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实录
师: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里面的春社,就是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是农家祭社祈年。所谓社戏,就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地区尤其盛行。鲁迅的这篇《社戏》就是记录“我”童年时代亲历的一场看社戏的故事。(屏显)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呐喊》收录了鲁迅自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小说。这一时段,正是新文化运动由萌发走向高潮的年代。其中,《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药》等小说都是批判社会现实的名篇,《社戏》是最后一篇,却一反辛辣讽刺之风,纯净自然。
一、跳读文本,直击社戏:探儿童赏戏精彩
师:本文名为“社戏”,那天“我”看到了怎样的“社戏”呢?阅读相关片段,概括归纳,并小组交流。
生1:一共四折戏。一是黑的长胡子拿枪对打和一群赤膊的人,二是小旦的唱腔,三是红衫小丑被绑挨打,四是老旦唱腔。
师:大家觉得“我”观看社戏有没有遗憾?再读这段文字,分析回答。
生2:最能翻八十四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却并没有翻。最喜欢看的蛇精、老虎并没有。想喝的豆浆也没有了。
生3:最怕老旦唱戏,结果老旦踱着唱、坐着唱,唱个没完。
师:“我”有没有听懂小旦唱什么?
生4:不知道唱的什么,只是咿咿呀呀的唱。
师:“我”认为最好的一折是花白胡子用马鞭打绑在柱子上的小丑,这是一出什么戏?
生5:没有情节。只是儿童单纯地喜欢打戏。
师:“我们”有没有看到这次社戏的结局?
生6:没有。大家都打着呵欠,骂着老旦,陪着“我”一起提前回去了。
师:社戏演得不精彩,那演社戏的环境是不是很好呢?
生7:不好,破败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
生8:好,第14自然段和第22自然段,这两段环境描写突出了演社戏的环境像仙境一般,皎洁,幽静。
师: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生8: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手法。
师(总结):虽然在旷野里搭台唱戏,画面旷渺、远大,但超出了“我”生活里常态的审美,让“我”心情愉悦;但这次赵庄看戏,演出的地点破败;看的戏不清彩,想看的精彩戏没看到;实在算不得精彩的经历。可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我”为什么感到这是记忆当中最好的戏了呢?
二、整体感知,缘起社戏:说几许童年趣事
师:围绕“社戏”作者写了哪些事件?你认为哪些事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速读文本,围绕“社戏”,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小组讨论后,请代表发言。
生1: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师:能具体说说每一部分都发生了什么事吗?
生1:看戏前跟着母亲到外祖母家归省,小伙伴陪“我”钓虾放牛,看戏前的小插曲;看戏中在夏夜里行船,在船头看社戏;看戏后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偷豆、吃豆,六一公公送豆,“我”怀念社戏。
师:如果用四个字的形式,为每个情节拟个题目,我们可不可这样归纳。(屏显)
师:在这些事件里,你认为哪一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生2:偷豆吃豆。远离大人管束,从来没有经历过,吃得香。
生3:钓虾放牛。嬉戏玩耍,自由宽松,不用念书。
生4:夏夜行船。从来没有离开大人,跟小伙伴一起外出。特别是往回走的时候,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师(总结):鲁迅在《上海的儿童》一文中说道,“中国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霸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同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予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但在《社戏》里却完全找不到这种痕迹。小说里,鲁迅塑造的双喜、阿发等儿童都是活泼自由、天性善良的。就连六一公公、八公公、外祖母、母亲等人物形象,也都是带着温情的。
三、研读语段,分析人物:品一方淳朴民风
师:小说中,哪一位人物让你感动?结合课文,说明理由,并能够分析使用的表现手法。
(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生1:双喜,文中说他是最聪明的双喜。
师:文中说“最聪明的双喜”,他的聪明表现在哪里?
生1:双喜劝说外祖母、母亲,由一帮孩子带着“我”划船去赵庄看戏。可见脑子灵活,伶俐懂事,说话有分寸,不啰唆。
生2:指挥小伙伴偷六一公公的豆;提出八公公细心,别被发现,发现后要怎么应对。这两段采用心理描写,能够体现双喜虑事周全。
师:好!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脑子灵活、言谈有度、虑事周全的孩子王形象。还有其他的吗?
生4:第33自然段中,当六一公公指责他们偷豆,双喜倒打一耙,说要请客,并且原来还不想要呢。通过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双喜应对有度,说话有分寸。
(屏显)
双喜
双喜是劳动人家孩子的代表,他能干,胆大,能指挥所有的孩子;他也会干,会说话,知道外祖母和母亲担心什么事情,所以要打包票;他虑事周全,能照顾到身边的每个小伙伴。
师:除了双喜,在这篇小说中还有一个可爱的儿童-阿发。有没有哪位同学分析一下?
生5:第26自然段“摸豆”考察,要小伙伴偷自己家的豆。可以看出来阿发是无私的、天真的。
师:鲁迅的小说中常常会采用儿童视角,比如故乡里的少年闰土,为什么在乡土小说、家园小说中作家会使用儿童视角?(屏显)
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即以儿童或者成人转换而成的儿童作为叙述者,用单纯幼稚清新的叙述口吻,平静客观地呈现儿童的印象和感受展现儿童视野里的世态人生。透过儿童视角,能避免覆盖在现实生活中的谎言和虚伪,呈现出生活的原生态,让读者在童言童事童趣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师问:小说中的儿童是参与者、亲历者,也是见证人,能多角度地反映“我”在平桥村生活的乐趣。那么,小说的成人们,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诵32-39自然段,一人读双喜,一人读六一公公,一人读“我”,一人读旁白。
(生读课文)
师:六一公公是不是要责怪孩子偷豆?
