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真题重组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真题重组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06 12:1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真题重组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3-24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杭州亚运会共设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棒球、篮球、拳击等40个大项(31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运项目),61个分项。对于比赛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图甲中接力运动员接力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研究图乙中运动员发旋转球的技巧动作时可以将乒乓球看成质点
C.研究图丙中花样游泳运动员技术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图丁中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骑行快慢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2.(23-24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在2023福冈国际马拉松赛上,中国选手杨绍辉以2小时07分09秒完赛,刷新了中国马拉松纪录。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间间隔,42.19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B.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刻,42.19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C.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间间隔,42.195公里指的是路程
D.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刻,42.195公里指的是路程
3.(23-24高一下·浙江·期中)骑行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某同学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次户外骑行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该同学此次户外骑行的位移是51.01公里
B.图中“03:29:38”指的是时刻
C.图中的“平均速度”指的是骑行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
D.该同学此次户外骑行的最快速度为29.88m/s
4.(23-24高一下·重庆长寿·期中)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的负号代表着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D.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负时,加速度也一定为负
5.(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车轮半径为0.3m的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线运动。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位移大小约为(取)(  )
A.1.1m B.1.8m C.2.2m D.3.6m
6.(23-24高一上·安徽·期末)关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大,则速度一定变化快
C.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7.(23-24高一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图为运动场400m标准跑道的平面图,所有径赛的终点线相同,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
A.400m比赛每位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400m
B.比赛中最后一棒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00m
C.100m比赛时,冠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最大
D.100m比赛时,冠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最大
8.(23-24高一上·海南·期末)小红用手机拍摄小球沿贴有标尺的水平面运动的过程,分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4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均为T)内小球的位置及位置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小球在BD两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则(  )
A.比更接近 B.比更接近
C.比更接近 D.比更接近
9.(23-24高一上·江西赣州·期中)如图所示,2023年10月1日晚,五彩缤纷的烟花在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之心老官洲升腾而起,美不胜收。对于烟花弹从地面上的烟花筒中由静止加速后在空中竖直减速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烟花弹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时的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
B.烟花弹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加速度也一定为0
C.烟花弹的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减小
D.烟花弹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方向可能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10.(23-24高一上·甘肃庆阳·期中)交警通常用超声波来测量高速路上的汽车是否超速,已知发射装置间隔2s的时间发出一个超声波。假设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0时刻发出第一个超声波,经过2s的时间发射装置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同时发射第二个超声波,再经过1.6s的时间发射装置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第二个超声波,已知声速为330m/s,该路段的限速为120km/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正在靠近发射装置
B.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间距为132m
C.汽车的速度大小约为36.67m/s
D.该汽车未超速行驶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6分)(23-24高一·全国·假期作业)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m处;过了2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1)试将汽车在这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表格内。
观测时刻 时 过2s 再过3s
位置坐标
(2)前2s内、后3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 这5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12.(8分)(23-24高一上·上海嘉定·期末)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运动员在起跳离开平衡木,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 (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员向上起跳离开平衡木时的速度大小为3m/s,此速度为 (选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若向下落回平衡木时的速度大小不变,此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大小 m/s。
13.(8分)(23-24高一上·福建·期中)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先以的速度沿直线向东匀速骑行5分钟,接着以的速度沿直线向南匀速骑行5分钟后到达学校,求:
(1)该同学上学全程的位移;
(2)该同学上学全程的平均速率。
14.(13分)(23-24高一下·安徽安庆·开学考试)一篮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落到地面时速度为,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然后以的速度反弹,经到达最高点处。求:
(1)篮球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2)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15.(18分)(23-24高一上·北京顺义·阶段练习)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0,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3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一次事故中撞向停在路上的大货车上,设大货车没有被撞动,汽车与大货车的碰撞时间为,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若汽车内装有安全气囊,缓冲时间为,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答案和解析
1.D
【详解】A.研究图甲中接力运动员接力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
B.研究图乙中运动员发旋转球的技巧动作时,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将乒乓球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
C.研究图丙中花样游泳运动员技术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
D.研究图丁中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骑行快慢时,运动员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2小时07分09秒指的是时间间隔,42.195公里指的是路程。
故选C。
3.C
【详解】A.该同学此次户外骑行的路程是51.01公里,故A错误;
B.图中“03:29:38”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
C.图中的“平均速度”指的物理学中的平均速率,是骑行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故C正确;
D.该同学此次户外骑行的最快速度为29.88km/h,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越大,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A错误;
B.为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无关,故B错误;
C.加速度的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为负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可知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负时,加速度也一定为负,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中,水平位移为
竖直方向位移约为
故位移大小
故选A。
6.B
【详解】
A.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一致,故A错误;
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故B正确;
C.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无必然联系,故C错误;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只是速度增加的慢了,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400m比赛每位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零,路程为400m,故A错误;
B.位移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4×100m比赛中最后一棒运动员运动轨迹为曲线,路程为100m,故B错误;
CD.100m比赛时,运动轨迹为直线,冠军运动员所用时间最短,根据速度定义式可知冠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最大,但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不一定最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AC
【详解】AB.根据平均速度的表达式有
当时,该平均速度表示能够t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时间间隔越小,该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越能够较接近于瞬时速度,由于
可知,比更接近,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上述,由于
可知,比更接近,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9.AC
【详解】A.静止开始运动时的速度为0,但有向上的加速度,故A正确;
B.烟花弹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但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故B错误;
C.烟花弹向上的速度增大时,向上的加速度可能减小,故C正确;
D.速度变化量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AC。
10.AC
【详解】AB.第一次超声波接触汽车时发射装置与汽车之间的距离
第二次超声波接触汽车时发射装置与汽车之间的距离
则汽车两次接收超声波的间距为
汽车向发射装置靠近,故A正确,B错误;
CD.由题意可知,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时的时间间隔为1.8s,则汽车的速度为
约为132km/h,显然该汽车超速行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1. -20m 0 30m 20m,方向向右 30m,方向向右 50m,方向向右
【解析】略
12. 不可以 向下 瞬时速度 6
【详解】[1]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2]运动员在起跳离开平衡木,上升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方向向下,加速度方向向下。
[3]运动员向上起跳离开平衡木时的速度大小为3m/s,此速度为瞬时速度。
[4]若向下落回平衡木时的速度大小不变,此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大小
13.(1)1500m,方向为向东偏南;(2)3.5m/s
【详解】(1)由题可知
向东的路程为
向南的路程为
则该同学上学全程的位移大小为
由于
解得
所以位移的方向为向东偏南。
(2)该同学上学全程的路程为
则该同学上学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14.(1),竖直向下;(2),竖直向上;(3),竖直向下
【详解】(1)篮球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方向竖直向下。
(2)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
(3)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下。
15.(1)有生命危险;(2)没有生命危险
【详解】(1)汽车加速度为
故有生命危险;
(2)汽车加速度为
故没有生命危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