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B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魔幻本是创作的手法,反映现实是其目的。但是,魔幻的手法常常渗透到故事情节之中与现实搅在一起,使作品带有浓厚的虚幻色彩。所以,“魔幻现实主义”不能完全归入现实主义的范畴,而应看作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来自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印第安人古老的神话传说和东方阿拉伯的神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西方卡夫卡和福克纳的现代派文学。简而言之,它在继承印第安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东西方的古典神话以及西方现代派的异化、荒诞、梦魇等手法,借以反映或影射拉丁美洲的现实,以达到对社会事件的揶揄、谴责、揭露、讽刺和抨击的目的。
(摘编自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评介》)
材料二 加西亚·马尔克斯对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的强烈刺激与深刻影响,已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世界文坛的震动,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也席卷全球;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与兴起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极为相似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文化境遇。
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丰厚精神资源的拉丁美洲神奇的自然景观、神秘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同样存在于中国大地。扎西达娃、阿来等作家笔下的西藏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块神秘的雪域高原不仅有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而且还蕴藏着丰厚且鲜为人知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因此,扎西达娃们一接触到马尔克斯,就天然地产生了顿悟与共鸣,并找到了表现这种自然和文化的手段。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功经验,催生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启悟了一大批作家。于是韩少功力图重新拾起散落于边荒的远古楚文化的断瓦残壁,莫言在高密东北乡上构筑他的家族史和他心中的民间英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高潮的消退,马尔克斯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也逐渐由热烈归于平静。中国学者和作家开始冷静地回顾与反思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过往,反省自身简单盲从和机械模仿的失误,试图走出影响的重围,重构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本土化文本。由此,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接受步入了一个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层面。
(摘编自富胜利、杨建丽《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材料三 新时期作家对马尔克斯大规模的学习借鉴带来文学魔幻写作的繁盛,也必然带来“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的隐忧,这使作家们对亦步亦趋的“魔幻”写作心怀警惕,并极力追求魔幻写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以此规避“同化”并获得文学创作的超越与突破。
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分析了诗人与先驱诗人的关系,认为诗人对其先驱者的态度,是一种爱与恨相交织的焦虑,因为诗人总有一种迟到的感觉,感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已经被前人表达过,“每个诗人都害怕已经没有合适的工作剩给他干了”。中国新时期作家的魔幻写作也始终伴随着这种“影响的焦虑”:面对悠久而深厚的中国魔幻文学写作的历史与传统,面对成就巨大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中国新时期作家的魔幻写作还有创新的可能吗?作家又如何才能超越双重的“影响的焦虑”,实现创新与突破?
莫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表示要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范稳也意识到不能跟着前辈大师亦步亦趋,他说:“大师们已经打出了一杆魔幻现实主义的辉煌大旗,告诉了我们诠释世界的方式,我们应该以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式去诠释我们的大地与历史,最重要的是要‘用当下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他们并不因为“影响的焦虑”而排斥中外经典的影响,而是在接受中外影响之后通过纳入现代意识与中国经验而获得超越、实现独创。比如莫言的《生死疲劳》中“六道轮回”的故事营构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子,又有现代生活底蕴;既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技法的演绎,又有东方文化色彩和民族生活的气息,最终,莫言通过拉美文学经典的技法与中国经验、现代意识的融汇整合,创造出融鬼怪故事与超验感觉为一体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魔幻写作不仅一直处在“影响的焦虑”中,也日益面临着同质化危机。莫言认为,当今汉语写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种不谋而合的趋同化”。一些批评家也认为,“中国文学过度‘马尔克斯化’”。这些说法表露了人们对于同质化创作的警惕和担忧,也表达了人们对中国文坛的“马尔克斯模仿秀”的不满。
那么,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如何才能保持自我个性而不被同化?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该如何应对同质化危机?
