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父爱之舟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2.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抓重点词句,研读“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
2.通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播放祁隆演唱的歌曲《老父亲》。
师:人生中很多东西,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父爱却是永恒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一课。(板书:父爱之舟)
2.齐读课题
3.解题
①师:“舟”是---小船的意思。 “父爱之舟“就是——父爱的船。预习完课文,请你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船?
预设:载着父爱的小船。
出示句子:是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4.学生齐读
小结:正如这句话里写得那样,作者不仅会写舟,他还会画舟呢!
5.了解作者
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作者吴冠中。
出示作者简介,指名读:
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师:吴冠中先生画了很多形态各异,各种用途的小舟。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课文中的插图就是——他画的画。这些小船就像吴冠中先生说的一句话一样。
出示,指名读:
小小渔船永远地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难忘的形象,亲切的形象,我的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水乡小船,正渊源于姑爹家的渔船吧!
——吴冠中《水乡青草育童年》
师:原来,吴冠中喜欢写船,更善于——画船。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父爱之舟”为题呢?他又是如何通过小舟体现父爱的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中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一,边读边思。
师: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什么?
2.交流主要内容
师:谁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父爱之舟》主要讲了我在梦中回忆与父亲的一件件难以磨灭的往事。
师: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了这样一篇长文的主要内容,真是功夫了得。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前预习时老师要求大家做了一张学习单,要求大家把体现父爱的难忘场景照样子写一写。我们来交流来交流?
出示练习题三:课文中写了哪些体现父爱的难忘场景?照样子,概括写一写。
例:② 父亲卖茧子给“我”买枇杷吃。 贴板书
2. 交流,梳理提纲,贴板书。
③父亲带“我”花钱住旅店。(提到了渔船,但主要写的还是想要加钱换房间。)
④父亲带“我”逛庙会。
⑤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学。
⑥父亲凑钱送“我”上鹅山高小。
⑦⑧父亲送“我”报考无锡师范。
⑨父亲送“我”入学,为我缝补棉被。
3.看着板书讨论:老师把前三个场景放在一起,把后四个场景放在一起,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预设:①前三个是和生活有关的,后四个是和“我”上学有关的。 板书:生活 求学
4.小结: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父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也离不开父亲在求学道路上竭尽全力的付出,可以说是父爱伴随着作者一路成长起来的。
四、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看看一个我与父亲相处的场景。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父亲带我逛庙会的场景,边听边想,,那些描写让你感觉到父亲对我的爱。
出示文章第四小节:知道什么是庙会吗?交流
(1)指名读描写庙会的句子。
师:庙会极富地方特色,看的,吃的,玩的,应有尽有,谁来读读文中描写庙会的句子,带我们一起去逛一逛庙会。
自读第四自然段。
师:庙会如此盛大,而我与父亲却是如此——渺小、贫穷、寒酸。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3)师:轻声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场景,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爱”?
(4)交流父亲对我的爱:
预设1: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吃了碗热豆腐脑; 板书:吃
追问:为什么觉得“我”太委屈?
评:吃过豆腐脑吗?贵不贵?一碗豆腐脑花不了多少钱,但对于经济拮据的我家而言却是奢侈的。
追问: “我”叫他也吃,他不吃,是为什么?
预设:父亲舍不得吃,想要留给我吃。
(男生读句子)
预设2: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情。。。见我对那些玩意儿恋恋不舍,就给我做了个万花筒。板书:做
体会:可能是我在庙会上对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多看了几眼,父亲就为我做万花筒,多么细腻的父爱呀!父亲仅仅是给我做了一个万花筒吗?(结合练习册判断题)
(出示:这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小结:尽管家境贫困,但父亲的爱丝毫没有减少,作者格外珍视父亲亲手为他做的这个万花筒,这是他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
(指名反复读句子,感受父爱。)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
吧?
