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7 13:0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三)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课件
写一写,将这些字按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
点题,点明是远远地望庐山瀑布。
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瀑 布
香 炉
紫 烟
遥 看
前 川



yān
yáo
chuān
    挂  。
日照  生  ,
香炉
遥看
挂前川
前川
遥看
瀑布
紫烟
香炉
”挂前川“的”挂”字好在哪里?
“遥看瀑布挂前川。”
课堂集中营
采用了夸张手法以及联想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课件内容概述
课堂集中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景象的描绘
01
描绘瀑布的形态,如瀑布的宽度、高度、水流速度等,让听众对瀑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瀑布形态
02
描绘瀑布的声音,如瀑布的轰鸣声、水流撞击岩石的声音等,让听众感受到瀑布的壮观。
瀑布声音
03
描绘瀑布的色彩,如瀑布的水色、周围的植物色彩等,让听众感受到瀑布的美丽。
瀑布色彩
zhào
结构 上下 部首 灬
笔顺
组词 照相 照顾 肝胆相照
造句 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
诗歌背景与意义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创作于他游历庐山期间,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创作背景
《望庐山瀑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意义
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上,捺改点;“户”撇沿竖中线撇向“火”下。


部首:

结构:
左右
书写指导:
guà
结构 左右 部首 扌
笔顺
组词 挂念 挂号 牵肠挂肚
造句 母亲十分挂念在外的孩子。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因”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大”的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末笔捺改点。
yān

瀑布的地理位置
庐山瀑布是中国最著名的瀑布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瀑布”。
庐山瀑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区
庐山瀑布的源头位于庐山的东南部,海拔约1000米。
庐山瀑布的源头
庐山瀑布的水流从源头出发,沿着庐山的东南坡向下流淌,最终汇入鄱阳湖。
庐山瀑布的流向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3.这句你最欣赏哪个词?
2.由“生”字,你想到什么?
一个“生”字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
1.“香炉”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瀑布景象的细节
瀑布的壮丽景色
瀑布的水流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时而碧绿,时而银白,变幻莫测,美不胜收。
瀑布的水量巨大,水流湍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高达数百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瀑布的高度
瀑布的水量
瀑布的颜色
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它还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课堂集中营
品读赏析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望庐山瀑布
银河
落九天
联想
全文梳理
课堂集中营
遥看
生紫烟
挂前川
雄伟壮丽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
飞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飞一样。
课堂集中营
课堂小结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实战练习
一、填一填。
1.“照”是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共______画,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和________都是火字旁的字,我还知道_____、
______、______也是火字旁。
上下

十三
照明
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