中国作家在魔幻写作中要保有自我,创作要自成一格,就必须与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保持一定距离,特别要警惕跟风式的写作,只有当作家怀着高度的创作自觉性,规避以马尔克斯作品为“临摹”对象的“临帖式”写作,才有避免魔幻写作同质化的可能。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思想匮乏、为“魔幻”而魔幻的文学写作,当代文学的魔幻叙事应该注重文学的精神内涵与形式技法的统一,如果魔幻书写缺乏历史、现实、文化的有力支撑,让形式技法喧宾夺主,必然“跑偏”,走入创作困境。
当代文学的发展经验也告诉我们,文学不可能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获得良好的发展,文学需要“不设防”,作家的视野需要“全打开”。我们要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尽力保持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相区别的异质性因素,从而保有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我们深信,只有在中国作家与中国作家之间、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保持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势,中国当代文学的魔幻写作才能摆脱“影响的焦虑”与同质化的危机。
(摘编自曾利君《马尔克斯与中国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魔幻现实主义是运用魔幻的手法,使作品带有浓厚的虚幻色彩,借以反映或影射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
B.随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高潮的消退,中国作家回归冷静并反省自身,逐渐摆脱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C.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诗人在学习和借鉴先驱诗人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爱与恨相交织的焦虑,担心自己无法实现创新和突破。
D.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应做到“和而不同”,既要重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保持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传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就不会产生。
B.莫言在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为自己的作品纳入现代意识和中国经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C.一些批评家认为“中国文学过度‘马尔克斯化’”,这表明中国文坛的同质化问题已非常严重。
D.只注重文学的形式技法而忽视精神内涵,脱离历史、现实与文化,魔幻写作必将陷入困境。
3.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的一项是( )(3分)
A.《祝福》中,祥林嫂问“我”人死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
B.《促织》中,成名之子化作蟋蟀,为全家带来荣华富贵。
C.《白鹿原》中,灵兽白鹿跑过的地方就会成为风水宝地。
D.《尘埃落定》中,喇嘛用一碗有魔力的水治好了傻子的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4分)
5.美国比较文学家约瑟夫·T·肖认为:“各种影响的种子都可能降落,然而只有那些落在具备条件的土地上的种子才能够发芽,每一粒种子又将受到它扎根之地的土壤和气候的影响。”请以此分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现代中国被传播与接受的主要原因。(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伏击
海明威
罗伯特·乔丹在公路和桥上方的山坡上,伏在一棵松树后面,看着天色亮起来。他看到那哨兵正站在岗亭里,他望望手表,心想,只要我们能把他们牵制在这里,就能围住这些法西斯。瞧,那儿有什么人来了。
两个身穿毯子式披风、头戴钢盔的哨兵在公路上转了个弯,朝桥头走来,肩上挎着步枪。一个在桥的那一端停下来,走进岗亭不见了。另一个踏着缓慢而沉重的步子跨过桥来。他慢吞吞地走到桥的这一端,这边的哨兵跟他说了些话,就返身从桥上走回去。
刚上岗的哨兵走进岗亭坐下了。他的上了刺刀的步枪斜靠在墙上。罗伯特·乔丹掏出望远镜,对准了岗亭。
哨兵背靠墙坐着。他的头盔挂在一只木钉上,他的脸庞清晰可辨。他戴着那顶圆锥形绒线帽。而且他没有刮过脸。他脸颊凹陷,颧骨突出。他长着毛茸茸的眉毛,眉宇间连在一起。他显得很困乏,打着呵欠。他接着掏出烟荷包和一张卷烟纸,卷了一支烟。他用打火机打了几下,没打着,结果把它放进衣袋,走到火盆边,弯下腰,从火盆里取出一块炭,在一只手中挥挥,一边往上面吹气,接着点燃了卷烟,把炭扔回火盆中。
罗伯特·乔丹收起望远镜,伏在那儿望着公路,什么也不想考虑。一只松鼠在他下面一棵松树上吱吱地叫,顺着树干往下爬,半路上停了一下,扭头朝有人在张望着的地方看看。松鼠的眼睛又小又亮,它那尾巴激动地抖动着。接着这松鼠用小小的爪子和巨大的尾巴在地上一大跳一大跳地跳上另一棵树。它在树干上回头望望他,然后在树干上绕了一圈。这松鼠在松树的一根高枝上吱吱地叫,它在那里平伏在树枝上,尾巴抖动着。