引导一:出示万花筒图片,感受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谈理解。
引导二:出示吴冠中图片文字资料,引导点拨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师:吴冠中作为著名面家,他的面中常有白墙黛瓦、湖泊池塘,小桥流水,烟火人家,这澄如明镜的江南景象是他心中永远的乡愁!所以,父亲亲手做的他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不光给作者的童年带来莫大的幸福,也是父亲对作者画画的启蒙。
(女生读句子)
(4)交流儿子对父亲的爱:“我”又是怎么回应这份沉甸甸的父爱的呢?读读句子,找找我的表现。
预设:①“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问:“不敢”是因为——怕父亲拒绝;“不忍心”是因为——知道父亲赚钱辛苦,不好意思开口。)这又是儿子对父亲的体谅。
②“我叫他也吃”说明“我”非常心疼父亲,也非常爱父亲。 板书:心疼
(5)小结:正因为作者深受感动,所以六七十年过去了,他依然对这个场景念念不忘。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如果一边读一边想象场景,体会细节,把自己当成作者去思,去想,去感受,就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6)师生合作读: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所学方法,来品读第2、3自然段的场景。
1.品读第一个场景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读准“茧子”“枇杷”的音;
理解“枇杷”的意思:枇杷的成熟期和蚕宝宝结茧子的时间差不多。
(2)看,这一自然段中有两个省略号,读读句子,你知道它省略了什么内容?
预设1:省略了父母辛苦地给蚕宝宝添桑叶的情景;
师:大家来看“半夜”这个词,为什么半夜还要添桑叶,白天不行吗?
预设2:从父母半夜爬起来添桑叶看出作者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很辛劳。
预设3:省略了父亲给我买枇杷吃的情景,也许是我们对话的情景,也许是我享受枇杷时满足的样子。
(3)这么辛苦挣来的钱却给我买枇杷吃,说明——?
预设4:父亲很爱我。
小结:作者用寥寥数笔就勾起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开启了对父爱思念的闸门。
2.品读第二个场景
(1)这段话比较长,老师请两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思考:花钱住旅店的教训指的是什么?(分色块读)
(2)交流:住便宜旅店,“我”被臭虫咬,父亲想加钱换房间,“我”不肯。
点评:既吃了苦头又花了钱,这教训太深了,难怪我们——不肯轻易上岸。圈出“不肯”
(3)读读这段话,你们能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来说一说吗?
出示: 尽管……但是……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尽管……但是……
( )父亲平时节省到极点,( )当他看到我被臭虫叮咬时,( )心疼我,( )还是对加点儿钱换个好房间动心了。
(4)抓住“心疼极了”、“动心了”,体会父亲的情感。
师:这句话中有2个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词语,找出来了吗?(“心疼”、“动心”)回到课文中,读读句子,想想“心疼、动心”的原因,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看出父亲很爱“我”。父亲平时是不舍得花钱的,为了我愿意花钱。
追问:对于花钱,父亲是什么态度?文中是怎么说的?
预设:我的父亲平时节省到极点,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师:什么叫“冤枉钱”?
预设:本来不必花而多花的钱。
(5)追问:就是这么一个父亲,却提出想要加钱换好房间时,“我”却不肯再加钱换房间,(“不肯”圈出)这又是为什么呢?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当时我会和他说些什么。
预设:“我”知道我们家里很穷,不想增加你的负担;你挣钱太不容易,反正“我”被咬了,只剩下后半夜,忍忍就过去了。
小结:这是儿子对父亲的体谅,是儿子——对父亲的爱啊! 板书:体谅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一幕幕难忘的生活场景,却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小事中有大爱,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看看父亲在我求学路上是怎样为我付出的。
板书:以小见大。
2.布置作业
①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再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②推荐阅读:朱自清《背影》
板书设计: 以梦开篇
深夜喂蚕,卖掉茧子给我买枇杷吃
带“我”住旅店
带“我”去庙会
19父爱之舟 雨雪天送“我”上学 首尾呼应
凑钱给我上学 以小见大
摇船送“我”考试
为“我”缝棉被
梦醒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