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名著阅读(解析版+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全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6 名著阅读(解析版+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全国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7 10:32: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名著阅读
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班级举行“经典阅读”分享会,请你参与小组活动并完成任务。
(1)人工智能(AI)具有模拟历史名人与用户对话的功能。小语小组尝试用AI与朱自清先生对话。请你将下面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小语:朱先生好,我是八年级学生小语。很期待与您交流。目前,我们在阅读《经典常谈》时有一些困惑,如兴趣不高、读不太懂。面对这种情形,您有好的建议吗? 朱自清:你好,小语。苏轼曾说过“每次作一意求之”,也就是说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贪多求全。同学们可以先按兴趣或目的读。 小语:哦,明白了。您说的是我们可以采用 (阅读方法)读《经典常谈》。 朱自清:是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内容与《经典常谈》中介绍的传统文化经典有关联。比如,你学过《唐雎不辱使命》或《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后,还希望拓展《战国策》的更多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战国策〉第八》。 小语:确实是。我读《〈战国策〉第八》时有了新的认识,如 。谢谢您,朱先生。
(2)小文小组根据兴趣,以《西游记》中的重要地点与精彩故事为专题,绘制了“唐僧西行途经诸山简略图”。请你在图中空缺处填写相应的故事情节。
【答案】(1) 选择性阅读 示例一:阅读了《〈战国策〉第八》,我明白了“策士”是在战国混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策士分为“合纵”和“连横”两派。策士们没有是非曲直的标准,只是为了迎合君主的好恶。
示例二:阅读了《〈战国策〉第八》,我知道了记载策士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早在刘向编订《战国策》前汉初著名说客蒯通已进行整理和润饰。“战国”的名称是刘向在《战国策》中提出的。
示例三:阅读了《〈战国策〉第八》,我懂得了《战国策》不仅是一部文辞之胜的记事作品,还是一部记载了上至春秋下至楚汉兴起共202年历史的一部重要古史。
(2)①三打白骨精②大战红孩儿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方法及名著阅读启示。
第一空, 分析朱自清先生的话“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贪多求全。同学们可以先按兴趣或目的读”,这句话强调了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方面内容进行阅读,不追求全面覆盖。由此可以联想到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方法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目的等,有针对性地从《经典常谈》中获取知识。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选择其中关于文学经典的部分进行深入阅读;如果想了解历史,可以重点阅读与历史经典相关的内容。
第二空,《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是一部记载了上至春秋下至楚汉兴起共202年历史的一部重要古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答时,可以从《战国策》的特点、价值等方面入手,比如可以提到《战国策》中的文学特色(如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历史意义(反映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思想内涵(如纵横家的思想等)。
示例:阅读了《〈战国策〉第八》,我了解到《战国策》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文章以纵横捭阖之笔,展现了策士们的机智善辩和雄才大略。语言犀利明快,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它也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
第一空,根据“白虎岭”的提示,此处应是“三打白骨精”,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故事梗概:唐僧师徒四人行至白虎岭时,先后遇到了白骨精变成的村姑、老妪和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且一棒打死,唐僧不辨人妖,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唐僧失去孙悟空的保护后,被白骨精擒获。猪八戒逃出后,前往花果山找回孙悟空。孙悟空不计前嫌,救出唐僧,这时唐僧才幡然醒悟。
第二空,根据“火云洞”的提示,此处应是“大战红孩儿”,该情节发生在第四十回到第四十二回。这三回的标题分别是:《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和《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故事梗概: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途径号山枯松涧火云洞,遭遇红孩儿。红孩儿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外号圣婴大王,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武艺高强,又能吐出三昧真火,十分了得。红孩儿为了吃到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用计骗了唐僧,孙悟空与红孩儿大战,但因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太过厉害,孙悟空请来龙王帮忙,却也无法灭火,反而被烧伤。孙悟空又变作牛魔王去救,却被红孩儿识破。最终,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玉净瓶的圣水灭了三昧真火,并用金箍儿收服了红孩儿,让他成为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2.(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完成题目。
【片段一】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 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片段二】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1)林冲要确认“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是“怕” 被烧毁;杨志不敢在黄泥冈 “停脚”,是“怕” 被劫。
(2)有人说,林冲和杨志的“怕”,本质上是一致的。你同意吗?请陈述理由。
【答案】(1) 草料场 生辰纲(金银担)
(2)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示例一:同意。二人都怕升迁之梦受到影响,其本质是一致的。此时的林冲还怀有安稳服刑,以后慢慢升迁之梦;若看管的草料场被烧毁,不仅梦想断送,自己也将是死罪。此时的杨志还怀有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梦想,若押送的生辰纲被劫,不仅梦想断送,自己也将获罪。
示例二:不同意。此时的林冲只想做个平常人,安稳度日,了此一生;若草料场被烧,自己的这一愿望不但无法实现,还将葬送性命。此时的杨志还怀有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梦想,若押送的生辰纲被劫,不仅梦想断送,自己也将获罪。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结合“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 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知,相关情节为“风雪山神庙”:林冲遭到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看管一个草料场。一天大雪纷飞,他到附近小酒店打酒,回来看到他住的那间草屋已被大雪压塌,于是就到不远的一座山神庙中躲雪喝酒。正喝之间,见草料场起了大火,林冲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前有三个说话,一听才知道是高俅的心腹买通监狱牢头,放火烧了草场,想把林冲烧死。林冲怒火中烧,冲出庙门,一口气杀了这三个仇人。这样,林冲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梁山泊。据此可知,林冲要确认“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是“怕”草料场被烧毁。
结合“杨志”“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可知,相关情节为“智取生辰纲”:杨志奉命押运生辰纲途经黄泥冈,被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劫走。杨志因为无法交差,被迫流落江湖,后来在二龙山落草。吴用等人也因为官府追查,去梁山落草。据此可知,杨志不敢在黄泥冈 “停脚”,是“怕”生辰纲被劫。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拓展运用。细读两个片段,深入理解林冲和杨志的处境、心理状态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危机。片段一描述了林冲在草料场被雪压倒后,担心火盆内的火种引发火灾的情境;片段二则是杨志在黄泥冈提醒他人这里常有强盗出没,暗示了押送生辰纲的危机。如果你认为他们的“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么你需要解释这种一致性体现在哪里;如果你认为它们的“怕”在本质上不同,那么你需要分别阐述他们各自的动机,并说明为何这些动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示例:不同意林冲和杨志的“怕”本质上是一致的。
理由:林冲的“怕”是出于对自己处境的忧虑和对未来生活的无望,他在草料场被雪压塌后,担心火种未灭可能引发火灾,进而连累到自己,这种“怕”更多的是对个人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他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遭陷害而被发配,内心深处有着对不公命运的愤怒和不满,但面对强大的势力,他只能隐忍和退让,这种“怕”中蕴含着一种悲剧色彩。杨志的“怕”则是出于对任务的责任感和谨慎态度。他负责押送生辰纲,这是一项重要且危险的任务,他深知黄泥冈是强人出没的地方,因此不敢轻易停留,这种“怕”体现了他对任务的重视和对自己职责的坚守。他的“怕”是为了保护生辰纲的安全,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和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梦想,与林冲因个人命运而“怕”有着本质的区别。
3.(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根据提示,探究“色彩”在作品中的表达效果。
名著节选 提示
《艾青诗选》节选 北方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 (写于1938年) 旷野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 前面只隐现着 一条渐渐模糊的 灰黄而曲折的道路, 和道路两旁的 乌暗而枯干的田亩…… 与枯死的野草, 与杂在野草里的 腐烂了的禾根; 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 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 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啊…… (写于1940年) (1)两首诗意象的颜色相似,请据此探究。
《西游记》节选 【文段一】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文段二】 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亸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行者暗笑道:“这厮真个如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想必是在此处刷炭为生,怎么这等一身乌黑?”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2)两段文字描写人物的颜色对比鲜明,请据此探究。
【答案】 两首诗意象的色彩都呈现出一种灰暗、阴沉的色调,不仅表现了诗歌所描绘的自然环境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苦难。 孙悟空的形象以金色为主,给人以明亮的感觉,突出了他的神圣、威严和超凡的能力;熊罴怪的形象以黑色为主,强调了他的邪恶、凶猛和野性,与孙悟空形成鲜明的对比。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
《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和时代的深刻思考。艾青的诗歌风格独特,他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在建国后,他继续歌颂人民,赞扬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娴熟。
孙悟空是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的神话角色之一,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不仅有着改变自身形象的能力,还有一双能够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火眼金睛。孙悟空的故事充满了冒险和挑战,他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北方》中“暗淡的灰黄”“黑色的翅膀”用灰黄、黑色这些灰暗的色彩渲染北方农村的破败与诗人的忧郁;《旷野》中“灰黄而曲折的道路”“乌暗而枯干的田亩”“广大的灰白”“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焦茶的颜色”组成了一幅贫瘠、荒芜、废墟般的画面,这是祖国饱受侵略、生灵涂炭的不幸命运在诗人忧郁的眼中的映照。两首诗在意象的颜色上非常相似,给人一种灰暗、沉闷的感觉,色彩的运用不仅表现了环境的荒凉,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迷茫、无助,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2)从“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可知,孙悟空金甲、金冠,武器也是金光闪闪,这样的描写使他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也暗示了他强大的实力与不羁的性格,他敢于挑战权威,在面对各种困难时都能勇往直前;
