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语病及标点符号的运用(解析版+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全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语病及标点符号的运用(解析版+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全国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7 10:28: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语病及标点符号的运用
1.(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B.初冬时节,雪花翩然而至,我们相邀更定时分赏雪游玩。“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十时左右。
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标点及复句类型。
A.有误,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没有“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是剧本的主体——台词;
B.有误,“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八时左右,不是十时左右;
C.有误,“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属于短句之间的停顿,应该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故选D。
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经典作品,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重点词语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再到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
B.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现场,选手们信手拈来一句句古典诗词,让我们发自内心由衷的敬佩。
C.运动让人快乐。长期久坐,不仅影响体能,还容易导致作息紊乱,引发负面情绪。
D.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的原因。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
A.语序不当,应是先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再到重点词语的理解,最后到全篇内容的把握。把“从重点词语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再到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改为“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词语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B.语意重复,“发自内心”与“由衷”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
D.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或者将“之所以”改为“能”,将“因为”删去;
故选C。
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某同学写的活动邀请信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邀请信尊敬的家长
您好!
①感谢您于百忙之中阅读我们的邀请信。②山区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关 注的焦点,处心积虑帮扶山区教育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③为了支援山区教 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我校将举行爱心义卖活动。④活动将于 5 月 18 日 下午 2 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⑤届时将有学生制作的书签,泥塑作品和手工花卉出售。⑥请您务必来参加。
光明中学学生会
2024 年五月 11 日
A.第②句中应将“处心积虑”改为“想方设法”
B.第③句中应将“培养”改为“树立”
C.第⑤句中逗号应改为顿号
D.第⑥句应该为“敬请您参加”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病句辨析、标点符号。
B.“培养……的行为”,谓语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改成“树立……行为”也同样搭配不当;可以改成“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习惯”;
故选B。
4.(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是“中国李庄”同济纪念碑碑文选句,其中不属于对偶句式的一项是( )
A.壶中民生久/舟边社稷长
B.禹王宫中雷雨沸/东岳庙里书声朗
C.川音如酒诉衷肠/山乡处处是吾乡
D.新侪一新学界/古镇万古流芳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偶修句式的辨析。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需满足的条件是:上下句的字数相等,同一位置的词性相同,句式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联。
C.上句“川音如酒诉衷肠”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名词+一个字的动词+一个字的名词+一个字的动词+两个字的名词;下句“山乡处处是吾乡”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名词+两个字的名词+一个字的动词+两个字的名词。由此可看出这两个句子不符合对偶句“句式结构相同,同一位置的词性相同”的条件,因此它不是对偶句;
故选C。
5.(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情境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①2023年11月16日至17日,以《川渝韵味·“香”约广安》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广安隆重举行。②来自海外商协会、海外中餐业社团、国内外专家学者……等云集广安共襄盛举,深入交流探讨川菜产业发展。③来自全国的优秀餐饮企业的名厨大师们大显身手、切磋川菜烹饪技艺,助力川菜走向全国、拥抱世界。④主题曲《“香”约广安》在寶(cóng)州(广安)大地上一次次唱响,萦绕云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这句话中“《川渝韵味·“香”约广安》”是世界川菜大会的主题,应使用双引号,而非书名号;“香”的双引号改为单引号;此处使用有误;
B.省略号可以用于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也可以用于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省略号不能与等连用,因为两者都带有省略的意思。选项中“国内外专家学者……等云集广安共襄盛举”处应将省略号删去;
C.顿号,是句内点号,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这句话中“大显身手”和“切磋川菜烹饪技艺”是两个并列的动词短语,用来描述名厨大师们的行为。在书面语中,逗号通常用于分隔并列的短语或句子,以提供更加清晰的结构。因此,该处应使用逗号;
故选D。
6.(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B.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C.我们要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D.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年至2022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1.13亿吨左右。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将“制定”与“实施”互换位置;
B.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或者在“拥有”前添加“能否”;
D.语意重复,删掉“约”或“左右”;
故选C。
7.(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刻苦努力。