罗伯特·乔丹透过棵棵松树又向下面的岗亭望去。他很想把这只松鼠放在衣袋里随身带着。他很想有件什么东西可以触摸一下。他用胳膊肘擦擦松针,但那是另一回事。谁也不知道在干这种事时你会有多孤独。
他这时伏在那里,不再望公路和岗亭,转而望着对面的远山。他静静地伏在那里,注视着早晨来临。他闻到了松树的香味,听到水流的声响,这时桥在晨曦中显得清楚而美丽。他伏在一棵松树后面,手提机枪横放在左前臂上,不再对那岗亭望了,以为这次攻势绝不会发生了,在这么一个可爱的五月底的早晨不可能出事。直到过了很久,才听到突如其来的密集的炸弹的砰砰声。
罗伯特·乔丹一听到炸弹声,那第一阵砰砰的爆炸声,不等山间传来隆隆的回声,就深长地吸了口气,就地提起手提机枪。
岗亭里的哨兵听到炸弹声就站起身来。罗伯特·乔丹看到他伸手去拿了步枪,从岗亭里走出来倾听。他站在公路上,阳光照在他身上,他头上斜戴着绒线帽,他抬头朝天空中飞机正在投弹的方向望着,阳光照射在他那没刮过的脸上。公路上这时没有雾,罗伯特·乔丹清楚而鲜明地看到哨兵站在公路上仰望着天空。阳光透过树丛照亮了他的身子。
罗伯特·乔丹这时觉得自己呼吸紧迫,仿佛有一圈铁丝捆住了他的胸脯,他稳住了胳膊肘,觉得有槽纹的前枪把紧顶着他的手指,就把这时已落入表尺缺口内的长方形准星对准那哨兵的胸腔中央,轻轻一扣扳机。
他感到枪托迅速、滑溜、痉挛地撞在自己的肩上,公路上那哨兵显得吃惊而痛苦,双膝一软,身子向前溜,前额弯向路面。他的目光从这弯着头躺在公路上的哨兵身上转向桥和另一端的岗亭。他看不到另外的那个哨兵,就顺着右下方的山坡望去,他知道奥古斯丁就埋伏在那里。接着他听到安塞尔莫开枪了,枪声砰的一响,在河谷里激起回声。接着他听到安塞尔莫又开了一枪。
随着第二声枪响,桥下另一端公路拐角处传来了砰砰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这边公路左方远处传来手榴弹爆炸声。接着他听到这边公路上的步枪声,而下边公路上传来巴勃罗那支骑兵用的自动步枪的枪声,哒哒哒哒,穿插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他看到安塞尔莫正沿着陡峭的通道爬下,朝桥的那一端冲来,就把手提机枪挎上肩,顺着陡峭的山坡奔上公路。
他一边奔跑,一边听到安塞尔莫在叫喊:“干得好,英国人。干得好啊!”他越过躺在地上的哨兵,晃着背包奔上桥面。
老头儿一手提着卡宾枪,向他跑来。“平安无事,”他喊着,“没出差错。我不得不补了一枪。必须结果他啊。”
罗伯特·乔丹看到泪水从安塞尔莫这位普通老人的脸颊上的花白胡子茬上淌下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瞧,那儿有什么人来了”这句话表明乔丹由内心活动转向对远处的观察,引出下文对法西斯哨兵的叙写。
B.小说中详细描写换岗后法西斯哨兵的衣着、神态和动作,说明乔丹观察得仔细,也暗示了法西斯哨兵的警觉状态。
C.活泼灵动的松鼠引起了罗伯特·乔丹的注意,他想把松鼠放在衣袋里随身带着,这表现了乔丹的孤独与不安。
D.小说的最后,安塞尔莫说“必须结果他啊”,说明了反法西斯战争是无奈的,但又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正义之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间对周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静谧祥和的氛围,以此反衬之后突如其来的伏击,给读者带来阅读的震撼。
B.小说中,哨兵走出岗亭、“阳光透过树丛照亮了他的身子”等细节为下文罗伯特·乔丹的成功伏击作铺垫。
C.小说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罗伯特·乔丹击杀法西斯哨兵时的形象,突出他的动作敏捷,从容镇定,毫不紧张。
D.小说写伏击哨兵扣人心弦,通过对交织着的各种武器声音的描写,以及人物简洁的语言,来渲染战争的残酷。
8.从听到炸弹声到击毙哨兵,罗伯特·乔丹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最后一段中安塞尔莫的泪水有怎样的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注],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 梁惠王下》)
[注]旄倪:老人和幼儿。
材料二: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节选自《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10.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
宣王不能A用B适梁C梁惠王不果D所言E则见以F为迂远G而阔H于事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乘之国,文中指大国。“乘”指车,兵车,六马一车为一乘。
B.狄,对居住在北方的部族的泛称,古有“北狄南蛮”之说。
C.罕,文中指很少,与成语“人迹罕至”中的“罕”字含义相同。
D.合从连衡,“合从”指“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指“事一强以攻众弱”。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商汤征伐天下,得到当地百姓的信赖,是因为商汤能够怜惜当地百姓,实施的政策能够让百姓高兴。
B.孟子认为齐宣王如果能够尊重燕国人民的意愿,实施“仁政”,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对齐国动兵。
C.孟子认为功利是祸乱的开始,为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他很少谈及利。后世司马迁对此极为赞叹。