从“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亸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可知,熊罴怪黑色的装备和外貌特征,预示了他的反派角色定位,突出了他的威猛和邪恶,与孙悟空正义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离开故乡绍兴,鲁迅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从南京到日本东京,再到仙台,因“匿名信”“看电影”事件,他决定弃医从文,立志改变国民精神。《水浒传》中也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请你任选以下两个人物概述其在相关地点的重要人生转变。
鲁达(渭州状元桥) 林冲(沧州山神庙) 杨志(济州黄泥冈)
【答案】示例:鲁达(渭州状元桥):为救金翠莲父女打死恶霸,从此走上逃亡之路,终成梁山好汉。林冲(沧州山神庙):山神庙前手刃仇人,雪夜被逼上梁山,命运彻底改变。杨志(济州黄泥冈):黄泥冈失陷生辰纲,人生理想破灭,终投梁山泊。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人物情节识记。首先明确题目要求选择的是哪个人物在特定地点的重要人生转变。这里给出了三个选项:鲁达在渭州状元桥、林冲在沧州山神庙、杨志在济州黄泥冈。结合阅读积累,回顾每个人物在指定地点的具体经历。从每个人物的经历中提炼出导致他们人生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通常会对人物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改变他们的性格、信念或行动方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述这一转变过程,包括转变前的状态、触发转变的关键事件、以及转变后的结果或影响。将上述内容组织成一段连贯的文字,确保表述清晰、逻辑顺畅。
鲁达(渭州状元桥):鲁达,即鲁智深,原是渭州经略府提辖,性情直率,爱憎分明。金翠莲父女被恶霸“镇关西”郑屠欺压,他愤而出手相助,在渭州状元桥附近三拳打死了郑屠,从而走上了逃亡之路。这一事件不仅是鲁达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展现了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此后,他出家为僧,法名智深,开始了新的生活,并逐渐成长为梁山好汉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林冲(沧州山神庙):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在沧州,他看守草料场时,又遭陆虞候、富安等人放火暗算。林冲在山神庙内听到真相后,怒不可遏,最终手刃仇人,雪夜上梁山。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林冲的命运,从一名安分守己的军官转变为梁山泊的反抗英雄。在山神庙的这一刻,林冲完成了从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心理转变,也标志着他正式走上了反抗压迫的道路。
杨志(济州黄泥冈):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丢失花石纲而流落江湖。他一心想要重振家声,恢复官职,因此接受了梁中书押送生辰纲的任务。然而,在济州黄泥冈上,杨志精心策划的押送行动被晁盖、吴用等人巧妙劫取,生辰纲失陷。这一打击对杨志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他的人生理想再次破灭。尽管后来杨志也加入了梁山,但黄泥冈事件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挫折和转折点,迫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和选择。
示例:
鲁达(渭州状元桥):鲁达在渭州状元桥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从而走上了逃亡之路,最终出家为僧,法号智深。这一事件标志着鲁达从一名提辖官转变为一位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的和尚,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林冲(沧州山神庙):林冲在沧州山神庙因风雪之夜避雪,偶然间得知了高俅等人对自己的阴谋,愤而杀死陆虞候等人,彻底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一事件是林冲性格转变的关键节点,从此他不再隐忍退让,而是积极反抗不公。
杨志(济州黄泥冈):杨志在济州黄泥冈因吴用等人的智取生辰纲而失陷了花石纲,这不仅让他失去了官位,还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一事件对杨志的打击极大,但也促使他更加坚定地寻求出路,最终走上了落草为寇的道路。
5.(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擅长用颜色来描写人物,文中各“色”小人物身上,处处透露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中国人的本色。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填写人物档案。
形象 人物 品质 情节
她生得黄胖而矮,常喜欢切切察察 长妈妈 热心善良 ①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 ② 方正质朴 师生共读
他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范爱农 ③ 看光复的绍兴
【答案】①买《山海经》;②寿镜吾(寿先生、寿怀鉴);③追求光明(理想坚定、正直真诚)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及内容概括。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这部作品以鲁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他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画面。书中既有对童年温馨生活的回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充满趣味的百草园和严肃但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也有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像《阿长与〈山海经〉》中善良的长妈妈。同时,作品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愚昧、腐朽,以及新旧思想的冲突。在艺术风格上,《朝花夕拾》将叙事、抒情、议论有机融合,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味。它不仅是鲁迅先生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①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虽然有些粗俗、喜欢唠叨,但她却心地善良,对鲁迅关怀备至。她不辞辛劳地为鲁迅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让儿时的鲁迅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和热心。这一情节充分展现了长妈妈对鲁迅的关爱,尽管她不识字,却努力寻得了鲁迅渴望已久的书籍,凸显了她的热心善良。
②寿镜吾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他是一位高而瘦、须发花白的老人。他教学认真,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长。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诗经》等经典之外,他还经常给学生讲荆轲、聂政等人除暴安良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鲁迅对寿镜吾先生是尊敬的,认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③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高大,眼球白多黑少,最初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产生误会。后来在重逢后,互相理解。在看光复的绍兴这一情节中,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他兴奋地拉着鲁迅上街去,要看一看光复后的绍兴。然而,街上的其他人都一切如旧,并没有因为绍兴的光复而有太大的改变。在这个情节中,范爱农对革命充满热情和期待,他渴望看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尽管他前期命运坎坷,遭遇诸多不公,但他始终保持着内心对理想的坚定信念,正直真诚地面对生活,渴望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6.(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文学作品中许多人物的经历都印证了这个道理。请从下面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1)祥子(《骆驼祥子》) (2)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 (4)林冲(《水浒传》)
【答案】示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充满着激情和力量,与困境的斗争使其更有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带病修铁路,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与困境的斗争更加彰显了他生命的价值。
示例二:从古至今成大事的人,不仅有出众的才华,也一定有顽强的意志,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毛泽东是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革命家。他博览群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有一种在必要时当机立断的魄力;父亲反对毛泽东读书,毛泽东十三岁离开小学堂,他白天干活,深夜遮起窗户阅读凡是可以找到的一切书籍。后来离开家,去省城继续求学。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被免去政治局和党的前委职务,他带领队伍进入罗霄山脉的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新四军。 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中记载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了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毛泽东指挥带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恶劣的自然条件,物质资源的匮乏。但他们却以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胜利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到达甘肃会宁,结束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他和他的军队身上都有是一种身处逆境中的不屈不挠,忠于党的事业,顽强拼搏的精神。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和名著阅读。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一句把生命比作水流,把困难和挫折比作岛屿、暗礁,把积极进取(或昂扬向上)的精神比作浪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中(或人生中)挫折和磨难更能生发出斗志,奋进向上。结合备选名著中的人物及其经历谈自己的理解即可。
祥子是个车夫,他有一个梦想:他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一辆可以自由自主的洋车。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新车。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就被兵抓去,车也被抢了去。在他再次拥有自己的车时,是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的。不久,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只好把车卖了去埋葬虎妞。之后他又喜欢上了小福子,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子后上吊死了。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从此,他从积极进取走向了消极堕落: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成为一个自甘堕落的人。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五岁时死了父亲,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阿尔焦姆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并因为病情严重,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差,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保尔在病魔的魔爪和死神的镰刀间徘徊,他的左手和双脚都残废了,失明的痛苦也在折磨着他。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在1936年12月14日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喜欢读书,13岁离开学堂在地里干活,晚上替父亲记账,依然继续读书;从长沙中学退学后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获得社会行动的地初步经验,又到北大做了图书馆的助理员;不断地读书学习使得毛泽东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思想也越发先进。他对知识渴求、坚守,不断追求进步。参加革命后,毛泽东担任《湘江评论》主笔,对华南学生运动有很大影响;领导学生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前往北京,组织反军阀运动;在长沙领导秋收起义;遭遇逮捕,险被枪杀,死里逃生,安全走到农民赤卫队里去。他对社会黑暗势力有着强烈反抗精神、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他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示例1:祥子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中打工的车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能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一生中经历了几次波折都与自己的车失之交臂,最后由于种种无奈也走上了堕落的道路。祥子遇到了生活的挫折和磨难,但他却选择了逃避,没能生发出斗志,奋进向上,无法激起他人生的美丽浪花。
