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蚯蚓的选择
目录
导入
01
活动探索
02
研讨
03
课外延伸
04
习题精炼
05
复习巩固
1、设计实验验证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探究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
研究的问题: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活动猜想:绿豆苗的生长 光照。(填“需要”或“不需要”)
材料:两盆长势基本相同的绿豆苗、水。
活动过程:把一盆绿豆苗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每天观察绿豆苗的长势,把一星期后两盆绿豆苗长势记录在表中。
保持实验条件不变,继续观察两盆绿豆苗的变化。
需要
有光
黑暗
高度 茎、叶的颜色 茎的粗细 保持实验条件不变,继续观察绿豆苗生长的现象。 活动分析 实验结论
光照下的绿豆苗(对照组) 平均5cm左右 茎呈暗红色,叶片是翠绿色。 短直而粗壮 一些时间后,光照下的绿豆苗生长良好,黑暗中的绿豆苗营养不足,甚至枯萎。 从实验记录能得知对照组的绿豆苗生长状况良好,实验组的绿豆苗生长情况不良,说明绿豆苗在光照的条件下能生长得更好。
黑暗处的绿豆苗(实验组) 平均9cm左右 茎几乎是白色的,叶片发黄。 细长而弯曲
2、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光的实验记录表 日期:
绿豆苗的生长需要光照。
3、阅读下列资料,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一过程称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大气中的氧气主要也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氧气+养料
光照
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4、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相同吗?
当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自身会做出调整,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不同地区生长着形态不同的植物。
植物 芭蕉 松树 仙人掌
生长环境 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阳光充足,降水相对较少的山地。 昼夜温差大,全年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
叶片特征 叶片巨大,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蒸发)旺盛,可消耗大量水分。 叶片呈针状,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水分。 叶子退化成刺,可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叶片特征
5、根据生活实际,阅读材料,总结影响绿豆苗的生长条件。
我的发现:绿豆苗的生长需要光照、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土壤或养料。
绿豆苗的生长环境条件
绿豆苗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若将绿豆苗放置在缺乏空气或没有空气的环境中很难生长。绿豆的适应性很强,比较的耐旱、耐湿、耐瘠性,在中性、微酸或微碱性土壤中(土壤中有营养物质)能生长良好,春播时间通常在4月中下旬,夏播时间在6~7月。绿豆是属于短光照的作物,所以生长的环境只需要有一定的短光照的条件就可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平时养护过程中,还需要及时的为其浇水,保证一定量的水分供给。
6、探索光的射入方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现象称为向光性。
活动现象:一星期后会发现两盆绿豆苗都朝着圆孔倾斜生长。
活动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光只能通过圆孔射入纸箱中,绿豆苗为了生长获得更多光线,便朝着圆孔处生长,慢慢地变成了倾斜的状态。
活动结论:光的射入方向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绿豆苗会向着光的方向生长。
导入
01
岩石
沙
我们在绿豆苗的生长环境中发现了蚯蚓生活的痕迹,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的生长也需要吗?
动物的生长也需要一定的环境,不同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太一样。其中蚯蚓的生活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
土壤中的蚯蚓
水中的鱼
森林的鹿
树上的鸟
南极的企鹅
沙漠的骆驼
02
活动探索1
1、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蚯蚓的生活环境。
观察发现蚯蚓的地方,讨论并推测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并进行实验设计。
在阴暗潮湿的树根下、树叶下、石头底下、墙角、腐烂的草堆里、菜园的土壤中很容易发现蚯蚓,在有光干燥的环境中很难发现蚯蚓。所以推测蚯蚓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怎么进行实验设计
我们可以用控制变量法,只改变一个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进行设计实验。如:只改变光照情况,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或只改变土壤的湿润程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02
活动探索2
2、观察实验中蚯蚓的选择。
活动1: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蚯蚓对光照的选择。
实验猜想:蚯蚓 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填“适宜”或“不适宜”)
材料:健康的蚯蚓若干、有盖长方形盒子、黑色颜料、毛笔、吸水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用毛笔和颜料将盒子内部涂成黑色,将盒盖的一边剪掉一块,让光线能正常照入,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盖上盒盖观察黑暗与明亮交界所在位置,把10条蚯蚓一组放在明暗交界位置,盖上盖子。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反复几次(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使实验更准确),并记录现象。
适宜
02
活动探索2
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日期:
实验次数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活动分析 我们的解释
1 0 0 10
2 0 1 9
3 0 0 10
在对光照选择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光照强度,一端光照较强,一端趋于黑暗。不变的条件是温度、湿度、蚯蚓的数量等,通过活动发现,蚯蚓最后选择了黑暗的一端,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02
活动探索2
活动2: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
实验猜想: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它可能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填“适宜”或“不适宜”)
材料:健康的蚯蚓若干、有盖长方形盒子、干土、湿土等。
活动过程:在长方形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干土与湿土。
把10条蚯蚓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上盖子。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反复几次,并记录现象。
适宜
02
活动探索2
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日期:
实验次数 待在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湿润土壤里的蚯蚓数 活动分析 我们的解释
1 0 0 10
2 0 1 9
3 0 0 10
在对光照选择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水分,一端干燥,一端潮湿。不变的条件是温度、光照、蚯蚓的数量等,通过活动发现,蚯蚓最后选择待在潮湿的土壤一端,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总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蚯蚓的选择说明了蚯蚓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
02
活动探索3
3、其它动物对环境的需求。
(1)天鹅。
生活环境与特点:喜欢群栖在水质清澈的湖泊和沼泽地带。
适应环境的特征:天鹅是候鸟,嘴很坚硬,能挖食埋藏在淤泥下0.5米左右的食物。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有双翅,善于长途飞行。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我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间产下二三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2)青蛙。
生活环境及特点:有水且生活着植物和昆虫,如:池塘、稻田等地方。
适应环境的特征:身体为绿色或棕色,一般与生活环境的颜色差不多,有利于自我保护,不易被鸟类等天敌发现。
其它动物对环境也有要求吗?
