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游大观园——跨学科整本书阅读课程展”在福建省厦门市音乐学校开展。展览呈现了五年级上学期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带动其他学科共同构建的《西游记》跨学科阅读课程。有的孩子说:“我特别喜欢《西游服饰美学》这节课,从服饰的颜色设计可以看人物的地位、个性,感觉很新鲜!”在大观园观摩中,不少教师感言:“看了这个展览,感觉跨得很巧,对读本挖掘得很深。”
跨学科阅读打破了语文阅读专属的思维惯性,挖掘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表现性任务启发阅读、思考、表达。
(选自《中国教师报》,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季节气候而发生变化的自然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们为物候。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物候资料,具有科学价值。
纬度越低,物候越早。例如:
吴融:“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①郊原尚朔风。”(长治)
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禁晓阴阴。”(长安)
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具有情。”(成都)
柳宗元:“宦臣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
地势越高,春来越迟。例如: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九江)
【注释】①二月:与下文的“二月”都指农历二月,相当于公历三月左右。
(选自《语文闲谈》,有删改)
【材料三】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自古以来放纸鸢——放风筝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
②“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孩子们没能把风筝成功放飞!非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风力不够,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③看来想把风筝高高飞在天上,绝非易事。
④风力和风向对风筝的升空有决定性影响。风力较大时,适宜放大风筝;风力小时,适宜放小风筝。风力稳定时,风筝飞得比较平稳;风力变化不定时,控制风筝的人就有点儿手忙脚乱。同样的道理,不断变化的风向也会对空中的风筝产生影响。
⑤气温太高或者太低,人们容易中暑或被冻伤,不适合放风筝。
⑥空气湿度较大时,风筝身上会吸附许多水汽,导致自重增加,蒙面变软,加大放飞难度,风筝也容易脱胶或变形,影响放飞效果。
⑦气压同样会影响放风筝。某个区域为高气压所控制时,由于大气中盛行下沉气流,风筝不易飞起来。反之,风筝易于飞起。(见图一)
【材料四】
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飘飘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
【注释】①籰(yuè)子:绕线的工具。②放病根儿,一种民俗,“放晦气”。放风筝时故意剪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
1.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学生通过“西游服饰美学”这节课,能够从服饰的颜色设计看出人物地位、个性。
B.材料二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山寺”所在地的地势低,物候早。
C.材料二中的“花须柳眼”“东风日暖”和材料三中的“草长莺飞”“杨柳春烟”等都是物候现象。
D.材料三中“骂天公”表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材料四“将籰子一松”表现黛玉放风筝的自如。
2.初春刚开学,某校部分师生将要参加“青少年风筝友谊邀请赛”,带队老师与同学们就行程问题进行分析交流。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图二完善交流内容。
老师:经多方面考虑,我们此次将前往长治、西安、成都、柳州参加比赛,最先举行比赛的城市是柳州,谁知道为什么呢? 学生甲:我知道,柳州现在天气适宜,让我联想到相关的诗句是 ;还想知道最后举行比赛的是哪个城市? 学生乙:我认为是 ,因为物候知识告诉我们 。 老师:大家说的很有道理,当四月初完成所有比赛返回辽宁时,我们可以相约共赏春花。
3.风筝友谊邀请赛归来后,大家对《红楼春趣》中的“趣”有了新的思考,借助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及图一,助力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提纲。
“跨界·红楼·问趣”探究提纲 一、民俗闲“趣”: 二、气象理“趣”:风力较大;风向稳定;气温、湿度适宜; 。 三、跨界妙“趣”:
【答案】1.B 2.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长治 纬度越高,物候越晚。 3. 放风筝的民俗活动,《红楼春趣》众人放风筝的场景 气压适宜 将文学与气象学、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和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智慧。
【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和辨析。
B.根据材料二“地势越高,春来越迟。例如: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知,诗句表示的是“山寺”的地势较高,物候较迟;
故选B。
2.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筛选。
第①空:根据材料二“柳宗元:‘宦臣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柳州)”可知,表现柳州天气环境的句子是: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第②③空:根据图二可知,举行比赛的城市从南到北依次是:柳州、成都、西安、长治,期中柳州纬度最低,长治纬度最高,所以最后举办比赛的城市是长治;结合材料二“纬度越低,物候越早”可知,长治是四个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最后举行比赛,原因是纬度越高,物候越晚,春天来得越晚,放风筝比赛就会越晚举行。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第①空:根据材料三第①段“自古以来放纸鸢——放风筝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可知,放风筝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民俗活动,《红楼春趣》的民俗趣则体现在众人放风筝的场景上;
第②空:根据材料三第④段“风力和风向对风筝的升空有决定性影响。风力较大时,适宜放大风筝”“风力稳定时,风筝飞得比较平稳”第⑤段“气温太高或者太低,人们容易中暑或被冻伤,不适合放风筝”第⑥段“空气湿度较大时,风筝身上会吸附许多水汽……”第⑦段“气压同样会影响放风筝”可知,影响放风筝的因素有风力、风向、气温、空气湿度以及气压,根据题干“风力较大;风向稳定;气温、湿度适宜”可知,最后可填:气压适宜;
