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9月第一周周测
地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2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非洲动物北迁
B.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C.开普敦火险等级上升
D.我国东北处于小麦播种期
2.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当日最接近( )
A.冬至 B.立冬 C.霜降 D.白露
3.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 )
A.3/4 B.5/12 C.1/4 D.7/12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在平面上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度数)可以用来描述太阳的具体位置。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正在利用手机软件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实践探究活动,下图为手机截屏的部分信息。据此完成4~5题。
4.该学校可能位于( )
A.西宁 B.北京 C.哈尔滨 D.上海
5.活动当天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某节气,该日当地
A.日影短至
B.日短之至
C.昼夜相半
D.秋意渐浓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清晨05时55分,太阳爆发了一次大耀斑,这是自2017年9月10日以来太阳爆发的最强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大耀斑爆发时( )
A.巴黎(2°25′E)夕阳西下 B.开罗(31°16′E)迎接跨年钟声
C.悉尼(151°12′E)晨曦初露 D.巴西利亚(47°56′W)烈日当空
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其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据此回答7—8题。
7.该时间段是( )
A.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
B.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
C.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
D.12月22日-3月21日-6月22日
8.P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 )
A.各地地方时差异 B.各地气候的变化
C.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D.极昼极夜范围变化
摄影爱好者小明在五一劳动节当日从丰城乘坐大巴车,历时2小时20分钟到达江口水库进行风光摄影旅游。小明在前往江口水库途中发现,绝大多数时间阳光都从大巴车的右侧车窗照进车内。下图示意“从丰城到江口水库的公路线路以及江口水库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旅游当日,小明从丰城出发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 )
A. 6:30 B. 10:30 C. 13:30 D. 17:30
10. 为拍摄日落及其在水面倒影的照片,小明应选择的最佳拍摄点位是(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悬日”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它是指在每年特定的时期,太阳从狭窄的街道尽头落下的现象。北京拥有众多适宜拍摄“悬日”的古街道。下图为2020年3月下旬位于北京新首钢大桥拍摄的“悬日”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判断图示新首钢大桥的大致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2.拍摄北京新首钢大桥“悬日”景观时,曼哈顿可能( )
A.出现黎明前的曙光 B.街道华灯初上
C.与全球日期相同 D.街道夜幕沉沉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5日早8时,张涛从(160°E,23°S)的轮船上邀请家住淮安的李强和身在美国休斯敦(95°W,29°N)的王刚进行视频会议。据此完成13~15小题。
13.张涛说接下来他要连续过两个元旦。这是由于该船将要( )
A.由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 B.由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
C.由西向东越过180°经线 D.由东向西越过180°经线
14.张涛当前所在的时区是( )
A.东八区 B.东十区 C.东十一区 D.西十一区
15.此时王刚( )
A.刚刚吃过早餐 B.准备午休 C.刚下班 D.准备睡觉
读“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落的景观。完成下题。
16.若此刻丙地是17:30,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3小时3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40
C.飞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飞
D.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20
二、综合题(3道小题)
17.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共20分)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甲点在乙点的________方向。
(4)此日A、D、E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若一架飞机从甲地到乙地,其最优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5)此时乙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时,日落时间为________时。
(6)图中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________。
18.(16分) 下图为5月某日地球晨昏线(虚线) 分布,其中P点为晨昏线与 纬线圈的切点,甲、 乙为晨昏线与不同纬线圈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北极点附近出现 (极昼/极夜) 现象,图中的虚线为 (晨/昏) 线:甲地处在地球五带中的 带。
(2)图中甲、乙、P三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乙地的地方时为 时。此时太阳直射 经线.
(3)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的是 ;当日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 .
