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23 10:3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城市南洋中学2015秋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历 史 试 卷(文科)
2016年1月
总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谷侃 审核人:陈学海
第Ⅰ卷 (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3分,共计9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3.宋代理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下哪些社会风气的逐步形成( )
①重忠孝 ②讲廉耻 ③注重气节 ④重实用知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该言论当出自:( )
A.孟子 B.陆九渊 C.王阳明 D.朱熹
5.黄宗羲提出的反映时代变化的经济主张是( )
A.抨击“存天理,灭人欲” B.抨击君主专制
C.抨击孤秦陋宋 D.提倡“工商皆本”
6.中国科技新馆举行“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时,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新四大发明。下列表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理由是( )
A.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B.丝绸在古代发明中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范围最远
C.与火药和指南针相比,青铜和瓷器技术更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世界人类文明的进程
D.造纸印刷对人类文明的传播贡献巨大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8.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京剧艺术是中国戏剧中的国粹。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三幅图片,依据下图情景,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京剧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9.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10.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11.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其思想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12.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在这里,胡适对《新青年》评价的理由是: ( )
A.《新青年》代表了提倡维新,推动富国强兵的时代
B.《新青年》代表了反对专制,宣传君主立宪的时代
C.《新青年》代表了主张共和,掀起民主革命的时代
D.《新青年》代表了批判复古,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13. 李大钊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4.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粹主义
15.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下领导人为之努力的共同梦想是( )
A.民族独立 B.救亡图存 C.民族复兴 D.民主革命
16.2015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2周年,回顾毛泽东提出的下列理论与观点,其先后顺序应该是:①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
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17.“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 )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 B.七大,十三届四中全会
C.七大,十五届七中全会 D.七大,十五大
18.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
A、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下列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20.“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那么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启蒙运动
21.有关中共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C.改革开放后提出
D.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22.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
A.汽船 B.电灯 C.计算机 D. 火车
23.认为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以上观点的哲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塔格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24.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②提出 “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③把古希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科
④提出“致良知”,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共同的“高明”之处在于(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26.人文主义者阿皮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 ( )
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 B.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
C.肯定人是价值和创造性 D.强调发展个性
27. 马克思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
A.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B.君主的权利与党派的信仰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8.作品里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结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是哪部作品的主题( )
A.《石工》 B.《自由引导人民》 C.《拾穗者》 D.《日出·印象》
29.下列物理学理论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相对论 ②牛顿经典力学 ③量子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30.下列作品中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的是( )
第Ⅱ卷 (主观题共30分)
二、材料解析和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1.(10分)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回答相关问题。
(1)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请回答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分)
(2) 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 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上述模拟情景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1分)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请回答毛泽东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2分)
32.(10分)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
(1)试举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分别在这些领域中学习西方的重大事件及主张。(6分)
(2)归纳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学习西方的特点。(2分)
(3)你对“西学东渐”的学习过程有何认识?(2分)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塔戈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 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分)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由谁引发 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2分)
高二期末历史参考答案2016.1.19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C D C A D B D D D D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D D D C B B A D C C D D D
二、材料解析和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31、【答案】
(1)孔子;仁、礼、德治。(2分)
程颐、程灏、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答出一人给1分,共2分)
(2)新文化运动(1分); 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2分)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1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2分)
32、【答案】
(1)事件及主张:①器物: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掀起了洋务运动。(2分)
②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分别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2分)
③思想:A.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了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后期(新阶段),以李大钊为代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
(2)学习西方的特点:①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③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主流。(2分,答对2点给2分)
(3)认识: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三个阶段,总体体现了渐进性、层次性和继承性;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③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④先进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流,又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⑤注意将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将爱国主义与发展近现代化相结合;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等(2分,答对2点给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3、【答案】
(1)智者运动或智者学派;(1分)“人是万物的尺度”。(1分)
(2)宗教改革;(1分)马丁·路德;(1分)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或创立了路德教,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2分)
(3)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天赋人权。(2分,答出任意两个即可给分)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