示例2:保尔是一个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奋斗,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在保尔的一生中,他经历了无数磨难,来自于爱情的、来自于身体的、来自于精神的,但是保尔面对磨难没有屈服,也正是因为这些磨难,他激发了自己的潜能,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在生命之河中翻腾起美丽的浪花。
示例3:毛泽东的人生就像是一条奔腾的洪流,一路上遇到岛屿与暗礁,激荡起美丽的浪花。他年少时克服家庭的困难努力学习,青年时又在长沙成功组织“秋收起义”;领导红军队伍时,遭遇通缉、悬赏、暗杀,但他依然镇定自若,谈笑风生,最终成功领导红军革命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过上了新生活。生活中那些暗礁、岛屿,反而成就了毛泽东人生的壮阔。
示例4:林冲在一次次的困境与磨难中,生发斗志,奋勇前行,奋力抗争。他在误闯白虎堂、大闹野猪林时隐忍不发,在风雪山神庙的冲天火光中一举爆发,杀了陆谦投奔梁山;他在梁山火并王伦,推举晁盖。面对人生的暗礁、岛屿,林冲曾经有过妥协、有过软弱,但是最终他选择反抗,选择抗争,他的人生最终还是激起了美丽的浪花。
7.(2024·宁夏·中考真题)《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它构思巧妙,内容深刻,形象鲜明,细节生动。请你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节选1:
【无心纵火】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第七回)
节选2:
【无奈遇火】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第六十回)
节选3:
【有心灭火】行者道:“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
(第六十一回)
(1)任务1:“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古代白话小说常用的手法,请结合节选内容具体说明其妙处。
(2)任务2:孙悟空为什么要“断绝火根”?结合《西游记》整本书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孙悟空蹬倒八卦炉,落了几块砖,内有余火,化为火焰山,在后文成为取经路上的障碍,火由悟空起,须由悟空灭。这样的写法使文章有呼应,情节有起伏,故事有勾连,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使故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2)断绝火根,体现了孙悟空对百姓生灵的慈悲之心,体现了他的善恶之分。这也正是取经的意义所在。也暗含着他对过去无心过失的一种弥补,与结尾能修成正果遥相呼应。
【详解】(1)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分析。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则属于文学创作中,埋伏笔的方法,埋伏笔使小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节选1中“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节选2中“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可知,孙悟空被太上老君丢进八卦炉锻炼七七四十九天,期间他在炉内鼓捣出了火眼金睛。在太上老君开炉取丹时,孙悟空身一纵,跳出丹炉,并一脚蹬倒了八卦炉。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火焰山的形成。火焰山成为《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地点,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曾途径此地,面对酷热的火焰山,他们遇到了铁扇公主,通过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得以过山。火焰山的形成,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神奇能力和他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西游记》中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象征意义。这样的内容形成前后呼应,使得小说的情节有起伏,故事有勾连,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使故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从结构上分析,火焰上的火因孙悟空而生,也要因孙悟空而灭。也暗含着他对过去无心过失的一种弥补,与结尾能修成正果遥相呼应。
从内容上分析,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肩负着保护唐僧成功取得真经的重任。火焰山作为他们西行途中的一难,具有极高的温度和危险的火焰,对唐僧及其徒弟们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根据故事情节,火焰山的火势极为猛烈,常人难以接近,更不用说穿越。因此,为了能够让唐僧安全通过,继续西行,孙悟空必须想办法灭掉火焰山的火。孙悟空的个性也决定了他会主动承担起灭火的责任。他机智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从不退缩。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多次展现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智斗妖魔还是化解困境,他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勇气。因此,面对火焰山这一难题,孙悟空自然会挺身而出,设法灭火,以确保师徒一行人能够顺利前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孙悟空灭火焰山的火也象征着战胜困难、克服挑战的决心和勇气。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和他的徒弟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每一次都是对他们意志和信念的考验。孙悟空作为他们的保护者,不仅需要在物理上保护他们免受伤害,更需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因此,通过灭掉火焰山的火,孙悟空不仅为团队扫清了一个实际的障碍,更在精神上鼓舞了整个团队,使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向西天取经的道路。
8.(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完成下面试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上面语段画横线句子中的“他”是谁?请联系原著选择概括鲁迅先生与“他”交往的两件事。
【答案】范爱农
示例:东京初识与误会:鲁迅与范爱农在东京初识时,由于范爱农在老师徐锡麟被杀后,鲁迅坚持主张发电报给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而范爱农因为对鲁迅心有成见,所以反对发电报,并表现出强烈的愤慨和直率的性格,这让鲁迅感到他“很冷”,并产生了误会。
故乡重逢与叙旧:多年后,鲁迅与范爱农在故乡重逢。此时范爱农因故失业,生活困顿,靠教几个小学生糊口,但他依然不改其孤傲倔强的脾气,也不喜欢当时社会充满的虚伪。两人一起喝酒叙旧,谈起了各自的生活和经历,鲁迅逐渐理解并同情范爱农的遭遇和性格。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范爱农》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范爱农——与作者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 1912年,范爱农溺水而亡。他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虽是身处逆境,穷愁潦倒,但他斜眼看人的渺视目光,总是透出他傲岸不群的豪爽和自尊。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鲁迅先生疑心他是自杀的。
第一问:
根据选文“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百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可知,他是范爱农。
第二问:
《范爱农》一共围绕范爱农写了四件事: 徐锡麟事件、酒楼里叙旧、报馆案风波和范爱农之死。选择概括鲁迅先生与“他”交往的两件事即可。
示例:
(1)范爱农由于没钱上学,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2)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来找鲁迅去绍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
9.(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小文借助这本书的序言,大致梳理了艾青不同创作阶段的特点。请你将(1)(2)处补充完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年代 成名期 “吹芦笛的诗人” 《 》 大堰河 怀念与感激
第二次高峰期 “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 悲悯与忧伤
70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归来的歌者” 《光的赞歌》 光 赞美光明
【答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 土地、太阳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掌握。
①艾青, 中国现代诗人、 作家, 1934年5月, 其诗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发表在《 春光》 月刊上, 立即引起人们的注目。 这首诗是艾青在前一年狱中写成的, 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 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 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 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 以及对“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这首诗不仅是艾青的成名作, 也是其代表诗作之一, 展现了艾青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据此可知,①空: 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悲凉忱郁的气氛,象征着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中国大地所带来的灾难与痛苦,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如《向太阳》中,一个多年为民族命运奔波受难的中国诗人为了崇高的理想,心神曾经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为迎接日出,他终于从伤痛中站起来。他走向街头,投入生活的行列,放声歌唱。他身上残存的创伤和精神上的忧郁,并没有使他灰心绝望,他忍着伤痛投入了战斗,他流着热泪赞美日出。又如《火把》中“让我们的火把,叫出所有的人,叫他们到街上来,让今夜,这城市没有一个人留在家里让所有的人,都来加入我们这火的队伍,让卑怯的灵魂,腐朽的灵魂,发抖在我们火把的前面,让我们的火把,照出懦弱的脸,畏缩的脸”,这几句诗从写实转向写意,火把俨然已经成为了革命胜利的方向、光明的方向,它号召愚昧的人们不要再懦弱害怕下去,而是积极地投身伟大的革命事业。因此,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据此可知,②空:土地、太阳
10.(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面两段文字是从一部纪实作品中摘录出来的,请将这部作品推荐给你的同学,写出作品名称并说明理由。
摘录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摘录二: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答案】示例一:这部纪实作品的名字是《红星照耀中国》,我推荐这部作品的理由是:这部作品记录的是埃德加·斯诺通过对话、访谈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向我们解释了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称赞了中国革命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阅读这部作品,我们能够了解关于长征的起因、遇到的困难以及长征的历史价值。
示例二:《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保安,深入根据地,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阅读这部作品能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结合摘录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和摘录二“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可知,这部纪实作品的名字是《红星照耀中国》。“我”是作者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该作品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示例:
