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6 11: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时空观念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世纪5-15C)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11---15世纪)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欧洲社会转型时期
欧洲社会的发展历程
过渡时期
步入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探寻新航路
早期殖民掠夺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经济基础
政治基础
思想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经济动力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资本主义: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单元架构及历史概念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标要求
1、通过欧洲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了解庄园制度的变化(重点)
2、能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和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难点)
3、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重点)
知识结构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教学思路:以卢卡斯的回忆录为线索,展现欧洲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和城市发展情况
卢卡斯的回忆录
人物档案
职业: 商人
经历:农奴--手工业商人--顾问大臣
自述:我生活的时代正处于中世纪晚期(11---15世纪),当时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 ……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我也正好赶上了这一时代,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自述:我小时侯生活哈德良庄园,庄园主叫安东尼,也是我的主人。我的父母是农奴,我有一位哥哥和一位姐姐。我的爸爸是裁缝,我们的生活非常艰辛,天天被拉去干活。但幸运的是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叫泰勒,他们家是农民,他爸爸是庄园的庄头,负责管理庄园的生产和其他事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庄园,经常一起玩,后来他们家搬走了,搬到了新垦区,我们见面的次数就少了。我很羡慕他,期待什么时侯也可以像他一样自由……
卢卡斯的回忆录
自主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第1、2自然段,归纳11世纪后欧洲农村出现哪些新变化?新垦区有什么特点?卢卡斯要如何才能成为自由民?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
1、农村土地关系变化:
开展垦殖运动
材料一:早先的定居点多在河谷及道路附近,到十二世纪,几十个新定居点开发了森林之间的地区。结果是在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以北、易北河以西的欧洲,估计增加了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和农业资源的增加给欧洲经济以巨大刺激。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册(上)》
材料二:中世纪农业革命的标志是引入了重犁。以前,农耕一直沿用古罗马时代的小型轻犁,并不适用于北方的土壤。而11世纪以后,大型重犁出现,湿重的土壤得以充分犁耕。
——河源温等《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材料一:据欧洲经济史学家统计,公元 7 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 1800 万,11 世纪为3850 万,增长到2 倍以上,其中不列颠列岛人口增长到4 倍。在这段时期内,第一次出现2 万人以上的城市,其中巴黎、伦敦、科隆、布拉格等都超过了3 万人。
——卡洛·M. 奇波拉 : 《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在西欧,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事实是几个世纪,以来佃农自由状况不断改善,对土地实际占有权不断强化……人们不仅要求更多的土地,而且要求更自由的土地。 ——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1、人口增长,对耕地需求增多
3、佃户对自由土地的向往,希望能解除旧的人身依附关系
2、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1)出现垦殖运动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A.开垦者是土地的主人;
B.开垦者具有自由经营权;
C.新开发土地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1、农村土地关系变化:开展垦殖运动
(2)新垦区的特点
材料: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卢卡斯要如何才能成为自由民?
材料:1183在南比多克,那里的农奴须在秋天找到160人收获谷物,还要找到30辆马车把谷物运到霍顿去。在约克郡的卡瑟比,1245年的一项调查告诉我们,那里的农奴不用给领主干活,而是可以用一笔固定的租金把庄园从领主手里租下来。同样,伍斯特的圣玛利亚修道院的登记册表明,到13世纪,那里许多庄园的农奴通过每年缴纳一笔巨款赎买了大量的劳役和捐税。
——[英]亨利·斯坦利·贝内特《英国庄园生活:1150—1400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
2、农奴和领主关系的变化:
①农奴:
②农民:
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自由劳动力增加,庄园衰落瓦解
A.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劳役地租 货币地租)
B.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成为自由劳动力)
自述:我的家人很努力劳动,当得知可以通过交纳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的时侯,父母就决定离开这里,到城里去。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农奴获得了自由,离开了庄园。庄园里越来越少人劳动,这么多土地没人耕种怎么办?领主懒于管理,开始出租直营地,想靠收租为生。泰勒的父亲抓住时机,承租和购买了领主的土地。这么大的土地,他要怎么经营呢?
