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Ⅲ鲁教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Ⅲ鲁教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22 08: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解析:因为丙城市圈90年代自然增长率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迁移增长率小于零,说明丙城市圈城市化速度慢,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而甲城市圈迁移增长率超过1%,自然增长率大于丙城市圈,说明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由此判断D项正确,C项错误;乙城市圈60年代迁移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都超过1%,说明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低,故A项与题意不符;乙城市圈90年代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说明城市化速度慢、水平高,故B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D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第2~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读图可知该市(  )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3.可推测该市(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知,该城市中心区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净迁出区,且数量最多,达30.7万,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既有人口迁出也有人口迁入,近郊区净迁入人口最多,为47.5万,所以D项正确。第3题,该城市中心区和城区边缘区大量人口迁出,而近郊区则有大量人口迁入,因此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所以B项正确,A项错误。城市空心化是指城市中的大量城市居民选择到城市的近郊或远郊居住,从而出现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的现象,从图中可知,尽管有大量人口从城市中心区迁出,但城市中心区是否出现空心化却不能判断,所以C项错误;该城市有一些人口从远郊区迁往城市,可见城市人口规模不一定减小,所以D项错误。
答案:2.D 3.B
  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完成第4~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4.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5.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第4题,海拔高,气温低,气温高低与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起伏呈负相关。地表温度高值区的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从低值区的形态看,低值区是河流、绿地影响的结果。根据城市风原理,地面风应当从郊区吹向城区,故正确答案为C项。第5题,2004年与1982年相比,7月地表平均温度高值区面积扩大,可推断该城区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4.C 5.A
  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完成第6~7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6.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7.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解析: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出:人均居住用地、人均工业用地都明显高于国家标准最大值,人均道路用地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只有人均绿地用地高于国家标准最小值,低于国家标准最大值才是最符合标准的。第7题,区域性物流基地的货物流通量大,且由图可知,该城市人均道路用地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所以应急需采取措施加强交通建设。
答案:6.D 7.C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8~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8.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空洞
9.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人为因素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植被覆盖少,人为废热排放多,易产生“热岛效应”,所形成的城郊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郊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入城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为避免这一问题,可行而正确的做法是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答案:8.C 9.A
  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该方案的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11.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解析:第10题,在城镇规划图中,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区虽临近铁路,但噪声污染严重,而且地处丘陵地区,建筑工程量大。工业区靠近水源,地势平坦,且位于城镇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但离铁路较远。第11题,防护带一般可以设置一些与工业区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不高的停车场、仓库等,幼儿园、医院均不适合布置在防护带内。
答案:10.D 11.A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完成第12~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3.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解析: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一是距市中心远近,越近地租越高;另一个是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越方便,地租越高。由于该城市有环形放射状道路,所以会出现市中心地租最高,环形道路和放射式道路交会处地租也比较高的现象,这些区域被付租能力较强的商业活动所占据。
答案:12.C 13.C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图中聚落主要沿(  )
A.河流分布 B.海岸线分布
C.公路干线分布 D.山谷分布
15.我国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大庆
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沿公路干线分布。第15题,A城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是武汉。
答案:14.C 15.C
  读某市2005~2009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平均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完成第16~17题。
     距市中心距离用地类型       1 km 2 km 4 km 8 km
商业用地 4 600 3 400 2 200 300
综合、办公用地 3 600 2 600 1 800 600
住宅用地 2 800 2 100 1 400 600
工业用地 900 800 700 400
16.该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平均地价数据的获取,需运用(  )
①统计计量方法 ②RS ③该市2005~2009年的实际交易地价数据 ④GIS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关于该市不同用地类型及平均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市中心1千米范围内只能安排商业用地和综合办公用地