这部纪实作品的名字是《红星照耀中国》,我推荐这部作品的理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闻的一点一滴,真实记录。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作品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很值得一读。
11.(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以下是读书小组梳理的名著阅读探究专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取一个专题,结合名著内容进行探究,80字左右。
篇目 类型 专题
《骆驼祥子》 长篇小说 探寻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
《昆虫记》 科普作品 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经典常谈》 学术散文集 与朱自清一起“谈”经典之《______》
《艾青诗选》 诗歌选集 诗歌的情感美与理性美
【答案】示例:《骆驼祥子》:祥子命运悲剧源于黑暗社会的压迫,如军阀混战、孙侦探敲诈等,也因他个人性格的软弱,如逆来顺受,最终梦想破灭,走向堕落。
《昆虫记》:法布尔用生动的文笔描写昆虫,科学严谨地介绍其习性,文学性与科学性融合,是科学与文学结合的完美典范。
《红星照耀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环境中坚守革命信仰,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展现出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
《经典常谈》:与朱自清一同“谈”《诗经》,感受其古老的魅力,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领略经典的韵味。
《艾青诗选》:艾青诗歌既有对土地的深情、对光明的向往等情感美,又有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洞察等理性美。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探究。
《骆驼祥子》,要求“探寻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祥子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来自乡间,憨厚老实,善良勤恳,坚忍不拔,就如同骆驼一般。随着农村日益凋敝的发展,他来到了北平开始新的生活,最终选择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然而,他的希望屡屡破灭,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最后,祥子成了自暴自弃、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昆虫记》,要求探究“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作者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此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行文活泼,充满情趣,如写蟋蟀,有出色的歌唱才华,有轻盈的体态、优雅的上衣、淡绿的体色、罗纱般的长翼。
《红星照耀中国》,要求探究“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可举具体人物为例,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如,毛泽东在小时候读书和求学经历中,决心改变社会现状,把解放人民、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毕生的信仰。在这一信仰的指引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之中,经历重重困难,百折不挠,最终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解放全中国。
《经典常谈》,要求“与朱自清一起“谈”经典之《______》”,可从《经典常谈》中涉及的名著中任选一本来谈。如选择《说文解字》,除对这一文字学的古典的内容、体例、作用做了说明,还对其渊源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最早的字书《史籀篇》、再到秦始皇宫定的字书《仓颉篇 爰历篇 博学篇》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很多文字学的常识,包括:造字和用字的条例、文字学发展的逻辑顺序、书体演变的历史等内容。
《艾青诗选》,要求从“诗歌的情感美与理性美”来谈。艾青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情感美与理性美的统一。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任选取一个专题,结合名著内容进行探究。
如:探寻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祥子命运悲惨,根本原因是黑暗社会的压迫,如军阀混战致使他车被抢,孙侦探敲诈使他钱财尽失。同时他自身性格的弱点,盲目软弱,有机会也不敢反抗。社会和个人的原因,导致他最终被黑暗吞噬。
(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鲁达问道:“你两个是那里人家?为甚啼天?”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这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子父二人流落在此生受。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作妾。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父亲懦弱,和他争执不的,他又有钱有势。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讨钱来还他。”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
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天色微明,只见鲁提辖大踏步走入店里来,高声叫道:“店小二,那里是金老歇处?”小二哥道:“金公,提辖在此寻你。”金老开了房门,便道:“提辖官人里面请坐。”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金老引了女儿,挑了担儿,作谢提辖,便待出门。店小二拦住道:“金公,那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小儿道:“小人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哩。”鲁提辖道:“郑屠的钱,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鲁达大怒,又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走了。店主人那里敢出来拦他。金老父子两个,忙忙离了店中,出城自去寻昨日觅下的车儿去了。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
13.根据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概括鲁达的性格特点。(两点即可)
【答案】12.鲁达帮助金氏父女脱困。
或:鲁达为金氏父女筹集钱财并保护他们离开客店。 13.可供参考的要点如下:扶危济困、嫉恶如仇、心思缜密
【解析】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通读选段,可知出自施耐庵的《水浒传》。镇关西强娶金翠莲为妾,三个月后其妻将她赶出家门,郑屠还向金氏父女追要典身钱,金氏父女为偿还郑屠的钱在酒楼卖唱而搅了鲁达的酒兴。鲁达得知此事,欲打抱不平,安排两父女第二天离开,还细心地把史进和自己身上的银两给金氏父女做盘缠,第二日看着两人离开后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确保两父女安全离开。故选文内容可概括为:鲁达帮助金氏父女脱困。本题答案不唯一,概括简洁明了,言之成理即可。
1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本题根据节选部分的内容概括鲁达的性格特点,结合相关文段概括,写出两点即可。据“鲁达又道:‘老儿,你来。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等描述可知,鲁达得知金氏父女的困境,主动提供帮助,看出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豪爽直率;据“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可知,鲁达主动为金氏父女的离开保驾护航,看出鲁达还具有心思缜密的性格特点。
14.(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小语想在“天下国家·革命文化”主题读书交流会上,分享对“意象与情感表达”探究的成果。请帮他完善表格里的内容。
作品名称 内容呈现 意象 表达的情感
《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① 该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② 》 (书名)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雪 “雪”这一意象暗示着国家和民族正在承受的苦难,字里行间充满诗人艾青对人民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红岩》 红色岩石 推测封面设计者借“红色岩石”这一意像传递的情感③
【答案】 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表达对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的高度赞美。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意象的把握。
①结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知,此处的意象为“土地”。作者艾青堪称“土地的歌者”,“土地”构成了作者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其中聚集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
②根据内容呈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可知,作品名称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时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③联系原著内容可知, 红色象征着革命,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象征着共产党员火红的内心,象征着新中国光明的未来,与国民党的黑色、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岩石象征着党的坚韧坚强,象征着共产党员们坚固坚定的意志,象征着共产主义的正确性与不可撼动性。“红色岩石”象征着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红色的岩石一样坚硬、不朽。由此可推测封面设计者借“红色岩石”这一意象传递的情感是表达对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的高度赞美。
15.(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读一本书,寻一束光”,经典烛照人生。请你在“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成果展示会上选择一部名著,结合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享你的阅读体验或心灵启迪。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一群充满着青春活力红军这支队伍,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念,粉碎敌人多次“围剿”,爬雪山、过草地,跋涉二万五千里的,很多红军战士只有十五六岁,参军只为吃口饱饭,不受地主欺压,为了过上没有饥荒、苛税的生活,他们宁可献出宝贵的生命。想到先辈在艰苦条件下战斗,如今的我们有何理由懒散,有何理由不奋斗呢?他们犹如一束光,启示着我们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也应将先辈的精神薪火相传,为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而砥砺前行!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结合“读一本书,寻一束光”可知,要结合名著内容和自己的感悟来谈。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出生贫寒保尔以解放全人类为梦想,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投身在革命战争事业中。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不仅要忍受着寒冷、劳累和饥饿,还要抵抗匪帮的不断袭击,保尔染上了伤寒,一连五天高烧不退,却仍然战斗在劳动第一线。他甚至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未放弃“战斗”,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用生命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保尔与苦难生活抗争,投身革命,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奋斗不息,最终成长为“钢铁战士”,他犹如一束光,启示着我,使我认识到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不论成败,唯有奋斗才能无愧于青春。
16.(2024·陕西·中考真题)下面是第四集《赓续》的前期拍摄构想,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拍摄小组准备再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个采访场景,请补全资料。
延安——安塞——保安——吴起镇——预旺堡——保安
丨 丨
(1) 彭德怀
丨 丨
外貌: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但体魄挺拔结实,留着黑长胡子的脸上透着年轻人的真诚,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 事例:(2) (只写一例)
【答案】 周恩来 [示例一]他领着处在饥荒中的农民攻入地主家,搬走大部分存粮,分给穷人。
[示例二]他早年从事革命工作时,被出卖凄捕,遭受严刑拷打,毫不屈服。
[示例三]他发动了平江起义,在湖南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示例四]他在长征途中,大多数时候徒步前进,常把自己的马西让给疲乏或受伤的同志。
