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1.(2024五上·随县期末)在用炉子烧水的过程中,发生了热的传递,水壶内部的水的传热方式是 。
2.(2024五上·随县期末)孩子叫作 代,也叫子代。父母叫作亲代。
3.(2024五上·随县期末)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 。
4.(2024五上·随县期末) 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5.(2024五上·随县期末)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 。
6.(2024五上·随县期末)泡菜变酸主要是由 引起的。
7.(2024五上·随县期末)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 。
8.(2024五上·随县期末)要保温必须加快热传递;要散热必须减慢热传递。 ( )
9.(2024五上·随县期末)人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遗传现象。 ( )
10.(2024五上·随县期末)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1.(2024五上·随县期末)黑色的纸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 )
12.(2024五上·随县期末)自制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与天气有关,与材料无关。 ( )
13.(2024五上·随县期末)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 )
14.(2024五上·随县期末)不靠空气、水和其他物体就能传递热量的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15.(2024五上·随县期末)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出风口应( ),这样能使整个房间更快地凉快起来。
A.向上吹 B.向下吹 C.上下轮流吹
16.(2024五上·随县期末)我们亚洲人的肤色一般是黄色的,主要原因是( )
A.饮食习惯 B.语言的影响 C.遗传因素
17.(2024五上·随县期末)生物遗传规律是孟德尔从( ) 中发现的。
A.黄花 B.豌豆 C.桃花
18.(2024五上·随县期末)真正将显微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 )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巴德斯
19.(2024五上·随县期末)下列物体中,由细胞组成的是( )
A.玻璃 B.塑料 C.洋葱
20.(2024五上·随县期末)用于酿酒的微生物是( )
A.真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21.(2024五上·随县期末)小孔成像成的是( )的像。
A.倒立 B.正立 C.水平横着
22.(2024五上·随县期末)“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是自然光源
B.水中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
23.(2024五上·随县期末)冬天我们站在阳光下,左手带着白手套,右手带着黑手套,我们会感到( )
A.左手比较温暖 B.右手比较温暖 C.左右手一样温暖
24.(2024五上·随县期末)将下列生活现象或应用与对应光的性质连线。
潜望镜 光的直线传播 日食
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 射击瞄准
雨后彩虹 光的折射 镜花水月
汽车后视镜
25.(2024五上·随县期末)冬春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免疫力是一次考验,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封闭的室内空气不经常与外面流通,那么传染病很可能会频频光顾。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预防,请你说出至少4种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6.(2024五上·随县期末)把一根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酒精灯放在铁丝中间位置的正下方加热。在酒精灯左右两边的铁丝上,等距离的地方用蜡粘上火柴,左右各粘了两根火柴,如下图:
(1)四根火柴的掉落顺序: 和 先掉落, 和 后掉落;
(2)由此得出结论: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逐步传递到 的一端,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在用炉子烧水的过程中,热的传递涉及多种方式,包括炉子与水壶之间的热传导、水壶内部的水通过热对流进行传热,以及炉子向周围环境的热辐射。热传导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
2.【答案】后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后代,也叫子代;父母是孩子的上一代,也叫亲代。
3.【答案】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4.【答案】细胞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5.【答案】光源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包括太阳、萤火虫等,而人造光源则包括电灯、蜡烛等。
6.【答案】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泡菜变酸的过程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密切相关。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这使得泡菜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风味,同时不改变泡菜的品质。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它能够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这也是为什么泡菜、酸奶等食品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原因。
7.【答案】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病原体,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8.【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要保温必须减慢热传递,才能使物体的温度保持下来;要散热必须加快热的传递,才能使物体的温度尽快地降下来。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差异,叫做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种类非常多,有的对人体有益,比如说益生菌,酵母,有的对人体有害,比如说幽门螺杆菌,病毒。
【分析】事物都要从两方面去看,就微生物而言,品类太多,有害的,有益的都有。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白色纸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纸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不反射光;黄色纸能反射本身颜色的光。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与所运用的原理有关,与材料、结构都有关。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太阳能热水器热效率,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太阳光属于复合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都可以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14.【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辐射是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方式称为“辐射”。
15.【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热空气上升运动,冷空气下沉运动。夏天吹冷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上,使冷空气向上吹,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流动,这样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凉快起来。
16.【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人的肤色受生存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受饮食环境的影响。
17.【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这很符合孟德尔的试验要求。所谓性状,即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18.【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他们的伟大成就时刻在提醒我们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列文虎克是真正将显微镜用于科学研究的人,从而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19.【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玻璃和塑料没有生命,属于非生物,洋葱具有生命,属于生物,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选项C正确。
20.【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也是地球的管理者和清道夫,没有它,地球将变成垃圾的世界。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在制作馒头和酿酒的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21.【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2.【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其实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月亮不过是光的反射的现象。
23.【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吸收热量快。冬天我们站在阳光下,左手带着白手套,右手带着黑手套,我们会感到右手比较温暖。
24.【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一叶障目、调整队列、射击瞄准、坐井观天、立竿见影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照镜子、镜花水月、汽车后视镜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25.【答案】了解常见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接种疫苗,注意卫生、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等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要了解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打预防针、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都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
26.【答案】(1)A;B;C;D
(2)低;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或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当用酒精灯给铁丝加热时,A和B先掉落,C和D后掉落。
