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章末提升训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章末提升训练试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6 08: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章末提升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
图为某日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  )
①气温高 ②气压高 ③阴雨 ④晴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此时,丙地盛行(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3.此时,控制丁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反气旋 B.气旋 C.暖锋 D.冷锋
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未受冷空气控制时产生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300km暖区位置,其降水强度受小尺度空间因素影响较大。下图为南岭以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4.造成暖区暴雨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①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②锋面雨带北移③强热带气旋活动频繁④准静止锋滞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暖区暴雨发生的主要时段可能是(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6.暖区暴雨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干线是干气团与温度相近的湿气团交汇而形成的天气系统,其形成与特定下垫面有关,常引发强对流天气。下图为“河套地区某日干线位置移动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此次天气过程中,20时干线位置向西移动,主要是由于(  )
A.气压降低 B.气温降低 C.风向转变 D.风速减小
8.推测此次天气过程引发的对流,在夜晚将(  )
A.稳定不变 B.不断增强 C.逐渐减弱 D.波动变化
秦岭位于中国中东部,属于中国常年多雪带,是气候变化敏感区。秦岭降雪呈现“北高南低,南坡高,谷地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秦岭南北两侧区域11月一次年3月的逐年降水相态比重发生变化(如图)。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秦岭南北两侧区域降雪效应具有一致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据图推测,近年来秦岭南北两侧区域气候
A.干旱化趋势加剧 B.湿润化趋势加剧
C.降温增湿趋势加快 D.增温增湿趋势加快
10.秦岭南北两侧区域降雪不一致时的气候环境和影响因素分别为
A.弱冷空气、水汽含量 B.弱冷空气、地形地势
C.强冷空气、水汽含量 D.强冷空气、地形地势
11.相较于秦岭南坡,我国华北地区形成强降雪的关键原因是
A.北方冷平流强度大 B.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C.降雪持续时间更长 D.南方水汽输送异常
据2022年5月26日央视报道,未来三天我国北方普遍日最高气温达30℃以上,部分地区超过39℃,而南方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多在21℃-2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造成此时南北方气温差异显著的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天气系统 D.大气环流
13.关于以下此时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
C.南方步入春天,北方进入夏天 D.北方地区多锋面活动
14.此时(  )
A.四川盆地小麦青绿菜花香 B.华北平原小麦金黄收割忙
C.南方北方气象灾害无需防 D.江汉平原低温冻害早稻长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间分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信风带为北半球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
C.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D.东南信风属中纬环流
16.甲地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18.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  )
A.①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B.③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C.乙为多雨带 D.②为近地表的西风带
20.当乙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
A.气压带、风带南移 B.天津地区盛行西北风
C.南亚盛行西南风 D.天津地区昼短夜长
读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西北风 B.7月、西北风 C.1月、东南风 D.7月、东南风
22.印度半岛7月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的影响 D.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二、综合题
2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在左图中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填序号)。
(2)图中①地为   气候,主要成因是   ,该气候类型分布在   。
(3)③⑤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截然不同,③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特点为   ,其主要成因是   ;⑤地的气候类型为   ,⑤地的气候特点是   ,成因为   。
(4)根据图中绘制的盛行风向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    (季节),影响该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5)图中②地为   气候,此时②地受   控制,此季节②地的气候特征是   。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雨”是指每年6~7月在中国江淮流域、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中南部出现的以持续多雨为主要特征的天气现象,是东亚夏季风季节性北推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与正常年份相比,某年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偏强,脊线向西延伸较远,6月份脊线偏北,7月份脊线偏南,导致我国江淮流域遭遇了持续时间长达62天超强梅雨。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该年份6~7月的累计降水量。
(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说明江淮流域梅雨天气的形成过程。
(2)与正常年份相比,简述该年份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降水特征。
(3)从西太平洋副高与雨带移动的关系,分析当年超强梅雨的形成原因。
25.下图为美国西部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年降水量丰富,接近200mm,试分析原因。
(2)图中B、C两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年降水量却差别较大,试比较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试比较A、B、C三地的冬雨率大小,并分析原因。
26.读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气压差异与冷热差异有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2)①地比②地气压   ,①地比②地气温   。
(3)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   。
(4)图中A、C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
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主要分布在莫桑比克、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5国。以棉花种植和加工为例,在苏丹建成棉花良种繁育基地,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0多公顷;在坦桑尼亚建设的纺纱厂,生产的棉纱全部出口,每年为坦桑尼亚带来超过150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材料二:下左图为非洲部分水系图,下右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气候类型的成因。
(2)从地形、气候和水系条件分析刚果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近年来,苏丹棉花种植发展迅速,分析其棉花种植的优势气候资源。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A
【答案】4.A
5.B
6.C
【答案】7.C
8.C
【答案】9.A
10.B
11.D
【答案】12.D
13.B
14.B
【答案】15.A
16.D
【答案】17.C
18.B
【答案】19.D
20.C
【答案】21.A
22.A
23.【答案】(1)②、④
(2)温带海洋性;终年受西风控制;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3)热带沙漠;终年炎热干燥;终年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变成西南季风)
(5)地中海;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温少雨
24.【答案】(1)西太平洋副高引导暖湿气流北上;中高纬度的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辐合,由于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导致持续时间较长的梅雨天气。
(2)降水日数偏多,持续时间较长;降水强度偏大;降水范围较广;降水总量偏多等。
(3)西太平洋副高势力偏强,为江淮流域梅雨提供充沛的水汽;脊线向西延伸较远,导致梅雨影响范围较广;6月份脊线偏北,导致入梅较早;7月份脊线偏南,导致出梅较晚,梅雨持续时间长。
25.【答案】(1)受来自太平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携带大量水汽;登陆后受地形抬升,产生较为丰富的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2)B地多于C地。B地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年降水量更大。
(3)A<B<C。三地冬季都受西风控制,冬季降水量相当,而随着三地纬度升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年降水量更大,故冬雨率降低。
26.【答案】(1)C
(2)低;高
(3)①
(4)A
27.【答案】(1)纬度低,终年高温;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带来大量水汽;东南信风受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地处盆地地形,集水面积广阔(流域面积广);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水源充足。
(3)地处热带,热量丰富;位于高原,昼夜温差大,棉花品质高;纬度低,降水较少,光照充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