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6 08: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悟词人的情感。
2.把握词人借景抒情、借史咏怀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悟词人的情感。
2.把握词人借景抒情、借史咏怀的手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轼在玉堂署任职时,问一个幕僚,他的词和柳永相比如何。这幕僚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番话形象地说明了柳永词婉约细腻、苏轼词豪放恢宏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首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初读本词
活动一:大声地自由朗读两遍本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句读、停顿),读出感情(把自己的初步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学生朗读。
活动二:指定一位同学朗读。任务:赏析诗词景、情与手法。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学生朗读。
活动三:指定同学评价朗读情况。
学生评价朗读。
参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表示拖长音,“/”表示节奏停顿)
第一句:有回忆之感叹。“千古风流人物”,要稍微重读,但是注意缓慢,把调子提上去。
第二句:抒情,平淡,缓慢。任务:熟读本词。
第三句:快,有节奏感,重读“穿”“惊涛”“千堆雪”,把气势读出来。
第四句:降调,轻柔。
第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要读得平和点。重读“雄姿英发”,读出崇拜偶像的感觉。
第六句:“羽扇纶巾”“谈笑间”,读得轻松点。在“谈笑间”的尾音上加重。“樯橹灰飞烟灭”,要读快,情感有一次上升。
第七句:是神游之感,要读得空旷些。
末句:缓慢抒情。
活动四:再次大声朗读一遍,注意感情的表达。
学生齐读。
设计说明:学习诗词第一步在朗读,只有朗读熟练,才有可能理解诗词内容。只有把朗读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学习诗词的其他更重要的问题。
三、分析鉴赏
导语:“大江东去”已经成了苏词的象征,开篇设置了怎样的背景?
活动一:分析开篇前三句设置的背景。
学生回答。
参考:
“大江”状空间之广阔,“千古”显时间之悠久、英雄之众多。
孔子早就有这样的嗟叹,苏轼登赤壁临长江,也会由这滚滚的江水想起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再有当年的光彩。苏轼把奔腾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气势恢宏,大笔如椽,使我们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并将我们带人历史的沉思之中。
活动二:从不同角度具体鉴赏上阕生动传神的字词。
学生回答。
参考:
“乱”:写出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
“穿”:绘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这句从形的角度描写,是视觉形象。
“惊”“拍”:波浪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写出江水汹涌澎湃的气势。这句从声的角度描写,是听觉形象。
“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浪花,犹如白雪,写出了“惊涛拍岸”后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里是从色的角度描写,是视觉形象。
词人诉诸不同感官,从不同角度浓墨健笔地描写出赤壁景色雄奇壮丽的特点。
导语:周瑜在词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三国时期“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苏轼偏偏只想到了周瑜这一个人?
活动三:分析周瑜形象,并思考苏轼选择。
屏显背景:
1.周瑜与小乔结婚时24岁(建安三年),赤壁之战时周瑜34岁(建安十三年)。
2.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几经沉浮。43岁时(元丰二年),他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学生回答。
参考:
(1)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刚出嫁的意思。这样写旨在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年纪很轻,从而衬托出周瑜年轻潇洒又才华横溢。这句是以美人衬托英雄的手法,更见周瑜的风姿潇洒、年轻有为,令人艳羡。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具有英雄气概。这样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人,才是“风流人物”。
(2)周瑜与苏轼的对比
年龄: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而苏轼被贬黄州是47岁。
外貌:周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而词人早生华发。
婚姻:周瑜有倾国倾城的美女小乔相伴,苏轼被贬黄州之前,便已失去了爱妻。
事业:周瑜是赤壁大战的指挥者,而苏轼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可谓报国无门。
导语:苏轼常以功名自诩、渴望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然而面对英杰建功立业的地方、他联想到自己得罪当朝、被贬在外,年华已逝,不由心情沉重起来。这是借史咏怀。有人说“人生如梦”表现了作者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活动四;小组合作、讨论本词感情倾向。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参考:
如果词写到“人生如梦”即戛然而止,则流露的是哀伤和感叹,但是加了“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则可以看出词人旷达的一面:人生既美丽,又短暂,“我”不能改变这现实,斟杯酒敬明月,让它代“我”向周郎表达敬意。寄情山水、借月消愁是作者超脱现实、获得心灵安慰的重要途径。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急切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导语:就整首词来看,写景和怀古有什么关系?
活动五:小组讨论写景和怀古的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参考:
写景是游览所见,怀古是游览所思。写江山如画之景,抒发豪迈之情,自然联系到曾经在这里建功的“风流人物”,写景是前提、引子,怀古是结果、重点。写景的目的是为抒情,也是为写人。只有这样的赤壁、这样的长江才能和英雄周瑜相配,才能千呼万唤出周瑜的形象。
作者通过长江写赤壁,通过写景为人物出场作铺垫,进而“怀古”伤己,表达情感。这是借景抒情、借史咏怀,写景、咏史、抒怀浑然一体。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诗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让学生形成整体观念。词人借景抒情、借史咏怀,写景、咏史、抒怀浑然一体,自然融合。
四、延伸拓展
任务:《临江仙》《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阅读。
阅读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比较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要求:投影展示3~4名同学的成果,同学点评。
参考:
相同点:都是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下展开,并引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思索。
不同点:杨词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以与知己相逢为乐,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词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苏词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与伤感,表现出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洒脱豪迈的情怀。
设计说明:这首《临江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之作,首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正适合用来比较阅读,以加深对苏轼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当堂成诵
活动:学生背诵全词。
下课前,老师检查背诵情况。先抽查两位学生单独背诵,再检查一遍齐诵。
六、课堂小结
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提起苏东坡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