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5.《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6 23: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鹦鹉”等词语。 1.1课前预习《词语手册》。 1.2分组学习词语,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初步了解观察的好处。 1.3完成“课中作业一”。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课前预习课文。 2.2课中指导朗读,读出翠鸟的美。 3.通过学习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 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1完成“课中作业二”(思维导图)。 3.2分析思维导图,了解作者是如何观察的。 3.3通过小练笔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感受观察的好处。
教学流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作业) 对应目标 意图说明
质疑导入 1.理解“搭船”的意思。 2.板书课题,教学“搭”字。 3.我们能不能把“搭船的鸟”换成“乘船的鸟”或者“坐船的鸟”,为什么?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敏感度。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坐船的人是谁,他们要去哪儿?鸟儿搭船是要干什么? 朗读、思考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带着问题去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仔细观察,发现字词的奥秘 1.第一组:蓑衣 衔着 静悄悄 2.第二组:船舱 船篷 摇着橹 ①这组词跟什么有关? ②完成课中作业一。 ③交流答案,提出疑问:怎么确定船头和船尾的位置? 出示: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3.第三组:鹦鹉 通过观察,了解形声字 小结:你们看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字词的奥秘。 1.读词、观察字形 第一组:蓑衣 衔着 静悄悄 第二组:船舱 船篷 摇着橹 第三组:鹦鹉 2.完成课中作业一 1.分组学习词语,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初步了解观察的好处。 学习字词,培养学生思辨和观察的能力。
回答问题,理清文章脉 络 1.回答问题:坐船的人是谁,他们要去哪儿?鸟儿搭船是要干什么? 2.对比文章,初步感受观察的好处。 10月13日 星期三 雨转晴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哦,有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①对比课文,你觉得哪篇文章更精彩?为什么? ②若想让文章的内容更充实,首 先得做的就是——观察!(板书: 观察) 回答问题,理清脉络; 比较日记与课文,了解观察能丰富习作内容。 1.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对比文章,初步感受观察的好处。
三、精读课文 (一)依据课后题,理清作者观察的事物 1.问: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请圈出关键词。 2.交流。 (出示:船 雨 船夫 翠鸟) 小结:作者通过对这些事物的细致观察,才把文章写得充实丰富。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圈出关键词。(课后题) 通过完成这道课后题,了解以后可以对哪些事物进行观察。
(二)研读文本,学习观察的方法 1.船 从哪看出来作者对船作了细致观察?(出示:船身部位) 2.雨 ①找出描写雨的句子,指名读。 ②了解观察的方式 原来我们可以用那么多的感官去观察。我们动用的感官越多,就能观察得越——细致。 3.船夫 ①找出描写船夫的句子,读出“用力”。 ②作者观察了船夫的什么?(出示:外貌 动作) 4.翠鸟 ①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观察了翠鸟的什么?(板书:外形) ②作者是如何观察翠鸟外形的呢?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完成作业二里的思维导图。 ③根据思维导图来分析——作者是如何观察翠鸟的。 第一列:一只彩色的翠鸟 第一列,作者从整体上来观察翠鸟。 第二列:羽毛 翅膀 长嘴 第二列,观察了翠鸟的身体部位。 小结:作者先从——整体观察翠鸟,再观察翠——鸟的各个部位。这是作者的观察顺序。 第三列:翠绿 蓝色 红色 这一列作者观察了翠鸟——各个身体部位的颜色。 朗读 这样的翠鸟美不美?让我们来赞美这美丽的小鸟吧! 修辞手法 这美丽的小鸟比——鹦鹉还漂亮,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小结:通过分析这思维导图我们知道——要按顺序进行观察,还可以用上修辞手法把观察结果描述出来。 1.研读文本,了解观察方式; 2.默读第二自然段,完成课中作业二的思维导图; 分析思维导图,学习观察方法; 读出“翠鸟”的美。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反向了解文本的结构,并锻炼学生对分析努力。
小练笔 1.出示图片 2.练一练 3.评一评(有顺序☆ 通顺流畅☆ 运用修辞手法☆) 完成课中作业三: 选择一种小动物,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并用上修辞手法来写一写小动物的外形。 3.通过小练笔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感受观察的好处。 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结语 世界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个简单的词语也能发掘出有趣的奥秘,一次平凡的旅途也能迸发出无限的乐趣。让我们去观察生活吧! 积累名人名言 3.感受观察的好处。 升华情感,再次感受观察的妙处。