D.孟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当时各诸侯国国君的采用,国君们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孟子的“德政”不合时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2)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14.孟子认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请从材料一中列举两个可以论证这个观点的例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题梵隐院①方丈梅
宴敦复②
亚③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注】①梵隐院:位于浙江定海。②晏敦复:南宋诗人。③亚:同“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古梅在清寒之中傲然绽放,是为了唤得春回人间,以此赞扬梅花报春而不争春的高贵品格。
B.颔联以“吹香”和“照影”描写梅花的清香与芳姿,然而这清香与芳姿只允许仙人和高土欣赏、品鉴。梅如人,人亦如梅,二者互赏而心志契合。
C.颈联写月光皎洁,清辉如霜;梅摇影动,洒布阶苔,诗人借月光把梅的精神具体化,进一步从正面凸显了梅花的神逸高洁。
D.作者移情于物,以澄澈淡泊的胸怀观照高雅香洁的梅花,营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
16.诗的尾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品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2)《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道德修养最完善的境界,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_______________”,认为家国一体,“欲治其国者,_______________”。
(3)“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所钟爱的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的正面形象,如佩格蒂先生。他是一位渔民,收养了两名孤儿:艾米莉和汉姆。就在艾米莉和汉姆结婚的前夕,纨绔子弟斯蒂福思竟诱骗艾米莉与他私奔。佩格蒂先生在大卫的带领下来到斯蒂福思家,问他的母亲,她儿子斯蒂福思答应要和艾米莉结婚的话算不算数。那位富家太太对他们①__________。在她看来,她儿子娶渔家女为妻,不但有辱门楣,而且会毁掉他自己的前程。她有的是钱,想拿钱了事。佩格蒂先生愤怒地拒绝并斥责了这个阴险的女人。他担心艾米莉,立即出发决心把②__________的孩子找回来,他的心充满了博爱与宽恕。上流社会中所谓的有教养的富家太太的心自私冷酷,而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心善良自尊,二者的对照使小说体现出鲜明的民主精神。
亚摩斯海滨船难是小说的高潮。一艘从外国归来的船在暴风雨中即将沉没,渔民汉姆③__________地下海救人。当他游近时,认出挣扎求生的人正是在船上的斯蒂福思,斯蒂福思尽管诱骗了他的未婚妻,但他仍尽力救斯蒂福思。正当他即将抓住船桅时,一阵大浪把他们两人都淹没了。汉姆为人木讷憨厚,没念过书,更谈不上有仪容风度;然而,他的胸怀比海洋更博大。这是狄更斯对劳动人民高尚品质的最高赞美,小说因此具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巨大的道德力量。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框的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小说”为主语,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复活》的内核,是描绘“善”的觉醒。小说中的“复活”,有两个层次。首先,①______________。玛丝洛娃的沉沦令聂赫留朵夫自我觉醒,聂赫留朵夫觉醒之后拯救了玛丝洛娃,结果,两人相互成全。而后,是社会意识的复活。出身贵族、未曾体会过民众疾苦的聂赫留朵夫,在目睹玛丝洛娃因他沉沦、被错判流放之后,开始思考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在求人解难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开始注意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看到了这些在他看来如蝼蚁一般的人的生活,困苦、挣扎、狡黠、无所畏惧……他们之所以变成这样,根源并不在于他们,②______________,是沙皇统治下那些所谓贵族、老爷、法官以及那个腐朽的政体才让这个社会如此混乱不堪。当聂赫留朵夫意识到这点之后,深深的罪恶感随之而来,他开始不顾一切,冲破种种质疑,把土地分给农民。
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人性觉醒,超脱了一般个体意义上的觉醒,托尔斯泰把他们与时代联系在一起,试图揭示一种社会前进的方式。《复活》通过对社会不同阶层的描写,暗示了一种社会整体意识的复活,即腐朽的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而③______________。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下列句中的“一般”和文中加粗的“一般”,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这样的立意,略显一般化。
B.这首词读来别有一般滋味。
C.火车飞一般地向前驰去。
