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右图为“某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第1~4题。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1% B.1.5% C.4% D.3%
2.影响①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缓解③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4.如上图表示某一国家人口增长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可用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人口出生率数值减去人口死亡率数值。第2题,①国目前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呈现负增长,应为发达国家,其经济水平高、生育率低。第3题,③国目前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因此,自然增长率偏高,人口增长迅速,应实施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第4题,人口增长的转变过程为早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死亡率逐步下降的“高低高”模式转变,而后出生率下降,出现“低低低”模式。
答案:1.B 2.B 3.B 4.B
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第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解析:本组题以人口金字塔图为切入点,主要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对地理数据的分析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读金字塔图中各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多少,解答该题需要明确阅读金字塔图的方法。第5题,④国人口金字塔图为典型的下宽上窄型,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反映了人口高自然增长率的特征。第6题,在判读时一定要注意到四国人口金字塔的横坐标单位并不统一,在确定好四国人口金字塔的横坐标单位后,结合图中数值很容易判断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为②④③①。
答案:5.D 6.B
(2011·浙江会考)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7.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8.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解析:第7题,投夫(妻)者属于婚姻因素,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母、投子女者属于家庭因素。第8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会造成城市就业压力大、交通堵塞、住宅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题干要求的是积极影响,只有A项符合要求。
答案:7.C 8.A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第9~11题。
9.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欧洲迁往非洲 B.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
C.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 D.从非洲迁往西亚
10.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北流向重庆 B.从湖南流向广东
C.从河北流向陕西 D.从新疆流向西藏
11.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解析:第9题,二战后人口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西亚和北非的许多石油输出国吸引了大量外籍工人。第10题,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以务工、经商为主。第11题,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说明乙地有较多的引力因素,如环境好、工资高等。
答案:9.D 10.B 11.D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完成第12~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13.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解析:通过图中人口主要迁出地分布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主要是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沿线地区;从图中可知,沿线地区各年龄段都要迁移,不分学历高低,移动距离为短距离。
答案:12.C 13.D
近年来,英国人口实现正增长。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截止到2005年6月,英国人口达到6 020万,首次突破6 000万大关。读图完成第14~1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英国近年来人口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采取了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
B.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C.大量外籍移民的迁入
D.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15.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英国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
A.a B.b C.c D.d
16.人口增长给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填补了劳动力市场空缺
B.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C.能够减缓就业压力
D.能够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解析:第14题,“近年来”人口数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多,是短时间内起作用的,结合选项判断只有C项符合。第15题,英国自然条件最好、发展历史最早、经济最发达的为b区域。第16题,人口的增长对于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补充了劳动力数量。
答案:14.C 15.B 16.A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第17~18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之内
17.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表中②③④数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解析: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答案:17.A 18.C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第19~2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0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20.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
C.b解析:第19题,套用“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桶效应”,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第20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界限,但还未达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19.D 20.C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21.(8分)读全球人口增长预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1930年到2012年,其间人口数量每增10亿的时间有何特点
(2)目前新生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洲是 ,最高的洲是 。
(3)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偏低,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第(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30年的20亿至2012年的70亿,其间每增10亿人口所需时间分别是30年、14年、13年、12年、13年。间隔时间先变短后变长。第(2)题,从图中可知答案。第(3)题,结合所学的人口增长分布规律可得出答案。
答案:(1)时间间隔先变短后变长 (2)大洋洲 亚洲 (3)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加重等。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2.(12分)结合材料及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9年12月29日美国人口普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预计,2010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将达3亿零840万,比上年增加260多万人,人口增长率为9‰,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乙 美国人口数量及部分消费品总量占世界比重
(1)由图甲可以看出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由 所致,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2)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
A.交通通达性提高
B.文化多样化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科技、地区开放程度、 等。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试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阐释。
(4)近年来,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 地区迁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国际人口迁移(或“机械增长”) 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2)B
(3)资源 文化和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4)南方(阳光地带) 东北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而南方阳光地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
23.(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种生产概念图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
(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 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
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同时存在。第(2)题,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第(3)题,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消耗大量物质资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1)人口老龄化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3)一方面消耗资源增多,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2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人们谈及我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时,多与改革开放相联系。其实,“人口红利”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红利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图甲“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图乙“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乙
材料三:2010年初,中国东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沿海地区正经历着严重“劳工荒”的痛楚。这种“劳工荒”已并非岁末年初的季节性偶然现象,而是成为一种常态和必然,因为它已连续出现了好几年,且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经济学家们表示,“劳工荒”持续加剧的背后是“中国人口红利危机”,它凸显了中国传统经济发展路径已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1)据图可知,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
社会问题: 。
(3)每个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时代后,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遭受相应的人口老龄化之苦。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示,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段在 。
(4)据预计,2010~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1)B
(2)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3)1990~2000年之间
(4)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或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