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022版课标 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学习重点 《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与恩格斯
革命活动:马克思多次在《_______》上发表文章 ,抨击普鲁士政府;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马克思在伦敦写出了《_______》等著作。
主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______________。
莱茵报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
发表时间:______年。
内容
(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_________的历史。
(2)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______________取代。
(3)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4)号召_________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 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848
阶级斗争
共产主义社会
非常革命
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第一国际:______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186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
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建立:______年3月28日。
意义: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
结果: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1871
无产阶级政权
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阶级对立,推动了思想的批判与创新,对人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20年,英国总就业人口的63%已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发展。
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但无产阶级却依然无权。
1835年,英国棉纺厂工人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工资十分微薄,童工更占到52%。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1847年,欧洲多国工人参加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在伦敦正式出版。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造成了哪两大对立阶级,以及造成这两大阶级对立的原因。
【答案】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原因:无产阶级在经济上遭受剥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2)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名称。根据“纲领”出版前的相关史事和所学知识,概述“纲领”起草并出版的历史背景。
【答案】纲领:《共产党宣言》。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暴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精华。
(3)根据“纲领”出版后的相关史事和所学知识,概述“纲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获得蓬勃发展。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它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以上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 )
A. 促进了工人运动高涨
B.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基础
C. 推动了巴黎公社成立
D.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A
【易错例题答案与解析】A 根据题干中“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进行经济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促进了工人运动高涨,故选A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B项;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材料未提及巴黎公社,排除C项;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主要是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无关,排除D项。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马克思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励工人,他将知识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有 ( )
A. 发表《人民宪章》,领导英国宪章运动
B. 吸取前人思想,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 发表《共产党宣言》,指导工人运动
D. 创作《国际歌》,领导巴黎公社运动
C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1. 根本原因: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
2. 重要原因: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3. 意义: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1. (2023·山东)17岁的卡尔·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中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表明他 ( )
A. 已经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B. 明确了一生前进的目标
C. 初步决定撰写《资本论》
D. 发现与恩格斯志同道合
B
2. (2023·湖北)《新莱茵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6月一起创办的报纸,报纸订户最多时达约6 000份,没有一家德文报纸“像《新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该报纸 ( )
A. 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B. 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C.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B
3.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资本论》的出版
C. 《国际歌》的诞生
D. “第一国际”的成立
A
4. (2023·江苏)它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批判的理论,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这一理论就不会消亡。“这一理论”是 ( )
A. 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
C. 马克思主义
D. 自由主义
C
5. (2023·江苏)19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下列回答的是 (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1787年宪法》 D. 《共产党宣言》
D
6. (2023·四川)恩格斯曾告诫说:“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这一“告诫”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 ( )
A. 指导了巴黎公社的成功
B. 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C. 抨击了殖民主义的罪恶
D. 鼓舞了亚非人民的解放斗争
B
7.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诞生。公社成立后,制定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措施:摧毁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代之以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这些措施说明巴黎公社 ( )
A. 消除了资产阶级的威胁
B. 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C. 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D. 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
8. (2022·广东广州)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写了著名的战斗诗篇《国际》。后来,作曲家为其谱曲,定名为《国际歌》。以下是《国际歌》中的一段歌词:
其中“我们自己”是指 ( )
A. 无产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地主阶级 D. 农民阶级
A
9. (2023·山东)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针对新的实际进行的巨大的理论改造和划时代的理论创新。据此可知,马克思主义 ( )
A. 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
B.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思想
C. 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D. 是世界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A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
【答案】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2)这一理论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试举一例说明。
【答案】例子: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言之有理,举出一例即可)(共35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和完成了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2版课标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重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含义与性质
含义: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_________”。
性质: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首先兴起的条件
政治:17世纪末,英国___________建立后,政局稳定。
经济: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其他:英国通过殖民掠夺获得资金、原料和海外市场。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
纺织技术的革新
