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本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皮影戏》教学设计
课题名 皮影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特征及美感。 2.实践目标: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皮影实物及有关皮影的图片 学生准备:了解和收集皮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课: 欣赏:播放《指鹿为马》片段的皮影戏片段。 师:请大家说一说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就是这部动画片,一下激起了我们对于皮影的研究兴趣,下面就请同学来共同探究一下吧。 我们在这节课上,将分成了六个小组: 皮影的起源和历史 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 皮影的地区风格 皮影的制作 皮影的玩法 皮影艺术的明天 请在我们各组同学准备的资料中中国对皮影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现在就请你跟随我们走进光影间跳动的精灵——皮影的探究过程吧!引出课题:《走进皮影 画皮影》 二、 探究学习: 1.一组分享探究皮影的传说与历史: 师:“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皮影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请同学们看我们组给大家搜集的有关皮影的美丽传说。放幻灯片《皮影的美丽传说》《皮影戏的概念》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曾是人们对皮影戏的记忆,一幅白白的纱。一盏昏黄的灯,光影间演绎者人间百态。下面请跟随我们第二组同学一同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 2、二组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征 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艺术化、卡通画、戏剧化。 师:为什么皮影人物都用侧面像? 便于戏曲人物之间的语言动作交流等。 师: 皮影身上有哪些传统图案、线条? 生:有牡丹、龙祥云等图案,有直线、折线、波浪线等 3、三组探究皮影的地区分布特点 欣赏各地皮影人物,了解其特点 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 北京皮影:脸谱京剧化,富有京味文化 四川皮影:简约纯朴 4、四组探究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皮 、描样、 镂刻、 着色、 熨平、 上油、 订缀。 5、五组探究皮影的玩法 请学生给皮影人物摆造型 师:通过你的观察,告诉大家皮影人物为什么能动? 两个学生给皮影人物摆一个造型。告诉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关节活动的。 表演皮影情景剧《猪八戒背媳妇》 6、六组探究皮影的延伸与拓展 皮影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因为演出的内容丰富,老人小孩都喜欢看。可是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了,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着制作、表演皮影了。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阳》。)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 通过各组同学对皮影的研究及资料准备我们是不是也想画一画皮影呢? 三、艺术实践: 用线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要求:注意设计要点,线条细致而不繁琐,简洁而不空洞 ,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 四、展示评价 设计多个奖项:最美造型奖,最美线条奖,最美色彩奖,最美构思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表演奖,引导学生从技能、情感等方面对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对作品发表看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 五、教师五、小结 同学们,看过了大家的展示,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搜集到这么多资料,宣传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将研究深入下去,发现更多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民族艺术瑰宝。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应该为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而不懈努力。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继续挖掘、创新,让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布置作业 用线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要求:注意设计要点,线条细致而不繁琐,简洁而不空洞 ,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
板书设计 皮影戏 走进皮影 看 听 说 玩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但相对我们这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几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事功半倍的效果。 (共16张PPT)
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
皮影戏
目 录
01新课导入
02探究学习
03课堂作业
04课堂总结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第二部分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探究学习
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
北京皮影:脸谱京剧化,富有京味文化
四川皮影:简约纯朴
探究学习
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皮 、描样、 镂刻、 着色、 熨平、
上油、 订缀。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
制作皮影用料非常讲究,一般精选上好的驴皮或 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 艳丽的色彩。
第三部分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用线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要求:注意设计要点,线条细致而不繁琐,简洁而不空洞 ,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
课堂作业
第四部分
课堂总结
同学们,看过了大家的展示,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搜集到这么多资料,宣传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将研究深入下去,发现更多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民族艺术瑰宝。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应该为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而不懈努力。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继续挖掘、创新,让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课堂总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