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6 19: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A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中西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就是中西小说在形成过程中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各自对社会生活内容的反映和表现具有不同的特点,甚至在小说观念、小说反映和表现生活的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也就是说,中西小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在不少方面表现出了具有差异性的社会学的内涵和特点。
根据不少学者的研究意见,从小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小说主要是在史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西方小说则与神话、史诗、传奇等有着更多的直接联系。
过去,我国的学术理论界普遍认为小说起源于神话,一般来讲,这种说法似乎也是成立的。因为神话几乎是所有意识形态的始祖,小说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品种也概莫能外。问题是,如果从神话与小说的艺术特征上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神话与小说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前者以充分的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为前提,甚至可以有极度的夸张、大幅度的变形等;而后者则与“大历史”相对应,被认为是“小历史”,注重的是“实录”,反对虚构。正因如此,有的论者认为,小说与神话尽管在精神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文体上却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客观而准确的表述。因为在中国的神话和小说之间,出现了大量杰出的史传作品,如《国语》《战国策》《春秋》《左传》等,史传发展到西汉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史记》成为中国叙事文学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说,正是这些史传作品孕育了中国的小说。
相比较而言,西方小说的形成与发展则走了一条与中国小说不尽相同的道路。西方文学史研究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欧洲长篇小说是欧洲长篇叙事文体发展的第三代,第一代是史诗,第二代是中古传奇。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神话明显处于欧洲叙事文体发展的原点上。也就是说,神话的艺术特征在史诗、传奇和小说中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和显著的发展。因此,西方小说有史以来就强调虚构,注重创造。这与中国小说是大为不同的。而且,在文学观念上,东西方也有较大差异。例如史诗,在西方文学观念中,它已经具备了叙事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后来我们所理解的小说只是在语言形式上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长达15000余行,是一部巨型史诗,它描绘了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生动地再现了特洛伊这场古代战争。从叙事文学角度来看,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长篇小说可谓旗鼓相当。正因如此,西方人喜欢用“史诗”来衡量和评价小说。
中西小说在形成过程中的这些差异,后来在各自的发展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不同的小说观念。在传统的“史贵于文”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小说自古以来就恪守着“实录”这条底线,认为小说就是作为“大历史”的一种补充的“小历史”,属于“史书”范畴。因此,中国自有小说开始,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观念。人们十分看重小说中所写的是否为真人真事,仿佛只有写了真人真事才是最有价值的。这种观念到了明代才出现了一些变化。而在西方,小说这种文学体式在受到神话的启迪和滋润以后,经过史诗、传奇几个阶段的发展,已经被确认是一种艺术文类,它不排斥纪实,但更注重和强调虚构,是一种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发挥艺术想象进而达到艺术创造的文类。二是产生了不同的创作追求。中国小说追求实录和写真,而西方小说则崇尚虚构和创造。由于中国小说与史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在此后的发展中,中国小说在思想观念、结构模式、表现手法和创作倾向等方面从史书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追求史书的实录和写真风格。而西方小说则在神话的基础上一路发展过来,虚构、杜撰和创造成为其主要的创作追求。三是发展了不同的叙事方式。中国小说侧重“再现”,西方小说则强调“表现”。例如,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即使是在像“三言”“二拍”这样描写市井人物的小说中,作者在开篇一般都要煞有其事地说明故事发生于何时何地,主人公姓甚名谁,试图去完整地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凡此种种,都呈现着中国小说的“再现”方式。而西方小说家由于确立了小说是艺术这样的观念,因而一般都能从创造的角度来“表现”生活,其叙事方式因此也就显得十分自由灵活。
