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主题:民族危机下救亡图存
回顾:中国1840—1919
救亡新变化
一群人
一个党
一场革命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从一群人看救亡新变化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国内。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但未送达光绪皇帝,也未在全国兴起波澜。
范围:北京→从北京发展到全国
问题①:指出从公车上书到五四运动在救亡上有何变化?
阶层:部分知识分子→学生、工商各界
结果:政府未回应→政府释放学生拒签和约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从一群人看救亡新变化
为何阶层广泛?
为何拓展全国?
为何屈服民意?
这是吾国政府屈服于民众势力第一回。
——朱一鹗《五四运动之回顾》(1927.5.4)
材料一 材料二
从一群人看救亡新变化
名称 创刊年份 主旨
《新青年》 1915.9 民主、科学
《每周评论》 1918.12 国内外大事
《晨报》 1918.12 新思想
《国民》 1919.1 增进人格
——据《五四运动画传》
工厂数(个) 工人数(万人) 工人罢工次数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914 1919
1914 1919
1914 1919
问题②:两则资料对我们探究上述问题有何价值?
新文化运动促进青年知识分子觉醒,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且觉醒,为五四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为何阶层广泛?
为何拓展全国?
为何屈服民意?
思维与方法:
①提取信息
②构建因果逻辑关联
③准确文字表达关联
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的报道
材料三 1895年中国仅有日报19种,到1912年已达500种,1913—1918年的五六年间,新创办的通讯社不下20家。《申报》从1919年1月持续报道“山东问题”,五四期间关于学生游行示威的报道多达数十篇。巴黎和会期间,有5000封电报发给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等
从一群人看救亡新变化
问题③:以上资料可给我们提供分析上述问题的什么新视角?
新闻媒体对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报道营造了强大舆论压力,推动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拒签和约
为何阶层广泛?
为何拓展全国?
为何屈服民意?
发表宣言和通电,集会与街头演讲日益成为传播政治和动员群众的重要方式
从一群人看救亡新变化
新文化运动促进青年知识分子觉醒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且觉醒
新闻媒体对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报道营造了强大舆论压力
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拒签和约
为何阶层广泛?
如何拓展全国?
为何屈服民意?
与戊戌时代相比,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的变动孕育着更大的救亡能量
思想变动
经济变动
阶级变动
斗争方式更加丰富
五四运动是此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
材料四 五四后半年,涌现出400多种传播新思想的刊物。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说:“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18—1921年底,报刊上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147篇,其中五四以后发表的有133篇。一位美国记者1919年8月报道:“知识分子们已组织起来,计划在农民、工人之间进行促进全国团结的工作”。——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从一群人看救亡新变化
问题④: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怎样的时代特色?
思想启蒙
爱国救亡
社会革命
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和救亡意识
促进新文化、新知识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觉醒的革命者与觉醒的民众相结合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领导阶级
广泛群众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从一个党看救亡新变化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从一个党看救亡新变化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姓名 出生年 籍贯 备注
何叔衡 1876 湖南 秀才,新民学会会员
李达 1890 湖南 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
毛泽东 1893 湖南 师范毕业,新民学会《湘江评论》主编
包惠僧 1894 湖北 记者,北京大学,陈独秀指定代表
陈潭秋 1896 湖北 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王尽美 1898 山东 师范毕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邓恩铭 1901 贵州 中学生,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问题⑤:根据表格,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
具有共同信仰;年轻的知识分子为主;两湖地区居多;
中共“一大”部分参会人员表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据中共一大(1921)
工人、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据中共二大(1922)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据中共三大(1923)
问题⑥: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由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到建立联合战线反帝反封建,再到明确国共合作;
原因:①对中国革命实际的认识不断深入;
②在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①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②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勇于承担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从一个党看救亡新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从一场革命看救亡新变化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924
国民党
一大
1925
国民政府成立
北伐战争
1926.7
1927.3
纲领:
政策:
意义:
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成
果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国民大革命失败
从一场革命看救亡新变化
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
思维方法:读地图要关注标题、图例、时空信息等
1927.4
1927.7
20万
20万
30万
10万
你能否围绕“救亡”的时代主题,提出几个研究问题?
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于1926年9月在绥远五原誓师,挥军南下。11月控制陕西、甘肃等省,准备东出潼关,响应北伐军。
从一场革命看救亡新变化
追问国民大革命
问题⑦:新三民主义为何能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强调各民族平等和自决;
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改善工农状况;
从一场革命看救亡新变化
追问国民大革命
问题⑦:新三民主义为何能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问题⑧:北伐战争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
问题⑨:从国民革命的成与败中你得出哪些认识?
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坚持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①应坚持建立统一战线,坚持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②中国共产党应武装斗争;
中共领导广东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3000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卫生队随军北上。北伐军向长沙开进时,中共发动工农群众参加带路、送信、运输、救护等工作,还组织农民自卫军直接参战。
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上海工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起义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取得胜利并占领上海。
国民大革命
课堂小结
国民党
核心知识
思维素养
①如何提取信息,构建逻辑关联?
②如何读取地图信息?
一群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个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一场革命: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认识到联合战线重要性
共产党
近代中国内部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等社会环境的持续变动推动救亡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