B.黑龙江以她厚积薄发的气势、不同凡响的底蕴和豪放洒脱的性格,在八方来客面前, 展现出她独有的魅力。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改造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D.从零起步,从领跑到跟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A. 两面对一面,应在“有理想抱负”前加上“是否”;
C. 搭配不当,应将“改造”改为“推动”;
D. 语序不当,应将“领跑”与“跟跑”互换位置;
故选B。
8.(2024·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③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有待增强。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D.第④句中“推进”与“水平”搭配不当,应将“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改为“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治理水平”。
故选D。
9.(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一环,①6月2日6点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②在降落后的48小时内,它将完成样品采集和封装任务。③随后,嫦娥六号的上升器将从月面起飞,完成历时五十余天的地月往返之旅。④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执行的样品采集。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D.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样品采集”后增添“的任务”。
故选D。
10.(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语境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学生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关键在于思想认识到位。②严禁不要忽视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③只有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就能更好地成长。④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①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或者在“到位”前添加“是否”;
B.②语义重复,删去“严禁”或“不要”;
C.③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就”改为“才”,或者将“只有”改为“只要”;
故选D。
11.(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数据”后加“的任务”;
B.搭配不当,“吸引”与“热情”搭配不当,可把“吸引”改为“激发”;
C.句式杂糅,“旨在”和“以……为目的”杂糅,可删去“旨在”或“以……为目的”;
故选D。
12.(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B.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C.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
D.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
A.搭配不当,在“飞船”后添加“的发射”
C.语意矛盾,删去“近”或“余”;
D.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让”;
故选B。
13.(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B.乡村旅游,不仅满足着人们对“诗和远方”,也日益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新引擎。
C.近年,各地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安宁”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D.承载着共同历史记忆的文物遗存,已成为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成分残缺,可在“‘诗和远方’”的后面加上“的需求”;
C.句式杂糅,可将“目标”前面的“为”改为“的”,或将“紧紧围绕”改为“以”;
D.语序不当,应将“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改为“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故选A。
14.(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5月9日,旨在纪念泸州籍画家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为目的的“为民写真,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举行。
B.端午节期间,不少地方有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习俗,有的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C.近年来,“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缓解视觉疲劳、放松身心、促进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D.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式杂糅,“旨在……”和“以……为目的”表意重复,可删去其一;
C.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D.成分残缺,“随着”和“让”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让”;
故选B。
15.(2024·天津·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诸葛亮□诫子书□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面对外界的诱惑,唯有固守本心,以淡泊为桨,以宁静为帆,才能不为名利所绊,行稳致远。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及使用。
第一、二处,“诸葛亮诫子书云”中的“诫子书”是一部作品,应用书名号;
第三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完整的,而且被独立地使用,故句号应在引号内;
第四处,“‘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和“‘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是两个并列的分句,中间用分号隔开。
故选C。
16.(2024·辽宁·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A.“崇尚读诗”是动宾短语,“温馨浪漫”是并列短语,“精神境界”是偏正短语,三者结构并不完全相同;
C.分析句③中的关系。该句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达的是转折关系;
D.句④缺少主语,是由于“通过”一词的使用导致的,将“通过”换成“只要”虽然可以改变句子结构,但并不能解决主语缺失的问题。实际上,应去掉“通过”,使句子主语明确;
故选B。
17.(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B.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以来的几年时间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始终引领筹办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C.2023年7月成都大运会期间,大运村设置了书法、国画、蜀绣、传统乐器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互动体验》项目,其中《汉服体验》项目备受外国运动员的喜爱,他们纷纷前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D.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A.有误。依据对“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的理解可知,括号内的内容是对“腹白”的解释,所以,应改为“腹白(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很小”;