(摘编自周成平《20世纪中国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社会学比较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作家,尤其是小说家,确实是以“真实”为其创作的最高宗旨的。在西方文学史或者小说史上,对“真实”的强调和追求达到如此的程度,应该说是空前的。其外部缘由是当时的时代风尚之核心内容——科学精神与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内部缘由则是从17、18世纪开始的文学内部对真实性之追求意识的日渐强化,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达到了历史新刻度。
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之“真实性”内涵及其实践价值,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比如19世纪现实主义强调文学描写的真实性,那么文学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到底如何区别对待?这里涉及对文学的真实和虚构的深度解说和理论阐释。“现实主义实际上也依旧是致力于游戏[注]形式的文学和艺术,这种游戏……意在尽可能地复制真实之物的外表和感觉。此种虚构在十九世纪的进程中成了标准的小说模式,我们仍然认为这些小说是伟大的,经典的。”“虚构”乃是艺术之创造,亦是艺术“求真”之途,虚构是最能呈现文学的艺术品质的元素,“求真”和“虚构”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矛盾的统一。现实主义的虚构表现得特别隐秘,“虚构”技术和手法的要求也更高(如福楼拜、契诃夫等)。在虚构的想象和抽象中提炼和结晶出逼真的效果,才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之艺术真谛;唯有达到逼真之效果的虚构才更显其艺术技巧之炉火纯青。现实主义追求镜子般的真实,也并非对生活的直陈;真正经典的现实主义文学文本,每每借助高水平的虚构技巧创造出合乎生活逻辑的逼真效果,让读者沉浸于“信以为真”的“真实性”情境中,达到审美愉悦乃至“游戏”的效果。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在这方面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其成功的经验至今仍未过时。
(摘编自蒋承勇《“说不尽”的“现实主义”》)
[注]这里所说的“游戏”是审美与艺术创作的观念。文学游戏与玩具游戏的区别在于文学中用来模仿的符号系统——语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小说源于史传的观点是从艺术特征上来说的,但这一观点并未否认小说与神话间的联系。
B.西方小说形成的原点是神话,此后经历了史诗、传奇几个阶段的发展,其间一直都很注重虚构。
C.中国小说始终以实录为底线,再现历史真相;西方小说注重发挥艺术想象,从创造角度表现生活。
D.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作家,尤其是小说家,在虚构中追求真实,是源于时代特点与文学自身的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开创了中国史书新的创作方式,在文学上也是一座永远难以逾越的高峰。
B.中国史传作品孕育了中国小说,但从某种角度看也限制了中国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C.“三言”“二拍”作者通过考证真实的人物、时间、地点,再现市井人物的现实生活。
D.处理好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是现实主义文学达到艺术高峰的决定性因素。
3.下列选项,最能支持“中国小说在艺术特征上更接近于史传”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汉书 艺文志》指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B.诸子散文往往借助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说理,刺激了文学叙事的发展,孕育了小说。
C.《三国演义》总体采用编年体框架,又吸收纪传体结构的特点,局部采用列传写法。
D.中国神话故事大多只有形象的描画和事迹简略的说明,不足以形成一种情节模式。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英国著名间谍作家勒卡雷曾以“作家都是高明的骗子”来回应那些对他笔下的故事信以为真的人。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他是否还在人间
马克·吐温
1892年3月间,我在里维埃拉区的门多涅游玩。门多涅是个清静的地方。一般而论,阔人是不到那儿去的。偶尔也会有阔人来,我不久就结识了其中的一位。我姑且把他叫作史密斯吧。
有一天,在英格兰旅馆里,我们用第二道早餐的时候,他忽然大声喊道:“快点!你注意看门里出去的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
“知道。听说他是一个很阔的绸缎厂老板,现在年老不干了。他的名字叫席奥斐尔·麦格南。”
我以为这下子史密斯会继续说下去,但他却没说什么。
那天晚上十点钟左右,我又碰到史密斯,他邀我上楼去,到他的会客室里陪他抽烟,喝热的苏格兰威士忌。我们喝完了第二杯威士忌,史密斯说:
“我讲一个故事。这事情是个保守了多年的秘密——这秘密只有我和另外三个人知道。”
下面就是他给我说的故事:
“多年以前,我是个年轻的画家,我在法国的乡村到处写生,不久就和两个法国青年画家凑到一起了。我们那股快活劲儿就像那股穷劲儿一样。克劳德·弗雷尔和卡尔·包兰日尔——这就是那两个小伙子的名字。后来我们简直穷得走投无路。碰巧有一个和我们一样穷的画家把我们收留下来了——法朗斯瓦·米勒——”
“怎么!就是那伟大的法朗斯瓦·米勒吗?”
“伟大?那时候他也并不见得比我们伟大到哪儿去哩。就连在他自己那个村子里,他也没有什么名气。他简直穷得不像话,除了萝卜,他就没有什么可以给我们吃的。我们在一起拼命地画呀画的,作品是越堆越多,越堆越多,可就是很难得卖掉一件。
“我们就像这样熬过了两年多的时光。最后有一天,克劳德说:
“‘伙计们,我们已经山穷水尽了。我把整个村子都跑遍了,他们根本不肯再赊给我们一分钱的东西了。’
“这可真叫我们垂头丧气。每个人都满脸发白,一副狼狈相。
“‘伙计们,’卡尔说,‘难道这些画没有价值吗?’
“‘谁说没价值!’
“‘如果能给它们安上一个鼎鼎大名的作者,那一定能卖到了不得的价钱。’
“‘当然是这样的。’
“‘现在我要一本正经地提出一个办法来。我相信我这个计划一定能使我们大伙儿都发财。’
“‘发财!你简直是发神经。’
“‘不,我可没发神经。’
“‘哼,还说没有!——你明明是发神经了。你说怎么叫作发财?’