天鹅
青蛙
02
活动探索3
青蛙以池塘和稻田中的昆虫为食,健壮有力的后腿使它们拥有良好的跳跃能力,能准确地捕捉食物。当冬天到来时,青蛙会在池塘淤泥中寻找合适的洞穴冬眠。
(3)企鹅。
生活环境和特点:冰天雪地的南极等;常年寒冷,
大陆被冰雪覆盖,海洋生物丰富的地方。
适应环境的特征:企鹅的身体储存了大量的脂肪,
能抵御寒冷、保持体温;企鹅的身体呈流线型,趾
间有蹼,善于游泳;企鹅以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为食,
如:磷虾、乌贼、小鱼等。
(4)狼。
生活环境跟特点: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山地、
林区、草原、以至冰原均有狼群生存。
适应环境的特征:狼在冬天全身会长厚厚的毛皮,
能抵御冬天的寒冷。狼主要居住在树洞、山洞、地
下洞穴等地。生性凶猛,有锋利的牙齿,四肢发达,
善追逐猎食,为肉食动物。
企鹅
狼
02
活动探索3
(5)蜥蜴。
生活环境和特点: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
适应环境的特征:蜥蜴是卵生,少数卵胎生。多数蜥蜴以昆虫及部分啮齿类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锐,具3个牙尖。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对蜥蜴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蜥蜴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蜥蜴会冬眠。蜥蜴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蜥蜴能将尾部自舍,断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
捕食者的注意,蜥蜴得以逃脱。
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环境不同,不同的地区生活着不同
的动物,不同的动物需要生存环境不同,在长期生活
繁衍的过程中逐渐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
蜥蜴
03
研讨
1、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03
研讨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
天鹅。生活环境与特点:喜欢群栖在水质清澈的湖泊和沼泽地带。
适应环境的特征:天鹅是候鸟,嘴很坚硬,能挖食埋藏在淤泥下0.5米左右的食物。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有双翅,善于长途飞行。北部产卵,南迁越冬。
青蛙。生活环境及特点:有水且生活着植物和昆虫,如:池塘、稻田等地方。
适应环境的特征:身体为绿色或棕色,一般与生活环境的颜色差不多,有利于自我保护,不易被鸟类等天敌发现。青蛙以池塘和稻田中的昆虫为食,健壮有力的后腿使它们拥有良好的跳跃能力,能准确地捕捉食物。当冬天到来时,青蛙会在池塘淤泥中寻找合适的洞穴冬眠。
企鹅。生活环境和特点:冰天雪地的南极等;常年寒冷,大陆被冰雪覆盖,海洋生物丰富的地方。
适应环境的特征:企鹅的身体储存了大量的脂肪,能抵御寒冷、保持体温;企鹅的身体呈流线型,趾间有蹼,善于游泳;企鹅以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为食,如:磷虾、乌贼、小鱼等。......。
04
课外延伸
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质
猫头鹰
最具有代表性的夜行动物,眼睛大,视力发达,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寻找到食物,即使是微弱的灯光也能捕捉到。
蝙蝠
蝙蝠的眼睛几乎完全退化,但耳朵能通过超声波定位物体,它的喉咙能发出超声波,通过附近物体反射回来的声波判定物体与自己之间的距离,甚至能判定物体的大小和方向。因为具有这种“超能力”,所以蝙蝠连快速飞来飞去的小虫子也能轻松抓到。
骆驼
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的背上长着高高的驼峰。你知道驼峰里都藏着什么吗?是不是因为沙漠缺水,所以驼峰里都是水呢?其实不然,驼峰里藏的不是水,而是脂肪。在茫茫的沙漠里,骆驼如果得不到充足的水和食物,驼峰里的脂肪就会分解成营养物质。脂肪消耗得越多,驼峰就越小。
猫头鹰
蝙蝠
骆驼
05
习题精炼
1、小红在饲养蚯蚓发现有很多蚯蚓爬到箱子外,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饲养箱中很干燥
B、饲养箱中很潮湿
C、饲养箱中很暗
D、饲养箱中很亮
A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