C.有误。依据句意可知,“中国文化互动体验”和“汉服体验”均为活动名称,不是书籍名称,不应使用书名号,而应使用引号;
D.有误。依据句意可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个分句应是“证明”的结论,而“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成了因果关系。如果使用冒号,后面的内容就都是结果了。所以,应把冒号应为逗号;
故选B。
18.(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主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建设。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背盆地”预选区,实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中国实践,契合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共同理想。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能力建设”后面加上“的迫切要求”,以补全句子结构;
B.句式杂糅,“根据……显示”和“……数据显示看”两种句式混杂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应去掉其中一个;
C.语序不当,应把“实施”与“首次”对调;
故选D。
19.(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沱江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拉纤中即兴创作的号子,一般没有固定的唱词。②他们大多以滩名、地名和眼前的风景为内容,唱出心中的愿望。③旋律来源于民歌、山歌和川剧高腔等音乐元素为融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④其主要演唱方式是一领众和,行腔自由灵活,不受约束。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第③句“旋律来源于民歌、山歌和川剧高腔等音乐元素为融合”句式杂糅,既使用了“来源于”又包含了“为融合”的表述,使得句子结构混乱。应去掉“为融合”,改为“旋律来源于民歌、山歌和川剧高腔等音乐元素”;
故选C。
20.(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执行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样品采集任务,相关采样工作持续大约两天时间。
B.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在“六一”儿童节正式对外开放,推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亲子游泳馆、亲子阅读馆。
C.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左右的人死于因饮用不干净水而产生的腹泻,超过2亿人因为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受污染的鲜食而患病。
D.5月10日至14日,围绕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办,中国品牌集体亮相,新品首秀精彩纷呈。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成分残缺,在句末应可添加“等服务项目”;
C.语义矛盾,“超过”与“左右”任删其一;
D.句式杂糅,应去掉“围绕”;
故选A。
(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回忆美好的初中生活,总有那么一首诗,时常在耳畔萦绕;(A)总有那么一处景,时常在眼前表现;总有那么一份情,时常在心中荡漾。
品悠悠诗韵——于经典的诗文中,(B)撷一朵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一壶美酒,“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望一轮圆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_________,“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品魅力风光——于如诗如画的美文中,看“嫩嫩的、绿绿的”小草;(C)赏瀑布一样垂下的紫藤萝花,观“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望济南冬天害了羞,露了点儿粉的雪……
品多彩人生——于永不褪色的记忆中,读“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的深情;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的真zhì;读“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的坚忍;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震hàn;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
21.请你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静谧 永不褪色
22.请你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真zhì 震hàn
23.东东发现(A)句有语病,请你帮他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总有那么一处景,时常在眼前表现;
24.请你仿照(B)句,在横线处补充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25.东东发现(C)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恰当,请你进行修改。
赏瀑布一样垂下的紫藤萝花,观“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
把 改成
【答案】21. mì tuì 22. 挚 撼 23.总有那么一处景,时常在眼前浮现。 24.眺一片江景 25. 逗号 分号
【解析】21.本题考查字音。
静谧(jìng mì):安静。
永不褪色(yǒng bú tuì sè):形容某些事物或情感持久不变,永远保持原有的状态或质量。
22.本题考查字形。
zhì——挚。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
hàn——撼。震撼:震动;摇撼。
2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搭配不当。“……在眼前表现”中“在眼前”与“表现”状中搭配不当,应将“表现”改为“浮现”。
24.本题考查句子补写。根据画线句“撷一朵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知,分句由两部分构成,后一部分是诗句,前一部分是对诗句写作对象的提炼。补写的分句中已经有诗句,则根据前一部分的结构(动词+数量词+对象)进行补写即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意为: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描写的是山峦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平原尽头,而江水则继续奔腾向前,汇入无垠的荒野之中的景象。由此可知,语句描写的对象是江景,则可补写为:绘一幅江景。
25.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根据语境“看‘嫩嫩的、绿绿的’小草;赏瀑布一样垂下的紫藤萝花,观‘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望济南冬天害了羞,露了点儿粉的雪”可知,“看‘嫩嫩的、绿绿的’小草”“赏瀑布一样垂下的紫藤萝花”“观‘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望济南冬天害了羞,露了点儿粉的雪”这四个句子都是并列的分句,彼此之间应用分号隔开,故将“观”之前的逗号改为分号。
26.(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______大家纷纷表示,每个人都要学习航天人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6日20时,2024航天之夜群星演唱会火热上演,飞天颂歌响彻夜空。
②演唱会通过搭建创意舞台,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
③此次演唱会以“古今飞天圆梦酒泉”为主题,旨在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④现场每一位中华儿女,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A
(2)“载人航天”后加“精神”。
【详解】(1)本题考查排序。
①这是一个记叙性文段,“26日20时”“群星演唱会”点明时间和事件,确定为首句;