“‘每人十万法郎吧。’
“‘他的确是害神经病。’
“‘卡尔,你应该吃个药丸,马上到床上去躺着。’
“‘住嘴!’米勒装出一副庄严的样子说,‘且让这孩子把他的话说完嘛。’
“‘请你们注意人类历史上这么一个事实:有许多艺术家的才华都是一直到他们饿死了之后才被人赏识的。我的计划是这样:我们一定要抽签——几个人当中有一个要死去才行。’
“大家大声叫嚷,纷纷提出办法,帮卡尔治他的脑子;可是他耐心地等着大家平静下来,然后才继续说他的计划:
“‘我并不是在这儿胡说八道。我的主意是这样的:在今后这三个月里,被选定要死的那一位就拼命地画,尽量积存画稿。在这位伟大画家去世后,大家就会出高得叫人不相信的价钱来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搜购这些杰作。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其余人就要忙着给这位将死的画家拼命鼓吹。等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突然宣布画家的死讯,举行一个热闹的葬礼。那个人并不要真的死去;他只要改名换姓,销声匿迹就行了。’
“每个人都连声称妙。我们把这个伟大的计划一连谈了好几个钟头,最后,一切都安排得很满意了的时候,我们就抽签,结果选定了米勒。
“第二天一清早,我们三个人就分头出发。每人都带着十几张米勒的小画,打算把它们卖掉。
“我在一个大城市的郊外开始给一座别墅写生,因为我看见别墅的主人站在楼上的阳台上。他下来看我画。我画得很快,故意吸引他的兴趣。他偶尔不由自主地说一两句称赞的话,后来就越说越带劲了。
“我把画笔搁下,伸手到皮包里取出一张米勒的作品来,指着角上的签名,怪得意地说:
“‘我想你当然认识这个喽?嗨,他就是我的老师!所以你应该是懂得这一行的!’
“这位先生显得局促不安。我很惋惜地说:
“‘你想必不是说连法朗斯瓦·米勒的签名都认不出来吧!’
“他当然是不认得那个签名的。但他说:
“‘怎么会认不出来!嗨,的确是米勒的嘛。’
“随后他就要买这张画。后来我让他拿八百法郎买去了。
“我们三个人都干得很成功。我们和各地记者搭上关系,在报纸上发表消息,报道这位‘名家’的近况——有时候说他病况好转,有时又说没有希望。
“六个星期之后,我们三个在巴黎会了面,决定停止宣传。这时候他已经轰动一时,一切都成熟了,所以我们觉得应该趁这时候马上下手,以免错过机会。
“那次的出殡真是盛况空前,轰动全球,上流人物都来参加了。我们四个抬着棺材,不让别人帮忙。因为棺材里根本就只装着一个蜡做的假人。”
“哪四个人?”
“我们四个嘛——米勒也帮忙抬着他自己的棺材哩。不用说,是化装的。化装成一位亲戚。”
“米勒后来究竟怎么样了呢?”
“你记得今天在餐厅里我叫你注意看的那个人吗?那就是法朗斯瓦·米勒。”
“我的天哪,原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法朗斯瓦·米勒为人热心,他自己已经很穷困了,却愿意收留三个穷困的青年画家;他具有牺牲精神,主动提出做“死”的那个人。
B.卡尔提出了一个可以实现发财梦的计划,这个计划是他根据人类历史上的一类现象想到的,他和他的伙伴最终决定实施这个计划。
C.史密斯找机会引起别墅主人的关注,当别墅主人来到身边时,史密斯就向他展示“大师”米勒的画作,并利用他的虚荣心成功卖出画作。
D.作者虚构四位画家设计骗局获取利益的故事,意在引起人们对故事折射的相关社会问题的关注,体现出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如“且让这孩子把他的话说完嘛”表明米勒性格沉稳,卡尔对计划的陈述体现了卡尔的睿智。
B.米勒举办葬礼这一情节是小说的高潮,小说在这部分从多个角度描写葬礼的隆重场面,表明四位画家的计划实施得很成功。
C.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是“我”与史密斯之间交往的故事,二是四位画家的故事;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故事情节避免平铺直叙。
D.这篇小说是马克·吐温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其幽默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方面,如米勒为“自己”抬棺材的情节,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8.小说在结尾处道破法朗斯瓦·米勒现在的身份,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9.有评论家说,马克·吐温在创作这篇小说时,定是眼含泪水、心怀悲愤的。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二月乙酉,(晋悼)公即位。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羽。鄢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其子孙不可不崇也。”使彘恭子将新军,曰:“武子之季、文子之母弟也。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于今是赖。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
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
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
始合诸侯于虚朾以救宋,使张老延君誉于四方,且观道逆者。吕宣子卒,公以赵文子为文也,而能恤大事,使佐新军。五年,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节选自《国语 晋语七》)
材料二:
魏绛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谬辱杨干。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
(节选自《史记 魏世家》)
10.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
秦来图败A晋功B魏颗以其身却C退秦师D于辅氏E亲止F社回G其勋H铭于景钟