卢卡斯的回忆录
自主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第3自然段,泰勒的父亲采用了什么样的经营方式?这一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并画出庄园瓦解和租地农场建立的思维导图。
租地农场特点 土地经营者 土地规模 剥削方式 产品流向
课文材料: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并将产品面向市场。
3、土地经营方式变化:
建立租地农场
土地集中
雇佣关系
推向市场
租地农场主
转让
联姻
继承
买卖

中土

购买
承租
转租
购买
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不适应新的生产方式
领主
富裕农民
雇佣
少地或无地农民
佃户
封建庄园瓦解
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主
农业工人
产品推向市场
其他佃户的地产
出租
转让
自营地
展示庄园瓦解和租地农场建立的思维导图
出现资本主义萌牙
材料研读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土地所有者
(领主或佃户)
租地农场主
雇佣农民
雇佣关系
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农业资本家
货币关系
契约关系
农业工人
租地农场性质: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资本主义性质
西欧庄园 租地农场
流行时间
人员组成
生产关系
产品走向
规模
性质
思考:结合所学,对比西欧庄园和租地农场的区别。
9世纪开始
14世纪中叶以后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租地农场主、雇工
收取劳役地租
(封建生产关系)
雇佣关系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自给自足
推向市场
分散
集中
封建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自述:泰勒的父亲很会经营农场,承租和购买了很多土地,农场越来越大,有的还用来做牧场。租地农场有了很多富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城市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使得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并且成为远程贸易的主要产品。长大后的泰勒很擅长销售,于是成为了往返与农村和城市的商人。为了利润,他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当时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毛皮等远销东方。泰勒经常往返在各大城市之间,甚至海内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卢卡斯的回忆录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业
卢卡斯的回忆录
自述:我们一家离开庄园后,到了佛兰德尔,由于父母亲会缝纫,很快在一家手工作坊里找到工作。长大之后的我发现自己用手工作坊加工之后的产品卖的利润更大,我不想一直帮别人工作,于是凭自已和家人的手艺,也建立了自已的纺织手工工场,把生产的产品卖到市场。由于产品质量好,款式又好看,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大,我的小型手工工场满足不了。于是我建立了大型手工工场,统一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
自主阅读课文第一子目P61-62,归纳这个时期手工业发展的原因;三个阶段;分析手工工场的特点;农业、手工业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1、手工业发展的原因
①手工者逐渐脱离农村生产
②更多的为市场而生产
中世纪晚期,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从13世纪开始,一些较大的手工工场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出现,如意大利和法兰西北部,14世纪前后,商人也从事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贸易活动。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业
阶段 手工作坊 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生产目的
生产方式 手工业者拥有 简单的生产资料 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
经营方式 分散 分散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业
2、手工工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 ---------
手工作坊
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结合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维持生活
为了缴纳封建赋税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赚取利润
商人提供原料
统一的生产工具
雇工劳动力
雇工分工合作
集中
 材料一: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材料二: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摘编自《世界历史》九上P62页
第五单元
剥削方式——
生产方式——
经营特点——
3、归纳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资本主义萌芽
分工协作
雇佣关系
面向市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结合下表,分析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影响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生产资料的提供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 工场主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
劳动力模式 农场主雇佣农业工人 工场主雇佣工人
产品归向 产品面向市场 产品面向市场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4、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的影响: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卢卡斯的回忆录
泰勒一家在农村是非常富有的农民,有一次我去他们家作客,招待我的面包和酒都是最上等的。他父亲主持乡村陪审团的审案会议, 多次代表他们郡当选议员,处理各种乡村行政事务。而泰勒也准备与郡长的女儿结婚。我也投资了乡村,置办了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还出席了国会,担任了除财政、司法大臣以外的顾问官和国家各部顾问大臣。而在16世纪以前,财政、司法大臣总是由教会人士和贵族担任的。由于我个人胆子比较大,又崇尚自由民主,很多想法都与市民不谋而合,得到大家的支持。
自主阅读课文第一子目P63,了解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概况和城市市民阶级的变化情况。
材料: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富裕农民阶层的出现
贵族
抵押、变卖
富裕农民
骑士
各种方式
出售
集中
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采用新的经营方式
土地
材料一: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材料二: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身 份
与贵族联姻/成为官员
(血 统)
(资 产)
城市居民
身 价
投资乡村
置办田产
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商 人
手工业者
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2、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
市民阶层崛起
材料二:中世纪城市逐渐造就了一个中间阶级(市民阶级)。正是市民阶级的财富拥有、职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材料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极大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的世界。
——《世界近代现代史》
阅读材料,分析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即将步入近代
合作探究:
1、思想: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2、经济: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3、政治: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富裕农民
租地农场
社会面貌变化
农村:
城市:
手工工场
新的阶级力量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市民阶层
启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业:
手工业: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推 动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的资产阶级
欧洲社会开始转型
走向近代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14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欧农村众多地区劳役量的固定化,越来越多
的农奴通过缴纳一定的货币而摆脱了领主的人身束缚。这一现象( )
A.加速了庄园的衰落瓦解 B.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C.促进了手工工场的集中 D.提升了领主的政治权利
A
2.从1世纪开始西欧的城市逐步发展复兴,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
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说明城市市民已经转化成为资产阶级
B.为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使农村的封建经济开始大规模解体
D.为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提供了条件
D
3.西欧工场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 )
A.劳动者受雇于工场主 B.工场主掌握生产资料
C.雇佣工人被束缚于工场不准离开 D.以手工劳动从事生产
C
4.14世纪(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相比较,最突出
的特点是( )
A. 规模大 B. 人数多 C. 出现嵟佣关系 D. 分工合作
C
5. 《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
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10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
有9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3万人,占全城居民的1/3。” 材料说明这
一时期的西欧( )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开始了文艺复兴
C. 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 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