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学习 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学习 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6 19:2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学习——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A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代,没有哪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人的时代性,也就是人的历史性,因为任何时代都是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都是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个人处境观察事物和世界的,因此历史性和时代性既是人类认识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不可超越的命运。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不是绝对精神的体现者,而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是生活于具体时代的现实的人。他们的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创造的思想学说不仅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要求,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智慧。真正伟大的思想既有时代性,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有人认为,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不是精华的早就被历史淘汰了,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法是不对的。这样说对吗?我认为只说对了一半。传下来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并非文化自身的选择,而是人的选择,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当权者的选择,他们是按照他们的标准进行文化传承的。传统文化的演变并非文化自身的演变,而是要经过时代和历史的过滤与筛选,而过滤与筛选的标准不可能脱离阶级的标准,因为在任何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朱熹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当然有他的标准。乾隆编《四库全书》时的取舍和删改也有其标准。我们处于当代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同样有我们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说,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文化不像苹果,烂在哪里,一目了然,可以一分为二,去掉烂的,保留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对待传统文化不可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经过自己的咀嚼,这就是阅读和理解。只是每个时代、每个阶级关于“精华”与“糟粕”的标准不同而已。对我们来说,区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迷信的、落后的、反动的都是糟粕。
用什么观点来解读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以西释儒、以儒释儒,抑或是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传统文化,其差别之大是不言自明的。在当代中国,儒学研究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肯定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取代儒学,那么无论是照着讲还是接着讲,都仍然囿于儒学传统范围内,而不能生发出新的与时代相适应、与历史进步方向相一致的思想,那么重视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呢?传统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通过激活、碰撞、吸收,产生新的思想。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的时代性》)
材料二: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传”和“承”区分开来,一方面坚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另一方面要有选择、有条件地“承”。我们这样做了,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在我们国家发挥作用,也可以为世界提供有益的经验。
对待传统文化,首要的是“传”。“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现在很多物质或非物质的传统文化岌岌可危,有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传”的人,很急迫的问题是要赶快记录、赶快保护保存,尽量延长它的寿命。如果实物已经不能保存,那么就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包括录像、录音、照片、档案等。当前,最重要的也是“传”。“传”是无条件、无差别的。传统文化并不都是好的,其中不少是腐朽的,要不要传?也要传。因为这也是传统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记录下来,我们的后人怎么会相信和理解历史?如果不把这部分记录下来,我们今天能够达到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超过古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也许隐藏着今天还不能理解的智慧。对传统文化中的这部分内容,先不要忙着清除,不如把它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也许中间所蕴含的智慧今后可以发挥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还要“承”。“承”就是继承、发扬、延续,还包括转化和创新。把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之后怎么办?是不是都要学习和弘扬?不行,要区别和选择。对于精华的部分,不仅要保留,而且要使它发挥作用;对于糟粕的部分,要留下来让后人知道,也不需要扩大。中国以前有各种礼仪,尊重别人,恪守正常的次序和礼节,这是对的;但过分的甚至不讲人性的那种谦卑,是要不得的。
在“承”的过程中,既要兼收并蓄,也要“本土优先”。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比较适合本土的环境。所以,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比较的过程中,因为要“承”的东西太多,应该分轻重缓急。比如,现在某个地方最紧缺、最需要继承的是什么,我们这一段时间就应该优先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传统文化今天起的作用更大,可以优先;有些起的作用并不大,就可以晚一点儿。传统文化在用的时候要注重效果,有的要加上新的内容。如果不完成创造性转化,那么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很难得到弘扬。
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实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承”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当然,文化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中国证明行之有效的,不一定能在其他国家生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一方面要自信,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包容和多元的态度,在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实现彼此借鉴和相互交融。