1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后”的意思是没有后代,与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无后”含义相同。
B.“戎右”指陪乘之官,作战时在君主之右,执武器以护卫。《鸿门宴》中的樊哙即任此职。
C.“膏粱”指肥肉细粮,泛指精美食物,此处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与“纨绔”含义相同。
D.“延”的意思是播扬,与《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延”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悼公善待功臣之后,不仅屏退对他们的宗族进行看管的人,而且还让其后世子孙蒙受恩惠,担任军队中的重要职位。
B.晋悼公认为敦厚仁惠、博学聪敏、果断敢为、镇定沉着的人有助于教导富贵子弟处事周全、通明事理、不隐过失、稳重专一。
C.晋悼公初次会合诸侯的目的是对宋施以援手,他派张老到处宣扬国君的美誉,观察哪些诸侯是有德义的,哪些诸侯是逆乱的。
D.魏绛因不畏权贵,且任职八年中,九次会合诸侯,安定国家边邑,而被国君赏赐乐器和乐队,魏绛多次辞让后才最终接受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2)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
14.晋悼公的谥号为“悼”,是取他英年早逝之意。有人认为按照他的所作所为,应该给他更好的谥号。请依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其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雍陶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
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下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写景起笔,营造了悲凉的氛围,为后几联抒发情感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借用典故,塑造了殷尧藩率真洒脱和闲散自适的形象,也隐含了诗人自己的不平之意。
C.颈联用“骥”和“鸡”来喻指殷尧藩,表达了对当权者不重视人才的愤懑。
D.诗人思念殷尧藩却并不遗憾他来信少,这看似违反常情的一笔实则更具艺术张力。
16.诗歌尾句“佳句多从阙下闻”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3)在诗词史上,酒是诗人吟咏叹息的灵感源泉,其中“清酒”和“浊酒”代表了不同的现实境遇和人生情怀,如“清酒”的“_____________”,“浊酒”的“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海明威在其《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作者只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的内容隐于水面之下。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利用简洁而含蓄的文体风格、单一式的结构以及省略而直白的人物塑造方式,典型地体现出“冰山原则”。《老人与海》这部不朽作品不仅是他留给世人的,其创作的“冰山原则”在世界文学中更是创造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小说中无论是景物描写、人物动作还是人物语言,都是简而概之的。如“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这段描写并没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来渲染,但鲨鱼的迅猛以及当时紧张的局势却生动直观地呈现在读者脑海里,使人有①______________之感。另外,小说以直白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老渔夫在经历了海上②______________的生死较量后,对小男孩说的是“它们把我打败了”“它们真的把我打败了”。他内心丰富多变的感情变化实际上全部隐藏在这简单的话语之中。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代文豪,海明威及其“冰山原则”所创造的价值和产生的影响都是( )的。
18.文中画框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给海明威的颁奖词中,称赞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老人与海》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海明威采用白描的手法,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叙写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的遭遇,①___________,插入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又交织着对眼前事物的感慨。同时,老人圣地亚哥的叙述人称不断变化,海明威在客观叙述时用“他”,而老人的内心独白有时用“我”,有时用“你”,从多角度真实深入地展示了老人的形象和精神。作者对具体场景的描写是多样的:有平视,展现海面风平浪静的广阔画面;有侧视,摄取船的一侧老人与大鱼或鲨鱼搏斗的特写镜头;有仰视,写大鱼的受伤腾空和天上的风云变化。②___________使画面具有立体感,也给故事的叙述增添了光彩。
海明威叙述故事③___________,这种语言风格又称“电报式风格”。他手拿“板斧”,砍掉文学作品中的“漂亮”的冗词赘语,还其清新的面貌。经过锤炼的语言,更显得简约流畅,意蕴丰厚。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中药“三药三方”在抗疫中大显身手。