D.他一早出去,一般要到天黑才回家。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之前,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网络阅读的方式大受欢迎。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抑或是……?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逐渐摆脱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二第4段中的“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接受步入了一个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层面”可知,中国作家并未摆脱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如果没有……就不会……”说法过于绝对。由材料二第3段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功经验,催生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可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传入不是“寻根文学”思潮产生的充分条件,选项推断不成立。B项,“更高的艺术成就”无中生有。材料三第3段只是说“莫言通过拉美文学经典的技法与中国经验、现代意识的融汇整合,创造出融鬼怪故事与超验感觉为一体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并没有评价莫言艺术成就的高低。C项,“中国文坛的同质化问题已非常严重”分析不当。一些批评家的话透露着人们对中国文坛面临的同质化危机的担忧,但这些并不能证明中国文坛的同质化问题已非常严重。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祥林嫂问“我”人死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只能说明祥林嫂具有一定的宗教文化观念,并不能说明《祝福》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
4.答案:①总分总结构。②首先,指出新时期魔幻写作存在“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的隐忧,这促使作家追求魔幻写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③接着从“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先分析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④最后总结,保持“和而不同”才能摆脱“影响的焦虑”与同质化的危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三共有7段,呈总分总式结构。第1段是总说,指出新时期魔幻写作存在“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的隐忧,这促使作家追求魔幻写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第2~6段是分说。由第2段中的“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中国新时期作家的魔幻写作也始终伴随着这种‘影响的焦虑’”等内容可知,第2段是从“影响的焦虑”角度展开分析。第3段,以莫言、范稳的观点和经验为例指出如何解决“影响的焦虑”。由第4段中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魔幻写作不仅……也日益面临着同质化危机”可知,第4段是从“同质化”角度展开分析。第5段为过渡段,由“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如何才能保持自我个性而不被同化?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该如何应对同质化危机”,引出第6段对如何解决“同质化”问题的具体阐述。第7段是总结,指出保持“和而不同”才能摆脱“影响的焦虑”与同质化的危机。根据以上分析整理作答即可。
5.答案:①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影响的种子”启悟了大批中国作家。②中国文学拥有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极为相似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文化境遇,是“具备条件的土地”,这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③中国作家用现代意识和中国经验获得超越,实现独创,影响并促进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第3段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功经验,催生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启悟了一大批作家”等内容可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影响的种子”启悟了大批中国作家。结合材料二第1段中的“中国文学与兴起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极为相似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文化境遇”,第2段中的“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丰厚精神资源的拉丁美洲神奇的自然景观、神秘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同样存在于中国大地”等内容可知,中国是“具备条件的土地”,中国文学拥有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极为相似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文化境遇,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材料三第3段中的“他们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他们并不因为‘影响的焦虑’而排斥中外经典的影响,而是在接受中外影响之后通过纳入现代意识与中国经验而获得超越、实现独创”等内容可知,文章以莫言、范稳等人为例,指出中国作家用现代意识和中国经验获得超越,实现独创,影响并促进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也暗示了法西斯哨兵的警觉状态”错误。