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单元导语】
清朝晚期不断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导致社会各方面日益僵化,逐渐与世界的主流脱节。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以工业革命为契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开拓海外市场、掠夺原料,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内忧外患中,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大单元主线】
【大单元建构】
【大单元阶段特征】
政治:一方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经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对外关系: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被迫开放国门,开始了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导火线:林则徐____________。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中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英国: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中英贸易: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______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背景
虎门销烟
经过:在__________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__的坚强意志。
原因
结果:由于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武器落后,中国战败。
出超
林则徐
反抗外来侵略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
时间 ________年8月 主要危害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 割地 割__________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 2 100万银元 加重了人民负担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_______、宁波、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 便利了英国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1842
香港岛
厦门
上海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843年,签订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______________,美国、法国除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领事裁判权
其他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__的开端。
片面最惠国
《黄埔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史
易错易混 《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香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易错字词
【家国情怀——领略爱国风采】
甲: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伟大的爱国者。
乙:林则徐领导的禁烟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应该对战争负全部责任。
(1)以上是对林则徐禁烟的不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甲的观点是正确的。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了收缴的鸦片,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4分)
【史料实证——解读历史界碑】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维持了20年,并且要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斗争的开端。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2)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写出你的看法。(4分)
答: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2分)不同意。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2分)
材料二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4分)
答: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分)
学业质量达标
1.(2023·广东韶关期中)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
A.鸦片泛滥成灾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A
2.(2024·广东汕尾期末)魏源撰《道光洋艘征抚记》指出:“此烟……蔓延中国,横被海内,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由此直接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南京条约》签订 D.火烧圆明园
A
3.(2024·广东肇庆期末)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虎门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A
4.(2023·广东佛山二模)虎门公开销烟当天,林则徐发布《虎门销烟告示》,详细说明“海水浸化法”,并明确“晓谕尔等沿海居民、在粤夷人,目睹此事,并引以为戒”等,借此宣传严禁鸦片和欢迎正当贸易的政策。这最能反映林则徐 ( )
A.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 B.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
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D.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A
5.(2024·广东河源期末)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迫使清政府投降,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B
思维能力提升
6.(2024·广东潮州期末)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清政府曾采取多方面的对策,但未能收效。这是因为 ( )
A.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 B.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
C.中国劳工外出数量增加 D.《南京条约》巨额赔款
B
7.(2023·广东广州期中)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 )
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
B.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D
8.(2023·广东茂名期中)《南京条约》签订后,为了弥补战争损失、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大幅提高税额,各种名目的附加税更是有增无减,民间流传着“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酷吏,何异虎狼”的说法。这表明鸦片战争 ( )
A.严重破坏了自然经济 B.使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C.推动了税收制度的完善 D.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B
9.(2024·广东梅州期末)下表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口货物税率变化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D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10.(2024·山东济南期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D.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A
11.(2024·广东潮州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妥协与斗争相交替的历史,屈辱且顽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6分)
答:使命:实现近(现)代化。(2分)理解: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4分)
答:变化:西方国家纺织工业品的进口值增加;中国传统原料商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4分)(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民族矛盾: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阶级矛盾: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背景
准备: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起义: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
建制:太平军攻克________后,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851
洪秀全
太平天国
永安
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天京
时间、地点: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制定纲领: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全军覆没。____________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________时期。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虽因带有很大的____________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
空想色彩
西征战场
全盛
提拔将领:封__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颁布纲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军事胜利: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陷落
挽救措施
天京事变:________年秋,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
洪仁玕
《资政新篇》
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失败原因:____________的局限性。
意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陷落
历史评价
失败:1864年,_______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天京的陷落
农民阶级
外国侵略
易错易混 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易错字词
【历史解释——梦的实现】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文件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图二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4分)
答:图一《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2分)
图二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2分)
【唯物史观——梦的破灭】
材料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2)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吗?请阐述理由。(4分)
答:同意。理由: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宗教为指导思想);定都之后,内部矛盾重重;《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经济主张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言之有理即可)(4分)
学业质量达标