(2)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逐步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距离加热点越接近,热量越先传递到,这样的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1 / 1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1.(2024五上·随县期末)在用炉子烧水的过程中,发生了热的传递,水壶内部的水的传热方式是 。
【答案】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在用炉子烧水的过程中,热的传递涉及多种方式,包括炉子与水壶之间的热传导、水壶内部的水通过热对流进行传热,以及炉子向周围环境的热辐射。热传导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
2.(2024五上·随县期末)孩子叫作 代,也叫子代。父母叫作亲代。
【答案】后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后代,也叫子代;父母是孩子的上一代,也叫亲代。
3.(2024五上·随县期末)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 。
【答案】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4.(2024五上·随县期末) 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答案】细胞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5.(2024五上·随县期末)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 。
【答案】光源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包括太阳、萤火虫等,而人造光源则包括电灯、蜡烛等。
6.(2024五上·随县期末)泡菜变酸主要是由 引起的。
【答案】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泡菜变酸的过程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密切相关。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这使得泡菜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风味,同时不改变泡菜的品质。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它能够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这也是为什么泡菜、酸奶等食品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原因。
7.(2024五上·随县期末)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 。
【答案】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病原体,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8.(2024五上·随县期末)要保温必须加快热传递;要散热必须减慢热传递。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要保温必须减慢热传递,才能使物体的温度保持下来;要散热必须加快热的传递,才能使物体的温度尽快地降下来。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2024五上·随县期末)人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遗传现象。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差异,叫做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
10.(2024五上·随县期末)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种类非常多,有的对人体有益,比如说益生菌,酵母,有的对人体有害,比如说幽门螺杆菌,病毒。
【分析】事物都要从两方面去看,就微生物而言,品类太多,有害的,有益的都有。
11.(2024五上·随县期末)黑色的纸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白色纸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纸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不反射光;黄色纸能反射本身颜色的光。
12.(2024五上·随县期末)自制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与天气有关,与材料无关。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与所运用的原理有关,与材料、结构都有关。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太阳能热水器热效率,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13.(2024五上·随县期末)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太阳光属于复合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都可以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14.(2024五上·随县期末)不靠空气、水和其他物体就能传递热量的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辐射是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方式称为“辐射”。
15.(2024五上·随县期末)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出风口应( ),这样能使整个房间更快地凉快起来。
A.向上吹 B.向下吹 C.上下轮流吹
【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热空气上升运动,冷空气下沉运动。夏天吹冷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上,使冷空气向上吹,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流动,这样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凉快起来。
16.(2024五上·随县期末)我们亚洲人的肤色一般是黄色的,主要原因是( )
A.饮食习惯 B.语言的影响 C.遗传因素
【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人的肤色受生存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受饮食环境的影响。
17.(2024五上·随县期末)生物遗传规律是孟德尔从( ) 中发现的。
A.黄花 B.豌豆 C.桃花
【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这很符合孟德尔的试验要求。所谓性状,即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18.(2024五上·随县期末)真正将显微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 )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巴德斯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他们的伟大成就时刻在提醒我们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列文虎克是真正将显微镜用于科学研究的人,从而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19.(2024五上·随县期末)下列物体中,由细胞组成的是( )
A.玻璃 B.塑料 C.洋葱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玻璃和塑料没有生命,属于非生物,洋葱具有生命,属于生物,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选项C正确。
20.(2024五上·随县期末)用于酿酒的微生物是( )
A.真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也是地球的管理者和清道夫,没有它,地球将变成垃圾的世界。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在制作馒头和酿酒的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21.(2024五上·随县期末)小孔成像成的是( )的像。
A.倒立 B.正立 C.水平横着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2.(2024五上·随县期末)“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是自然光源
B.水中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其实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月亮不过是光的反射的现象。
23.(2024五上·随县期末)冬天我们站在阳光下,左手带着白手套,右手带着黑手套,我们会感到( )
A.左手比较温暖 B.右手比较温暖 C.左右手一样温暖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吸收热量快。冬天我们站在阳光下,左手带着白手套,右手带着黑手套,我们会感到右手比较温暖。
24.(2024五上·随县期末)将下列生活现象或应用与对应光的性质连线。
潜望镜 光的直线传播 日食
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 射击瞄准
雨后彩虹 光的折射 镜花水月
汽车后视镜
【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一叶障目、调整队列、射击瞄准、坐井观天、立竿见影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照镜子、镜花水月、汽车后视镜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25.(2024五上·随县期末)冬春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免疫力是一次考验,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封闭的室内空气不经常与外面流通,那么传染病很可能会频频光顾。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预防,请你说出至少4种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答案】了解常见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接种疫苗,注意卫生、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等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要了解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打预防针、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都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
26.(2024五上·随县期末)把一根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酒精灯放在铁丝中间位置的正下方加热。在酒精灯左右两边的铁丝上,等距离的地方用蜡粘上火柴,左右各粘了两根火柴,如下图:
(1)四根火柴的掉落顺序: 和 先掉落, 和 后掉落;
(2)由此得出结论: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逐步传递到 的一端,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 。
【答案】(1)A;B;C;D
(2)低;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或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当用酒精灯给铁丝加热时,A和B先掉落,C和D后掉落。
(2)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逐步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距离加热点越接近,热量越先传递到,这样的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