依据原文“他显得很困乏,打着呵欠……接着点燃了卷烟,把炭扔回火盆中”可知,法西斯哨兵的状态很疲惫、松懈。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从容镇定,毫不紧张”错误。由“呼吸紧迫”“前枪把紧顶着他的手指”“痉挛地撞”等描写可知,他很紧张。
8.答案:①听到炸弹声,他立即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内心果断坚决。②开枪前,他觉得自己呼吸紧迫,内心紧张,但因为职责所在,他还是瞄准哨兵,果断地开枪。③开枪后他很警觉,认真观察中弹哨兵,留意另一名哨兵。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首先,当他听到炸弹声时,“不等山间传来隆隆的回声,就深长地吸了口气,就地提起手提机枪”,此时的罗伯特·乔丹反应迅速,他立刻提起手提机枪,说明他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表现了他的果断坚决。接着,“岗亭里的哨兵听到炸弹声就站起身来……从岗亭里走出来倾听”,而此时的乔丹“觉得自己呼吸紧迫,仿佛有一圈铁丝捆住了他的胸脯……轻轻一扣扳机”,在瞄准哨兵之前,乔丹内心是紧张的,但因为职责所在,他还是很果断地扣动了扳机。最后,开完枪后,乔丹看到“公路上那哨兵显得吃惊而痛苦,双膝一软,身子向前溜,前额弯向路面”,然后目光“从这弯着头躺在公路上的哨兵身上转向桥和另一端的岗亭……”,由此可知,乔丹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他在观察中弹的哨兵,同时并没有忘记警惕另外一名哨兵。
9.答案:①安塞尔莫流淌的泪水,有不负重托完成任务的激动和喜悦,②也有对年轻生命逝去的内疚与无奈;③彰显了安塞尔莫身上人性的光辉,也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结合“干得好,英国人。干得好啊”可知,安塞尔莫流淌的泪水,包含了老人不负重托完成任务时的激动和喜悦之情。结合老人说的话“我不得不补了一枪。必须结果他啊”,说明安塞尔莫射杀哨兵实属无奈,他为年轻生命的逝去而内疚。为敌人的死流泪,彰显了安塞尔莫身上人性的光辉。而这一切都是由战争造成的,这就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10.答案:BCE
解析:“适梁”的主语是孟子,与前后句的主语皆不一致,故其前后皆应断开,即B、C处应断开;“梁惠王不果所言”与“则……事情”是两个由“梁惠王”领起的主谓句,其间应断开,即E处应断开。
11.答案:A
解析:“六马一车为一乘”错,应为“四马一车为一乘”。
12.答案:C
解析:由材料二中的“太史公日……利诚乱之始也”可知,认为功利是祸乱的开始的是司马迁;由“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可知,很少谈及利,以防备祸乱根源的是孔子。
13.答案:(1)(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火一般的统治。
(2)在这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打了胜仗,削弱了敌人。
14.答案:①周武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高兴,就兼并这个国家;②周文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不高兴,就不兼并这个国家;③商汤征伐他国,实施了百姓满意的措施,百姓便欢迎他来征伐。
解析:“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说的是先王实施政令都是以百姓的好恶为依据的。材料一中,由“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可得出答案①;由“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可得出答案②;由“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可得出答案③。
参考译文
材料一: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兼并燕国,有人劝我兼并燕国。不兼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兼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兼并它而燕国的百姓高兴,那就兼并它。古代有这么做的人,周武王就是。兼并它而燕国的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有这么做的人,周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火一般的统治。”