1.(2023·福建三明期中)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这位学者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B
2.(2022·广东深圳一模)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B.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C.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A
3.(2023·河南期中)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A
4.(2024·广东汕尾期末)《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这表明该制度 ( )
A.提升了妇女地位 B.促进了人口增长
C.实现了大同社会理想 D.体现了平均主义思想
D
5.(2023·广东广州期中)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主要错误在于他们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长期存在的、很难解决的矛盾,阻止两者相互勾结反对自己。可见,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 B.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D.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
思维提升训练
6.(2023·河南期中)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 )
A.《民报》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7.(2024·广东潮州期末)《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关键原因是 ( )
A.它们都是保守落后的思想主张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在迎战强敌
C.爆发了天京事变
D.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D
8.(2023·江苏苏州期中)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从表面上看清政府得到了暂时的稳定,但是溃散的太平军很多转入反满的秘密结社,这些反满势力后来成为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队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C.为后续革命积蓄了力量 D.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
9.(2023·辽宁铁岭月考)它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A
10.(2023·广东云浮月考)《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富要收归国库;《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 )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D.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B
11.(2023·江苏苏州模拟)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清政府的剥削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抗争,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面是初二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
●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作为斗争目的
(1)材料一中“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4分)
答: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2分)特征:同时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任答一点得2分)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2)材料二出自哪一革命纲领?这一纲领最吸引当时民众的内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6分)
答:纲领:《天朝田亩制度》。(2分)内容:平均分配土地。(2分)看法:这种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2分)(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_______ ____,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概况
原因
国家:英、法为主凶,俄、美为帮凶。
经过:炮轰广州(1856年10月),挑起战争→逼近天津,签订________________(1858年)→攻占北京(1860年10月),签订________________。
中国市
场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签订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概况
条约 国家 内容
《天津条约》 俄、美、英、法 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________,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______________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美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北京条约》 英、法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_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北京
长江各口岸
九龙司地方一区
英法: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____。
俄国: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罪行
圆明园
战争影响
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深。
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_____________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区
150
半殖民地化程度
长江中下游
易错易混 近代最先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英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
易错字词
【史料实证 远逝的辉煌——耻】
材料一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东亚外交史》
(1)材料一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果子”指什么?(4分)
答:英国和法国。(2分)中国。(1分)列强在华的特权和利益。(1分)
(2)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4分)
答:不会。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4分)
【历史解释 劫掠的疆土——痛】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版图变化的原因。(4分)
答: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4分)
学业质量达标
1.(2023·广东广州期中)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C
2.(2024·广东梅州期末)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
A.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B.获取大量赔款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A
3.(2023·广东佛山期中)中国版图在清朝前期像一片“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由此可知,引起版图变化的原因是 (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
C.中俄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
C
4.(2023·广东茂名期中)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的特殊产物。下图是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简图,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商口岸的不断开放反映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B.通商口岸是由内地向沿海逐步开放的
C.重庆是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D.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关税主权
A
5.(2023·广东广州期中)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若论证“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论点,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
A.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的战争
B.英法联军对北京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抢劫和烧毁
C.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等事务
D.俄国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
思维提升训练
6.(2023·广东佛山期中)下图为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情况(单位:万两),图中信息反映了 ( )
A.进口总额的增长比出口更快
A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进出口额的比例在逐渐缩小
D.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
7.(2023·北京月考)“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
A.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第二次鸦片战争
D
8.(2023·山西忻州期末)探寻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 )
B.西方列强企图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中国西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被割占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增开天津为商埠
C
9.(2024·广东茂名期末)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B
10.(2024·广东东莞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舆地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其范围和规模颇为壮观。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兴起
C.主权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
C
11.(2023·湖北荆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薪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发生的国际背景。(4分)
答:战争:鸦片战争。(2分)
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分)
(2)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4分)
答:因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分)
材料二 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清单
(3)材料二中的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掠夺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次侵华战争的本质有何相似之处。(4分)
答: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国家:英国、法国。(1分)
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开辟、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对华权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