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总目标:
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9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6个词语。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感情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9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6个词语。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结构。
学习课文2-4自然段,体会文章表达特点。
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最近在我国的航天史上有件振奋人心的大事,知道是什么吗?
预设: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
师:是啊,这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你们还知道近年来,我国有哪些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事情呢?
预设: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19年建国70周年;今年建党100周年。
师:同学们说的都证明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强盛,我们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了吗?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年代,就在1860年的10月19日,北京的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让世界震惊的事情,同学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预设:圆明园被毁灭了。
师:对,圆明园被毁灭了。(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毁灭”意味着什么?
预设:被狠狠地毁坏了,没有了。
师:说得好,“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灭就再也没有了。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圆明园的毁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我们读好课题。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呢?自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
预设:第五自然段。板书: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其他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呢?再次默读课文,集体交流。
预设:2-4自然段写了圆明园中有宏伟的建筑,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板书:建筑 宏伟 文物 最珍贵
师:同学们关注到了文中一个过渡句(指名读),课文2-4自然段就师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板书:昔日的辉煌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预设: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对,这是作者对圆明园毁灭这一事件的看法。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
再看课题,你心中有疑惑吗?
预设: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小结: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课文2-4自然段。
学习第2-4自然段,体会文章表达特点
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圆明园布局之美
自读第2自然段,圈出体现圆明园布局特点的词语。
预设:众星拱月。
“星”和“月”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星”是周围小园,颐和园就是众多小园中的一个。“月”是圆明园,需要强调的是,圆明园不是一个园子。而是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合的园子的总称。
理解“拱”,出示义项,选择:环绕。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圆明园规模之,大布局之美。
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圆明园建筑之美
师:那么,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圆明园中的建筑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读第一句话,想想作者介绍了哪些建筑?
预设: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和山乡村野。
这些建筑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殿堂: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玲珑剔透,“剔”读第一声,随机正音。
“买卖街”:热闹,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
山乡村野:田园风光,呈现了大自然的景观,幽静。
师:多种建筑风格结合在一起,这就可以说是类型众多,风格迥异。
文中这一句子介绍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建筑。指导朗读句子。
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中这些风格迥异的景物又是如何构思的呢?齐读第3自然段,集体交流。
预设或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或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关注“;”,分号前面的内容告诉我们园中的景物是仿照的,分号后面的内容告诉我们园中的景物都来自于想象。
师:如果说前面介绍的都是民族建筑,那么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园中还有西洋景观,到底有哪些西洋景观呢?
出示相关资料,后人根据相关记载,复原圆明园的视频。交流感受。
预设1:我觉得这种园林实在太美了,令人置身于仙境。
预设2:古代工匠太厉害了,仅能造出这样美丽的园林。
师:160年前能有这样的建筑,难怪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她集中外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为一体,在建筑史上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之美
师:欣赏了圆明园中宏伟的建筑,让我们再来看看圆明园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读第4自然段,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1:先秦时代,唐宋元明清,文物历史悠久,数量众多。
预设2:收藏的历史文物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价值很高。
出示文物图片,师:再去看看这些最珍贵的文物,你有什么想法呢?
预设:工艺太精美了,价值无法估量。
师:这些文物都具有代表性,深深地镌刻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烙印,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灿烂的一笔。此时你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自豪)带着这一份自豪感,读好第四自然段。
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倍感骄傲,让我们带着理解有感情地读读课文2到4自然段。
那么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作业布置:
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二题和第四题。
查阅阅读链接中《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的背景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不可估量的损失
建筑 宏伟
圆明园的毁灭 昔日的辉煌
文物 最珍贵
毁灭的经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感情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2到4自然段,看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________的圆明园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
二、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过渡:同学们,作为中国人,我们无不为之感到自豪,然而,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在三天的大火中毁灭了。
出示学习任务:自读第五自然段,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在这些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指名交流。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开始进行掠夺。
10月18日和19日,英法联军在园内放火销毁罪证。
板书:闯进 放火
关注时间点,研读“毁灭”。
学习第一个时间点
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做了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拿得动的就是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
板书:掠走 搬运 破坏 毁掉
关注标点符号,再读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先写“拿得动的”,再写“拿不动的”,最后写“实在运不走的”)
预设:意思上就层层递进。在抢掠文物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英法联军丑恶的嘴脸,强盗的行径。
思考:他们“掠走的、搬运的、破坏的、毁掉的”是什么呢?
预设:是青铜礼器、是奇珍异宝、名人字画。
小结:总之都是历朝历代留下的最珍贵的宝贝,他们不仅贪婪,更是野蛮,令人痛心疾首呀!
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个时间点
英法联军为了毁灭罪证,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72个小时,4320分钟,烧掉了什么?
预设:或许是珍贵的名人字画,或许是精美的古玩珍宝,又或许是金碧辉煌的殿堂。
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惋惜、愤慨
过渡:是啊,圆明园前后建造花了150多年,而毁灭它就只用了短短十几天呢。此时规模宏大的圆明园没有了风格迥异的建筑,没有了最珍贵的文物,没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没有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一片灰烬。
修改板书:一片灰烬
播放视频,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小结:同学们,这一切都发生在1860年10月6日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作者如此精确的记录了这三个时间,正是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最耻辱的日子。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时间。(再次齐读时间)
三、 联系课外,激发情感
过渡:学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圆明园被侵略者掠夺并烧毁呢?在文中找不到答案,这时我们就需要结合相关资料去进一步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这份资料,了解这一段历史。
阅读资料,思考:如果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面对这断壁残垣,你想说些什么呢?
预设:面对着这断壁残垣,我想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抢夺财宝要毁圆明园,这都是因为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贫穷落后所造成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弱则被欺负,落后就要挨打。
预设:我想说,圆明园中的建筑文物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今烧成灰烬真是太可惜了。只有祖国强盛了,屈辱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小结:是的,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的毁灭,让每一个中国人扼腕痛惜,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板书: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回顾全文,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预设: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形成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拥有无数奇珍异宝的圆明园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毁于侵略者之手,真令人痛惜啊!预设:我认为这样写更能激发我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憎恨,增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结:这样独特的谋篇布局更加能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坚定我们振兴中华的决心。
此时,我们一定和作者有了一定的看法,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一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研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不可估量”一词作者连续用了两次,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修改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
预设: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无论是规模,建筑风格还是所收藏的最珍贵的历史文物,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今,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都化为一片灰烬,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句子的位置:是啊,这样看来,第一自然段放在文章最后也是可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始呢?
预设:我认为说到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就压抑不住内心强烈的情感,这太让他感到痛心和愤慨了,所以作者开篇就点题,直抒胸臆。
小结:作者开篇就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痛心与愤怒之情,然后结合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进一步向我们阐述了其中的缘由。
指导朗读。
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结合课前查阅的背景资料,思考:他们与圆明园的毁灭,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预设:《七子之歌》是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着被迫分离的愁苦,呐喊着重回祖国怀抱的渴望;《和平宣言》表达了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与哀思,和《圆明园的的毁灭》一样,都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和平的呼唤;三者都表达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总结:学习了课文,我们结合图文等资料,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憎恨。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是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明白,只有祖国强盛,才不会重演悲剧。
作业布置:
完成语文练习部分
板书:
建筑
圆明园的毁灭 昔日的辉煌 一片灰烬
不可估量的损失 文物
勿忘国耻 闯进
振兴中华 毁灭的经过 掠走 搬运 破坏 毁掉
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