(摘编自葛剑雄《对待传统文化,要分清“传”和“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称得上伟大。
B.传统文化的流传与演变受着处于统治地位的当权者的影响,更受着文化自身的影响。
C.当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就是无条件、无差别、有意识地“传”。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是有条件、有选择的,既要兼收并蓄,也要讲究“本土优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个时代、每个阶级关于“精华”与“糟粕”的标准不同,所以“精华”和“糟粕”是分不清的。
B.如果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仍处于原有传统之中,不能与时俱进,那么重视传统文化没有意义。
C.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我们只需保留下来让后人知道即可,不可复制和扩大。
D.现在有些学校让小孩子穿上汉服,朗诵儒家经典,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南北朝时期,南方方言保留了本民族语言,北方方言大量地吸收了外来民族的语言。
B.某地方的古老山歌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在社会上传唱。
C.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人类“恶”的集中表现,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下来。
D.美国建筑师设计燕京大学时,外部采用中国宫殿结构,内部添加暖气和现代设备。
4.材料一第三段是如何采用破立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二的语言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读书杂谈(节选)
鲁迅
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②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坐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罢。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地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祥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⑤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到读书,作者在文中重点讲述了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B.在作者看来,职业的读书是因为升学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读书,这种读书很痛苦,很可怜。
C.嗜好的读书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读书方式,这种读书依靠浓厚的兴趣,不为某种目的而读。
D.作者认为,职业的读书不可避免,但在职业的读书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嗜好,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引出“谈读书”的话题,第②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读书情况,并重点论述了职业的读书。
B.本文论述语言非常严密。比如,第②段中加粗的“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避免了绝对化表述。
C.第③段中提到“爱打牌的”是为了论证嗜好的读书是出于自愿,是没有利害关系束缚的。
D.第④段,论证青年应看课外书,作者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先举《红楼梦》的例子论证不能读哪种课外书,然后从正面论证能读哪种课外书。
8.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9.结合文本内容,请说说你对当今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认识。(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节选自《颜氏家训 勉学》,有删改)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钞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可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及此间之纷冗乎?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
10.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3分)
多A见B士C大D夫E耻F涉G农H商I差J务K工L伎M射N则O不P能Q穿R札S笔T则U才V记W姓X名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聊举近世切要”与“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
B.冠婚,即冠礼与婚礼,二者均是嘉礼的一种。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
C.“或因家世余绪”与“或王命急宣”(《三峡》)两句中的“或”字含义相同。
D.“学问之道无穷”与“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中的“穷”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大夫的子弟,一般较早就接受了教育,《诗经》《论语》为其首读书目,待其身体和性情都初步确定之后,还要加倍对其进行教诲诱导。
B.人活在世上,就应当有专长的事业,如当农民就要考虑耕作之事,当商人就要谈论买卖等,如果不勤奋学习,可能会让自己一生受到羞愧屈辱。
C.曾国藩对在家读书与在外读书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具体阐述,批判了在家读书不能用功的观点,进而让弟弟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读书地点。
D.两篇文章虽然都涉及学习话题,但是阐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而乙文则侧重阐述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2)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14.对于青少年而言,能否有志于学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影响?请结合甲文内容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读书
【唐】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②,犹胜凡俦侣③。
读书
【宋】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
读书本意在元元④。
灯前目力虽非昔,
犹课⑤蝇头二万言。
[注]①梠(lǚ):屋檐。②蠹鱼:蛀食衣服、书籍的小虫。③俦侣:朋辈。④元元:黎元,指人民。⑤课:阅读。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皮诗首联运用设问,表示他没有其他的家产,值得夸耀的就是能堆到屋顶的书。
B.皮诗领颈两联叙写自己读书的情况和心得,尾联通过比较,强调自己不爱“俦侣”。
C.皮诗中“圣人”“英贤”,指书的作者,或者指书中记录的对象,或二者兼而有之。
D.陆诗三四句通过自叙,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在孤灯下老眼昏花读书的诗人形象。
16.两首诗写的都是读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面文段中的空缺名句。
