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第三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20张+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酒泉市第三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20张+1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1-23 10:29:06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酒泉市第三中学 秦大彦第2节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探究目标一: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实验1说明: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一切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2
   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石头碰击声吗?这说明什么?实验2说明: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实验3
  把耳朵贴在桌上,用手轻轻敲桌底或桌腿,能听到声音吗?这说明什么?实验3说明: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自学目标1:什么是介质?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一切的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所以它们都叫介质。自学目标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让学生尽可能来说 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它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骨传导:利用骨骼、肌肉传播声音叫骨传导。互学目标: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讨论题:
1打雷下雨的时候,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2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长铁管的另一端 会听到两次声音,这是怎么回事?
2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长铁管的另一端 会听到两次声音,这是怎么回事?
回声的定义:声音碰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要区分开原声和回声,回声到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也就是障碍物距离声源至少17米。
如果距离比较小,回声对原声起加强作用。
结论: 2正常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声音传入耳道中,引起——振动,再经过其它组传给——,再把信号传给——,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3月球上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_____,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金属中要_______。检测题: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5、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常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其原因是——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6、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听到回声和原声的时间差在——秒以上,人站在大楼前拍手0.5秒听到回声,则人和大楼的距离是——米。
7、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
A、钢铁 B、煤油 C、水 D、空气8、有一根长的铁管内充满水,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乙同学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那么乙同学能听到()
A、1次声音 B、2次声音 C、3次声音 D、4次声音
再见!谢谢指导课件16张PPT。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传播的速度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声音在( )和( )中的传播速度一般要比( )快。固体液体气体练习1.甲同学在足够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在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可以听到___次声音,理由是___。
2、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到海面,共经过2.5s,求海的深度(设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