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会写“拨、浪”等6个字,会写“扇动、戏耍”等9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3.能说出在江上和林中看到的画面。
4.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1.会写“拨、浪”等6个字,会写“扇动、戏耍”等9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教学过程】
回顾内容,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首诗《溪边》。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这首小诗的。
音频生1:我们先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懂的句子时,我们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
音频生2:我们还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音频生3:老师还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这首诗。
师:是的,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难懂的句子,可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主要内容。背诵能帮助我们积累,让我们一起背一背《溪边》。
(配乐15秒)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面两首诗。先来学习《江上》。
运用方法,学习《江上》
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配乐15秒)
学习字词
(出示:拨)这个字读bō,左边是提手旁。一起做做“拨”的动作。
(出示:溅)小手拨动浪花,拨得水花四溅。“溅”的偏旁就是三点水。
(出示:拨动 你拨我溅)自己读读这两个词。
3. 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想一想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作个记号。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
(配乐15秒)
4. 通过合作,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呢?我们来交流。
音频生5: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作者把戏水的孩子比作刚下水的鸭群,把孩子们划动双臂拨动浪花的样子比作鸭子们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音频生6:书上的插图画着几个孩子在水里玩耍,他们拨动着浪花在打水仗,水花四溅,真快乐!
师:同学们运用联系上下文和借助课文插图的方法理解了诗句。诗的前四行就写了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欢笑声不绝于耳。还有什么问题吗?
音频生7: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后两行诗里的“水葫芦”指的是谁?“两排银牙”又指什么呢?
师:读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两个疑问,我们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还可以联系生活来理解。自己再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待会儿来交流。
(配乐15秒)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
音频生8:联系上文,我知道有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联系下文“钻入水中”和“出水时”,我知道“水葫芦”就是指其中的一个孩子。
师:“水葫芦”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这里加了引号,看来不是指真的水葫芦,而是指在水中嬉戏的像水葫芦一样的孩子。那“两排银牙”又指什么呢?谁来说?
音频生9:我猜想有一个调皮的孩子钻进了水里躲避别人的“攻击”,等他钻出水面时开心地哈哈大笑,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音频生10:我猜想他们在比谁憋气憋得久,最后一个小朋友憋得时间最长,他赢了比赛,钻出水面时得意地大笑,露出了两排银牙。
师:看,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也能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诗句。
一阵水花,两排银牙,江上戏水的快乐跃然纸上。同桌两人合作读一读,读完想一想:如果你在江边,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配乐15秒)
师:听听这位同学怎么说。
音频生11:我仿佛看到一群孩子在水里嬉戏,你拨我溅很快乐!有一个孩子钻进了水里,又忽然钻出水面,咧开嘴哈哈大笑。
师: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音频生12:我仿佛看到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入水中,像一群可爱的小鸭子。他们用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其中一个孩子趁别人不注意钻进了水里,又忽然钻出水面吓大家一跳,计谋得逞了,他开心地大笑起来。
师:多么无忧无虑的童年啊!
由一群孩子写到一个孩子,鲜活的画面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真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童年水墨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配乐15秒)
《江上》和《溪边》都描绘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音频生13:《溪边》描写了很多景物,“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江上》没有写景物,主要写了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快乐的场景让人回味无穷。
师:这正符合水墨画的特点——墨色深浅不同,写作各有侧重。《林中》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巩固方法,学习《林中》
师:请你们根据学习小任务,自己学习第三首小诗。(配乐30秒)
出示学习任务:
自由读《林中》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试着说说在林中看到的画面。
先来看诗中的两个词语。(出示:清清爽爽 斗笠)
“清清爽爽”中的“爽”是翘舌音,“斗笠”中的“斗”读第三声。“斗笠”是一种能遮光或挡雨的帽子。跟老师读一读这两个词:清清爽爽——斗笠——
我们再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音频生14:我理解了第一句话“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下过一场雨后,松树像洗过澡一样湿漉漉的,松针上滚动着明亮的雨珠,空气里有树木独有的气味,闻起来十分清爽。
师:是呀,一场大雨洗净灰尘,空气清洁凉爽。你抓住“清清爽爽、明明亮亮”两个关键词语,联系生活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音频生15:我理解了第二、第三句话。第二句话中的“斗笠”指的是小蘑菇的顶部,样子很可爱,作者把它们比作了一朵朵山花。而第三句话中的“斗笠”指的是采蘑菇的孩子。我联系上文“一声欢叫”,知道肯定是一个孩子发现蘑菇了,很兴奋,引得别的孩子也羡慕地抬头看。
师: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你们已经能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
你在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听这位同学怎么说。
音频生16:我走进了雨后的松林,看到清清爽爽的松树和明明亮亮的雨珠,还看到可爱的小蘑菇钻出泥土,一群孩子们带着斗笠,在林中快乐地采蘑菇。
小结: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美丽景色,还能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童年生活真快乐!让我们漫步林中,一起读读这首诗。
(配乐15秒)
回顾内容,总结方法
学完三首诗,你明白为什么课题叫《童年的水墨画》吗?
音频生17:水墨画是由水和墨画成的,我发现这三首诗都和水有关。《溪边》和《江上》都直接写到了水,而《林中》也写了雨后的景象,符合水墨画的特点。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水墨画的特点来思考。
音频生18:这三首诗虽然不长,但描写的画面各不相同,描写得很生动,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师: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蕴藏着无穷的乐趣。
《童年的水墨画》一共由6首小诗组成,如果你感兴趣,课后可以运用学到的方法读一读其他几首小诗。当遇到难懂的诗句时,我们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的方法,也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读一读、想一想。
布置作业
师:来看今天的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你在江上、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选做:读一读其他三首诗,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