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6 15: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1.概述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分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
2.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归纳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3.概况两汉至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演变发展的历程;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4.客观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梳理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学习难点:不同历史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1.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反映出世袭制带来了哪些变化?
传贤
传子(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天下为家(家天下)
天下为公(公天下)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商朝
(1)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或部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内服
外服
(2)职官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强化王权,巩固统治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3.西周
(1)分封制:
①分封目的:
②分封对象:
③分封序列:
④诸侯权利:
⑤诸侯义务: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分封制示意图
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影响:
积极:a. 扩大疆土
b. 巩固统治
c. 促进地区经济开发、社会发展
消极:诸侯有较大独立性,为分裂割据埋下祸根。
3.西周
(2)宗法制: ①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
(3)基本特征: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②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家国同构
③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
分封制是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4.小结
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内外服制 分封制
不 同 与王室关系
对地方控制
相同 同盟关系
有血缘或联姻关系
较弱
较强
①都为巩固统治;②直接统治和间接控制相结合。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
厉王虐,国人(平民)谤王。——《国语·周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以血缘为纽带,家国一体,等级森严。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角度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地方单位 邦国 郡县
官员身份 贵族 官僚
选官标准 血缘 才能
产生方式 任命 世袭
在职时间 终身 任期
经济来源 采邑 俸禄
行政特点 分权 集权
高度集权 没有 实现
5.春秋战国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 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1.概念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皇帝独尊 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如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帝”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
皇权至上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皇位世袭 自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主要 内容: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官僚制
(1)皇帝制度
特 点: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廷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2)中央行政机构——三公九卿制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有何作用?
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论衡》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睡虎地秦墓竹简
(4)文书行政
汉朝:中外朝制→尚书台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有事上报九 卿由皇帝亲信担任外朝—执行机构中朝—决策机构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东汉:尚书台尚书省西汉:中外朝制度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三 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 部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起草诏令封驳审议负责执行政事堂(议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宋朝:二府三司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财政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执政)行政枢密使(执政)枢密副使(执政)军政三司三司使台谏御史中丞知谏院监察御前会议不参与政事枢密院中书门下(政事堂)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元朝:中书一省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行政)御史台(监察)枢密院(军事)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相权反弹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袭此制,其间虽有 贤相,但也多有专权乱政之人。今我朝罢除丞相,设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明太祖《皇明祖训》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明清简史》明朝内阁地位演变示意图明朝中枢机构示意图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清朝:设军机处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军机处如何行使职能?★产生怎样的影响?提高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特点:①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②密:地处内廷、便于保密③速: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办事效率高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秦:三公九卿制西汉:(汉武帝)“中外朝”制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明:废丞相,设内阁清:(雍正)军机处【知识归纳】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规律
三公九卿
内外朝
三省六部
二府三司
中书省
内阁
军机处







演变趋势:
专制措施:
①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分相权;设机构;用亲近;借人伦;重思想。
设相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废相
跪受笔录
六部
六部
六部
六部
②承袭前朝制度,有所损益。
专制主义(君主专制)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诸侯王表》
(1)含义: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
(2)原因:吸收秦亡的教训,巩固王朝统治。
刘邦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
四、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1.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3)弊端:随着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强,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4)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此后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史称“七国之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这不仅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也使得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四、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1.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5)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基本上解决王国问题。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书》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 谊·《治安策》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1.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四、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汉朝郡、县二级制地图
汉朝郡、县职官示意图
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分曹属吏。
1.两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四、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1)西汉
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在地方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汉代十三州示意图
(2)东汉
1.两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南北朝时期地方制度示意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设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2.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2)唐朝:
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②安史之乱后,道变成了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③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要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赋税、刑杀皆自专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为了吸取唐末地方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对地方官的控制。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示意图
4.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内容: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2)特点:
①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②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元代行省制示意图(1330年)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元史·百官志七》
5.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2)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3)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清代督抚制度示意图
6.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②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③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
④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中国古代地方体制的演变
重点知识梳理
阶 段 朝代 地方制度(措施)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郡县制 加 强
巩 固 汉初 郡国并行 削 弱
武帝 推恩令 加 强
完善 唐 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 削 弱
加 强 宋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 加强;但三冗;
积贫积弱
新 发 展 元 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 加强,重大变革, 省制开端
明 废行省,设三司 加 强
清 督抚制度 加 强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重点知识升华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两宋


清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1.(2024·张掖)春秋列国在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中讨论的和决定的多是国之大事。国君如有认为犯了玷辱邦国的错误,即使是不可避免的,也应当在诸大夫会议上,特别是在国人会议上,对众表示罪己,建议改立自己的儿子或公族他人为君。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时期( B )
A.政治局势分裂动荡
B.具有原始民主制的遗风
C.贵族拥有广泛特权
D.思想争鸣影响政治稳定
[解析] 根据本题材料“对众表示罪己,建议改立自己的儿子或公族他人为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拥有较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参与国君的废立,这表明春秋时期具有原始民主制的遗风,B项正确;大夫和国人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影响政治,但并不一定会导致政局的动荡,春秋时期政局的动荡多是分封宗法制的瓦解以及诸侯争霸引起的,排除A项;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的召开并不能表明贵族拥有特权,排除C项;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并不是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体现,排除D项。
2.(2024·宜昌)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B )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解析] 根据材料“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可知,秦朝时期臣下对君主的上书具有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含义,这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必然要求,说明文体称谓的转变具有强化专制统治的色彩,B项正确;秦朝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封建等级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秦朝实现统一的相关信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北魏墓志数量少且比较简短,有的墓志只有一句话。但迁都洛阳后,北魏墓志大量增加,且大多形制统一,内容规范,可分为志题、讳、字、乡邑、族出、世次、行治、履历、卒日、寿年、葬日、葬地、铭辞等几部分。该变化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A.冲击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B.顺应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C.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解析] 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迁都洛阳后,北魏墓志数量增加、形制统一、内容规范,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速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进程,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北魏孝文帝改革削弱鲜卑贵族统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与三教合一的趋势无关,排除B项;北魏墓志的汉化不能说明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