齐国攻打燕国,兼并了它。别的诸侯国谋划援救燕国。齐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讨伐我,(我)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就能在天下实行统治的,商汤就是。没有听说过凭着方圆千里的土地来使天下畏惧的。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时,西边各族的百姓就抱怨;向南征伐时,北边各族的百姓就抱怨。(他们抱怨)说:‘怎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后征伐我们(这里)呢?’百姓盼望他,如同大旱时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抚慰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现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认为您会把他们从水火中拯救出来,(于是)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捆绑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增加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和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材料二: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功利实在是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功利,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功利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喜好功利的弊病有什么不同呢?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事理已经通达,便出游侍奉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梁惠王没有实行他的主张,认为他的主张迂曲遥远并且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在这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打了胜仗,削弱了敌人;齐威王和齐宣王任用孙膑和田忌等人,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各诸侯国正力求合纵连横,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可是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15.答案:C
解析:“从正面凸显了梅花的神逸高洁”错,应是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神逸高洁。
16.答案:(1)尾联以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梅花因本性超尘拔俗而拒绝俗人相扰。
(2)①志趣高洁,不与趋炎附势之人同流合污;②孤芳自赏,正直脱俗。
解析:“游蜂野蝶”喻指世俗中人,花香、花美,自然蜂围蝶转,好像世俗之人趋炎附势。梅花则不然,它超尘拔俗,拒绝蜂蝶相扰,因为它“本性由来不染埃”。“不染埃”表明诗人志趣高洁,不与趋炎附势之人同流合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孤芳自赏、正直脱俗的志趣。
17.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先治其国;先齐其家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8.答案:①尖酸刻薄;②误入歧途;③奋不顾身
解析:①由后文“在她看来,她儿子娶渔家女为妻,不但有辱门楣,而且会毁掉他自己的前程。她有的是钱,想拿钱了事”可知,语境强调富家太太对待佩格蒂先生等人态度不好,可填“尖酸刻薄”“嗤之以鼻”等。尖酸刻薄:说话带刺儿,待人苛刻,缺少善意。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②由前文“就在艾米莉和汉姆结婚的前夕,纨绔子弟斯蒂福思竟诱骗艾米莉与他私奔”“她儿子斯蒂福思答应要和艾米莉结婚的话算不算数”可知,艾米莉被骗犯错,可填“误入歧途”“误入迷途”“误入迷津”等。误入歧途/误入迷途/误入迷津:由于受迷惑而走上错误的道路。③由前面“一艘从外国归来的船在暴风雨中即将沉没”和后面“但他仍尽力救斯蒂福思”可知,语境是说渔民汉姆不顾个人安危去救人,可填“奋不顾身”“临危不顾”。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临危不顾:遇到危难,并不顾惜自已。指没有私心,十分英勇。
19.答案:小说通过上流社会中所谓的有教养的富家太太的自私冷酷和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自尊的对照体现出鲜明的民主精神。
解析:将复句变为单句,首先确定主干句,题干要求以“小说”为主语,那么主干句可为:小说体现出鲜明的民主精神。然后把“上流社会中所谓的有教养的富家太太的心自私冷酷”改为“上流社会中所谓的有教养的富家太太的自私冷酷”,把“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心善良自尊”改为“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自尊”;将改后所得短语插入主干句作为“对照”的定语,将“通过……的对照”作为“体现”的状语。最后按照逻辑关系梳理语序,完整连贯地进行表述即可。
20.答案:当游近时,他认出在船上挣扎求生的人正是斯蒂福思,尽管斯蒂福思诱骗了他的未婚妻,但他仍尽力救斯蒂福思。