[示例五]他在观看红军抗日剧团表演时,脱下自己的棉衣,披在身边的小号兵身上。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1)根据“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但体魄挺拔结实,留着黑长胡子的脸上透着年轻人的真诚,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可知,该人物为周恩来。这段话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选段是对周恩来外貌的细致描写,在斯诺笔下,周恩来是一个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文雅、坚定、细心、理智的人。他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具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是一位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人物。
(2)写出关于彭德怀的一个事例即可。
在斯诺眼中,彭德怀是个率直爽朗、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且吃苦耐劳的人。他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强烈的正义感,对人民和士兵充满关爱。
事例一:彭德怀常常和士兵们生活在一起,和他们一样简朴。他住的屋子十分简陋,屋内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炕上放着他的铺盖。他的伙食也很简单,和士兵们吃一样的饭菜,从不搞特殊。有一次在行军途中,他看到一个士兵因为饥饿而晕倒,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给了这个士兵。
事例二:在战斗中,彭德怀总是身先士卒,勇敢地冲在最前面。在一次攻打敌人据点的战斗中,敌人的火力十分凶猛,很多战士都犹豫了。彭德怀见状,亲自拿起一把枪,带领战士们冲向敌人。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杀敌,最终成功攻克了敌人的据点。
事例三:彭德怀非常关心士兵的生活和成长。他经常和士兵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他还亲自教导士兵们军事知识和战斗技能,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士兵因为想家而情绪低落,彭德怀知道后,不仅安慰他,还给他讲了自己的经历,鼓励他要坚强。在彭德怀的关心和鼓励下,这个士兵很快恢复了信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17.(2024·山西·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赏读经典·润泽心灵”主题活动。请参与并完成小题。
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这个阴沉沉的早晨,把人们带进了动荡年代里的又一个年头。——《红岩》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儿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骆驼祥子》 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当时的各种传闻不仅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中引起轰动、更让一般的航海人员激动不已。——《海底两万里》
(1)上面是同学整理的三部名著的开头,你喜欢其中哪一个呢?请写出理由。
(2)请从以上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写一段推荐语,分享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
【答案】(1)示例一:我喜欢《红岩》的开头,作者描写了重庆新年早晨被浓云迷雾笼罩的情景,引发人们对动荡年代新一年前景的思考。
示例二:《骆驼祥子》的开头交代了“骆驼”是主人公祥子的外号,文字通俗朴素,读来亲切自然,我喜欢。
示例三:《海底两万里》的开头设置了悬念:1866年海上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怪事?我真想读整本书,一探究竟。
(2)示例一:你知道小萝卜头吗?想了解他的飞翔梦吗?你知道江姐吗?想知道她和战友们在狱中怎样绣五星红旗吗?那你就要读一读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故事的传奇色彩与情节的跌宕起伏会让你爱不释手。
示例二:祥子,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的普通人力车夫,他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却历经“三起三落”,最终放弃了理想,原因何在?请阅读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相信你能从中找到答案,感受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示例三:我推荐《海底两万里》。你可以跟随法国小说家凡尔纳非凡的想象,沿着“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线路,和尼摩船长一起来一趟神奇的探险之旅。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一定会让你惊叹不已。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名著阅读相关内容的能力。应结合所给三个语段内容,写出你喜欢的理由。答案不唯一。
依据《红岩》选段内容可知,这是描写重庆清晨的景色。依据《骆驼祥子》选段内容可知,这是交代祥子与骆驼的关系。依据《海底两万里》选段内容可知,这是名著开头部分。
示例1:我喜欢《红岩》的这一开头部分。作者描绘出一个阴沉沉的早晨,山城重庆被浓云迷雾笼罩,到处灰蒙蒙的景象。渲染了国共内战时期阴森、可怕的社会氛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2:《骆驼祥子》的开这一开头部分。让我明白了“骆驼”只是是主人公祥子的外号。并用简洁文字,引出与祥子之间的关系,读来亲切自然,让人禁不住要快点知道祥子与骆驼的关系,内容新颖,具有吸引力奇。
示例3:我喜欢《红岩》的这一开头部分。这部分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用“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这些词语吸引读者的眼球,想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解开事情的神秘面纱。设疑的方式,为整本书开启了阅读模式。
(2)本题考查推荐语拟写能力。可以介绍书籍基本信息(简要介绍书籍的标题、作者、出版日期等),让读者对书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写出推荐理由。这是阅读推荐卡的核心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阐述推荐理由。
示例1:《红岩》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革命先烈们在狱中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壮丽篇章,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真实与感人。阅读这本书,就是向那些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斗争的先烈们致敬。
示例2:《骆驼祥子》是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讲述了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的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示例3:《海底两万里》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冒险故事。 故事中有神秘的海洋怪物、惊险的战斗和美丽的海底景色,让人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读这本书可以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而充满冒险的海洋世界,还能学到有关海洋生物和科学的知识。
18.(2024·安徽·中考真题)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 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节选自《艾青诗选·太阳》) 【乙】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 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 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shǔ光……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丙】 光给我们以智慧 光给我们以想象 光给我们以热情 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节选自《艾青诗选·光的赞歌》)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 )掩 召( )唤 散( )去 shǔ( )光
(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B.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C.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D.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的一则是 。
(4)“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
【答案】(1) 遮 zhào sàn 曙
(2)A
(3)丙
(4)散发光热,象征光明、理想、希望等。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遮掩(zhē yǎn):遮蔽;掩盖;犹掩饰;躲藏;隐藏。
②召唤(zhào huàn):呼唤。
③散去(sàn qù):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④曙光(shǔ guāng):黎明的阳光;比喻美好的前景。
(2)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作答时可结合语法结构来分析。
A.“使”是动词,“高树”和“繁枝”名词,“使”和“高树”“繁枝”构成动宾结构,在句子里做谓语和宾语,通常动宾之间要断开,因此“使”的后面要断开,“高树”和“繁枝”之间不能断开;因此正确的朗读节奏应是: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故选A。
(3)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特色。
甲“高树繁枝向它舞蹈”“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勾勒出太阳到来时,大地上的树木、河流、动物以及群众的状态,有大的构图,有具体鲜明的细节描画,在读者眼前展现一派太阳到来时万物复苏的画面,画面感强烈;
乙“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曙光”描绘了黎明到来时天空中的画面,“金色”颜色词语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天空中的色彩鲜明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因此甲乙两首诗歌都体现了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
丙通过连续的三句“光给我们以……”,强调了光对“我们”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光的赞美之情,这首诗歌没有具体刻画光的形象,没有描绘画面,没有体现出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
故选丙。
(4)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诗歌《太阳》“太阳向我滚来”中的“滚”有滚滚而来,汹涌而来连续不断之意,在此形容太阳的光芒,表现了太阳的气势不可阻挡,气势磅礴,在读者面前展开恢宏的画面;联系《向太阳》“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可知,“太阳”是光明、希望、未来的象征,“太阳向我滚来”寓意着“太阳”是从历史的远处滚来,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又多么艰难,“太阳”以它不可阻挡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在这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也表现出作者对光明的热爱;《向太阳》中的“炫目的光芒”“刺醒”体现了“太阳”光芒耀眼夺目,能够将黑暗驱走、将绝望赶走,可见太阳感召力强,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太阳”,光芒四射,散发光热,是光明的象征,表现了作者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艾青诗选》写作背景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诗歌中表现了作者驱除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太阳”不仅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更是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的象征。
19.(2024·重庆·中考真题)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1)下列人物中与介绍相匹配的一项是( )
他曾当过窑工,有一副格外友善的模样,少了两颗门牙,笑起来嘴张得很大,就像个顽皮的孩子。
A.贺龙 B.徐海东 C.刘龙火 D.邓发
(2)根据书中内容,从下面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为其设计雕像。请你对雕像进行描述(描述角度:场景、外貌、神态、动作等)。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
人物:彭德怀。书中依据:彭德怀指挥红二师进行爬山演习。
雕像描述:他精神饱满,神情坚毅,左腿弯曲,踩在石头上,右腿直立,左手叉腰,右手高举,张嘴呼喊,似乎在指挥战士们“冲啊”。
备选人物: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所选人物: 书中依据:
雕像描述:
【答案】(1)B
(2) 毛泽东 一有空隙他就博览群书,对中外历史和古今哲学更是爱不释手。 毛泽东坐在一块石头上,右腿翘起来,放在左腿上,左腿上有一本打开的书,他左手握着书的左端,右手拿着一支笔,好像在书上做标记。他的的头微微地低下,眉头微皱,专注地盯着书本,好像在思考什么难懂的问题。