生6:不是,他主要是责怪踏坏了不少。
师:迅哥对六一公公问的两个问题,是怎样的心态?
生7:敷衍,心想快走,不要惊动虾。
师:但六一公公对我的回答抱着怎样的态度?
生8;很认真。他强调迅哥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是“识货”的人!并且晚上就送给送来一碗罗汉豆,说“我”将来一定中状元。
师:那你觉得六一公公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生8: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农民。
师:六一公公赞扬的“大市镇”“读书人”“识货”,在鲁迅先生其他的小说里,是不是能够救国救民的人?
(学生停顿,不出声,陷入思考)
(补充素材,屏显)
《呐喊》创作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就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随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困境。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东学西渐,一些进步青年开始反思中国革命的问题、出路,批判腐朽的封建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未能深入农村,将革命深入开展起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鲁迅先生并不认为“大市镇人”“读书人”“识货人”能够救中国。
四、主题阅读,探究主题:绘一卷江南风情
师:那么,什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命力呢?鲁迅的笔下多次描写过江南,也写过不少江南人物,有善良粗鲁的女工阿长、严厉方正的寿镜吾先生,还有少年闰土、“圆规”杨二嫂等。在《社戏》里,鲁迅通过“我”的视角写了哪些江南风情之美?
(小组讨论3分钟,并进行归纳概括)
(第一组)
生1:平桥水乡之美,主要在1、11、12、13自然段,写了平桥的概况以及夜里航船的美丽景色。
师: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描写了这美丽的景色?
生1: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写了夜里平桥碧绿的豆麦田、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的朦胧、连山淡黑起伏和横笛宛转悠扬。综合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了夜里水乡静谧、清净的景色。
师:文章最开始介绍平桥哪些概况,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2:平桥名片是离海边不远、极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种田、打鱼、只有一家杂货店。运用白描手法,写了平桥地处偏僻,远离城市,生活闲适,为故事发展设定了环境,推动情节发展。
(第二组)
生2:童稚友好之美。小伙伴每天陪着“我”“掘蚯蚓”“钓虾”“放牛”,我得到优待、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伙伴陪“我”去看社戏,一起偷豆,剥豆,吃豆;尤其是阿发带着小伙伴偷自己家的豆;自作聪明的设计应对八公公的指责。可以看出来,这些孩子天性自由、善良纯净,没有礼教束缚,也没有功利算计。
师:没有礼教束缚,主要表现在哪里?
生2:没有严苛的辈分礼仪,小伙伴之间打架不恼。
师:这种天性自由好不好?有人说,此间的双喜、阿发再过二十年,就是老了的闰土。试想,假如迅哥东渡学成归来,再度来到平桥村,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子?
生3;大概会有人叫“老爷”吧?
生4:我觉得不会。因为村里的成人之间也是和睦相处的,六一公公称呼母亲为“姑奶奶”,但这不是有等级的称呼,而是对出嫁女子的尊称。
师:这两位同学,都很聪明,一个会用《故乡》里闰土见到“我”时的表现来推断,一个会用本篇小说中“成人视角”来审视。接下来我们请第三组的同学来分享江南水乡的风俗美。
(第三组)
生5:我们组分享的是平桥村的民风淳朴之美。主要表现在合村都是同姓、本家,一家的客,几乎也是公共的客;大人间和睦相处,愿意自家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借八公公的船看戏,用八公公的柴、盐煮豆,八公公细心,发现也没有纠葛;偷六一公公的豆,并未被责骂,得知是请“我”吃豆,又送了一大豌豆豆。
师:平桥村的村民是不是没有礼数、没有教化的野蛮人?
生5:不是,他们的相处之道,一是合村都是同姓,是能排上行辈的亲戚,因此一家的客也是公共的客;另一方面,也许因为不识字没文化的原因,孩子们之间相处没有严苛的辈分关系。二是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礼数,比如六一公公送豆,跟母亲说客套话,比如阿发偷自己的罗汉豆。
师:很好,你的论述有理有据。请坐。请大家思考,《社戏》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文化思考呢?
生6: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群孩子,这群孩子没有礼教观念,但有双喜那样的聪明能干、虑事周全,有阿发那样的善良纯真,也有桂生等一群小伙伴的陪伴,这样符合儿童天性的成长氛围是鲁迅愿意看到的。
师(总结):你的思考非常有深度。我们来看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的观点。(屏显)
《呐喊》共收十则短篇小说,至少十一则写到小孩。鲁迅笔下的小孩一般都很悲惨。《孔乙 己》里的学徒“我”被“掌柜的”欺负得很厉害。《明天》里的小孩“宝儿”病死了。《故乡》里的儿时的伙伴闰土的几个孩子更是可怜。但《呐喊》最后这篇《社戏》画风大变,大写特写童年的幸福。这大概是鲁迅为中国故事留下的一线光明。 -郜元宝
师(总结):《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在平桥村,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村民的关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鲁迅认为,“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这是鲁迅所想看到的中国人和中国的未来形状。这是鲁迅的希望,也是鲁迅真正的温情所在。
课后延伸
1933年,鲁迅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呐喊》《彷徨》两册书,并于其上题诗两首,其中题《呐喊》一诗为:“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书。”意思是,弄笔写文章,却陷入了统治者所张布的文网里;反抗传统思想,却违逆了世俗人情而不见容于社会。不仅被当权者和无聊文人诋毁,还包括不能接受新思想的民众之毁。阅读鲁迅《孔乙己》《故乡》《明天》,谈谈鲁迅“呐喊”要改变什么,探寻中国变革图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