教学内容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悄、吞”等四个字,会写“静悄悄、捕鱼”两个词语。 1.1随机指导书写“悄、吞”。 1.2指导书写词语“静悄悄、捕鱼”。 2.通过描写翠鸟动作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动作所做的细致观察,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带来的好处。 2.1圈出描写翠鸟捕鱼的动词,感受翠鸟动作的敏捷。 2.2换词比较,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3引导想象画面,感悟“动作”观察的细致。 2.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把观察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我”观察时的想法。 3.1引导学生发现,第三自然段是作者观察翠鸟外貌后产生的想法。 3.2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我”的惊喜与好奇,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教学流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作业) 对应目标 意图说明
一、复习导入 回顾作者对那些事物进行了观察; 回顾作者的观察方法。 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有利于知识点巩固,及新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了解“我”对翠鸟动作所做的观察 聚焦翠鸟捕鱼时的动作 1.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只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一圈给你带来这样印象的词。 2.引导全班交流,感受翠鸟动作的敏捷。 1.读第四自然段; 2.圈动词; 3.交流想法。 2.1圈出描写翠鸟捕鱼的动词,感受翠鸟动作的敏捷。 先引导学生聚焦动词并换词,比较初步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动作所做的细致观察,再引导学生想象翠鸟捕鱼时的情景,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最后用视频验证自己的想象,帮助学生感受细致观察可以带来的乐趣。
引导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换词比较:作者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翠鸟捕鱼的过程,如果老师把这些动词换一换,你觉得好不好? 随机指导书写“悄、吞”。 引导学生关注表示时间的词:除了动词,还有哪些词也让你感受到翠鸟动作的敏捷。(没一会儿) 比较思考; 书写“悄、吞”。 2.2换词比较,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引导想象画面,感悟“动作”观察的细致 引导学生边读第四自然段边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再和同桌交流: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全班交流 验证想象 (1)播放翠鸟捕鱼的短视频。 (2)引导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哪些动作和你想象的是一样的?哪些情景出是出乎你出乎你意料的? 4.指导书写词语“静悄悄、捕鱼”。 边读边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交流想法; 观看视频,并交流; 写词语“静悄悄、捕鱼”。 2.3引导想象画面,感悟“动作”观察的细致。
三、了解作者观察时的想法 启发思考:浏览课文这篇文章,作者除了写去乡下途中的景色,以及翠鸟的外貌和动作,还写了什么? 学习第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体会翠鸟给“我”带来的好奇、惊喜。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思考:看到这样的翠鸟,你有什么疑问吗? (3)小结:留心这个世界,能引发我们的思考。通过细致观察,还会不断发现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引导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课题,随机指导书写“哦、捕”。 朗读、思考; 观察插图并思考; 书写“哦、捕”。 3.1引导学生发现,第三自然段是作者观察翠鸟外貌后产生的想法。 3.2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我”的惊喜与好奇,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引导学生发现,第三自然段是作者观察翠鸟外貌后产生的想法,在感受作者的惊喜与好奇的同时,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四、小练笔 1.教师引导:我们也来观察一个小动物活动的片段,简单写一写。 (注意:请关注小狗的眼睛、嘴巴、头部、四肢、尾巴等身体部位;观察小狗的动作!) 2.观看视频,开始练笔。 3.评一评(有连贯的几个动词☆ 通顺流畅☆ 运用修辞手法☆) 观察视频中小狗的动作; 练笔:完成《课堂作业本》最后一题; 修改练笔。 2.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把观察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 以为小狗接飞盘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引导学生尝试表达,读写结合。。
五、作业 生活中,有许多小动物在进行着有趣的活动,比如金鱼抢食、小鸟学飞、小猫玩耍等。请你去观察它们的活动吧,用细致地观察,发现自然的美妙!把我们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课后积累 让学生积累观察素材,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