解析:画横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当他游近时,认出……”缺少主语,可改成“当游近时,他认出……”。二是语序不当,多层定语的语序是“表领属—表时间、处所—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表示属性、范围的名词、动词”,所以“在船上”应放在“挣扎求生”前面。三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斯蒂福思尽管诱骗了他的未婚妻,但他仍尽力救斯蒂福思”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尽管”应放在“斯蒂福思”前。
21.答案:①是个人意识的复活;②而在于沙皇的腐朽统治;③新的自由制度必然会诞生
解析:第①空,根据后句“玛丝洛娃的沉沦令聂赫留朵夫自我觉醒,聂赫留朵夫觉醒之后拯救了玛丝洛娃”以及“而后,是社会意识的复活”可知,此处是说“复活”的第一个层次,即个人的自我复活,故可填“是个人意识的复活”之类的内容。第②空,根据前句“他们之所以变成这样,根源并不在于他们”和后句“是沙皇统治下那些所谓贵族、老爷、法官以及那个腐朽的政体才让这个社会如此混乱不堪”可知,此处是说小人物变成这样是沙皇的腐朽统治造成的,所以可填“而在于沙皇的腐朽统治”之类的内容。第③空,由前句“暗示了一种社会整体意识的复活,即腐朽的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可知,此处是说同时新的自由制度一定会诞生,故可填“新的自由制度必然会诞生”之类的内容。
22.答案:C
解析:A项,形容词,普通;B项,数量词,一种;C项,和文中加粗的“一般”都是形容词,一样;D项,形容词,通常。
23.答案:佳作展台
让经典不再孤独
之前,某大学出版社列出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高居榜首,众多中外名著赫然在目;而通俗文学则大受欢迎。
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阅读经典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可能有人会说,经典难道不是传世名作吗?经典怎么会注定孤独呢?诚然,经典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然而,经典的深邃性、穿透性与引领性注定其会曲高和寡。
当游客在南昌郊外的青云谱看到朱耷遗留下来的不朽的作品时,有几人能从那枯枝、残叶、怪石、丑鸟等令人丧气的破残笔墨中领悟到那倔强与顽强的生命?当黛玉之死一步一步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又有几人能从“黛玉之死”看到曹雪芹设计这一情节“上接屈原、下引王国维,昭示着一个难以穷尽的乱世的开启”?
可见在阅读内容方面,与通俗文学的茶余饭后作比较,经典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信息传递方面,与通俗文学的哗众取宠作比较,经典不具备吊人胃口的噱头;在心灵洗礼方面,与通俗文学的碎片化填充作比较,经典深层次上虽然具有绝对优势,但若优势藏于庭院深处,那绝对优势也就成了绝对劣势。
而通俗文学则不然,它以时效性博人眼球,以趣味性吸引关注,以庸俗性迎合读者,以碎片化抢占空隙。不是读者不想向上向善,而是读者实在难以沉潜下心来仔细品读。如果经典的深邃性与引领性能上读者在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那经典必然会重新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如何让经典的精髓为大众接受?或许,我们能从《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于丹论语心得》等著作中找到答案。当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如潮水般涌向书店购买上述图书时,经典已然走进了读者的心中。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在于它的随波逐流,而在于它的超前性;经典的伟大,不仅在于它说出了我们内心深藏的隐秘,还在于它说出了我们内心里难以抹去的、无法掩饰的真正的恐惧——现代性对人类精神生活和灵性寄托的毁灭性打击。而这些,潜藏于庭院深处而不为人知,就好比宝藏深藏于海底而游客只看到平静的水面一般。
所以,经典本不过时,但若没有合适的走近读者的方式,“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上经典名列前茅的状况恐怕依然会继续。期冀有那么一天,经典不再孤独!
解析:立意探索
此题已给定了写作任务,要求阐述看法、就事论理,不能写成话题作文和无限制的材料作文。
拒绝阅读经典,原因大多是社会浮躁,人们更愿意接纳“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干脆“读图”,其本质原因是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体,像《红楼梦》这样缺少“实用价值”,缺少“谋取实际利益”功能,同时又缺少快速获取娱乐“快感”的作品,被阅读者驱逐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些承载着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经典,被我们以“不实用”而拒绝的时候,我们是否忽视了人类沉重的肉身恰是因“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的?由此可知,可围绕“有用与无用”“与经典同行”等作文。
我们也可勇敢质疑,曾经的经典是否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有些依托社会背景生成的“深邃”的经典是否有足够理由要求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去阅读、热爱并读出意义?由此可就“何为经典?”“人类经典演变过程”等作文。
具体立意如下:①亲近经典,提升灵魂;②经典虽无价,传播应有方;③别让经典湮没于“通俗年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