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州大市展示课-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22 文学的繁荣》课件(王小梅)(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苏州大市展示课-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22 文学的繁荣》课件(王小梅)(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23 15:2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艺术江苏省苏州中学 王小梅马克·吐温文学大师(1)从内容看: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作风格上:
以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跌宕起伏的情节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巴黎圣母院》剧照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雨果雪莱 (1792-1822)海涅(1797-1856)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结合《西风颂》归纳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雪莱的《西风颂》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的特点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历史现象做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人生,刻画了一批浮雕般的人物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全面革新了文学创作的叙事模式,构建了恢宏的叙事小说。
现实主义文学在文学体裁上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成熟与繁荣。
批判性: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其代表作《竞选州长》更是暴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真实性: 1、让文学对生活表现出镜子般的忠实。
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真实性: 1、让文学对生活表现出镜子般的忠实。
2、为了真实地描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
典型性: “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恩格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宏大性(史诗性) 19世纪的现实主义者不满足与简单的表现生活的真实,不满足于表现一个阶级、一个阶层、一个方面的现实生活的风貌,而是基于一种全方位的审美渗透,力求通过自己的创作去表现整个时代。许多作家将自己的作品称之为“社会史”。 巴尔扎克说,“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学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就是风俗史。”
为此,他完成了包括三大部分、六大场景、计划写143部,完成了97部的包含了各式各样的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人间喜剧》,使之成为一部包罗万象、反映法国19世纪前期社会全部历史的文学总集;
(社会百科全书)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拿破仑入侵时期,俄国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生活的广阔画面。
《复活》是作者宗教伦理、政治思想观点的总结,通过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来批判专制制度。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长篇小说走向成熟与繁荣 长篇小说是资本主义的史诗。
——黑格尔《苹果车》是萧伯纳后期的重要作品。这是一出政治讽刺剧,以英国的议会制为攻击的对象,以内阁会议为主要情节。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为什么《安徒生童话》 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态度的批判性:
细节的真实性:
人物的典型性:
叙事的宏大性:
体裁以长篇小说为主: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借助一个童话的幌子用以讽刺当时的社会现状,表达心中的不满;也由于安徒生的生活背景,使之对底层民众更为关心,所以反讽意味相当重,具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异同点: 两者都体现了对现实的不满;
但浪漫主义侧重于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现实主义则侧重于对丑恶现象的揭露与批判。
?
超现实主义主张排除“任何理性的监控”和“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进入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便是无意识的欲望世界。为此他们探索“自动写作”和“梦幻记录”的方法,着力描写疯狂、幻觉和梦境,以最大限度地展现自我的内在真实。
意识流文学的使命不是反映客观现实,而是解释人类的心理意识结构。小说应该直接展示人物原生态的意识、尤其是潜意识流动的轨迹。为此,他们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打破时空界限,依据“心理时间”来进行例题交叉式的叙述,广泛使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的表现手法,并进行了一系列语言革新的尝试。
荒诞派戏剧基本主题是存在的荒诞性。他们用违反理性逻辑、荒诞离奇的戏剧情境来取代传统戏剧的中心事件和矛盾冲突;用杂乱含混、荒唐矛盾的语言来取代传统戏剧清晰、明确的对白。他们还试图打破以文字剧本为基础的传统戏剧观。强调“纯粹的戏剧性”,利用布景、服装、道具、灯光和音响效果等营造出极端夸张、荒诞不经的舞台形象,充分发挥直观艺术的特点,有力的渲染和表现荒诞的主题。现代主义的特点:
(1)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集中表现自我。
(2)手法比较怪诞: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故事背景模糊不清,
因果关系不明,
语言风格悖离传统。爱:咱们干吗不上吊呢?
弗:用什么?
爱:你身上没带绳子?
弗:没有。
爱:那么咱们没法上吊了。
弗:咱们走吧。
爱:等一等,我这儿有裤带。
弗:太短啦。
爱:你可以拉住我的腿。
弗:可是谁来拉住我的腿呢?
爱:不错。
弗:拿出来我看看。爱:咱们走吧。
弗:咱们不能。
爱:为什么不能?
弗:咱们在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戈多到底是什么?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海明威贝克特《老人与海》《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文学的繁荣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30年代以后20世纪以后西方 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 亚非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产生背景: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2)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一、浪漫主义文学材料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
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
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
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
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
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
“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
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外国文学史》 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材料 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
产物。……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
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
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
影响。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三、现代主义文学 产生的背景文学的繁荣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30年代以后20世纪以后西方 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 亚非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的文学1.苏联文学——20世纪上半期:保尔·柯察金 与苏联文学相比,现代主义在人生态度上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不同:
现代主义文学空虚、迷惘、痛苦;苏联文学则朝气蓬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原因:
西方的社会危机引发精神危机,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五.亚非拉的文学:五.亚非拉的文学:
(1)特点:体现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人物和作品: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部分)文学的繁荣 亚洲 非洲欧洲西欧北欧  苏联索因卡泰戈尔、鲁迅 美洲马克吐温、马尔克斯印度 泰戈尔
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拉》中国 鲁迅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1.(2014?江苏单科)“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
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
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
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解析】选A。从材料中“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
蒙思想、理性思想”等信息,很容易判断出这是浪漫主
义文学的特征。B是现实主义文学,C是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D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A2.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
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
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对这
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
也将到来
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
永存
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
会到来C3.右图反映的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
主义在文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
的时代背景是(  )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B4.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逐渐成为欧美文
学的主要潮流,其根本原因是( )
A.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
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暴露?
B.古典主义不适时宜,已几乎绝迹
C.浪漫主义遭到强烈批判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
是互相排斥的A【本课测评】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领域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各举一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提示:流派: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揭露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表现精神危机。
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和贝克特《等待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