“革故鼎新”思想是中华文明永葆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强调的是“革故”,而荀子在《劝学》开篇以“青”和“冰”为例证的(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则是“鼎新”。“革故鼎新”还可以推动人通过内省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荀子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故鼎新”思想里还包含着尚学的思想,如韩愈在《师说》里说“圣人无常师”,并列举孔子向不同的老师请教学习的事例来证明,同时指出弟子在某些方面可以高于老师,原因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故鼎新”思想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和中华文明不断演进,今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更需要继承革故鼎新精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1分)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1)___________,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2)___________,最主要的是“砭痼弊常取类型”。虽然它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杂文注重笔法和文采的运用。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斐然,精练、别致,往往庄谐一起并用、骈句散句结合,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18.下列各句中的“是”与文中加粗的“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是没去。
B.他跑得满身是汗。
C.这场雪来的是时候,正所谓“瑞雪兆丰年”。
D.节约是不浪费的意思。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2分)
20.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9分)
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①____________的事!我以为幼稚的人,或者老大的人,如有幼稚的心,就说幼稚的话,只为自己要说而说,说出之后,至多到印出之后,自己的事就完了,对于无论打着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②____________的!就是在座的诸君,料来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产生罢,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③____________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节选自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21.文中画框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礼记·中庸》有言:“行前定则不疚。”意思是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强调做事之前要周密谋划。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说明行事犹豫不决,事业很难成功,强调做事要坚决果断。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对于传统文化的流传与演变,相对于文化自身的影响,处于统治地位的当权者的选择更重要。
2.答案:A
解析:“是分不清的”错误,按照各自的标准区别精华与糟粕即可。
3.答案:C
解析: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首要的是“传”。“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A项,这不是传,是变化。B项,这不是传,是继承、发扬。C项,这是传。D项,这不是传,是继承、转化和创新。
4.答案:首先驳斥了“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法是不对的”的错误观点,然后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确立自己的观点:传下来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结合“有人认为,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我认为只说对了一半”可知,首先驳斥了“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法是不对的”的错误观点;结合“传下来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为……我们处于当代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同样有我们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知,然后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确立自己的观点:传下来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按照我们的标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答案:①准确严谨,逻辑性强。文中使用了“一方面”“另一方面”“首要”“还要”以及表转折、假设等关系的关联词语等。②通俗浅易。全文语言平实通俗,如“先不要忙着清除”,便于读者接受与理解。③多用问句。如“要不要传?”“之后怎么办?”等,引人深思。
解析:分析语言特点,主要从语言风格、句式、用词等方面入手。材料二是议论文,用词严谨;且多用问句,引发读者思考;全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然后结合文本中的句子具体分析即可。
6.答案:B
解析:“这种读书很痛苦,很可怜”理解不正确,原文是“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7.答案:D
解析:举《红楼梦》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应在课堂上或功课还没完成的情况下,偷读课外书。
8.答案:类比论证。画线的句子将嗜好的读书类比为游公园,论证了嗜好的读书因随意而有趣味的观点,深入浅出,通俗形象。
解析:类比论证是用已知的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这样的类比使嗜好的读书因随意而有趣的观点易于被读者接受。
9.答案:当今的中学生为升学而读书,既苦又累,缺乏兴趣,阅读面狭窄,只能算是职业的读书,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按照鲁迅先生的教导,在职业的读书之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嗜好的读书。
解析:本题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题目,要结合文本观点,联系中学生阅读的现实情况,谈自己的看法。需注意,不能仅是发现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答案不唯一,结合文本,联系现实,有理有据即可。
10.答案:IMS
解析:“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句式相似,结构对称,两者之间应断开,“农商”后应加句读;“射则不能穿札”与“笔则才记姓名”句式相似,结构对称,应各自独立成句,故“射”“笔”前应加句读断开。故选IM、S。
11.答案:C
解析:“或因家世余绪”中,“或”指有的人。“或王命急宣”中,“或”指有时候。
12.答案:C
解析:“曾国藩对在家读书与在外读书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具体阐述”错误。文中没有相关表述,原文“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是说“(明年进修学业的地方)或者在家中,或者在外地,没有不可以的”。“让弟弟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读书地点”错误。原文“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是对弟弟们选择学习地点的询问,告诉他们在哪里都可以读书。
13.答案:(1)自古以来那些英明的君王和圣贤的皇帝,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的百姓呢!
(2)各位弟弟如果能像这样有恒心,那么即使像四弟这样资质中等的,也会有所成就,何况六弟、九弟这种资质上等的呢?
