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考纲要求:汉字与中国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一、汉字与书法艺术㈠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1、起源: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图画文字”。2、发展脉络:3、演变总趋势:问题探究1:你知道汉字的起源吗?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吗?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由繁到简鼠 牛 虎 兔 龙 蛇马 羊 猴 狗 猪 鸡汉字的起源 起源: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汉字的演变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甲骨文 小篆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缘于当时六国的文字过于混乱而决定“书同文”。秦 李斯 峄山石刻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 隶书的出现是秦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篆的复杂,秦代的狱吏程邈所改进的,他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使用。隶书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其构思取材于 A、楷书
B、草书
C、小篆
D、行书C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睢⒚魑恼髅鳍媸榉ㄒ帐蹩?橛殖普?椋?虺普媸椤M烟ビ诹ナ椋?航?卸ǘχ?Α⒌剿逄剖贝锏蕉シ濉?
楷书的名家很多,最富代表性的是 “欧体”(欧阳询)、 “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钟繇作品《宣示表》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颜真卿《书告身》比较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不同处之处?唐楷柳公权《玄秘塔碑》王羲之的《七月都下帖》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伏如虎卧,起如龙跳
顿如山峙,控如泉流惊蛇走虺,骤雨狂风3、草书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4、行书 《兰亭序》的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被历代书家都推为“天下行书第一”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
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赵孟?:元代著名书法家文征明:
明代书画家笔画详备
结构严整
实用价值笔画简约
线条流畅
审美价值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睢⒚魑恼髅鳍媸榉ㄒ帐醯湫屠?猓?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B中国画,又称国画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原料:笔、墨、矿物颜料;纸、绢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涌现出了哪些优秀的画家和作品? 这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鹳鱼石斧图》,绘在一只作为葬具的陶器表腹面。其神态描绘得恰当生动。画面色彩单纯、质朴,构图稳定。但其描绘及造型的手法,已包含了远古时代的艺术特征,使它成为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代表当时中国绘画的最高成就.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帛画、
《人物龙凤图》 、 《人物驭龙图》《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驭龙帛画》战国时期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帛画、
《人物龙凤图》 、 《人物驭龙图》
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人物、山水、花鸟)《夫妇宴饮图》秦汉时期 这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的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注重线条和色彩.代表作有汉代马王堆墓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
《夫妇宴饮图》等. 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帛画、
《人物龙凤图》 、 《人物驭龙图》
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人物、山水、花鸟)《夫妇宴饮图》
魏晋: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个性的人物画,“以形写神”。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帛画、
《人物龙凤图》 、 《人物驭龙图》
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人物、山水、花鸟)《夫妇宴饮图》
魏晋: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个性的人物画,“以形写神”。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吸收外来风格,题材多样。隋,展子虔《游春图》(现存
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画
圣”吴道《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步辇图》是阎立本的原作,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珍宝。《步辇图》画的是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 唐朝 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象塑造的整体,所画的衣袖有轻盈飘举的动感,人称“吴带当风”,后人将吴道子称之为“画圣” ,这是他的《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帛画、
《人物龙凤图》 、 《人物驭龙图》
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人物、山水、花鸟)《夫妇宴饮图》
魏晋: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个性的人物画,“以形写神”。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吸收外来风格,题材多样。隋,展子虔《游春图》(现存
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画
圣”吴道《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两宋:注重写实的宫廷画、风俗画盛行;
代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徽宗·赵佶《五色鹦鹉》宋徽宗·赵佶《竹雀图》宫廷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了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 “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典型题例】(2010·江苏南通高三二模)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青花瓷片
C. 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
解析:C。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帛画、
《人物龙凤图》 、 《人物驭龙图》
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人物、山水、花鸟)《夫妇宴饮图》
魏晋: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个性的人物画,“以形写神”。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吸收外来风格,题材多样。隋,展子虔《游春图》(现存
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画
圣”吴道《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两宋:注重写实的宫廷画、风俗画盛行;
代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文人画最为突出。强调个性,借物抒情,写意。
代表: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
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元 王冕 墨梅图清 郑板桥墨竹图 明 徐渭 牡丹蕉石图程咬金廉颇包拯曹操吕蒙宇文成都京剧脸谱问题探究:
1、中国戏曲的源头是什么?
2、哪种剧把中国戏曲推向成熟?
3、康熙陪其祖母在看京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京剧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原始歌舞是先民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把歌唱、舞蹈 (动作)和器乐(如石器)结合到一起,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三、京剧的出现原始歌舞---起源
春秋战国优伶----出现专业艺人
元杂剧----把中国戏曲推向成熟
明朝—地方戏曲---昆曲 流传甚广
清朝—京剧1、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2、京剧形成的原因:①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活跃
②各种地方戏曲进京相互融合
③广大艺人的努力
④符合统治者和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3、京剧的形成与发展:⑴形成:
⑵发展:①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新剧种—京剧①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②清末明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③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十三绝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 京剧有哪些表演特色?(1)内容:
(2)乐器:
(3)角色:
(4)表演艺术: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唱、做、念、打结合;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猜一猜:他们是京剧中的那个行当?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净 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丑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A1、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右图是“虎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事
①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②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③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④体现了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011年福建文综,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