A.称赞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
B.这种语言风格又称“电报式风格”
C.他手拿“板斧”
D.砍掉文学作品中的“漂亮”的冗词赘语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狄更斯和他小说中的孤儿一样敏感、忧郁,但又坚强、乐观,从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他写孤儿一个人在路上徒步历险,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最终到达了终点。这种历险是一个隐喻,是主人公认识世界、探索人生的历程,也是其心理和道德成长的过程。
材料二:
阅读世界文学大师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物、生活和世界,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人性、命运和生活,使我们拥有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坚定的态度,并以此来面对生活。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有人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只为应试,请结合材料内容辩驳这种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中国小说始终以实录为底线,再现历史真相”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五段“在传统的‘史贵于文’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小说自古以来就恪守着‘实录’这条底线……人们十分看重小说中所写的是否为真人真事,仿佛只有写了真人真事才是最有价值的。这种观念到了明代才出现了一些变化”可知,中国小说并非始终以实录为底线,而是到明朝出现了一些变化。同时,中国小说也并非再现历史真相,而是十分看重小说中所写的是否为真人真事。
2.答案:B
解析:A项,“在文学上也是一座永远难以逾越的高峰”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史记》成为中国叙事文学重要的里程碑”。C项,“考证真实的人物、时间、地点”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五段说的是“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即使是在像‘三言’‘二拍’这样描写市井人物的小说中,作者在开篇一般都要煞有其事地说明故事发生于何时何地,主人公姓甚名谁,试图去完整地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并不是考证真实的人物、时间、地点,而只是说明故事发生于何时何地,使故事看起来像真的。D项,“是现实主义文学达到艺术高峰的决定性因素”于文无据。文中没有提及相关内容。
3.答案:C
解析:C项,“编年体”“纪传体”“列传”都属于史传的艺术特征。A项,强调的是小说家的来源,而非小说来源。B项,强调诸子散文与小说的联系。D项,强调神话与小说的联系。
4.答案:首先提出观点,即中西小说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然后通过对比论述,具体分析中国小说在艺术特征上起源于史传,而西方小说起源于神话;最后总结中西小说在发展中的三个不同影响。
解析:材料一共五段。第一、二段为一层,提出观点:从小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小说主要是在史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西方小说则与神话、史诗、传奇等有着更多的直接联系。第三段具体分析中国小说的起源,根据“史传发展到西汉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史记》成为中国叙事文学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说,正是这些史传作品孕育了中国的小说”可知,作者认为中国小说在艺术特征上起源于史传;第四段具体分析西方小说的起源,根据“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神话明显处于欧洲叙事文体发展的原点上”可知,作者认为西方小说起源于神话。根据第四段的第一句话“相比较而言,西方小说的形成与发展则走了一条与中国小说不尽相同的道路”可知,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最后,在第五段中,作者总结中西小说在发展中产生的三个不同影响:“一是形成了不同的小说观念”“二是产生了不同的创作追求”“三是发展了不同的叙事方式”。
5.答案:说作家是“骗子”,是就小说创作的虚构特点而言的,小说创作基于事实,但并不强调真人真事,而是注重创造与想象;而“高明的骗子”则强调了虚构技术和手法的高水平,作家能够创造出合乎生活逻辑的逼真效果,让读者“信以为真”,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解析:勒卡雷说作家是“骗子”,是基于小说创作的虚构特点而言的。由材料二第二段“现实主义实际上也依旧是致力于游戏形式的文学和艺术,这种游戏……意在尽可能地复制真实之物的外表和感觉。此种虚构在十九世纪的进程中成了标准的小说模式”“‘虚构’乃是艺术之创造,亦是艺术‘求真’之途”可知,小说创作基于事实,但并不强调真人真事,相反注重创造与想象。由材料二第二段“在虚构的想象和抽象中提炼和结晶出逼真的效果,才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之艺术真谛……让读者沉浸于‘信以为真’的‘真实性’情境中,达到审美愉悦乃至‘游戏’的效果”可知,拥有高超的“虚构”技术和手法,在虚构的想象和抽象中提炼和结晶出逼真的效果,让读者“信以为真”,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这样才是一位高明的小说家,也就是勒卡雷口中“高明的骗子”。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他具有牺牲精神,主动提出做‘死’的那个人”错误。米勒做“死”的那个人是他们四人抽签确定的,并不是米勒主动提出的,而且是假死,不能据此说他有牺牲精神。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项,“从多个角度描写葬礼的隆重场面”错误。小说并没有从多个角度具体描写葬礼的隆重场面。
