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古
代
两
河
流
域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两河: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今伊拉克境内)
1.文明诞生之地
一、新月沃土——两河文明的孕育
古代两河流域
黄河
一、新月沃土——两河文明的孕育
2.文明孕育之源
幼
发
拉
底河
长
江
底格里斯河
华夏文明
两河文明
思考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一、新月沃土——两河文明的孕育
2.文明孕育之源
(1)大河流域一般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奠基者:
你知道在“新月沃地”上有哪些古老民族吗?
苏美尔人
苏美尔是历史上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已知最早产生的文明。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
3.文明形成之初
一、新月沃土——两河文明的孕育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很像木楔或者钉子而得名。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最迟从大约公元前3100年前起,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由于两河流域不出产造纸原料,所以苏美尔人最初都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后来才逐渐转化为以削尖的芦杆、木棒或骨棒作书写工具,以半湿的粘土泥版为书写材料,把字刻压在泥版上之后,再经过太阳光照射或以火烘干,以便于保存和移动。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意义: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
2.历法和数学:
阴历、七天一星期制度和60进位制
出现小国
(苏美尔人)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世纪
初步统一(阿卡德人)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阿摩利人)
公元前1894年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完成统一
被外族所灭(加喜特人)
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539年
被波斯征服
发展历程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使巴比伦进入最强盛时期。
二、太阳王国——巴比伦的辉煌
2.“众神之王”
汉谟拉比的统治:
(1)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设立官僚机构;
(2)经济上:大力兴修水利,控制地方经济;
(3)军事上: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4)法律上:加强法制建设,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
授予汉莫拉比王权标的浮雕
思考:石柱上部雕刻这个浮雕的意义是什么?
法典颁布的目的?
鼓吹“君权神授”,巩固君主专制统治;也告知世人该法律条文是神权、王权共同监督的制度,强迫人民遵守并实施。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第196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
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第117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权,则
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至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
家庭奴隶制
第282条 自由民把从宫廷逃出的奴隶藏匿在家,……这家主人应被处死。
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6条 任何一个人窃取寺庙或者皇宫的财产,他将被处以死刑,而从他那里获
得到赃物的人也一并处以死刑。
⑤保护私有财产
探究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哪些社会状况?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这些规定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实质是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法典条文 涉及内容
1-5条 关于诉讼审判的规定
6—126条 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127—195条 关于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
196—214条 关于人身保护
215—241条 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
242—277条 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
278—282条 关于奴隶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明了当时的社会。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评价:如何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巴比伦奇迹
空中花园想象图
巴比伦文明最优秀的建筑代表是建造于公园前7世纪的空中花园,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巴比伦城想象图
巴别通天塔想象图
二、太阳王国——巴比伦的辉煌
空中花园遗址
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为入侵的外族波斯帝国所灭,与它一同陨落的还有那座为后世向往的空中花园,至此璀璨一时的两河流域文明中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课堂总结
发源地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
发展历程
兴起
统一
强盛
灭亡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时期
文明代表
苏美尔文明
(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文明
汉谟拉比的统治
《汉谟拉比法典》
(君主专制)
目的:
内容:
地位:
意义:
维护奴隶主
等级、奴隶、经济
第一部
人类文化遗产
课堂巩固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顶端,刻着汉谟拉比王在太阳神兼司法神沙马什座前接受权柄的浮雕;法典序言中,汉谟拉比声称自己将根据神的旨意管理国家;法典内容中,对于难以裁决的案件,会把当事人投入水或火中,交给神明审判。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A.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B.具有森严的等级观念
C.有封建君主专制色彩
D.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A
课堂巩固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
课堂巩固
4.《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有27条;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的有36条。这些条文反映出古巴比伦(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C.女性地位非常低下
D.民主平等观念盛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