解析:(1)“犹”,尚且;“况”,何况;“凡庶”,普通的百姓。(2)“恒”,恒心;“虽”,即使;“资”,资质,禀赋。
14.答案:有志于学,能够成就清高的事业;反之,则成为平庸之辈。
解析: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可概括出:有志于学,能够成就清高的事业。由“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可概括出:反之,则成为平庸之辈。
[参考译文]

自古以来那些英明的君王和圣贤的皇帝,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的百姓呢!这类事情在经书史书中到处都能见到,我也无法一一举例,姑且举一些近代比较重要的例子,来启发你们,使你们觉悟。士大夫的子弟,几岁及以上的,没有不接受教育的,学得多的可能学到了《礼记》《左传》,学得少的也至少读过《诗经》《论语》。到了成人、结婚的年纪,身体和性情初定;借着这个时机,必须加倍进行教诲诱导。有志向的人,就能接受磨砺,从而成就清高之业;没有操守的人,自己就会懒惰、懈怠起来,从而成为平庸的人。人活在世上,就应当有专长的事业。农民就要考虑耕种之事,商人就要谈论货物钱财,工匠就要做出精良的器物,技师就要深思制作方法,武士就要习惯张弓骑马,文人就要会论经讲书。我经常看到一些士大夫将涉足农商事业视为耻辱的事情,做工匠和技师又不够水平,射箭射不穿铠甲上的叶片,提笔写字只能记下自己的姓名,整天饭饱酒足之后就迷迷糊糊无所事事,就这样消磨时光,最后过完一辈子。有的人凭借着家中世代留下的功业,获得了一官半职,便自认为满足了,完全忘记还要治学。各种因公因私举办的宴饮集会中,谈论到古代的诗词歌赋,(他们)却只能低头沉默,打哈欠伸懒腰罢了。有见识的旁观者,都想代替他钻到地底下去。为什么舍不得花费几年时间勤奋地学习,却要让自己一生受到羞愧屈辱呢!

学习问难之道没有穷尽,总要以有恒心为主。为兄往年最缺恒心,近年情况稍好,但仍然没有达到纯熟的境界。从七月初一至今没有一天间断,每天临帖一百个字,抄写一百个字,看书少的时候也必须看够二十页,多的时候就不说了。从七月起,到现在已看了《王荆公文集》一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汊书》一百卷,都用红笔加以圈点批注。即使非常忙,也必须完成当天的功课,不因为昨天耽搁而今天补做,也不因为明天有事而今天预先做。各位弟弟如果能像这样有恒心,那么即使像四弟这样资质中等的,也会有所成就,何况六弟、九弟这种资质上等的呢?
明年进修学业的地方,不知定下来没有?或者在家中,或者在外地,没有不可以的。说在家学习不能用功,不过是善于推卸责任而已。我现在在京城,天天事务繁多,而仍然坚持读书从不间断,何况家中怎么也不会如我这里事务繁杂!千万不要因为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的功课,更不要因为考试临近而间断看书的功课。
15.答案:B
解析:B项“强调自己不爱‘俦侣’”错,“俦侣”意为“同伴”,尾联是说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故选B。
16.答案:①皮日休侧重写读书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开卷之乐,指明读书是与圣贤的精神对话,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习圣贤精神,并从中获得给养。②陆游侧重写读书的目的和态度,表达了他为平民百姓坚持苦学而别无他求的可贵精神。
解析:皮诗中认为在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可以与古圣贤进行心灵的对话,这种心灵的对话可以超越时空,没在同一时代并不妨碍他们相互欣赏,可以从读书中学习先贤的精神。此诗侧重的是读书的情感体验。陆诗说“读书本意在元元”,读书是为了黎民百姓,强调读书的目的不是为自己,是为拯救苍生。“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即便自己现在已经老了,依然要多阅读,这是一种坚持苦学的学习态度。
17.答案:(1)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8.答案:D
解析:D项和文中加粗的“是”都表示联系两种事物,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A项,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B项,表示存在;C项,表示适合。
19.答案:(1)杂文又有愉悦性;(2)杂文的形象性
解析:(1)处,根据分号可知,此处应与前文“杂文具有战斗性”并列;根据段末的“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可知,此处可填“杂文又有愉悦性”之类的内容。(2)处,根据前文“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以及后文对杂文形象性的表述可知,此处可填“杂文的形象性”之类的内容。
20.答案: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句散句结合,令人叫绝。
解析:画框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一是“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斐然”结构混乱,应改为“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或“杂文还要文采斐然”;二是“一起并用”重复赘余,可删去“一起”。
21.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成长中的人才比作嫩苗,并且将恶意批评家恣意批评比作驰马,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恶意批评家对人才的戕害。
解析:画框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其中,“嫩苗”指的是成长中的人才;“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说的是恶意批评家对成长中的人才恣意批评,将其比作驰马,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恶意批评家对人才的戕害。
