当x > 时,y1 < y2 .
本题还可以画出y1 = -x + 3与y2 = 3x - 4 的图象,再利用图象进行比较说明.
3. 甲、乙两辆摩托车从相距 20 km 的 A、B 两地相向而
行,图中 l1、l2 分别表示两辆摩托车离开 A 地的距离
s (km) 与行驶时间 t (h) 之间函数关系.
(1) 哪辆摩托车的速度较快?
(2) 经过多长时间,甲车行驶到
A、B 两地中点?
解:(1)由图象可知
故摩托车乙速度快.
(2)当 s =10 km 时,
即经过 0.3 h 时,甲车行驶到 A、B 两地的中点.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常用来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决策型问题;如购物方案、最大利润方案、旅游支出方案等.
例1 某电信公司有甲、乙两种手机收费业务.甲种业务规定月租费 10 元,每通话 1 分钟收费 0.3 元;乙种业务不收月租费,但每通话 1 分钟收费 0.4 元. 你认为何时选择甲种业务对顾客更合算?何时选择乙种业务对顾客更合算?
解:设顾客每月通话时长为 x 分钟,
那么甲种业务每个月的消费额为 y1,
乙种业务每个月的消费额为 y2,根据
题意可知 y1=10+0.3x y2=0.4x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当甲乙两种业务消费额 一样时,
即 y1 = y2,得 10+0.3x = 0.4x,解得 x = 100;
当甲乙两种业务消费额不一样时,
①由 y1 > y2,得 10+0.3x > 0.4x,解得 x < 100;
此时选择乙种业务比较合算.
②由 y1 < y2,得 10+0.3x < 0.4x,解得 x > 100.
此时选择甲种业务比较合算.
所以当顾客每个月的通话时长等于 100 分钟时,选择甲乙两种业务一样合算;如果通话时长大于100 分钟,选择甲种业务比较合算;如果通话时长小于 100 分钟,选择乙种业务比较合算.
例2:某单位计划在新年期间组织员工到某地旅游,参
加旅游的人数估计为 10~25 人,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服
务质量相同,且报价都是每人 200 元.经过协商:甲:每
位游客七五折优惠;乙:先免去一位游客的旅游费
用,其余游客八折优惠. 该选择哪一家旅行社呢?
解:设该单位参加这次旅游的人数是 x 人,选择甲旅行社时,所需的费用为 y1 元,选择乙旅行社时,所需的费用为 y2 元,则:
y1 = 200×0.75x, 即 y1 = 150x
y2 = 200×0.8(x -1),即 y2 = 160x -160
由 y1=y2,得 150x=160x-160,解得 x=16.
由 y1>y2,得 150x>160x-160,解得 x<16.
由 y1<y2,得 150x<160x-160,解得 x>16.
因为参加旅游的人数为 10~25 人,所以:
当 x=16 时,y1 = y2,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收费相同;
当 16<x≤25 时,y1 < y2 ,选择甲旅行社费用较少;
当 10≤x<16 时,y1 > y2,选择乙旅行社费用较少.
概括总结
方案选择问题解题思路:
(1) 根据题意分别写出方案 A、B 的函数解析式 yA、yB;
(2) 将方案 A、B 进行比较:① yA>yB ;② yA<yB;
③ yA=yB,从而分别得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案.
你学会了吗?
例3 某学校计划购买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电脑每台报价均为 6000 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
(1) 甲商场的优惠条件是:第一台按原报价收费,其余每台优惠 25%.那么商场的收费 y1 (元)与所买电脑台数 x 之间的关系式是:
(2) 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优惠 20%. 那么乙商场的收费 (元)与所买电脑台数 x 之间的关系式是:
(1) 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2) 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3) 什么情况下两家商场的收费相同
令 y1 < y2,得 x > 5.
所以,当购买电脑台数超过 5 时,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令 y1 > y2,得 x < 5.
所以,当购买电脑台数小于 5 时,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令 y1 = y2,得 x = 5.
所以,当购买电脑台数等于 5 时,两商场收费相同.
解决实际问题步骤:
(1) 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这些数量关系分解
为几个函数关系;
(2) 列出这些函数关系式;
(3) 根据题意,将列出的函数关系式转化为不等式;
(4) 解不等式;
(5) 选择符合题意的不等式的解集.
概括总结
做一做
直线 l1:y1 = kx+b 与直线 l2:y2 = x+a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
kx+b > x+a 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 )
A. x > 3 B. x < 3
C. x = 3 D. 无法确定
x
y
【解析】从图象可以知道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 3,通过观察发现 x < 3 时,
kx+b > x+a. 故选 B.
B
y2 = x+a
y1 = kx+b
1.如图是一次函数 y = kx+b 的图象,当 y < 2时,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x < 1 B.x > 1
C.x < 3 D.x > 3
C
2. 某地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
(A) 计时制:0.05 元/分;
(B) 包月制:50 元/月 (限一人上网).
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 0.02 元/分.
(1) 请你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用户每月应支付费用
y (元) 与上网时间 x (小时)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若某用户估计一个月内上网的时间为 20 小时,你
认为采用哪种方式较为合算?
解:(1) 依题意得,计时制:

包月制:

(2) 当 时,
计时制: (元).
包月制: (元).
所以,若某用户估计一个月上网 20 小时,采用包月制较为合算.
3. 某公司 40 名员工到一景点集体参观,该景点规定满 40 人可以购买团体票,票价打八折.这天恰逢妇女节,该景点做活动,女士票价打五折,但不能同时享受两种优惠. 请你帮助他们选择购票方案.
解:设该公司参观者中有女士 x 人,票价为 1,选择购买女士五折票时所需费用为 y1 元,选择购买团体票时所需费用为 y2 元,则
由 y1 = y2,得 0.5x+40-x = 40×0.8,解得 x = 16.
由 y1 > y2,得 0.5x+40-x > 40×0.8 ,解得 x < 16.
由 y1 < y2,得 0.5x+40-x < 40×0.8 ,解得 x > 16.
答:当女士不足 16 人时,购买团体票合算;
当女士恰好是 16 人时,两种方案所需费用相同;
当女士多于 16 人时,购买女士五折票合算.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在决策型应用题中的应用
实际问题
写出两个函数表达式
不等式
解不等式
画出图象
分析图象
解决问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
可以研究一次函数图象走向
通过图象可直接解出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