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实录试讲借鉴
教学过程
一、“峡”字导入,整体感
师:(板书:峡)同学们,看看这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了什么?
生:山字旁,声旁是夹,“峡”跟山有关。
生:我觉得字形蕴含了这个字的意思-山夹着的是峡。
师:对,峡的基本特点就是两山夹水。今天呢,我们要跟随北魏郦道元,一起游历三峡。(板书补全题目)
师:既然是三峡,那谁来告诉大家是哪三条峡?
生:课下注释里有,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师:这个同学很会读书,学习文言文一定要结合课下注释,注释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三峡中巫峡最长,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瞿塘峡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西陵峡则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屏显图片)
师:同学们,《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水经注》又是怎样的一部书?
生:是北魏郦道元为《水经》所做的注释。《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书中列举大小水道一百多条,内容简略。《水经注》名为注释,实则以《水经》为纲,大为补充扩展。《水经注》介绍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师:原来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一部书的注释呀!你预习很充分,不但介绍了《水经注》,还介绍了《水经》。后来,清代国学大师杨守敬又对《水经注》做了梳理、诠释,写成了《水经注疏》。关于作者郦道元,谁来介绍一下?
生: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水经注》。
师:是的,郦道元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等官职。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为叛臣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于阴盘驿,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范阳涿鹿就是现在的河北涿州,北魏时期,南北朝分裂,《水经注》里北方的河流是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而南方江河,则是博采众长,精心选择加工而成。《水经注》文笔精妙,语言生动,书中很多文字都可独立而成一篇绝妙的散文。(屏显)比如《三峡》。
二、初读赏景
1.读通句子
师: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字音、字形和句子停顿。
(学生自由读后,师范读)
师:文中有几个多音字和生字,大家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做导学案时,就有同学出现了错误:(屏显)
沿溯阻绝(shuó)绝巘(yǎn)飞漱(sù)其间 属(shǔ)引凄异 猿鸣三声泪沾裳(shang)
(纠正读音)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篇文章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生:是,有很多四字短语,句式整齐。
师:对,这是一篇骈散结合的散文,它多用四字句,读的时候节拍为二二式。中间穿插有五、六、七言,整饬华美中又参差错落,变化多样,我们读起来又有抑扬顿挫之感。再试着读一读。
(生齐读)
2.读懂文义
师:在读对读通句子的前提下,我们还要读懂意思。同桌两人合作,一读原文,一译句子,译不出来的画出来。
(生两人合作翻译)
生:老师,“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我们翻译不通。
师:谁来帮帮他们?
生:我来。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师:非常正确。“重峦叠嶂”是一个互文句,应该是“重叠峦嶂”,本文里像这样句子还有“林寒涧肃”,翻译成“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寂静”。同时要注意词语的前后照应:“亭午”对着“曦”,“夜分”对着“月”。
生;老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虽”是“虽然”还是“即使”?
师:“即使”表假设,“虽然”是已发生。这里“乘着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是一种假设,所以“虽”意为“即使”;“奔”是动词做名词,意为“飞奔的马”。
生:老师,“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翻译不通。
生:我觉得这里也是互文。应该是“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有回旋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就像“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样。
师:非常棒,能够迁移拓展,学以致用。
生:请问“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怎么翻译?
生:我来翻译这个句子。“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那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里传开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师:很厉害,这个句子比较难。同学们结合注释再翻译一下。注意“属引凄异”和“绝”。
师:翻译句子要做到“信、达、雅”,即“正确、通顺、优美”。同学们对照屏幕,再把本课翻译一遍。
(学生自由翻译,屏显)
3.读出美景
师:我们读懂了文意,再来看一看美景吧。请以“从 句子里,我读到了 的山或 的水”(屏显)为格式,说说你读到的美景。
生:第一段。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里,我读到了广阔连绵的群山。从“重峦叠嶂,隐天蔽日”里,我读到了险峻陡峭的山。
师:第一段写山,山连山陡。
生:我找的第二段。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里,我读到了汹涌澎湃的水。
师:如果也用一个字概括呢?
生:“猛”,涨得猛,流得猛。
生:第二段。从“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我读到了流速迅猛的水。
师:那你能联想到哪句诗?
生: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生: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里,我读到了清澈碧绿的水。
师:这是春冬季节的水,与第二段夏天的水不同,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生:夏天的水豪放,春冬的水清幽。
师:真好,第三段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水的清幽”?
生:清荣峻茂,“清”指“水清”。
师:群山挺拔,绿树婆婆,百草丰茂,水流清澈,真的很清幽。
生:我找的第四段。从“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里,我读到了高峻连绵的山。“久绝”意为高处猿猴的叫声很久才在山谷消失,所以,山一定连得很高。
生:这秋天的特点是什么?
生:感觉很凄凉,很伤感。
师:其实,有时候凄婉也是一种美。你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看,“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还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不都也是一种美吗?所以,我们崇拜磅礴雄壮的美,陶醉于清幽秀丽的美,也要能欣赏凄婉苍凉的美。
师:好了,我们来明确一下本文的结构:先写(生答“山”,屏显),再写(生答“水”,屏显),最后又写(生答“山”,屏显)首尾呼应。山是怎样的特点?每个季节的水又有怎样的特点?
(屏显)
图片
三、细读品韵
1.析写法
师:同学们,这是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一下吧。(屏显)
1.作者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而且用了大量笔墨写水?
2.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
3.作者是如何体现三峡特点,让我们如临其境的?