【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了解。
结合“他曾当过窑工,有一副格外友善的模样,少了两颗门牙,笑起来嘴张得很大,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可知是徐海东。他被称为“红色窑工”,还被彭德怀戏称为饱经枪林弹雨的“赤匪”,徐海东上学时被同学欺负,勇于反抗。后来,徐海东领导红军与敌作战,使敌人闻风丧胆;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掌握。
首先选定人物,然后从书中找到依据,再对人物所处的场景以及外貌、神态、动作等展开详细的描写即可。
示例一:(1)毛泽东(2)书中依据: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二三点钟才休息。
雕像描述:他一头浓密的黑发,面容瘦削,鼻梁很高,额骨突出,背有些驼,他正坐在一张简陋普通的木桌前,手中握笔,笔尖在纸上停留。他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视着远方,像是在思考问题。
示例二:(1)周恩来(2)书中依据:周恩来把胳膊靠着“红小鬼”的肩膀,走过乡间田埂。
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自己却大部分时间步行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胡子又长又黑,又大又深的眼睛中带着笑意,他把胳膊靠在一个小红军的肩膀上,嘴唇微张,好像在和那个红小鬼说着什么。
示例三:(1)朱德(2)书中依据: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自己却大部分时间步行。
雕塑描述:他头上带着军帽,一脸慈祥的笑容,他左手里牵着一匹马,马上一位受伤的战士。他脚上穿着一双草鞋,一身旧军装。他左脚立在地上,右脚抬起,好像正要迈开大步往前走。
20.(2024·湖南·中考真题)八年级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一部红色经典,以加深对红军长征的了解和认识。我会选择《 》,因为与其他虚构的红色作品不同,这部书是一位外国记者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 作品。该书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和“ ”等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伟大军事壮举。
【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 “四渡赤水”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根据“红色经典”“红军长征”“这部书是一位外国记者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的提示可知,第一个空应填《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所著,书中记录了他对于中国工农红军的采访和考察,是了解红军长征的纪实性文献。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因此《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的长征中极为重要的事件有:四渡赤水河、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四渡赤水河战役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役,该战役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政策,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川黔滇边境围歼红军的嚣张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渡金沙江讲的是中央军委干部团的同志接受了夺取皎屏渡的任务,经过七天七夜,红军主力靠着七艘小船从容过江,从而牵制了敌人的部分兵力的故事;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四川中西部成功渡过大渡河后,为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火速夺占泸定桥,二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踩着铁链,沿着布满子弹和火墙的铁索夺取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包围占领泸定桥。
21.(2024·吉林·中考真题)2024年10月,将迎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班级围绕《红星照耀中国》开展“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长征精神”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 走进长征】
(1)为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班长搜集了以下材料,从中你发现红军长征时期经历了哪些困难?请写出其中的三点。
长征的统计数字(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
▲十五个整天的大决战▲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 ▲二百三十五天的白天行军 ▲十八天夜间行军 ▲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 ▲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 ▲爬过18条山脉 ▲渡过24条河流 ▲经过12个省份 ▲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 ▲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深入几十年来中国军队从没到过的地方
【任务二 感悟精神】
(2)回顾《红星照耀中国》,联系前面的任务,你感悟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是什么?
【答案】(1)行军路途遥远;自然环境险恶;敌方围追堵截;遭遇军阀包围;穿越陌生区域;战斗频繁等。
(2)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题干所给材料总结概括红军长征时期经历的困难。
由“二百三十五天的白天行军”“十八天夜间行军”“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经过12个省份”等可知,红军行军路途遥远,战事紧张。由“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等可知,红军长征所遇自然环境恶劣;由“十五个整天的大决战”“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等可知,红军长征途中遭遇敌军围追堵截,战事频繁;由“深入几十年来中国军队从没到过的地方”可知,红军穿越偏僻陌生区域,途中饥寒交迫,历经了很多艰难和险阻。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红军长征途中遭遇敌军围追堵截,“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行过偏僻陌生区域,中国革命历经艰难险阻,这是红军战士们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
“十五个整天的大决战”“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这是红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红军长征伟大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
“深入几十年来中国军队从没到过的地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发挥的重要关键。“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22.(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回答问题。
(1)读书社组织“读西游,话人物”题诗活动,请你根据短诗内容,对应小说人物。
① ②
涉水翻山夕阳,载僧西去蹄扬。 黄发金箍火睛,虎皮腰裙铁兵。
取经万里忠心在,任凭风吹鬃长。 天宫地府难辨,如来面前真形。
③ ④
三尖两刃枪,奉命战猴王。 翠云山洞一裙钗,恼怒悟空两战开。
如影随形变,倒比大圣强。 青锋抵敌铁棒勇,蟭蟟借得芭蕉来。
(2)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适合 与 并用的方法。若当作励志故事来读,本书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不超过50字)
【答案】(1) 白龙马 六耳猕猴 二郎神 罗刹女
(2) 精读和略读 示例:《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意志告诉我,通往理想的路虽然很崎岖,只要矢志不移,终究会抵达梦想。
【详解】(1)本题考查识记名著人物。
第一空:结合“涉水翻山夕阳,载僧西去蹄扬。取经万里忠心在,任凭风吹鬃长”,其中“载僧西去蹄扬”指的是“鹰涧愁意马收缰”这个情节,在鹰愁涧将唐僧的白马吞进肚子里,悟空独自与小龙打斗,小龙不敌躲藏起来,后来观音菩萨前来收服小白龙,将它变成白马,驮负唐僧西去取经。后来唐僧被变为虎精,是白龙马劝八戒去找悟空救师傅的。该人物指的是白龙马。
第二空,“黄发金箍火睛,虎皮腰裙铁兵。天宫地府难辨,如来面前真形”,指的是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真假悟空打斗起来,沙僧难辨真假。真假悟空找观音、天宫的照妖镜和唐僧都难辨真假,他们又到幽冥界,地藏王菩萨让谛听兽听真假,谛听兽不敢明说,只能让真假猴王去如来佛祖处,如来辨出假悟空就是六耳猕猴,用金钵盂罩住,悟空将其打死。故填:六耳猕猴。
第三空,“三尖两刃枪,奉命战猴王。如影随形变,倒比大圣强”指的是“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个情节。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众神去捉拿他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小圣二郎神前去和他斗法,二郎神使用三尖两刃枪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琢,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故填:二郎神。
第四空:“翠云山洞一裙钗,恼怒悟空两战开。青锋抵敌铁棒勇,蟭蟟借得芭蕉来”指的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唐僧师徒前往取经时,被火焰山挡路,悟空在翠云山前与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接着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假扇借给悟空。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骑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不曾想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变成八戒,骗回了。在众护法神将帮助下,牛魔王败走。悟空用罗刹女交出的宝扇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故填:铁扇公主或罗刹女。
(2)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理解小说主旨。
第一小问,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首先精读就是细读。想一想,有些故事的前因后果,比如:孙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这与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红孩儿有关。 精读就是精思。阅读时要理清故事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精读就是鉴赏,阅读时要将好的描写圈画出来。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比如,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的痕迹,大多处“游离状态”,可以略而不读。再如书中少数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结合运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第二小问:《西游记》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其中励志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唐僧坚定不移要前往西天取经;孙悟空遇到妖魔鬼怪的时候毫不退缩,迎难而上。猪八戒面对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坚持战斗等等事例都可以当作励志故事来读。结合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示例:
《西游记》中孙悟空迎战妖怪给我的启示是,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困难,想方设法去战胜困难。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但是,营长以上可以骑马或骡子。我注意到,他们弄到美味食物甚至大家平分——在我和军队在一起时,这主要表现在西瓜和李子上。
【片段二】
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如果说这是难以相信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装备起来的,这些武器都是那些国家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
【片段三】
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虽则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刷了白粉的泥土。他们难得有桌子或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因为大部分家具在敌人撤退以前就给毁坏或运走了。
23.下面是对以上内容所做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段一写“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体现了红军将领与战士之间平等的关系。
B.片段二叙写了红军武器装备的情况,写出了当时红军的大部分武器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这一事实。
C.片段三是对红军生活条件的细致描述,可看出红军部队生活条件简陋但房间清洁整齐。
