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素养形成性达标训练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3-24高二下·广东揭阳·阶段练习)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
B.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
C.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D.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2.(23-24高二下·浙江·期中)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甲图中接力运动员的接力动作 B.研究乙图中运动员发旋转球的技巧动作
C.研究丙图中花样游泳运动员技术动作 D.研究丁图中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3.(23-24高一下·黑龙江伊春·开学考试)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4.(23-24高一上·广东广州·期末)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飞行约5000千米后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然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天和核心舱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5小时”是时刻
B.“11时14分”是时间
C.“5000千米”是火箭运动的位移
D.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过程,飞船不能看成质点
5.(2024·浙江·模拟预测)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某次节假日大桥全程限速70km/h。某人驾驶小型汽车通过大桥全程时用时40min,则( )
A.“70km/h”为平均速度
B.计算行车时间时汽车可视为质点
C.此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6km”
D.此次驾车过程肯定没有超速行驶
6.(2024·辽宁鞍山·二模)“急动度”表示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在实际应用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汽车工程领域急动度被用来衡量乘客的舒适程度,在结构动力学等其他方面也有应用。急动度的单位应是( )
A.m/s3 B.m/s2 C.N/s3 D.N/s2
7.(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分开始运营,全程长约为174km,最高设计速度为350km/h,从北京北站到张家口站只需56分钟,开启了世界智能高铁的先河。将动车组视为质点,某时刻速度为v1,沿直线运动经过一小段时间Δt后速度变为v2。用Δv表示动车组在这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a表示动车组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Δv>0,则动车组一定做加速运动
B.若Δv<0,则动车组一定做减速运动
C.a的方向一定与Δv的方向相同
D.a的方向可能与Δv的方向相反
8.(23-24高一上·广东梅州·开学考试)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
A.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内的时间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内的时间
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9.(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10.(23-24高一上·海南·期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经过速度的大小变为,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B. C. D.
A.0.2-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6分)(22-23高一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图中计时器乙的工作电压为 (填“交流”或“直流”) V。若提供的实验器材中同时有甲、乙两个打点计时器,优先选用 (填“甲”或“乙”)。
12.(8分)(23-24高一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1)打点计时器是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 仪器(选填“计时”或“计数”)。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 (选填“220V”或“6V以下”),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 (选填“220V”或“6V以下”)。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若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 s。(选填“0.08s”或“0.1s”)
(2)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记录了甲、乙两辆小车的运动情况。从纸带可分析出 (选填“甲”或“乙”)运动的速度较大。
13.(8分)(21-22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做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请思考: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路程是多少?
14.(13分)(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 s,若球获得30 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在空中飞行0.3 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 m/s的速度沿原路弹回,求:
(1)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守门员接触球瞬间,球的加速度。
15.(18分)(23-24高二下·江苏连云港·期中)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脉冲电磁波,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显示屏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中t1、t、t2的意义结合光速c,解决如下问题:
(1)第一次接收脉冲时汽车距雷达的距离;
(2)由题中给的量求出汽车车速的表达式。
答案和解析
1.D
【详解】A.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故A错误;
BCD.质点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提出的,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质点是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不是物体的重心,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研究图甲中接力运动员接力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图乙中运动员发旋转球的技巧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图丙中花样游泳运动员技术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图丁中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时间、路程、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故选A。
4.D
【详解】A.“6.5小时”指一段时间,是时间段,表示时间间隔。A错误;
B.“11时14分”是时间点,表示时刻。B错误;
C.在飞船发射后,运行过程中运动轨迹不是直线,“5000千米”是飞船运行轨迹的长度,表示路程。C错误;
D.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过程,飞船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飞船不能看成质点。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70km/h”为瞬时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A错误;
B.计算行车时间时,可以忽略汽车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视为质点,B正确;
C.大桥全长36km指的是路程,而不是位移,C错误;
D.汽车过桥的平均速度
尽管过桥的平均速度小于限速,但无法确定汽车的任何瞬时速度都小于限制速度,也无法确定小车有无超速行驶,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加速度单位为m/s2,由题意可得“急动度”表示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则可知其单位为m/s3。
故选A。
7.C
【详解】AB.若Δv>0,说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不能说明与速度的方向一致,故动车组不一定做加速运动,同理,若Δv<0,则动车组也不一定做减速运动,故AB错误;
C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的方向一定与Δv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CD
【详解】A.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故A错误;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零时刻到第6s初这5s的时间,故B错误;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内的时间,故C正确;
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D正确。
故选CD。
9.ABC
【详解】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A正确;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
C.由于AB段的时间更小,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
D.不能确定物体在B点的速度是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ABC。
10.BD
【详解】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可知加速度为
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可知加速度为
即加速度大小可能为1.4m/s2,也可能为2.6m/s2。
故选BD。
11. 交流 220 乙
【详解】[1][2]图中计时器乙是电火花计时器,其工作电压为交流220V。
[2]若提供的实验器材中同时有甲、乙两个打点计时器,因电火花计时器与纸带间的摩擦较小,则优先选用乙。
12.(1) 交流 计时 6V以下 220 0.1
(2)甲
【详解】(1)[1][2]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
[3][4]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6V以下,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220V。
[5]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若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
(2)由图两纸带可知,甲乙两车通过相同距离时,甲车所用时间较少,则甲运动的速度较大。
13.R,由北指向南,
【详解】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O的长度,即
x=R
位移的方向为由北指向南。路程为大圆周长的一半加上小圆周长的一半,即
14.(1)300 m/s2;(2)400 m/s2,方向与球被踢出时的方向相反
【详解】(1)规定罚点球后球获得的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罚点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
(2)守门员接触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
即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400 m/s2,方向与球被踢出时的方向相反。
15.(1);(2)
【详解】(1)由图可知第一次接收脉冲时汽车距雷达的距离为
(2)第二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达距离
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可忽略),则汽车车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