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选官制度
输送
人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人才支撑
一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贵族凭借宗法和血统世袭垄断高官 (贵族政治)
2、春秋战国时期: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举荐制),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爵制) 。
(1)背景: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私学兴盛,官学衰微,士人阶层兴起;诸侯国君为争霸图强,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养士。
(2)标准方式:举荐有才能的人(荐举制);军功爵制 。
材料一: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 , 食有劳而禄有功 , 使有能而赏必行 、 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秦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客卿制
军功爵制
3、秦统一后: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军功爵、文法吏)
(1)背景: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需要实现以维护皇权至上为中心的“定于一”。
(2)含义:“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实质:摒弃其他思想学说而专任法家思想的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与其说是选官制度,不如说是文化制度、教育制度。
4、两汉:察举制(汉武帝开始推行)
⑴背景:汉初社会凋敝,百废待兴;鉴于秦亡之教训,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⑵方式:
①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以儒取士。
②分常科和特科:常科岁举(孝廉、茂才);特科不定时,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⑶作用:
①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
②为两汉选拔了大批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风气改善。③两汉豪强宗族把持孝廉;官僚阶层掌控推荐权,易导致贪污腐败;被推荐之人多非有用之才。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220年魏王曹丕推行)
⑴背景:豪强名士控制地方选人权,察举制弊端显露;战争频繁,士人流散, 察举制度失去社会基础,事实上难以实行。
⑵方式
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 状 ”。吏部根据资品授官 。
⑶作用:①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选贤举能的积极作用。 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
②后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选人只看家世,激化了社会矛盾。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晋书·卫瓘传》
《宋书》记录了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的这种最初目的“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左思【魏晋】《咏史》
6、隋唐:科举制创立发展
⑴背景: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隋唐统一,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⑵创立发展:隋文帝时分科取士;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继承科举制并将其完善,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考试主要内容。
(3)方式标准: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分制举和常举 。制举是皇帝亲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
(4)考试合格后,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礼部侍郎裴坦主考,进士科考生一千余人,有三十人及第,其中“皆衣冠士子,是岁:郑义则,故户部尚书瀚之孙;裴弘,故相休之子;魏当,故相魏扶之子;令狐湻,故相令狐綯之子。余不能遍举,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 ——《册府元龟·贡举部·谬滥》
存在门第取士的情况,进士科基本都被高门大族所垄断。(考试机制不完善)
至南北朝……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7、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废除公荐,尤其是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权贵对选举的操纵受到有效的制约。“取士不问世家”,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8、元朝:科举制时断时续
⑴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⑵1313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封锁考室
糊名与誊录
宋朝确立三级考试制度,有地方选拔的“乡试”,全国性选拔的“省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糊名”、“誊录”,避免辨识字迹,防范录取中作弊。考试内容出现了章法、格式相对固定并适于考试的“时文”,它的作文体例为考生和考官提供了相对客观、标准的评价框架,但是忽略了思想见识,实际开了明清八股文之先河。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9、明清:科举制日益僵化
⑴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
⑵分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为举人 。
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为贡士 。
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 。
(3)特点:
①考试的科目内容趋于单一化。仅有进士一科,其它科目予以废止。
②学校教育已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③固定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八股取士。
④考试制度更加完善,程序更加严密。
八股文,也称制艺、“时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10、1905年新政期间废除科举制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
阅读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有怎样的影响?
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2)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营造尊师重教的传统,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儒家文化的发展。
(3)相对公平的选官制度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封建统治和国家统一。
(4)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1)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出儒学的范畴,明清八股取士更是束缚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后期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消极影响:
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选官制度
输送
人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监察制度
考核制度
管理官员
二、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1、秦汉时期:上计制
⑴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 上计 ”。
⑵御史参与审核,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3、隋唐:
⑴官员的考核归尚书省吏部。
⑵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
⑵唐朝考核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
《唐六典》规定:考绩由尚书省吏部负责,考课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评定分三等九级,综合考评这几年的政绩以决定升降与奖惩。
考核标准:根据品德和才能两方面,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评定等第。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4、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5、明朝:
⑴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⑵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6、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主持
明朝考核
考察
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察
考满
考察的对象是所有官吏,重点在监察其过失
京察
外察
对在京官吏的考察
对的考察地方官吏
考核内容:贪 、酷者削职为民, 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疲软 、不谨者免职;浮躁 、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清朝吸收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
依据之前所学和教材内容,请归纳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是如何考核官员的,并完成以下表格。
发展趋势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
御史
品德和才能
吏部
监察贪酷和不作为
中央政府
考核法规趋于完善
考核日趋严格
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别考核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
2、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郡国。刺史品级不高,权力很大。(刺史制度:前期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后期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导致国家分裂。)
3、隋唐:
⑴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⑵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4、宋朝
⑴承唐制设御史台。
⑵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⑶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材料: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选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5、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6、明朝:科道
⑴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⑵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具有言谏权、弹劾权、封驳权、一定的司法权)
7、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
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 道路以目。 ”
——《明史· 魏忠贤传》
阅读材料分析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
一、垂直管理,组织独立,以轻制重
二、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三、随着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评价
积极作用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局限性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演变及趋势
时期 官员考核 官员监察
秦汉 上计 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汉在地方设刺史
隋唐 吏部考核 御史台
两宋 磨勘 御史台,且台谏合一
明清 考满和考察 都察院与六科
趋势:考核内容有针对性;考核与监察相结合;考核与奖惩相配套;考核监察渐归中央;
认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下表为西汉初年部分王侯及其出身一览表。表格中现象的出现与下列选项中哪种制度有关
A. 世卿世禄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2. 汉代在规定王侯、公卿、御史、将军及郡守拥有察举资格的同时,要求朝中高级官员的子弟不得察举为孝廉。这一要求
旨在规范官员任职资格 B. 意在保证察举制贯彻执行
C.利于减少恩荫现象 D. 将人才选拔权收归中央
B
C
时间 推动者 举措
第一次(庆历年间) 范仲淹 科举应试者须先受官学教育
第二次(熙宁年间) 王安石 创立太学“三舍法”,并创立武学、律学、医学
第三次(崇宁年间) 蔡京 发展地方官学
3. 下表反映了北宋三次兴学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当时三次兴学的共同意图是
A. 完善科举,选拔人才 B. 发展官学,抑制私学
C. 加强集权,削弱地方 D. 重整典籍,复兴儒学
A
4. 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 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C. 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D. 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