③紧承“演唱会”的话题,并点明其主题“古今飞天圆梦酒泉”和意义“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确定为第二句;
②写演唱会的目的“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引出下文“观众”的感受,确定为第三句;
④紧承上句,写观众的感受“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引出下文“大家纷纷表示”体现观众的体验,确定为第四句。
故选A。
(2)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学习”的宾语,要在“载人航天”后加“精神”。
(2024·广西·中考真题)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 )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27.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古朴( ) (2)轻jié( )
28.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融合 (2)丰功伟绩
29.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巧妙绝伦 B.名副其实 C.多多益善 D.相得益彰
30.“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31.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
【资料夹】西汉铜镜 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表面整体鎏金。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答案】27. p 捷 28.(1)融合指中华多民族相互交融。
(2)丰功伟绩指先辈的伟大功绩。 29.A 30.第③句有误。成分赘余,去掉“大概”或者“可能”。改为:(1)这大概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2)这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31.示例:我是一件来自遥远西汉时期的铜镜。我的形状是圆形的,象征着圆满和完整。我的表面整体鎏金,光泽璀璨,这种工艺让我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如新的光彩。我的正面平滑光洁,能够清晰地映照出人的面庞。我的背面布满了瑞兽和博局纹样,栩栩如生,并且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件西汉铜镜,我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繁荣。
【解析】27.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古朴(p ):形容质朴而有古代的风格。
②轻捷(jié):形容轻快敏捷。
2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融合:融合指将不同的事物或观念合并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交融、相互融洽。根据“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可知,指的是中华多民族相互交融。
(2)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根据“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可知,这里指先辈的伟大的功绩。
29.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
B.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C.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D.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文本介绍的是青铜器何尊的纹饰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应使用“巧妙绝伦”;
故选A。
30.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何尊】文段第③句“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成分赘余。删去“大概”或“可能”。改为:(1)这大概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2)这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3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题干给出的西汉铜镜的资料,按照正确的顺序说明即可。
示例:我是一件铜镜,来自遥远西汉时期,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梦想。我的表面通体鎏金,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更显尊贵。我的正面光滑平整,可以清晰地映照出你的容颜。我的背面装饰着各种祥瑞、博局纹样图案,并且我的背面边缘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铭文,一共52个字,彰显着那个时代的恢弘气象。
32.(2024·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 ),“文化+”也就( )了。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 ① (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 )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 ② (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 ③ (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不知 水到渠成 相辅相成 B.无所不在 水落石出 相反相成
C.无所不在 水到渠成 相辅相成 D.无所不知 水落石出 相反相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答案】(1)①做 ②甚 ③擎
(2)C
(3)“养护”改为“培育”。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要求以正楷字或行楷字进行书写。
①zuò——做: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②(shèn)至——甚至:表示特别强调、突出的意思。
③引(qíng)——引擎:比喻推动工作前进和发展的力量。
(2)本题考查成语正确运用的能力。
第一个空:“无所不知”的意思是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无所不在”的意思是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依据“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这有语境可知,这里指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文化创意到处存在。据此,应该使用“无所不在”。
第二个空个:“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依据“‘文化+’也就”和语境可知,这里指既然文化创意可以在许多地方存在了,所以,形成“文化+”的条件也就自然而然具备了。据此,应该使用“水到渠成”。
第三个空:“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反相成”意思是指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成。依据“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可知,这是阐述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关系。据此,应该使用“相辅相成”。
故选C。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
依据“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句意可知,句中的主语是“这样双管齐下”,谓语是“才是”,宾语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其中,谓语的中心语是“是”,宾语的中心语是“两全之策”。依据题干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这一提示可知,经仔细辨析,应是宾语中的动词“养护”和“人才”不搭配,应该将“养护”改为“培育”。