22.答案:①无可救药;②置之不理;③成千上万
解析:第①处,语境中“老衰和腐败”是作者认为的没有希望、无法挽救的情况,故此处可填“无可救药”之类的成语。无可救药:病得很重,已不能救治。多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第②处,“自己的事就完了”表明对其他批评是不在意的,故此处可填“置之不理”之类的成语。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第③处,语境中假设天才很多,却因为没有培养天才的泥土,终将不能发达,故此处可填“成千上万”之类的成语。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23.答案:
事预则立,笃行乃成
《礼记 中庸》有言:“行前定则不疚。”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周密安排,事预则立。《史记 淮阴侯列传》中说:“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退而结网,践行不倦,果决行动,笃行乃成。我辈青年,生于当下,面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自当擘画蓝图,笃行不怠,事预则立,笃行乃成。
“预”为功成之基。擘画蓝图襄盛世,青衿志远运筹谋。回首百年党史,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提出,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深远,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之前的全盘考量,从土地改革到计划经济的时代需求,从改革开放到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实施,从雄安新区的建设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规划,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有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预”,不预则事不成,预则事立。故而,面对民族复兴的新征程,现代化的新使命,我们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的同时更应该擘画筹谋,周密安排,这是中国梦圆、民族复兴的第一步。
“行”为功成之法。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履践方能致远,笃行才能不怠,终日而思不如须臾学习,登高才能望远,蹬水方知深浅。行动,果决的行动才是所有决策化为战绩的条件。有了计划,就一定要坚决执行,唯有如此才能登高览胜景。林觉民、梁启超以行动让中国人民挺起了脊梁;钟扬、李保国以行动践行着民族复兴的伟业;黄文秀、毛相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勇毅前行。正是他们见证了中国的奇迹,他们用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在人类文明形态日新月异的今天,空谈误国,行动兴邦。
追星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有事先的斟酌考量、规划筹谋,又有果决勇毅的行动,不畏蒽不前,不患得患失,干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利,事半功倍。反观当下,仍然有不经过反复斟酌就草率决议的盲目,随处可见的烂尾楼、废弃的文化博物馆、空有华美外表但闲置不用的高架桥……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事先的规划考量,“烂尾”是注定的。当然,有了计划还需要执行力,若在执行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不能一以贯之,就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如今世界大同,人类同命运,擘画筹谋与笃行不息,当两处开花,花开不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州之,笃行之”,《中庸》告诉我们笃行不息,行稳致远;《史记》有“聪以知远,明以察微”,强调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体察能力。洞幽烛微,于行动之前,全盘考虑,谋篇布局,才能有的放矢,立于不败之地。殚精竭思、深谋远虑以周密安排;摩顶放踵、胼手胝足以果决行动。事预则立,笃行乃成。
解析:(1)审题提示:材料由两则名言及其解读内容组成。“行前定则不疚”强调做事之前要周密谋划。语出《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段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更容易成功,没有准备就更易失败。说话前做好准备就不会言语滞塞不通,做事前做好准备就不会陷入困境,行动前做好准备就不会内心不安,出发前做好准备就不会无路可走。由此可知,事前做好准备是十分重要的。“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强调做事要坚决果断。语出《史记 淮阴侯列传》:“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蹣躅,不如驽马之安步。”这段话的意思是:犹豫不决的猛虎,不如敢用毒刺刺人的蜂、蝎;踯躅不前的骏马,不如稳步向前的劣马。由此可知,果敢善断是可贵的,犹豫不决则不能使事业获得成功。这两则名言都对人们做事有指导作用。(2)写作提示:①围绕做事要“周密谋划”“坚决果断”展开写作;②写作可侧重其中一个方面,也可将二者结合起来。(3)高分作文的必备条件:①符合写作提示的要求;②阐述“周密谋划”与“坚决果断”之间的辩证关系;③内容较丰富,材料较新鲜,分析较深刻;④表达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