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6 09:1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本词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2.深入分析词人借古讽今和用典抒情的手法,把握写作目的。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把握本词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2.深入分析词人借古讽今和用典抒情的手法,把握写作目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是南宋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从小目睹沦陷区景象,立下建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组织义军,曾率50多人踏入金营,活捉叛徒。他是谁?他就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初读本词
任务:熟读本词,略通大意。
导语:弄懂诗词大意是分析鉴赏诗词的基础。出于押韵、平仄或强调的需要,古人在创作诗词时会运用倒装句式。请找出这首词中的倒装句并加以解释。
活动一:找出词中的倒装句并加以解释。
生读诗词,完成活动。
参考: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处觅英雄孙仲谋”的倒装;“烽火扬州路”是“扬州路烽火”的倒装。
活动二: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把自己的初步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活动三:指定同学朗读并简要评价朗读情况。
生读诗词、生点评朗读。
朗读节奏参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活动四:再次大声朗读一遍本词。注意感情的表达。
学生齐读。
设计说明:学习诗词要从朗读入手,分析鉴赏诗词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朗读。只有朗读熟练,才有可能理解诗词内容。
三、分析鉴赏
任务:再读诗词,分析诗词典故与词人寄托的感情。
导语:清代朱彝尊、汪森编纂的我国古代词的总集《词综》说:“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请同学们再读本词,看看它运用了哪些典故。
活动一:再读本词,整理典故,并结合背景、作者生平与课本注释,思考典故的作用
预设难点:
“佛狸祠”典故
永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时,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拓跋焘小名佛狸,所以民间把此庙宇叫作佛狸祠。佛狸祠后来成为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其实这里的“神鸦社鼓”也就是一幅迎神赛会的生活画面。在中国古代,只要有庙宇的地方,就有“神鸦社鼓”的祭祀活动。至于这一座庙宇供奉的是什么神,对农民来说,是无关宏旨的。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的人们也是一样,他们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祇来奉祀,而绝不会考察这位神的来历,更不会把历史上的北魏入侵和当前的金人入侵联系起来。
辛弃疾在词里摄取佛狸祠这一特写镜头,有其深刻寓意: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动南侵,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自然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漫天,瓜步山也留下了侵略者的足迹,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
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祠均已被金占领。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他借创作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朝廷不迅速谋求恢复故土,百姓也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使词人感到不堪回首的是,隆兴和议以来朝廷苟且偷安,放弃了多少北伐抗金的好时机,使得自己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在这里,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3~4名同学展示,同学点评。
典故的作用
孙权
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表现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刘裕
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
原,他曾大举北伐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表达作者对英雄的追慕及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也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刘义隆
在元嘉二十七年,苹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拓跋焘
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表达对南宋政权不思恢复中原的不满
廉颇
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人以廉颇自比,虽六十四岁仍想为国效力,准备在垂暮之年挑起北伐重担,却有小人挑拨,因此感到悲愤。此处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
活动二:再读课文,探究典故的好处。
生读诗词,讨论交流典故好处。
参考:
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怀古伤已,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的愤懑。
活动三:再读诗词,读出词人内心的豪迈激越与苍凉悲壮。
设计说明:这首词代表了辛弃疾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成功。分析词人用典抒情的手法,也就自然带出了借古讽今、怀古伤己的手法,体现了词人的写作目的。
四、当堂成诵
活动:学生背诵全词。
下课前,老师检查背诵情况。五分钟时间抽查两位学生单独背诵,再检查一遍齐诵。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体会了诗人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的技巧,理解把握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深沉情感。
六、布置作业
课下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从登临时间地点、登临背景、所用典故、典故作用、感情基调几方面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