8.答案:①道破米勒现在的身份,回答了标题的问题,此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与开头交代的史密斯看到米勒的情节遥相呼应,使小说显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③将米勒过去的身份和现在的身份联系起来,突出米勒人生变化之大,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性,引人深思。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本题考查小说情节安排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小说情节自身、前后照应、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结合史密斯所说故事可知,标题中的“他”即指米勒。在结尾处道破米勒的身份,属于结尾突转,使故事的情节陡生波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同时,还回答了文题“他是否还在人间”的问题,前后照应。结合文中第2~4段中史密斯“忽然大声喊道”“却没说什么”的奇怪举动可知,结尾点明米勒的身份使小说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米勒“死”前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画家,“死”后却成为轰动一时的伟大的画家,后来米勒带着财富改名换姓,充满戏剧性和讽刺性,引人深思。
9.答案:“眼含泪水”体现为作者对底层艺术家的同情。小说刻画了四位身怀技艺却穷困潦倒的画家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以他们为代表的底层艺术家的深切同情。“心怀悲愤”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对虚伪、势利的上流阶层的不满。那个别墅主人并不懂艺术,却装作很懂。米勒“活着”但声名不显时,上流阶层对他和他的作品不闻不问;待米勒将“死”的假消息传出后声名鹊起时,上流阶层甚至主动来参加他的“葬礼”。②对冷酷、不公的社会的不满。一些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在他们死后,一些人却靠他们的画作发大财。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的主旨的能力。本题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和他人评论之语的基础上,以文章内容论证他人的评论。由文中“我”与史密斯的对话内容“后来我们简直穷得走投无路”“他简直穷得不像话……可就是很难得卖掉一件”“难道这些画没有价值吗?”“如果能给它们安上一个鼎鼎大名的作者,那一定能卖到了不得的价钱”可知,有些底层艺术家虽然身怀技艺,却不被人赏识,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作者“眼含泪水”主要是体现其对底层艺术家的深切同情。根据“有许多艺术家的才华都是一直到他们饿死了之后才被人赏识的”,别墅主人不认得米勒的签名,但他说“怎么会认不出来!嗨,的确是米勒的嘛”,可看出上流阶层的虚伪,作者对此深表痛恨。根据“这时候他已经轰动一时,一切都成熟了”“那次的出殡真是盛况空前,轰动全球,上流人物都来参加了”可知,米勒在将“死”时才开始声名鹊起,可看出社会的冷酷、不公以及作者对此的无情揭露。
10.答案:BEG
解析:“秦来图败晋功”的意思是秦国派兵试图毁坏晋国的灭潞之功,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即B处应断开;“魏颗”作“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的主语,“于辅氏”是后置状语,表地点,“辅氏”后应断开,即E处应断开;“亲止杜回”的意思是亲自阻止了社回,语意完整,且“其勋”作“铭于景钟”的主语,故“其”前应断开,即G处应断开。
11.答案:A
解析:材料一中的“无后”是指后代没有官职显赫的继承人,并非指“没有后代”。D项,“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延”指邀请。
12.答案:A
解析:“屏退对他们的宗族进行看管的人”错误,应为重用他们的后代来保护他们的宗族,而且这仅是对范武子、范文子的宗族的做法,而非对所有功臣之后。
13.答案:(1)西戎各部来请求归顺,(晋悼公)派魏庄子与其结盟,从此晋国开始重新称霸诸侯。
(2)有人劝说晋悼公,晋悼公才作罢。最终委任给魏绛政事,派他去同戎人、翟人修好。
14.答案:①他有识人之明,且知人善任。②他功业显赫,九合诸侯,与戎人、翟人和睦。③他心胸宽广,从谏如流。
解析:由材料一中的“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使为戎右”等可以概括出,他有识人之明,知人善任;由材料一中的“始合诸侯于虚村以救宋……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材料二中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可以概括出,他功业显赫,九合诸侯,与戎人、翟人和睦;由材料二中的“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鋒政,使和戎、翟”可以概括出,他心胸宽广,从谏如流。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二月乙酉日,晋悼公即位。他派吕宣子率领下军说:“在郑之战中,吕锜在上军辅佐智庄子,俘获了楚国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使子羽免于祸难。在鄢陵之战中,吕锜亲自射中了楚恭王并打败了楚军,安定了晋国,而他的后代没有官职显赫的,如今他的子孙不可不推重。”他派彘恭子率领新军,说:“你是范武子的小儿子、范文子的同母兄弟。范武子明定法规来安定晋国,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他制定的法规。范文子一生劳苦勤勉来安定诸侯,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依靠他的功绩。这两个人的功德,难道可以忘记吗!”因此让彘季保护他的宗族。派令狐文子辅佐他,说:“以前在战胜潞人的战役中,秦国派兵试图毁坏晋国的灭潞之功,魏颗凭借自身在辅氏击退了秦军,亲手阻止了杜回,他的功勋被铭刻在景钟上。直到今天他的后代还不得志,他的儿子不可不推举。”