19.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3)三个月后,南半球的季节为________。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
(5)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
(6)此时B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7)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8)此时E的时刻为_______时,
(9)若此图为东半球,此时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10)从C到B最短距离飞行,航行方向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B;3.D
1.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是2021年11月8日至11日,此时介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因此非洲动物南迁,A错误;巴西进入雨季,草木开始繁茂,B错误;开普敦进入夏半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气温回升,火险等级上升,C正确;我国东北小麦已经收完,D错误。故选C。
2.会议举行时间是11月8日至11日,距离秋分日之后大约45天,每间隔一个节气大致15天,因此当日最接近立冬。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新闻发布会举行时是12日上午10时,此时东12区时间为14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大致14小时,占全球的7/12。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A
5.A
6.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清晨05时55分,太阳爆发了一次大耀斑。巴黎位于中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八小时,此时为当地12月31日21时55分,已经夜幕降临,A错误;开罗位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六个小时,此时为当地12月31日23时55分,即将迎接跨年钟声,B正确;悉尼为东十区,与北京时间相差两个小时,此时为当地1月1日7时55分,此时悉尼昼长夜短,早已日出,C错误;巴西利亚为西三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十一个小时,此时为当地12月31日18时55分,正处夕阳西下,D错误。故选B。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即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状态的表现,但不影响太阳的基本稳定。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其主要标志。耀斑指的是太阳黑子活动的区域突然连在一起,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把太阳上相应区域的气体加热到上百万摄氏度,会突然猛烈爆发并有增亮的现象,耀斑通常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答案】7.B 8.D
【解析】7.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点的地点,必然位于晨昏线与刚好出现极夜纬线的交点;图中显示该点由北极点至北极圈、再到北极点,则此时段内北极出现极夜,且极夜范围由极点向北极圈扩大,然后由北极圈向极点缩小,即为北半球秋分-冬至-春分时间段。故选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这种移动使极夜范围不断变化,则极昼范围也不断变化。故选D。
C
C
A
A
14~15.【答案】B、A
14.湖海中所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以后,紧压胶结起来而形成的岩石,称为石灰岩。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海水中CO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温暖浅海地区,海水层压力较小,同时水温比较高,因而CO 的溶解度较小,更容易生成CaCO 沉淀,产生石灰石沉积。B正确;石灰石属于沉积岩,其形成与频繁的岩浆活动无关,A错;石灰石的形成需要有温暖的气候条件和海洋环境,寒冷的气候、干旱的沙漠与石灰石的形成关系不大。CD错。故本题选B。
15.五彩大台阶的形成属于钙华(或石灰华)现象,是高温的酸性地下热水流经石灰石层的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的沉淀性石灰石。含碳酸氢钙的温泉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呈酸性的热泉沿着山坡下流时,因压力降低,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形成一个一个非常漂亮的五彩大台阶,A正确;五彩大台阶的形成属于化学沉积作用,与外力侵蚀作用、岩层抬升关系不大,BC错;热水的温度不会使石灰石发生变质作用,D错。故本题选A。
【答案】16.B
【解析】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图示为北极。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整体上向西飞,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后向南偏,飞机先向西北后向西南飞,A、C错误。若此刻丙地是17:30,与乙地在同一经线上,经度是25°E,甲地经度是25°W,此时是14:10,行程用了3小时30分钟,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40,B正确,D错误。
17.【答案】(1)南极点 12 22
(2)(23.5°S,90°W)
(3)AB 东北
(4)D > A >E 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5)3 21
(6)1/4
18.(18分)
(1) 极昼 昏 北温 (6分)
(2) 乙 18 120°W (6分)
(3) 乙 80° S~90° S (4分)
19.答案:(1)晨线
(2)冬至
(3)秋季
(4)C
(5)12
(6)0度
(7)8
(8)12
(9)(23.5°S,160°E)
(10)西南
解析:(1)自西向东经过EF西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EF线应为晨线。
(2)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冬至日。
(3)图示日期为12月22日左右,三个月后为3月21日左右,南半球为秋李。
(4)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C点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5)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00。
(6)B点位于晨线上,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
(7)根据C所处经线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6时)进行比较可得出,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8点,C点位于晨线上,此时的时间即为日出时间,由此计算,C点此日昼长为8小时左右。
(8)E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
(9)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图中最右侧经线。若此图为东半球,则最右侧经线为160°E,即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60°E。又因为此图为冬至日的光照图,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此时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160°E。
(10)C、B两点均位于晨昏圈上,最短航线沿图中晨线飞行即可,故其航向为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