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球与地球仪 第一课时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地球与地球仪 第一课时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5 18: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024中图版七年级地理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
2.1 地球与地球仪(第一课时)
思考
同学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
思考:
你是怎么知道到的呢?
1.人类认识
地球形状的过程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人受山岳、海洋的阻隔,活动范围狭小。他们想象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中国古代这种说法称为“盖天说”。
猜想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球影子是圆形的这一现象,给出了“地球是圆形”的科学依据。
推测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所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证实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0世纪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太空,在太空中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并拍摄了照片,确凿的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确证
同学们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远方驶过来的帆船先看见船杆,之后再看见船身成,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2.登高望远成,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总结: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月食是地球的影子挡住了太阳
2.远处驶来的帆船,先是看到桅杆在看到船身
3.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卫星图片
4.麦哲伦环球航行
5.登高望远
6.北极星
最科学
2.地球的
形状与大小
思考
同学们觉得地球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吗?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椭球体)
思考
同学们认为地球大还是小呢?
思考:
那同学们知道地球有多大吗?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约相当于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72 860 000 000
100 000
6357千米
(极半径)
6378千米
(赤道半径)
巧记:庐山起义
人们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通常用下列数据来描述:
注:4万千米约合八万里
(坐地日行八万里)
注:单位是平方千米不是千米
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2.(2022齐齐哈尔中考)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行星,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形状是( )
A.圆形 B.椭圆形 C.规则球体 D.不规则球体
课堂检测(一)
3.(2021湘西中考)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向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地球是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4.(2022龙东中考)人类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大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6371米 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C.表面积约5.1亿平方米 D.赤道长度相当于1万个400米跑道总长
课堂检测(一)
3.地球仪
3.地球仪
支架
球体
底座
北极
南极
地轴
赤道
思考
同学们认为地球和地球仪长得一样吗?
那地球仪和地球有什么区别呢?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经纬网、经纬度、地轴
5.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的形状应为( )
6.下列关于太空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从太空中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地球上高大的的建筑
B.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看到地球有一根倾斜的地轴
C.在人类登上太空之前,哥伦布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
课堂检测(二)
知识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