33.(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扬州民歌来源于民间,传唱于市井。东去的扬子江和南下的大运河孕育了扬州民歌的独特个性:既有大江的澎湃,也有运河的隽永;既展示了苏北平原的辽阔,又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秀美。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有许多是【甲】______的曲调:《茉莉花》芳香四溢,《杨柳青》清新扑面,《拔根芦柴花》情趣盎然;宝应的《绣兜兜》蜿转,高邮的《数鸭蛋》轻快,仪征的《胥浦农歌》高亢……【乙】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传承并保护下去。
(1)给加点字注音:传唱( )
(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应改为“ ”
(3)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 B.慷慨激昂 C.耳熟能详 D.如雷贯耳
(4)【乙】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
【答案】(1)chuán
(2) 蜿 婉
(3)C
(4)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保护并传承下去。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传唱:chuán chàng,意思是高声传讲、传布歌唱。
(2)本题考查字形。
蜿转——婉转,说话含蓄、曲折而温和。声音委婉而动听。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B.慷慨激昂:意思是指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C.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D.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句中形容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有许多都是人们十分熟悉、能够详细说出来的,用“耳熟能详”恰当;
故选C。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乙】处句子语序不当,应将“传承”和“保护”互换位置。故修改为:洋溢着泥土芬芳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保护并传承下去。
(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________自我的必由之路。
3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3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完善 B.完美 C.改善 D.改进
【答案】34.B 35.A
【解析】3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因此去掉“使”。因此原句修改为: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故选B。
35.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完善:使完备美好。
完美:所有方面都很美好。
改善: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
改进: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这里是描述通过大量阅读这个过程,使自我在品质、学识等方面达到一个更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改善或改进某个具体方面。“完善”更符合语境;
故选A。
36.(2024·甘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甘肃黄河流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dàn shēng于此,黄帝问道崆峒,大地湾见证8000年华夏文明。周发迹于庆阳,秦初兴于礼县,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______了进军中原逐鹿天下的序曲。祁连山巍峨耸立,______了黄河流域源头第一道生态屏障。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páng bó之势,携黄土高原浑厚之力,蜿蜒千里,奔腾向前,______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大约80多年前,正值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陇原儿女不畏牺牲、共赴国难。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沃祁连,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胜利会师,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______了重要作用,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娲 屏障
dàn shēng páng bó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响 筑牢 形成 产生 B.奏响 筑牢 铸就 发挥
C.拉开 打造 铸就 发挥 D.拉开 打造 形成 产生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 wā píng 诞生 磅礴
(2)B
(3)删除“大约”或“多”。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女娲:nǚ wā,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一位伟大的女神,被认为是人类的创造者。她用黄土造人,并教会人们如何生活。
屏障:píng zhàng,指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也指遮蔽、阻挡之物,或保护某物的东西。
诞生:dàn shēng,指人出生,也用于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多形容山水壮美和气势宏伟。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描述的是“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开始了“逐鹿天下的行动”。“奏响”通常用于音乐或乐章的开始,而“拉开”则更常用于序幕或活动的开始。结合后文“序曲”可知,应选“奏响”;
第二空:描述的是祁连山对黄河流域源头的作用。“筑牢”和“打造”都有建设、构造的意味,但“筑牢”更强调稳固性和坚韧性,用于形容祁连山作为生态屏障的作用更为贴切;
第三空:描述的是黄河如何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铸就”意味着通过努力、奋斗形成某种品质或成就,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的语境相契合;“形成”虽然也表示某种事物的产生,但缺乏“铸就”所包含的奋斗和努力的意味;
第四空:描述的是“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发挥”表示某种作用或功能得到了展现。“产生”则表示某种新事物或新现象的出现。应选“发挥”;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应删去“大约”或“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语病及标点符号的运用
1.(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B.初冬时节,雪花翩然而至,我们相邀更定时分赏雪游玩。“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十时左右。
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经典作品,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重点词语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再到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
B.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现场,选手们信手拈来一句句古典诗词,让我们发自内心由衷的敬佩。
C.运动让人快乐。长期久坐,不仅影响体能,还容易导致作息紊乱,引发负面情绪。
D.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的原因。
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某同学写的活动邀请信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邀请信尊敬的家长
您好!