飞梭: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珍妮机:______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新动力:1785年,_____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到19世纪30年代,_______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工厂制度: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______替代,现代_________最终确立。
1765
瓦特
蒸汽机
大工厂
工厂制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
火车与铁路
铁路时代开启:1825年,由_________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意义: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意义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_______水平,人类进入“_________”。
(2)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斯蒂芬森
生产力
蒸汽时代
(2023·浙江衢州)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说:“在这里(英国),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1所示机械的名称,以及图2中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者的名字。
【答案】机械名称:蒸汽机。发明者:斯蒂芬森。
(2)综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和“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的表现。
【答案】奇迹表现: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交通等领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的试验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英国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促进英国城市化的发展。
野蛮表现:燃煤蒸汽机的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对自然界和人类造成危害;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居住条件差,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021·广东广州)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拜访客户,或用短棍敲门或用长杆敲窗(见下图),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 ( )
A. 欧洲大学的兴起
B. 工人运动的需要
C. 《人权宣言》的发表
D.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D
【易错例题答案与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英国和爱尔兰等地出现了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用短棍敲门或用长棍敲窗,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这一时期是指工业革命时期;因为当时英国的现代工厂制度确立,需要准确的开工时间,这是工业革命发展所导致的,故选D项。
“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英国的历史极其诱人,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英国“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的是 ( )
A.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B. 首先开始文艺复兴
C. 打败“无敌舰队”
D. 开始“三角贸易”
A
一、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1. 政治保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资金条件: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圈地运动等完成了资本积累。
3. 动力: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和海外市场扩大,手工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主要原因)
4. 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造成大量农民失业和破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雇佣劳动力。
5. 科技条件: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大量技术,以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科学支持。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1. 对英国:推动了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2. 对世界
(1)积极影响
①政治: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确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全球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②经济: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③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化不断发展,文明化程度提高。
④思想文化:自由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并发展;逐步趋向科学化、理性化。
⑤国际关系:东方从属于西方;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⑥社会结构:整个社会日渐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2)消极影响:无产阶级相对贫困;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
三、工业革命的启示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坚持“科技兴国”战略。
2.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3. 大国工匠精神:坚持不懈、钻研探索、精益求精等。
1. (2023·四川)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
A. 飞梭的发明
B. “珍妮机”的发明
C. 蒸汽机的改进
D. 蒸汽机车的出现
B
2. (2023·黑龙江)英国人瓦特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知,瓦特的主要贡献是 ( )
A. 发明飞梭
B. 发明“珍妮机”
C. 改进蒸汽机
D. 设计蒸汽机车
C
3. (2023·山东济南)下图描绘的是19世纪早期英国煤矿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出把煤从井下运到地面使用的动力机械是 ( )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B
4. 下图所示机车的正式试车,标志着 ( )
A. 工业革命正式开始
B. 铁路时代的开始
C.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D. “蒸汽时代”到来
B
5. 下表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部分)。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
A. 纺织业快速发展 B. 工业化已经完成
C. 工厂制度的确立 D. 交通运输业革新
C
6. “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 000人,到1840年减至123 000人,到1856年时只剩下3 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出现材料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产生了抵触情绪
B. 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新兴工业部门
D. 环境恶劣导致从事手工劳动的人数减少
B
7. (2023·四川攀枝花)下图所示数据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 促成了钢铁工业的产生
B. 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
C. 密切了生产与市场联系
D.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D
8. (2023·山东)早在2015年的时候,新加坡知名学者、资深外交家马凯硕就曾表示:西方统治世界的这200年并非常态,西方霸权时代将迎来终结。据此推断,“西方霸权时代”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工业革命
D. 法国大革命
C
9. (2023·河北)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数十年间,整个国家向城市化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却无人能够阻挡这一趋势,只能去适应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 ( )
A. 发生的历史背景
B. 开始的具体标志
C. 发展的有利条件
D. 带来的社会影响
D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校组织了一次题为“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的活动课,下面是活动的相关材料。
前言: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引发整个经济领域以及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
板块一: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板块二:工业革命。
板块三:第一个工业社会的到来。
结语:在圈地运动、海外扩张、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波又一波浪潮的推动下,19世纪中叶的英国站在了世界现代化的最前沿,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1)充实板块一。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被剥夺了土地,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海外扩张和政治革命为英国现代化启动提供的历史条件。
【答案】海外扩张:扩大了市场、资金和原料来源。政治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装饰板块二。从下列三幅图片中,选出一幅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代表,简要说明它入选的理由。
【答案】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了其他部门发明和使用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动力。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加强了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任选一个作答即可)
(3)解释板块三。根据前言和结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介绍现代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给英国带来的变化。
【答案】变化: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经济上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现代工厂制度得以确立,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政治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统治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