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6 14:5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学习目标
1.根据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分层次归纳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在军事、外交、经济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分角度概括 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举措,阐释其所起的作用;
3.说出国家对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从经济角度对比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异;
4.通过对比《共同纲领》和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理解5·4宪法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威威中华 屹立东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威威中华 屹立东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威威中华 屹立东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会徽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第二十六条 国家应在……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时间:1949年9月21日
内容:决定国歌、国旗,选举中央人们政府委员会成果:通过《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董希文《开国大典》
十月一日 下午三点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外来侵略
和内部压迫
各阶层的
救亡图存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国民政府的抵抗运动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压迫和剥削
无产阶级
中共领导的革命
威威中华 屹立东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
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思考: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的国内外压力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国民党残余军队盘踞
土匪作乱
美国
武装干涉朝鲜内战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未完成
经济凋敝
军事威胁
经济凋敝
剿匪镇反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国初期剿匪宣传标语
解放军前往广西剿匪
1949年12月10日国民党败退台湾
1950年3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布了《剿灭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指示。指示中说,“必须明确,剿灭土匪,是当前全国革命斗争不可超越的一个重要阶段。
人民解放军投入150多万兵力,辅以地方武装和民兵,经过4年的艰苦作战,最终才将260余万土匪剿灭。
“逃命”般的撤离
“码头上拥挤异常,到处都是人,一片混乱。”挤得冒火的人开始盲目地开枪,轮船上,上层的人朝下开枪,下层人的朝上开枪,有人被挤得掉进了江里,还有人干脆跳到水里然后游泳上船”。
军事上:剿匪镇反
军事上:抗美援朝(1950.10-1953.7)
1.背景:
(1)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武装干涉;
(2)美国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以美军为主“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边境鸭绿江和图们江;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城市;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军事上:抗美援朝(1950.10-1953.7)
烈士宋阿毛的遗书
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
意义:
1.打出国威和军威,提高国际地位
2.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3.为经济建设创建和平稳定的环境。
1947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经济上:土地改革
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实现工业化扫除障碍。
思考:土地改革为什么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消灭地主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巩固工农联盟,巩固人民政权。
1948年正在争抢洒落在地上米粒
的福州市民
1948年携带巨额钞票上街购物的上海市民
这张60亿圆的钞票,在当时只值百分之一块银元。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经济上:稳定财经
部分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投机来阻止人民币进入市场流通……
投机资本不甘失败,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机会,在大米、棉花、煤炭领域大做投机生意
银元之战
米棉之战
1949-1952年
稳定全国物价
财政经济统一
赢得人民信任
促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
资本主义阵营
美国
新兴的民族
独立国家
战后世界形势图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①外交三大方针
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运权、海关主权等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一边倒”
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探究: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
“一边倒”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首次提出: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平等互惠(条件)、和平共处(出发点和结果)
正式倡议: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最终确定: 1955年正式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前提)、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周恩来接见印度、缅甸总理
①1954年,日内瓦会议
特点: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会;成功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中南半岛)印度支那半岛
同: ①相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侵略;
②相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相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万隆精神:亚非国家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
以民为本 固本强基-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③外交活动
②1955年,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求同存异”方针。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工业化
手工业
三大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
农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思考】为何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而不是先后进行?
工业化需要:
现实情况:
矛盾
良好的农业基础;充足资源、资金集中到工业建设(重工业)
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产量有限;私人企业无组织自由生产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农业:农业互助小组—初级合作社(土地入股)—高级合作社(土地公有)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资本主义工商业: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的方式
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向毛泽东呈送喜报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田
一桥
三公
三铁
三厂
克拉玛依油田
长春一汽
集二铁路
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鹰厦铁路
鞍山钢铁厂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工业化
手工业
三大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
农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材料探究】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你如何理解材料所说“总路线是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序言(节选)……“我国人民在过去几年内已经胜利地进行了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大规模的斗争,这就为……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序言(节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已使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宣告结束。
第一条(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思考】五四宪法与共同纲领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
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思考】你认为宪法与国家的发展有何关系?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启程新路 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
①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②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③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