①感谢您于百忙之中阅读我们的邀请信。②山区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关 注的焦点,处心积虑帮扶山区教育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③为了支援山区教 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我校将举行爱心义卖活动。④活动将于 5 月 18 日 下午 2 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⑤届时将有学生制作的书签,泥塑作品和手工花卉出售。⑥请您务必来参加。
光明中学学生会
2024 年五月 11 日
A.第②句中应将“处心积虑”改为“想方设法”
B.第③句中应将“培养”改为“树立”
C.第⑤句中逗号应改为顿号
D.第⑥句应该为“敬请您参加”
4.(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是“中国李庄”同济纪念碑碑文选句,其中不属于对偶句式的一项是( )
A.壶中民生久/舟边社稷长
B.禹王宫中雷雨沸/东岳庙里书声朗
C.川音如酒诉衷肠/山乡处处是吾乡
D.新侪一新学界/古镇万古流芳
5.(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情境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①2023年11月16日至17日,以《川渝韵味·“香”约广安》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广安隆重举行。②来自海外商协会、海外中餐业社团、国内外专家学者……等云集广安共襄盛举,深入交流探讨川菜产业发展。③来自全国的优秀餐饮企业的名厨大师们大显身手、切磋川菜烹饪技艺,助力川菜走向全国、拥抱世界。④主题曲《“香”约广安》在寶(cóng)州(广安)大地上一次次唱响,萦绕云霄。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B.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C.我们要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D.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年至2022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1.13亿吨左右。
7.(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刻苦努力。
B.黑龙江以她厚积薄发的气势、不同凡响的底蕴和豪放洒脱的性格,在八方来客面前, 展现出她独有的魅力。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改造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D.从零起步,从领跑到跟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8.(2024·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③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有待增强。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9.(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一环,①6月2日6点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②在降落后的48小时内,它将完成样品采集和封装任务。③随后,嫦娥六号的上升器将从月面起飞,完成历时五十余天的地月往返之旅。④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执行的样品采集。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语境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学生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关键在于思想认识到位。②严禁不要忽视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③只有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就能更好地成长。④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A.① B.② C.③ D.④
11.(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12.(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B.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C.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
D.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13.(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B.乡村旅游,不仅满足着人们对“诗和远方”,也日益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新引擎。
C.近年,各地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安宁”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D.承载着共同历史记忆的文物遗存,已成为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14.(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5月9日,旨在纪念泸州籍画家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为目的的“为民写真,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举行。
B.端午节期间,不少地方有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习俗,有的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C.近年来,“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缓解视觉疲劳、放松身心、促进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D.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15.(2024·天津·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诸葛亮□诫子书□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面对外界的诱惑,唯有固守本心,以淡泊为桨,以宁静为帆,才能不为名利所绊,行稳致远。
A.“ ” ”。 ; B.“ ” 。” ,
C.《 》 。” ; D.《 》 ”。 ,
16.(2024·辽宁·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17.(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B.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以来的几年时间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始终引领筹办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C.2023年7月成都大运会期间,大运村设置了书法、国画、蜀绣、传统乐器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互动体验》项目,其中《汉服体验》项目备受外国运动员的喜爱,他们纷纷前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D.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8.(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主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建设。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背盆地”预选区,实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中国实践,契合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共同理想。
19.(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沱江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拉纤中即兴创作的号子,一般没有固定的唱词。②他们大多以滩名、地名和眼前的风景为内容,唱出心中的愿望。③旋律来源于民歌、山歌和川剧高腔等音乐元素为融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④其主要演唱方式是一领众和,行腔自由灵活,不受约束。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0.(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执行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样品采集任务,相关采样工作持续大约两天时间。
