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本课目标
重点: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难点:西安事件和平解决的原因。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九一八事变
1.(临沂市中考)为提醒大家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
危,我国每年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当年,日本制造这一
事变的借口是
B
A.西安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八一三事变
D.一名士兵失踪
2.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
战时失踪、被俘等几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
“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3.南京政府发表《告民众书》称:政府现既以此次东北案件诉之于国
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
突。《告民众书》发表的背景是
(A)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
4.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表“?”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A)
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事件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东北抗日游击战
A.杨靖宇
B.张学良
C.曾国藩
D.左权
知识点2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5.平津告急!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急!北平学生悲愤地呼喊: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2月9日,他们率
先涌上街头发动了
D
A.公车上书
B.九一八事变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知识点3
西安事变
6.“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
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
置。”这句话表明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
事变是为了
(
D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
7.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
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
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
“统一”是指
(B)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国共两党开始走向合作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8.(达州市中考)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
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C)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共27张PPT)
本课目标
重点: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
2.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3.了解松沪会战的概况及意义。
难点: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
残暴的侵略本质。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
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这里发生
了
D
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七七事变
2.《一寸河山一寸血》写道:“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
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
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
以永志青史。”“当年”是指
A.1894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1年
3.下面两个路牌是北京西城区两条马路的名称,都是以抗日英烈的
名字来命名的。这两位抗日英雄牺牲在下面什么抗战中(A)
赵登禹盗
ZHAODENGYU LU
佟爵图资
TONGLINGE LU
A.卢沟桥事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4.某同学为“建军95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它们与下
列哪个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B)
新四軍
用佩度年十二國民兼中
A.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D.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开始
5.蒋介石的庐山谈话(如图)表明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
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
发表谈话
A.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
B.蒋介石准备投靠日本
C.蒋介石决心抵抗侵略
D.蒋介石放弃反共思想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6.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
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
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驱,
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
在于
(
A.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7.一位网友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
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一帖,又一次打开了
那段尘封的往事,帖子一出,引起了强烈反
响,短短半个月,就引来了百万浏览量,许多
网友纷纷声援,希望接英雄遗骸回家。结合
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认识正确的
是
①国民党军队为抗战作出了巨大栖牲,值得
后人去纪念
②在此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取
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③此次会战打破
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④此会战
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而共产党的八路军
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抗日
A.
(1
B.
(2
)③④
C.
D.
1)(3(共13张PPT)
本课目标
重点: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
难点: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栖牲的精神。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台儿庄战役
1.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
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
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C
A.佟麟阁
B.赵登禹
C.李宗仁
D.彭德怀
2.“台儿庄是红血洗过的战场/一万条健儿在这里做了国殇/他们的
尸身是金石般的雕浮。”台儿庄战役属于哪次会战
(B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C.淞沪会战
D.广州会战
知识点2
武汉会战
3.全中国同仇敌忾,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投入
到抗日的伟大洪流中,用郭沫若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武汉沸腾
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这主要体现了武汉会战(D)
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
C.促进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4.1
叶挺将军曾评价某战役为:“…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
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发生在
A.卢沟桥
B.广州
C.南京
D.万家岭
知识点3
第三次长沙会战
5.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社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
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鼓舞,令国际
舆论对中国战场刮目相看。”该社论评论的战役是
A.武汉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20世纪40年代,日军占领长沙后,又向衡
阳进攻。日军使用大批毒气弹和燃烧弹,致
使衡阳城内“大火熊熊,万丈红光,全城化为
火海”。这属于下列哪一战役
(
D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枣宜会战
D.豫湘桂战役
一99999
课后提升
1.《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里有句歌词:
“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
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
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与歌词相关的
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抗战时期,一位父亲送参军的儿子一面“死”
字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
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②宁死不屈的民
族气节
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④不畏
强暴的英雄气概
A.①③
C.①
D.((共21张PPT)
本课目标
重点: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
难点: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平型关大捷
1.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秋收起义
B.血战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2.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
第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
了
(A)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知识点2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抗日战争中,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区是
(A)
A.延安
B.重庆
C.武汉
D.南京
4.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的最重大意义是
D
A.驳斥了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
B.驳斥了国民党内流行的“速胜论”
C.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D.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5.“他们出没在山野密林、街头巷尾、青纱帐里,像麻雀啄食一样,东
一枪、西一枪,出敌不意,扭住敌人,一阵猛打;敌人反击时,就立
即撤离,消失得无影无踪。”敌后战场的这种战法被称为
(A】
A.庥雀战
B.地雷战
C.正面作战
D.立体作战
6.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
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是
(A
A.壮大抗日力量
B.打倒北洋军阀
C.改善农民生活
D.消灭地主阶级
知识点3
百团大战
7.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
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
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
现在已记不清。”这次战役指的是
B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血战卢沟桥
D.平型关大捷
8.“百团大战使敌人大为震动,惊呼‘对华北应
有再认识’,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
因其‘囚笼政策’破产而被免职,继任者冈村
宁次提出‘治安强化运动?的方针,取消战争
初期‘剿共灭党’的口号,改为致力于‘剿
共’。”材料强调百团大战
A.振奋了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加深了国共两党之间的隔阂
C.有力支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D.改变了日本原有的侵华方案
99999
课后提升
1.观察下图,其反映出的作战方式主要出现
在
(C)
战击游
A.共产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B.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D.国民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21张PPT)
本课目标
重点: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
2,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
难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全民族坚持抗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
主,军事打击为辅的主要原因是
(C)
A.国民党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B.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C.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D.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
2.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同志的题词: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一题词是抨击国
民党制造的哪一惨案
(C)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
D.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3.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同令张自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人来
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
半点改变。张自忠将军是在哪场战役中为国为民族而牺牲的
(B)
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
C.武汉保卫战
D.反“扫荡”战斗中
4.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总是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遭到失败,
而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心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共同创造
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下列史实能体现这段话含义的是(D)
见台
地通成
Tunnel Warfare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地道战
华侨为抗战捐飞机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2
中共七大
5.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
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以
下哪一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
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6.中共七大尖锐地指出,由于国民党继续实行
独裁统治,拒绝进行民主改革,由于它不是
将重点放在反对日本侵略方面,而是放在反
人民方面,即使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了,中国
仍然可能发生内战。据材料可知,中共七大
(A)
A.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
奋斗方向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D.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知识点3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7.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结
束了日本对台湾多少年的殖民统治(B)
A.45年
B.50年
C.55年D.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