晋悼公知道士贞子遵循古代典籍,博学多闻,而且在文教上普施惠爱,就让他担任太傅。知道栾纠善于驾驭兵车来配合军政,就让他担任国君战车的御者。知道荀宾力气大且不暴躁,就让他担任国君战车的车右武士。
栾伯请求委任公族大夫,晋悼公说:“荀家敦厚仁惠,荀会博学聪敏,栾黡果断敢为,韩无忌镇定沉着,让这四个人担任公族大夫。富贵子弟的习性难以矫正,所以要让敦厚仁惠的人教育他们,让博学聪敏的人教导他们,让果断敢为的人规劝他们,让镇定沉着的人修正他们。敦厚仁惠的人教育他们,他们就会变得处事周全而不懈怠;博学聪敏的人教导他们,他们就会变得温顺而易于接受;果断敢为的人规劝他们,他们就会知道过失而不隐瞒;镇定沉着的人去修正他们,他们就会变得稳重专一。”于是让这四个人担任公族大夫。
晋悼公知道祁奚果断而不放纵,让他担任中军尉。知道羊舌职聪明敏捷,让他辅佐祁奚。知道魏绛勇敢而不乱纪,让他担任中军司马。知道大夫张老有智慧而不欺诈,让他担任中军候奄。知道铎遏寇恭敬而守信坚强,让他担任上军尉。
晋悼公开始在虚朾会合诸侯是为了援救宋国,派遣张老到各诸侯国去播扬国君的美誉,并且观察各国诸侯的顺逆态度。吕宣子死后,晋悼公认为赵文子有文德,而且能够顾全大局,便派他辅佐新军统帅。五年,西戎各部来请求归顺,(晋悼公)派魏庄子与其结盟,从此晋国开始重新称霸诸侯。
材料二:
魏绛侍奉晋悼公。晋悼公三年,同诸侯会盟。晋悼公的弟弟杨干搞乱军队的行列,魏绛杀死杨干的仆人,以示对他的惩罚。晋悼公怒冲冲地说:“会合诸侯是以此为荣的,如今却侮辱我的弟弟!”将要诛杀魏绛。有人劝说晋悼公,晋悼公才作罢。最终委任给魏绛政事,派他去同戎人、翟人修好。戎人、翟人从此亲近依附晋国。晋悼公十一年,晋悼公说:“自从我任用了魏绛,八年之中,九次会合诸侯,戎人、翟人同我们和睦,这全是魏绛的功劳啊!”赐给魏绛乐器和乐队,魏绛多次辞让,最终才接受。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为后几联抒发情感奠定了感情基调”分析错误。后几联主要抒发的是对殷尧藩的赞美和美好祝愿。B项,“也隐含了诗人自己的不平之意”无中生有。颔联表现了殷尧藩闲适自在的生活,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C项,“用‘骥’和‘鸡’来喻指殷尧藩,表达了对当权者不重视人才的愤懑”理解错误。“九霄终自别鸡群”是说殷尧藩非凡物,终当鹏飞九霄,与凡鸡不同,并非用“鸡”来喻指殷尧藩。另外,此句蕴含的是对殷尧藩才华的赞美和对他未来可期的美好祝愿,而不是“表达了对当权者不重视人才的愤懑”。
16.答案:①能创作“佳句”,是诗人对殷尧藩才华的肯定和赞扬;②经常从“阙下”听到其佳句,说明殷尧藩的名声已经在京城传播开来,亦是一种赞扬;③名声在京城传播,意味着殷尧藩未来可期,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暗含诗人对殷尧藩美好的期望和劝勉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佳句多从阙下闻”承接上句“相思不恨书来少”。为何思念殷尧藩却不遗憾他来信少?原来诗人经常能从“阙下”听到其佳句。能创作出“佳句”,表明殷尧藩的确有才华;而“阙下”代表帝王所居的宫廷,这里指京城,诗人经常在京城听到殷尧藩创作的佳句,说明殷尧藩的名声已在京城传播开来,表达了对殷尧藩才华的赞美。此句又与颈联“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呼应,诗人一直认为殷尧藩是千里马,小小县城容不下他,认为他终有一天会离开“鸡群”而鹏飞九霄,得到重用。而尾句证明了殷尧藩的名气已经在京城传开,这也印证了诗人的判断:殷尧藩未来可期,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此句含有劝勉与祝福之意,勉励殷尧藩好好努力,未来定能大展宏图。
17.答案: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金樽清酒斗十千;潦倒新停浊酒杯
18.答案:将文学创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指出作者用简洁洗练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情感充沛却不外露、思想深沉而不隐晦,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引发读者对其思想意义的深沉思考。
解析:从“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可知,此处使用了比喻,“文学创作”是本体,“海上溧浮的冰山”是喻体。此处使用比喻,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八分之七’的内容隐于水面之下”,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这种“简洁而含蓄的文体风格”的特征,借“冰山”的形象将说理形象化,情感充沛却不外露、思想深沉而不隐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引发读者对其思想意义的深沉思考。
19.答案: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老人与海》这部不朽作品,其创作的“冰山原则”在世界文学中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解析:画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老人与海》这部不朽作品不仅是他留给世人的”应改成“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老人与海》这部不朽作品”;二是搭配不当,“创造……影响”应改成“产生……影响”。
