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程标准
1.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2.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政权更替——辽夏金元
二、制度建设——碰撞交融
三、民族团结——多元一体
01
政权更替
——辽夏金元
政权 辽 西夏 金 元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制度
灭亡于 /
基础梳理
根据课本,完成辽夏金元政权概况表。
基础梳理
根据课本,完成辽夏金元政权概况表。
政权 辽 西夏 金 元
时间 916-1125 1038-1227 1115-1234 1206(蒙古)
1271-1368(元)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蒙古族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完颜阿骨打 铁木真(蒙古)
忽必烈(元)
都城 上京 兴庆府 中都 大都
制度 南北面官制 模仿北宋 猛安谋克制 驿站制度、行省制度、
边疆直接治理、四等人制
灭亡于 金 蒙古 蒙古 /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的幅员奠定明清乃至现代中国版图之基础,奠定了大中国之地理基础。
时空概览:辽夏金元政权发展的特点
916-1125
辽
960年
1038-1227
西夏
1127年
1271-1368
元朝
1279年
北宋
1115-1234
金
南宋
战争时间:宋辽历时25年 宋夏不到10年 宋金历时16年
1.多政权长时间并存,基本保持和平
2.从辽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对峙到元统一全国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02
制度建设
——碰撞交融
内蒙古敖汉旗白塔子辽墓壁画
《契丹人引马图》
河北宣化张恭诱墓壁画《备茶图》
这两幅辽代壁画的哪些信息体现出民族交融?
思
考
草原游牧文明与汉地农耕文明并存,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混居,不同文明各具特色。
政权 制度建设
核心特征
辽
夏 金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梳理辽夏金的制度建设的相关情况。
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辽史》
西夏官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太尉,皆命蕃汉人为之。……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宋史》
南北面官制
仿汉制
因俗而治 胡汉分治
仿汉制
因时而变
因地制宜
民族交融,汉化加深。
学习汉族文明
保留民族特色
请归纳辽夏金制度建设的共同经验,并分析其对文明发展的意义?
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交融
因俗而治,有鉴于后世。
四时捺钵
一官二称
猛安谋克制度
胡汉相劝
汉化渐深
太祖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全都不加区别,“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但一进入燕云汉地,这套女真制度便行不通了,“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就是指同时奉行女真旧制和汉制的双重体制。……(入主中原后)除猛安谋克制度以外,女真旧制大都已被废弃,故所任谓金朝“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
——刘浦江《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猛安谋克)与汉人错居……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勉励)之道也。——《金史》
探
究
研读地图和材料,分析元代怎样通过制度建设促进文明的融汇?
急递铺令
统合南北
贯通大运河和开辟海运
驿站制度、急递铺
巩固统一
提高行政效率
杭州
多元文明融汇一体的流动网络。
汇通全国
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宣政院管辖吐蕃
因地制宜
北廷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西域
行省制
边疆直接管理
边疆与内地一体化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
交通建设
地方管理
多元文明融汇一体的稳定环境。
中书省直辖“腹里”
探
究
中书省模仿唐宋旧制。行省则按照燕京、别失八里和阿姆河三“断事官”模式建立。元代行省权力较重,军国大事无所不辖。行省职能上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行省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行省制下几乎没有大的反叛。
——摘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行省也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依据材料分析元代行省制与历代地方管理制度相比有何创新之处?
犬牙交错,以北制南。
大而不专,中央与地方权力枢纽。
蒙汉二元色彩浓厚。
统合中央与地方
推动多民族文明共同发展
强化控制,消除割据的地理基础
承前启后,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开省制之先河
深
度
探
究
构架:
权力:
区划:
地位:
元代统一推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扩展,丰富了我大中国的政治文明基础。
03
民族团结
——多元一体
材料三:虽然各政权之间战争不断,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频繁,民族融合是主流,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龚书铎《金戈铁马的交汇》
材料二:辽、夏、金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一系列变化。游牧部族的制度无法再继续下去,而向着中原农耕民族的组织制度演变。 ——《中国大通史·西夏》
材料一:从辽、金朝起,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以空前的规模向北方传入,汉族向北方迁徙也空前增加,极大地改变了草原树海的面貌。
——武玉环《中国大通史·西夏》
材料四:忽必烈一路走来,带来了游牧文明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中原文化大融会、大交流、大发展的局面。……上都城,孔庙倍受尊崇。这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各倡其门。这里云集天下客商。这里,旅行家、科学家、政治家、学者往来频繁。 ——殷继红《元上都文化》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①促进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②促进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文化,推动游牧文明的汉化进程;
③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④促进了文化的交往与繁荣。
探
究
民族交融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波斯人
回
加强了不同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中华民族兼收并蓄、与时俱进,铸造了大中国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
课堂小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些什么?
课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