B.距离市中心越远,各种用地地价变化的波动越大
C.各种用地类型中,商业用地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地价的衰减梯度最大
D.距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适宜安排工业用地
解析:第16题,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数据需要统计获取,而数据的处理、查询需要利用GIS。第17题,考查了城市中各种产业活动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远近变化的情况,利用表中数据可以确定商业活动付租能力(商业用地的地价)随距离衰减梯度最大。
答案:16.B 17.C
18.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某小区商品楼(三楼)平面图”。根据选购商品住宅的通风、采光、噪声、悬浮物等要素,下列商品住宅中,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A—4 B.B—3
C.C—2 D.D—1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夏半年盛行东南风,所以东南房屋的楼房通风和采光最好;A—4楼房的东侧和南侧都有绿化带,且不靠近街道,所以噪声、悬浮物等较少。
答案:A
  依据中心地理论,任何地域的城市等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系应是等级规模型,这样高一级的职能作用可以依次传递到次级城市,直至整个城市体系和腹地。读图,完成第19~2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城市等级分布类型示意图
19.图中两条曲线的对比,说明我国的西部地区(  )
A.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已趋向合理、正常
B.各规模等级城市地域分布相对均衡
C.城市体系结构不完整
D.西部各省、区、市的省级行政中心的服务职能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20.下列措施可直接扩大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的是(  )
A.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
B.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C.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
D.整治城市的环境污染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个区域的城市等级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类型应是直线递减的变化状态,我国目前整体上的城市等级分布类型是较为合理正常的,但相比之下,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等级分布类型却有明显的断层,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这一规模等级上,结合实际不难理解,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大中城市数量过少,比重偏低,说明西部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不完整。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只是改善了城市自身的环境,只有改善城市与周边的交通条件,才会直接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
答案:19.C 20.C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21.(10分)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甲功能区是    ;乙功能区是    。
(2)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
(3)在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填写字母)。
解析:第(1)题,甲功能区位于商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外围,应为住宅区,乙功能区沿高速公路布局,位于城区外围且与城区间有绿化带隔离,应为工业区。第(2)题,批发市场位于城区外部、高速公路沿线,交通便利且地价较低。第(3)题,d处位于河流上游风景区,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答案:(1)住宅区 工业区 (2)交通便利 地价较低 (3)d
22.(10分)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A为主城区,兼有B、C、D、E各城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水厂布局不合理的是    ,请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
(2)该城市规划在B处建成以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基地,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3)简述B、C、D、E各城区对该市主城区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
解析:图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厂3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区河流下游,水质差。水泥厂的大气污染严重,分析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B、C、D、E为主城区的卫星城。
答案:(1)水厂3 位于C城下游,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被污染(水质差)。(2)合理。靠近石灰岩山区,原料丰富;靠近主干公路,交通便捷;避开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不合理。对城区有一定污染;开发山区,破坏生态环境;处在河流上游,影响水质。(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城市合理发展。
23.(12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分析A、B两个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阶段Ⅲ中,A、B城市化的特点。
(3)比较阶段Ⅰ和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4)试推测说明阶段Ⅲ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第(1)题,在阶段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明显看出A、B周边地区用地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属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郊区城市化。第(2)题,阶段Ⅲ中,A、B两城市连片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城市带。第(3)题,从阶段Ⅰ与阶段Ⅲ的人口密度分布可以得出答案。第(4)题,该小题题型基本,结合教材内容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1)郊区城市化。(2)城市沿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A、B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答两点即可) (3)阶段Ⅰ: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住宅混杂分布。阶段Ⅲ: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市中心为CBD。(4)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24.(8分)下图是“某古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两方案中仓储用地布局的共同特点是 ,
原因是          。
(2)省道改线的目的有 。
(3)试从拟建省道占用基本农田情况对两个方案作对比评价。
(4)两个方案中功能分区较合理的是    。
解析:本题整体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在城乡规划省道改线方案题中,关键是把图右侧的图例符号读全,特别是农田类型有两种,不易选对。
答案:(1)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 货物运输量大
(2)保护古镇;提高省道交通流量;减轻古镇交通污染
(3)方案一不占用基本农田;方案二占用基本农田。
(4)方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