(小组讨论)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两山之间夹着的水道是“峡”,所以,首先要写山,再写水。
师:是的,这里体现了作者谋篇布局之巧之严谨。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一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最后又聚焦于山,首尾呼应。(屏显)
生(补充):《水经注》是为《水经》做的注,《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所以写水要多一些。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
(生鼓掌)
师:的确如此,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表现主题的语句要泼墨如水,与主题关系不大或无关的要惜墨如金。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二个问题。因为夏天的水最猛最盛,特点最突出,春冬景象相似,不用分写。另外,第一段刚写了险峻陡峭的高山悬崖,如果接着写春水的清幽,就感觉基调不搭。先写夏水,就有了一个过渡和缓冲,到第三段再写春冬之时就不觉得突兀了。
师:回答得很精彩。尤其是“基调不搭”“过渡和缓冲”,还有“突兀”这几个词用得非常恰当。这里又体现了作者写作时的顺序安排之妙,作者是借着文脉之势来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这样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2.品语言
师:郦道元是写山水的高手,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作者写景,极善突出景物特点,既有整体概貌,又有四时特征,历历如绘。那么,如同学所问:如何才能将景物写得生动传神,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学们,接下来请从本文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加以体会赏析。
(学生默读做旁批,小组合作交流)
生:第一段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三峡山峰雄奇险峻、连绵不绝,江面狭窄悠长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势浩大做铺垫。
师:分析得很全。这与袁山松所著《宜都记》中的“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屏显)如出一辙。
生:“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对比,用快马疾风与水流相比,突出了夏水流速迅猛,表现了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师:修辞是我们最常用的,本课还有哪里运用了修辞?
生:最后一段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悲寂的气氛,突出了三峡秋景凄清肃杀的特点。
师:对,袁山松的《宜都记》里也写了渔歌,不过是这样的:“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屏显)同学们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生:袁山松的这句不押韵,读着别扭。
师:是的,押韵在古诗文中非常重要,音韵美会勾起我们阅读的兴趣。
生:“泪沾衣”的“衣”是上衣,“裳”是古人穿的如裙子的下衣,“泪沾裳”更准确一些。
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运用动静结合,清幽中不失灵动活泼,又搭配绿白颜色,更增添了几分沉静雅致,给人和缓从容的感觉。
师:说得真好,动静结合是本文写法的又一可借鉴之处。山、树、草是静的,水、猿是动的,山水相伴,草木为侣,不仅相映成趣,而且实现了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生:“清荣峻茂”四个字四幅画,语言凝练生动。
师:这里既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清新可爱,也写出了冬天的峻拔遒劲,繁茂不衰。其实刚才我们在读的时候已经有所体会,句式骈散结合,笔墨凝练生动,描绘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值得我们借鉴。
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这句从俯视仰视两个角度观察三峡,使所写景物的特点更全面更真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师:你很善于观察。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生:“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也是。
师:不错,这句是从袁山松《宜都记》“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和盛弘之《荆州记》“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处抄来的。(屏显)
宜都记
(东晋)袁山松
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荆州记
(南朝)盛弘之
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生(小声):但是袁山松和盛弘之都没有郦道元写得好。
师:虽然声音小,可我听见了。那你说说,为什么郦道元写得更好?
生:郦道元写的“猿声”更丰富,更具体,也更凄凉。“长啸”拉长声音,很悠远很恐怖,“属引凄异”这声音不但延长,还凄惨悲凉,又是在凄寒肃静的山涧里,就更加令人毛骨悚然了。而袁山松只用“至清”来形容,盛弘之也是用“清远”,就都没那么传神了。
(师生鼓掌)
师:分析得太好了,入情入境。可见,郦道元虽然博采他人记述,但是经过了选择和再加工,这也正是《三峡》成为经典名篇,而《宜都记》和《荆州记》却并不出名的原因吧。
师:同学们来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这个句子,还有什么写法?
生:我发现它还运用了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角度。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哪篇写景散文也是运用多种感官角度?
生:朱自清的《春》里,“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触觉,牧童的短笛声是听觉,花草雨等是视觉。
师:温故知新,善于学习。《水经注》在描写孟门山和西陵峡时,也有很多精彩的文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显)
孟门山(节选)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西陵峡(节选)
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四、精读融境
1.描绘美景
师:郦道元用他凝练俊雅的笔墨,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壮丽三峡”画卷,难怪余秋雨在自己的《三峡》里赞叹,郦道元用最省俭的字句刻画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接下来,同学们给你喜欢的段落拟个小标题,并用自己的话描绘你读到的景。
生:我喜欢第三段,我拟的小标题就是“清幽三峡图”,春冬时节,是三峡最美的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里,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一切那么清幽,那么美好。峰顶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古柏,飞悬的泉水和高挂的瀑布一泻而下,急速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生机勃勃,多么有趣呀!
师:描绘得很生动,很有画面感。
生(笑):主要是作者写得好。
(生继续描绘)
2.动情朗读
师:袁山松《宜都记》中写道“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再用心读你喜欢的段落,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更合适。
生:第一段,我觉得用敬畏、赞叹的语气吧。
师:喜欢第一段,你有高山的气魄,把你钟情的段落读出来吧。
生:第二段,应该也有敬畏,而且更铿锵急促的语气。
师:你来给大家试一试。
(读得非常精彩,师生一齐鼓掌)
生:第三段,语气要舒缓轻柔一些。
师:你有春水的灵秀,相信你会读出感情。
生:第四段,要舒缓中带些悲凉。
师:你说这句话就带了些许的忧郁和伤感,已经带我们融入情境了。
(生读得舒缓感人)
五、再读悟情
师:从未到过三峡的郦道元却为我们描绘了三峡的奇美壮丽。一切景物皆情语,从郦道元的文字里我们读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感受到了他对三峡渔民的关心和同情。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能背过的背诵,感受美,体悟情。(屏显)
“至塞外群流,江南诸派,道元足迹皆所未经。纪载传闻,间或失实,流传既久,引用相仍,则姑仍旧文,不复改易焉。”(生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