B.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在“六一”儿童节正式对外开放,推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亲子游泳馆、亲子阅读馆。
C.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左右的人死于因饮用不干净水而产生的腹泻,超过2亿人因为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受污染的鲜食而患病。
D.5月10日至14日,围绕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办,中国品牌集体亮相,新品首秀精彩纷呈。
(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回忆美好的初中生活,总有那么一首诗,时常在耳畔萦绕;(A)总有那么一处景,时常在眼前表现;总有那么一份情,时常在心中荡漾。
品悠悠诗韵——于经典的诗文中,(B)撷一朵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一壶美酒,“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望一轮圆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_________,“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品魅力风光——于如诗如画的美文中,看“嫩嫩的、绿绿的”小草;(C)赏瀑布一样垂下的紫藤萝花,观“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望济南冬天害了羞,露了点儿粉的雪……
品多彩人生——于永不褪色的记忆中,读“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的深情;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的真zhì;读“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的坚忍;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震hàn;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
21.请你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静谧 永不褪色
22.请你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真zhì 震hàn
23.东东发现(A)句有语病,请你帮他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总有那么一处景,时常在眼前表现;
24.请你仿照(B)句,在横线处补充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25.东东发现(C)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恰当,请你进行修改。
赏瀑布一样垂下的紫藤萝花,观“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
把 改成
26.(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______大家纷纷表示,每个人都要学习航天人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6日20时,2024航天之夜群星演唱会火热上演,飞天颂歌响彻夜空。
②演唱会通过搭建创意舞台,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
③此次演唱会以“古今飞天圆梦酒泉”为主题,旨在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④现场每一位中华儿女,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024·广西·中考真题)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 )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27.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古朴( ) (2)轻jié( )
28.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融合 (2)丰功伟绩
29.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巧妙绝伦 B.名副其实 C.多多益善 D.相得益彰
30.“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31.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
【资料夹】西汉铜镜 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表面整体鎏金。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32.(2024·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 ),“文化+”也就( )了。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 ① (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 )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 ② (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 ③ (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不知 水到渠成 相辅相成 B.无所不在 水落石出 相反相成
C.无所不在 水到渠成 相辅相成 D.无所不知 水落石出 相反相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33.(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扬州民歌来源于民间,传唱于市井。东去的扬子江和南下的大运河孕育了扬州民歌的独特个性:既有大江的澎湃,也有运河的隽永;既展示了苏北平原的辽阔,又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秀美。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有许多是【甲】______的曲调:《茉莉花》芳香四溢,《杨柳青》清新扑面,《拔根芦柴花》情趣盎然;宝应的《绣兜兜》蜿转,高邮的《数鸭蛋》轻快,仪征的《胥浦农歌》高亢……【乙】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传承并保护下去。
(1)给加点字注音:传唱( )
(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应改为“ ”
(3)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 B.慷慨激昂 C.耳熟能详 D.如雷贯耳
(4)【乙】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
(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________自我的必由之路。
3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3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完善 B.完美 C.改善 D.改进
36.(2024·甘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甘肃黄河流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dàn shēng于此,黄帝问道崆峒,大地湾见证8000年华夏文明。周发迹于庆阳,秦初兴于礼县,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______了进军中原逐鹿天下的序曲。祁连山巍峨耸立,______了黄河流域源头第一道生态屏障。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páng bó之势,携黄土高原浑厚之力,蜿蜒千里,奔腾向前,______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大约80多年前,正值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陇原儿女不畏牺牲、共赴国难。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沃祁连,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胜利会师,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______了重要作用,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娲 屏障
dàn shēng páng bó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响 筑牢 形成 产生 B.奏响 筑牢 铸就 发挥
C.拉开 打造 铸就 发挥 D.拉开 打造 形成 产生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