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学习学习项目三 20世纪西方音乐轨迹》教案(表格式)七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新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学习学习项目三 20世纪西方音乐轨迹》教案(表格式)七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新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9-06 20: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音乐》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对音乐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兴趣,但在音乐历史和理论方面知识尚浅。他们喜欢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对流行音乐有较高的接受度。在教学中,应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教学内容应适当简化,注重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培养学生对20世纪西方音乐不同风格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欣赏并理解其艺术价值。
艺术表现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能够展示对特定音乐类型的理解和分析,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通过撰写赏乐心得或随笔,表达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思考。
文化理解 增强学生对西方音乐文化背景的理解,认识到音乐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20世纪西方音乐的多样性和发展脉络。
2. 掌握几种代表性音乐类型的风格特点和代表作品。
难点 1. 区分不同音乐风格的细微差别。
2. 深入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播放器、学生作业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初步了解。
2. 展示一段20世纪的流行音乐和一段现代派音乐,让学生感受两者差异。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类型的音乐在20世纪的发展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4. 引入新课主题:深入探索20世纪西方音乐的轨迹。
5. 分发学习资料,包括音乐家的简介和代表作品列表。
6.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资料进行小组研究。 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对20世纪音乐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深入研究。 激发学生兴趣,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小组研究 1. 监督学生小组活动,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2.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解答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如互联网、图书馆等,进行深入研究。
4. 定期检查各小组的进展,给予反馈。
5. 引导学生思考:所选音乐类型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当今的新变化。
6. 准备小组展示的指导和建议。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感兴趣的音乐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记录研究过程,准备展示材料。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展示 1. 安排展示顺序,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
2. 在每个小组展示后,提出问题或评论,引导全班深入思考。
3. 记录每个小组的展示内容和表现,为后续评价做准备。
4. 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互动,增加课堂互动性。
5. 总结各小组的展示,强调20世纪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6. 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音乐类型中获得的启发。 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其他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研讨会准备 1. 介绍研讨会的主题和目的,强调现代音乐的聆听体验和未来音乐艺术发展的可能性。
2. 指导学生如何准备研讨会的发言内容,包括观点的清晰性和逻辑性。
3. 提供研讨会的基本规则和流程,确保研讨会的顺利进行。
4. 鼓励学生提前准备,包括搜集资料和思考问题。
5. 检查每个小组的准备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研讨会中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根据研讨会主题准备发言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完善发言材料。 培养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为研讨会做准备。
研讨会进行 1. 主持研讨会,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发言。
2. 在每个小组发言后,提出问题或评论,引导全班深入思考。
3. 记录每个小组的发言内容和表现,为后续评价做准备。
4. 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互动,增加研讨会的互动性。
5. 总结研讨会的内容,强调音乐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6. 引导学生思考:从研讨会中获得的启发。 各小组轮流发言,分享观点和见解。
其他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结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20世纪西方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2. 引导学生反思:在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 鼓励学生提出对未来音乐艺术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4.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走进我的听觉世界”的赏乐心得或听乐随笔。
5. 提醒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6. 收集学生的反馈,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经历,分享个人收获。
学生准备作业,思考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其反思和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 1. 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包括主题、内容和格式。
2. 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4. 提供反馈渠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5. 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
6. 收集学生的初步想法,为个别指导做准备。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作业要求。
学生开始构思作业内容,准备写作。 确保学生理解作业要求,为高质量完成作业做准备。
作业设计
小组研究报告 1.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20世纪的西方音乐类型,深入研究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特点、发展脉络及当代变化。 2. 准备一份小组报告,包括PPT和口头汇报。
个人听乐心得 1. 选择一位20世纪的西方作曲家或一部作品,撰写一篇听乐心得。 2. 文章需包含个人感受、音乐分析及对音乐的思考。
板书设计
主标题:20世纪西方音乐轨迹 副标题:流行音乐 vs. 现代派音乐 内容框架: - 代表人物与作品 - 风格与特点 - 发展脉络 - 当代变化 - 启发与思考 使用时间轴展示不同音乐类型的发展历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学生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表现出浓厚兴趣。 2. 小组合作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撰写听乐心得时,分析不够深入。 2. 时间管理需改进,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时间进行展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