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沈括的“海陆变迁”说》
大象版秋季
三年级上册 反思单元 《沈括的“海陆变迁”说》
阅读
沈括(1031——1095),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巨著《梦溪笔谈》在自然科学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XXX
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他兴趣广泛,博闻强记,善于思考,在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阅读
XXX
阅读
每到一个地方,沈括都会认真考察,如观察当地的动植物采集各种标本,采访当地的居民等,并进行详细记录。
XXX
阅读
沈括经过太行山时,发现山崖间有大量螺、蚌化石,还有圆圆的卵石,它们镶嵌在石壁中,形成一条延绵不断白的带状岩层。他对此感到非常疑惑。
XXX
螺、蚌都是水生动物,卵石则是由流水长期冲刷而磨圆的。沈括据此作出了大胆猜想:此处在远古时期曾是海滨。
阅读
XXX
沈括观察到太行山一带的河流挟带有大量泥沙而它们上游的河水在地表冲刷出一条条深谷。他结合文献中有关地理记载,指出太行山以人东的千里平原(今华北平原)是河流搬运的大量泥沙长年沉积而形成的。
阅读
XXX
沈括的假说科学地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却没有直接说明为什么螺、蚌化石和卵石会出现在高山上。后来,南宋学者朱熹(1130-1200)进一步指出高山是地壳上升运动形成的,还科学地论述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成岩石的过程。他们比达·芬奇(1452-1519)提出山脉成因的假说要早几百年。
阅读
XXX
沈括晚年回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集中全部精力对自己平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录、整理,最终完成了《梦溪笔谈》这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优秀著作。
阅读
得出结论
反思
结论
观察和比较,让我们提出了更有价值的问题,也为我们的假设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活动
玩转“问题扑克”
活动
玩转“问题扑克”
活动
玩转“问题扑克”
让科学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