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训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训练试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6 08: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地中海岛因马耳他的戈佐岛杜埃伊拉湾曾矗立着马耳他著名景点“蓝窗”,但这-地标性景观在2017年3月坍塌。造成“蓝窗”坍塌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搬运 D.海浪堆积
2.多佛白崖是一片由细小的海洋微生物固结而成,且含有海胆、菊石等化石的白色悬崖。该处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海浪侵蚀 D.海浪堆积
3.造成黄土高原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  )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4.受流水的堆积作用,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河床堆积的泥沙颗粒变化情况一般是(  )
A.颗粒都较粗 B.上游粗,下游细
C.上游细,下游粗 D.颗粒都较细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6.形成该河谷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
某地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流水侵蚀
8.“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半湿润地区 B.干旱地区
C.盆地地区 D.丘陵地区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储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9.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0.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下图为自然界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相互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作用形成的岩石有
①黄土 ②板岩 ③砂岩 ④花岗岩 ⑤页岩 ⑥流纹岩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④⑥
12.下列地貌景观的形成与上图中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乙 B.②-丙 C.③-甲 D.④-丁
某地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石,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
14.“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平原地区 D.荒漠地区
读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和新月形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相同的是(  )
A.雅丹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沙坝 D.海滩
16.读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7.风沙活动频繁的地区,可以采用防沙的工程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B.加强监测
C.设置石方格沙障 D.修筑堤坝
在青岛午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这个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凿的艺术杰作,是青岛著名的观光景点。遗憾的是“石老人”于2022年10月3日凌晨4时坍塌。下左图为“石老人”原貌,右图为倒塌的“石老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按照成因分类,青岛“石老人”属于(  )
A.海蚀平台 B.海蚀柱 C.海蚀崖 D.海蚀洞
19.“石老人”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
A.组成物质为松散沉积物 B.相对高度大且挺拔耸立
C.长期的风化与风浪侵蚀 D.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
下图为“河流发育示意图”。河流横断面①②③分别是河流上的a、b、c三点中的某一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河流横断面①②③与a、b、c对应正确的是(  )
A.a-② B.b-① C.c-③ D.a -③
2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植被覆盖率可防御滑坡、泥石流
B.在花岗岩中也可能含有化石
C.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的主要作用是侵蚀作用
D.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下图为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四种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地貌与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  )
A.甲——流水堆积 B.乙——风力搬运
C.丙——海水堆积 D.丁——风力侵蚀
24.图所示地貌,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 B.流水的搬运 C.流水的堆积 D.风力的堆积
二、综合题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向沙丘又称纵向沙垄,外观呈垄岗状。据研究,新月形沙丘在两种呈锐角相交的风向作用下,其中受主风向作用的一翼前伸,受次风向作用的另一翼萎缩,最后形成鱼钩状的纵向沙丘。图示意一正在向纵向沙丘发育的新月形沙丘。
(1)在纵向沙丘发育过程中,该地的主风向为.   ,次风向为   。
(2)甲、乙两地中,堆积作用最明显的为   ,说出判断理由。
(3)描述纵向沙丘的形成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答案】5.C
6.A
【答案】7.A
8.B
【答案】9.C
10.D
【答案】11.C
12.A
【答案】13.A
14.D
【答案】15.A
16.B
17.C
【答案】18.B
19.C
【答案】20.A
21.A
22.【答案】B
【答案】23.D
24.【答案】C
25.【答案】(1)西北风;东北风。
(2)乙
(3)新月形沙丘两翼中,受主风向影响的一翼侵蚀,搬运作用强烈, 翼角向下风向一侧快速延伸,次风向一侧风速慢,风力弱,向新月形沙丘中部堆积泥沙物质,受次风向影响的一翼逐渐萎缩. 受主风向影响的一翼逐渐延伸,形成纵向沙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