D.以上三个片段都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后叙写的,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许多观点,体现了纪实作品的特点。
24.请结合整本书及链接材料,说说这本书出版之后得到世界各地关注的原因。
【链接材料】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当时他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
【答案】23.D 24.(1)报道了事实真相,解开了许多人的疑问;(2)报道的内容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令人信服。
【解析】23.本题考查辨析理解内容。
D.“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许多观点”表述有误。依据片段一“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但是,营长以上可以骑马或骡子。我注意到,他们弄到美味食物甚至大家平分——在我和军队在一起时,这主要表现在西瓜和李子上”可知,这是客观描述了红军的将领和士兵在生活方面是平等的;依据片段二“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可知,这是概述红军的武器装备是从敌人手里抢来的事实,说明红军的武器准备也很精良;依据片段三“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虽则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刷了白粉的泥土。他们难得有桌子或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因为大部分家具在敌人撤退以前就给毁坏或运走了”可知,这是写红军居住的条件比较简陋这一事实。三个语段中并没有作者斯诺的评价性语句,都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故选D。
2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链接材料中的“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当时他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可知,由于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进行严密封锁,当时许多外国人对红军这支队伍不了解,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谜。斯诺知道,要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到那里去走一趟。等进入苏区后,他接触了许多共产党人,红军领袖,一些红军将士和广大战士。记录了十几本日记和笔记。回来后,将其整理后,出版了这本纪实性名著。所以,这本书的内容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实,是真实可信的。符合纪实性作品“真实性”的特点。
依据所给三则材料内容可知,这些内容真实记录并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将领和战士们的日常生活,粉碎了许多人对红军的错误认识——认为红军是一伙“赤匪”的谣言。所以,作者用事实和真相揭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谎言,也揭开了当时许多人心中对红军的不解之谜。符合纪实性作品“客观性”的特点。
25.(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你的语文老师即将接任新初一年级的班主任,为引导新同学明确“奋斗”的重要意义,邀请你到班级做一次主题演讲。请结合初中必读名著,完成下面的演讲稿提纲。
演讲结构 内容要点 名著举例与演讲重点
奋斗之意义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 ①
奋斗之方法 1.② 。 《艾青诗选》:艾青在坚定的革命理想指引下,通过《向太阳》《火把》等诗歌,表达对于争取胜利的不懈追求。《骆驼祥子》:刚进城的祥子,风里来雨里去地拉车,是因为“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在支撑着他努力奋斗。
2.意志是奋斗的关键。 ③
3.实践是奋斗的路径。 《简·爱》:简·爱意外获得丰厚的遗产,坚持与圣约翰兄妹平分,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她对独立人格的执着追求。
奋斗之号召 砥砺前行,不负青春。
【答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全部投入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成就璀璨精彩的一生。在歼灭白匪时,他不顾身上的伤痛,“金戈铁马”,奋勇杀敌。在身负重伤后,保尔无法继续战斗,但他的斗争并没有停歇。他“听党的话”,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加入到修筑铁路的劳动大军,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 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于在战争中多次负伤以及劳累过度,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被牢牢禁锢在床上,但他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精神与肉体的打击,拿起笔来歌颂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的英雄。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意为在青春时期,应该努力奋斗,赢得精彩人生。结合名著内容举例说明即可。示例:
《朝花夕拾》:儿时的鲁迅离开珍藏着自己许多美好和神秘故事的百草园,进入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先生进行学习;而后因为想通过学医拯救中国国民,所以辗转东京仙台等多地探求学问;可后面看着身体强健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同胞惨遭屠戮时却只能成为毫无意义的看客,这让鲁迅意识到唤醒民族的精神远比救治他们的身体疼痛更重要,最终选择弃医从文。他不断探索着中华民族的出路,对民族前途充满期待,从国内到国外,再从国外毅然回国为启迪民智而付出不懈努力,他的人生也因为奋斗更加精彩。
由“意志是奋斗的关键”“实践是奋斗的路径”可知,第二空的格式为:XX是奋斗的XX;结合举例“艾青在坚定的革命理想指引下”“是因为‘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在支撑着他努力奋斗”可知,第二空可补写: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由“意志是奋斗的关键”可知,第三空举例应体现出意志在奋斗中的重要性。结合名著事例分析即可。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从土匪手中救出了红军战士朱赫来,后来被贵族儿子维克托出卖,被白匪关押了起来。白匪对他进行拷打,但他什么也没有说,坚强不屈,体现出钢铁般的意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名著阅读
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班级举行“经典阅读”分享会,请你参与小组活动并完成任务。
(1)人工智能(AI)具有模拟历史名人与用户对话的功能。小语小组尝试用AI与朱自清先生对话。请你将下面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小语:朱先生好,我是八年级学生小语。很期待与您交流。目前,我们在阅读《经典常谈》时有一些困惑,如兴趣不高、读不太懂。面对这种情形,您有好的建议吗? 朱自清:你好,小语。苏轼曾说过“每次作一意求之”,也就是说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贪多求全。同学们可以先按兴趣或目的读。 小语:哦,明白了。您说的是我们可以采用 (阅读方法)读《经典常谈》。 朱自清:是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内容与《经典常谈》中介绍的传统文化经典有关联。比如,你学过《唐雎不辱使命》或《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后,还希望拓展《战国策》的更多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战国策〉第八》。 小语:确实是。我读《〈战国策〉第八》时有了新的认识,如 。谢谢您,朱先生。
(2)小文小组根据兴趣,以《西游记》中的重要地点与精彩故事为专题,绘制了“唐僧西行途经诸山简略图”。请你在图中空缺处填写相应的故事情节。
2.(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完成题目。
【片段一】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 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片段二】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1)林冲要确认“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是“怕” 被烧毁;杨志不敢在黄泥冈 “停脚”,是“怕” 被劫。
(2)有人说,林冲和杨志的“怕”,本质上是一致的。你同意吗?请陈述理由。
3.(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根据提示,探究“色彩”在作品中的表达效果。
名著节选 提示
《艾青诗选》节选 北方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 (写于1938年) 旷野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 前面只隐现着 一条渐渐模糊的 灰黄而曲折的道路, 和道路两旁的 乌暗而枯干的田亩…… 与枯死的野草, 与杂在野草里的 腐烂了的禾根; 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 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 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啊…… (写于1940年) (1)两首诗意象的颜色相似,请据此探究。
《西游记》节选 【文段一】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文段二】 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亸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行者暗笑道:“这厮真个如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想必是在此处刷炭为生,怎么这等一身乌黑?”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2)两段文字描写人物的颜色对比鲜明,请据此探究。
4.(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离开故乡绍兴,鲁迅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从南京到日本东京,再到仙台,因“匿名信”“看电影”事件,他决定弃医从文,立志改变国民精神。《水浒传》中也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请你任选以下两个人物概述其在相关地点的重要人生转变。
鲁达(渭州状元桥) 林冲(沧州山神庙) 杨志(济州黄泥冈)
5.(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擅长用颜色来描写人物,文中各“色”小人物身上,处处透露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中国人的本色。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填写人物档案。
形象 人物 品质 情节
她生得黄胖而矮,常喜欢切切察察 长妈妈 热心善良 ①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 ② 方正质朴 师生共读
他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范爱农 ③ 看光复的绍兴
6.(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文学作品中许多人物的经历都印证了这个道理。请从下面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1)祥子(《骆驼祥子》) (2)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 (4)林冲(《水浒传》)
7.(2024·宁夏·中考真题)《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它构思巧妙,内容深刻,形象鲜明,细节生动。请你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节选1:
【无心纵火】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第七回)
节选2:
【无奈遇火】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第六十回)
节选3:
【有心灭火】行者道:“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
(第六十一回)
(1)任务1:“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古代白话小说常用的手法,请结合节选内容具体说明其妙处。
(2)任务2:孙悟空为什么要“断绝火根”?结合《西游记》整本书谈谈你的理解。
8.(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完成下面试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上面语段画横线句子中的“他”是谁?请联系原著选择概括鲁迅先生与“他”交往的两件事。
9.(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小文借助这本书的序言,大致梳理了艾青不同创作阶段的特点。请你将(1)(2)处补充完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年代 成名期 “吹芦笛的诗人” 《 》 大堰河 怀念与感激
第二次高峰期 “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 悲悯与忧伤
70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归来的歌者” 《光的赞歌》 光 赞美光明
10.(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面两段文字是从一部纪实作品中摘录出来的,请将这部作品推荐给你的同学,写出作品名称并说明理由。
