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6张PPT。互联网教育对广大青年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海宴《琅琊榜》红遍网络,深受年轻人喜爱通过在年轻人中知名度很高的豆瓣影评、电影影评网等网络上的高口碑,电影《夏洛特烦恼》实现了票房逆袭互联网运动对广大青年的影响 第十五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业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南京居民不知道总统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只当那是新皇帝……而北京的居民连剪辫子都不认账,还编出歌谣,讽刺剪辫子的人。 民国元年,许多县官还是穿着清朝的补服在升堂议事,照样让人下跪、打板子、无论小脚还是辫子,都依旧保留。 很多百姓都说,没了皇帝,就没有王法了,那么做点出格的事儿,也就没有人管了。 ——张鸣《从近代史看中国国民性》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1915年 袁家天下袁世凯:皇帝之宝中华帝国国旗 袁世凯祭孔大典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1911~1919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唐力行在《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一书中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就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奠定的……国内学者认为工业增长率在 1912-1920年间达到13.4%……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之背景一战期间,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经济: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②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政治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
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思想文化: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改头换面旧如故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陈独秀痛感到“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断言,要确立这种共和制度的“国民政治”,“非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
——近代史学者耿云志 《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陈独秀 平地一声惊雷起
——新文化运动兴起 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那时候的北大,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文科那边有一个学生坐洋车来上学,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两院是国会的参众两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所谓八大胡同是北京妓院的代称,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
——历史学家陶希圣回忆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126.com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
老爷们请向左转!
老爷们请向右转!
老爷们请向后转!”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教员:“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这幅油画反映的是蔡元培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和主张旧学的人物同时讲学,使北大成为运动的中心。其左前方的辜鸿铭和陈独秀分别是主张旧学和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突出了“兼容并包”的主题思想。 陈独秀胡 适李大钊鲁迅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新青年》?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反对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民主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李大钊ScienceDemocracy民主 新文化运动旗帜
——“德先生”与“赛先生”科学内容一: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内容二: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迷信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其中“民主”的含义是指( )
A. 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B.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C. 西方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小试牛刀“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蔡元培胡适胡适认为要“思”“语”“书”三者统一,“我手写我口”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用白话文翻译的名为《决斗》的小说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两只蝴蝶》
——胡适 四不
不用典 不讲对仗
不模仿古人 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天上飘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著海洋,海洋恋爱著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死后,她被当做了女子的道德楷模。于是乎,一个19 岁的订了婚的少女想学她的方法,然绝食七天却没有成功。很多人为失掉了一个道德模范感到遗憾。 “吃人的礼教”胡适在《新青年》上创办“易卜生专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青年》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材料1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
材料2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 “新文化运动,……反思和重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破除了传统的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严重束缚,特别是使一代青年的精神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
——纪录片《百年中国》 《新青年》上我很欣赏陈独秀和胡适的文章,他们一度取代了梁启超和康有为,成为我效仿的榜样。
——毛泽东 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间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五州震荡风雷激
——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意义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小试牛刀 请思考一: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这般好?它可有什么局限和失误? “把我们旧的书籍都扔到茅房里”。“打倒孔家店”
——吴虞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
——钱玄同、刘半农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鲁迅 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陈独秀 请思考二:新文化运动真的要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新文化运动究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思想文化大潮,还是戕害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逆流?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 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但就全体而说,我对孔子和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
——胡适 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都受到推崇……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全盘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激进、迫切了一些……
钱玄同鼓吹废除汉字,后来成长为著名的文字学家。饱读古籍的鲁迅扬言不要读线装书,不过是一时激愤之言,他整理古籍和研究古代文化的成绩,有目共睹。——袁伟时 新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很深的旧文化底蕴,决非盲目的批判和扬弃。他们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取其精华。另外,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因此需要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资中筠 我们有没有像胡适、鲁迅和陈独秀这样的文化战士和思想者,冒着成为战犯和囚徒的危险,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防线?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能力盘点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加以现代性的改造?
——学者朱大可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民族的自我批判为逻辑前提的全球化运动,它遵循的是文明的开放、趋同和人类的公共性原则。 新文化运动前麻木的民众新文化运动后觉醒起来的民众在思想和言论自由有所保障的状态下,各种思想可以自由竞争,多种声音并存……
——袁伟时真理指引终到来
——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8年发表文章《 》
《 》《 》(一)背景(二)过程1、开始传播 首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李大钊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③通过《 》《 》《 》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2、广泛传播①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 》《 》较为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表现:②马克思主义研究社团:《 》 《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劳动者劳动音劳动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为资产阶级所接受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C.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D.由西方传入中国
小试牛刀3、政治成果:1921年 中共的诞生 洋务运动是器物的觉悟,戊戌变法是制度的觉悟,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伦理的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改头换面旧如故平地一声惊雷起五州震荡风雷激真理指引终到来新文化运动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新青年“的六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