20.答案:①身临其境;②惊心动魄;③不可估量
解析:第①处,语境是说“生动直观”的描写让人有身处其中的感觉,可填“身临其境”之类的成语。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第②处,语境是说这场“生死较量”让人惊恐万分,可填“惊心动魄”之类的成语。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第③处,语境是说“价值”和“影响”无法估算,可填“不可估量”之类的成语。不可估量:不可以估计。指数量大或程度深。
21.答案:①在直叙中有插叙;②这些多角度的描写;③用语简约含蓄
解析:第①处,上文说“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叙写”,可知采用了直叙,结合下文“插入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可知,在叙述的过程中也采用了插叙,故此处可填“在直叙中有插叙”之类的内容。第②处,结合上文“作者对具体场景的描写是多样的……风云变化”可知,此处侧重讲海明威对具体场景的描写是多样的,可见是这些多角度的描写使画面具有立体感,故此处可填“这些多角度的描写”之类的内容。第③处,结合下文“他手拿‘板斧’,砍掉文学作品中的‘漂亮’的冗词赘语,还其清新的面貌。经过锤炼的语言,更显得简约流畅,意蕴丰厚”可知,海明威的语言风格是简约流畅,意蕴丰厚,那么他在叙述故事时用的是简约含蓄的语言,故此处可填“用语简约含蓄”之类的内容。
22.答案:B
解析:例句中的引号标示特定称谓。A项,标示直接引用;B项,标示特定称谓;C项,标示特殊含义;D项,标示反语或讽刺。
23.答案:
读书求术亦求道
谈到读书,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想起“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似乎道尽了读书的好处。几千年来,一代代的读书人前赴后继,想通过读书功成名就。
但是,功利性读书会让人骄傲,变得自高自大,所谓文人相轻就是这个道理。功利性读书,比的是读书量的多少,掌握知识的多少,获得头衔的多少。你获得的东西越多,你就越成功。所以说功利性读书,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变得强大,它告诉我们成功是光荣的,失败是可耻的,反而会让我们更容易痛苦。这就是追求成功的悖论,那就是越渴望成功,你就会越害怕失败,但越是害怕失败,它就会越容易控制你,从而让你越来越失败。
而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风光,而是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在他低迷的时候,他是否还有勇气继续前行。这样的勇气只有通过非功利性读书才能够获得。虽然功利性读书不可避免,但我们同样需要非功利性读书,只有非功利性读书才能让我们抵抗内心的虚空与虚荣。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这种虚荣心让我们天生就会跟人比较,就会追名逐利,从而变得患得患失。非功利性读书的目的,不是让我们追求外界的肯定,而是让我们去丰盈自己的内心。它让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让我们思考,当剥离掉外界赋予我们的一切之后,是否还能如颜回一般怡然自得。
外界对我们造成何种影响,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方式,我们觉得某祥东西重要,失去它必然会让我们感到痛苦。非功利性读书,可以让我们摆脱这种控制,但它不是让我们不要这些身外之物,而是让我们不为其所牵绊,有就好好享受,没有也有没有的活法。我们的内心由自己掌控,而不是随外界变动。功利性读书,获得的是知识,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味追求知识只会让人疲惫;而非功利性读书,获得的是智慧,智慧是一种悟,它可以让人一通百通,让人变得轻松自在。
知识是术,智慧是道。俗话说: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对于读书而言,在求术的同时,亦要求道,如此方可获得人生的真谛。
解析:立意探索材料一指出,狄更斯与自己小说中的孤儿有着一样的性情和一样的追求,他笔下主人公的徒步历险和经历磨难,体现了他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探索,也体现了他本人的心灵历程。可见作家通过他作品中的人物,反映自己在人生中的体验和感悟,体现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材料二指出,阅读世界文学大师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看到世间百态,理解人性、命运和生活,从而涵养我们宽广的心胸和睿智的人生态度。两则材料可谓点面结合,点明了经典作品的作用和价值:除了浅层次的故事讲述,更多的是透过人物传递文学大师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解读,对命运的把握,对品德的磨砺。而这些正是文学大师们的智慧结晶,隔着时空,越过国度,影响并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也正是经典作品魅力所在。题目要求学生驳斥“阅读文学作品只为应试”的观点,可见文体是驳论文。这种观点是肤浅的,是功利性的,学生要注意从审美的、精神的层面去驳斥,强调阅读文学作品,不仅给予我们知识上的充实,而且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涵养。在行文中,可将两种观点对比论述,这样更具有说服力,也更符合驳论文的要求。
具体立意如下:书中自有人情百态,书中自有智慧锦囊;经典给我一双慧眼,放眼看世界,静心悟人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