摘录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摘录二: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11.(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以下是读书小组梳理的名著阅读探究专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取一个专题,结合名著内容进行探究,80字左右。
篇目 类型 专题
《骆驼祥子》 长篇小说 探寻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
《昆虫记》 科普作品 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经典常谈》 学术散文集 与朱自清一起“谈”经典之《______》
《艾青诗选》 诗歌选集 诗歌的情感美与理性美
(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鲁达问道:“你两个是那里人家?为甚啼天?”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这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子父二人流落在此生受。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作妾。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父亲懦弱,和他争执不的,他又有钱有势。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讨钱来还他。”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
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天色微明,只见鲁提辖大踏步走入店里来,高声叫道:“店小二,那里是金老歇处?”小二哥道:“金公,提辖在此寻你。”金老开了房门,便道:“提辖官人里面请坐。”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金老引了女儿,挑了担儿,作谢提辖,便待出门。店小二拦住道:“金公,那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小儿道:“小人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哩。”鲁提辖道:“郑屠的钱,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鲁达大怒,又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走了。店主人那里敢出来拦他。金老父子两个,忙忙离了店中,出城自去寻昨日觅下的车儿去了。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
13.根据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概括鲁达的性格特点。(两点即可)
14.(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小语想在“天下国家·革命文化”主题读书交流会上,分享对“意象与情感表达”探究的成果。请帮他完善表格里的内容。
作品名称 内容呈现 意象 表达的情感
《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① 该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② 》 (书名)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雪 “雪”这一意象暗示着国家和民族正在承受的苦难,字里行间充满诗人艾青对人民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红岩》 红色岩石 推测封面设计者借“红色岩石”这一意像传递的情感③
15.(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读一本书,寻一束光”,经典烛照人生。请你在“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成果展示会上选择一部名著,结合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享你的阅读体验或心灵启迪。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6.(2024·陕西·中考真题)下面是第四集《赓续》的前期拍摄构想,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拍摄小组准备再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个采访场景,请补全资料。
延安——安塞——保安——吴起镇——预旺堡——保安
丨 丨
(1) 彭德怀
丨 丨
外貌: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但体魄挺拔结实,留着黑长胡子的脸上透着年轻人的真诚,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 事例:(2) (只写一例)
17.(2024·山西·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赏读经典·润泽心灵”主题活动。请参与并完成小题。
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这个阴沉沉的早晨,把人们带进了动荡年代里的又一个年头。——《红岩》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儿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骆驼祥子》 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当时的各种传闻不仅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中引起轰动、更让一般的航海人员激动不已。——《海底两万里》
(1)上面是同学整理的三部名著的开头,你喜欢其中哪一个呢?请写出理由。
(2)请从以上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写一段推荐语,分享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
18.(2024·安徽·中考真题)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 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节选自《艾青诗选·太阳》) 【乙】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 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 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shǔ光……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丙】 光给我们以智慧 光给我们以想象 光给我们以热情 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节选自《艾青诗选·光的赞歌》)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 )掩 召( )唤 散( )去 shǔ( )光
(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B.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C.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D.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的一则是 。
(4)“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
19.(2024·重庆·中考真题)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1)下列人物中与介绍相匹配的一项是( )
他曾当过窑工,有一副格外友善的模样,少了两颗门牙,笑起来嘴张得很大,就像个顽皮的孩子。
A.贺龙 B.徐海东 C.刘龙火 D.邓发
(2)根据书中内容,从下面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为其设计雕像。请你对雕像进行描述(描述角度:场景、外貌、神态、动作等)。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
人物:彭德怀。书中依据:彭德怀指挥红二师进行爬山演习。
雕像描述:他精神饱满,神情坚毅,左腿弯曲,踩在石头上,右腿直立,左手叉腰,右手高举,张嘴呼喊,似乎在指挥战士们“冲啊”。
备选人物: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所选人物: 书中依据:
雕像描述:
20.(2024·湖南·中考真题)八年级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一部红色经典,以加深对红军长征的了解和认识。我会选择《 》,因为与其他虚构的红色作品不同,这部书是一位外国记者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 作品。该书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和“ ”等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伟大军事壮举。
21.(2024·吉林·中考真题)2024年10月,将迎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班级围绕《红星照耀中国》开展“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长征精神”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 走进长征】
(1)为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班长搜集了以下材料,从中你发现红军长征时期经历了哪些困难?请写出其中的三点。
长征的统计数字(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
▲十五个整天的大决战▲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 ▲二百三十五天的白天行军 ▲十八天夜间行军 ▲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 ▲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 ▲爬过18条山脉 ▲渡过24条河流 ▲经过12个省份 ▲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 ▲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深入几十年来中国军队从没到过的地方
【任务二 感悟精神】
(2)回顾《红星照耀中国》,联系前面的任务,你感悟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是什么?
22.(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回答问题。
(1)读书社组织“读西游,话人物”题诗活动,请你根据短诗内容,对应小说人物。
① ②
涉水翻山夕阳,载僧西去蹄扬。 黄发金箍火睛,虎皮腰裙铁兵。
取经万里忠心在,任凭风吹鬃长。 天宫地府难辨,如来面前真形。
③ ④
三尖两刃枪,奉命战猴王。 翠云山洞一裙钗,恼怒悟空两战开。
如影随形变,倒比大圣强。 青锋抵敌铁棒勇,蟭蟟借得芭蕉来。
(2)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适合 与 并用的方法。若当作励志故事来读,本书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不超过50字)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但是,营长以上可以骑马或骡子。我注意到,他们弄到美味食物甚至大家平分——在我和军队在一起时,这主要表现在西瓜和李子上。
【片段二】
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如果说这是难以相信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装备起来的,这些武器都是那些国家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
【片段三】
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虽则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刷了白粉的泥土。他们难得有桌子或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因为大部分家具在敌人撤退以前就给毁坏或运走了。
23.下面是对以上内容所做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段一写“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体现了红军将领与战士之间平等的关系。
B.片段二叙写了红军武器装备的情况,写出了当时红军的大部分武器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这一事实。
C.片段三是对红军生活条件的细致描述,可看出红军部队生活条件简陋但房间清洁整齐。
D.以上三个片段都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后叙写的,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许多观点,体现了纪实作品的特点。
24.请结合整本书及链接材料,说说这本书出版之后得到世界各地关注的原因。
【链接材料】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当时他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
25.(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你的语文老师即将接任新初一年级的班主任,为引导新同学明确“奋斗”的重要意义,邀请你到班级做一次主题演讲。请结合初中必读名著,完成下面的演讲稿提纲。
演讲结构 内容要点 名著举例与演讲重点
奋斗之意义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 ①
奋斗之方法 1.② 。 《艾青诗选》:艾青在坚定的革命理想指引下,通过《向太阳》《火把》等诗歌,表达对于争取胜利的不懈追求。《骆驼祥子》:刚进城的祥子,风里来雨里去地拉车,是因为“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在支撑着他努力奋斗。
2.意志是奋斗的关键。 ③
3.实践是奋斗的路径。 《简·爱》:简·爱意外获得丰厚的遗产,坚持与圣约翰兄妹平分,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她对独立人格的执着追求。
奋斗之号召 砥砺前行,不负青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