第③空:根据材料四“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一会儿就不见了”可知,《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红楼春趣》中放风筝的场景是文学性的描绘,材料三分析了影响放风筝的气象要素:风力、风向、气温、空气湿度以及气压,属于气象学和物理学知识,所以跨界妙趣是指:将文学与气象学、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体现了跨界阅读的妙趣,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阅读体验,也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据此作答即可。
(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
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黄村镇的何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千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1975年,考古学家在铜尊内壁底部发现了铭文,共122字。依照铭文,判断这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青铜器,于是命名为“何尊”。考古学家在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当时,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域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 “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在现在的洛阳一带。
3000年历史演进,“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书当中。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材料二 秦】
秦始皇帝陵一号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封土的西侧。一号铜车马是伞盖高车,高152厘米,长225厘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的陪葬车马。车舆、驷马、配饰一应俱全。车马以青铜制造,马身佩戴金银装饰的配件,局部施以彩绘,车体附件多以工整的几何纹为主要装饰纹样。这辆铜车马重量超过一吨,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修长或大体量的构件采用空心铸造法,宽而薄的则使用铸锻结合的工艺。复杂的组件被分解成简单的元件单独制作,再通过活页、子母扣、销钉或纽环连接合为整体。严密拼接的青铜车马再现了大秦制造的优良品质。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材料三 汉】
这套象牙算筹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基,共28枚,粗细均匀,长短划一。中国古代用于记数和计算的算筹,不仅有考古发现的实物,而且有文献记载。老子《道德经》曰“善数不用筹策”,说明“筹策”是计算的方法。
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当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一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表示一个数字,最多使用算筹数量不超过五。在表示多位数时,则将各位数码由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横列,而且各位数码必须纵横相间。有“零”时,用空位表示。掌握了这一方法,不论多大的数字,都可以用算筹表示出来。使用算筹进行适算,遵循十进制“是十进一,借一当十”的原则。掌握了十进制为基础的记数和适算规则,当时人们可以利用算筹来解决土地开垦、粮食置换、徭役安排等实际需求。到了明代,算筹被算盘完全取代。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材料四 唐】
唐彩绘十二生宵俑,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共12个,样式丰富,动物头人身,身披唐时流行的宽袖长袍。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时间之神,十二生肖的排序与地支相对。当子、丑、寅、卯,变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后,计时法因我们熟悉的动物而变得更加简单易记,具有人情味。十二生肖对应着十二时辰、十二个月十二年,与我们未曾有一刻的分离。生肖计时的习俗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当生肖与出生年份对应,我们便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属相。十二种动物从守护神变为陪伴者,我们不仅被生肖守护也被生肖影响,生活在被生肖护佑和象征的世界里。
十二生肖可能形成于商代以后秦汉以前,已伴随我们走过了几千年,它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标识,而是中华儿女骨髓里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4.秦陵一号铜车马的车马用青铜制造,其制造技艺有哪些?请依据【材料二】列举。
5.写出下面算筹记数所表示的一个三位数,并结合【材料三】说明理由。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帝陵一号铜车马、算筹记数和运算规则、十二生肖与地支对应计时法,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B.“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何尊铭文。“中国”一词经历漫长的演进,到清末被用作国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书中。
C.秦陵一号铜车马车舆、驷马、配饰一应俱全,是用青铜铸造的外观逼真的仿马匹、车体形状的模型,有真车马一半大小。
D.出土于陕西西安的唐彩绘十二生肖俑,是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影响人们生活的证明。
【答案】4.金属铸造技艺,金属组装技艺。或:空心铸造法,铸锻结合 5.518这是用纵横相间的办法表示多位数。百位上五根算等纵主表示5,十位上一根算筹横放表示1;个位上一根横放,其余三根在下面,表示8. 6.C
【解析】4.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筛选与概括。
根据材料二“这辆铜车马重量超过一吨,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可提炼出技艺为:金属铸造技艺,金属组装技艺。
根据材料二“修长或大体量的构件采用空心铸造法,宽而薄的则使用铸锻结合的工艺。复杂的组件被分解成简单的元件单独制作,再通过活页、子母扣、销钉或纽环连接合为整体”可提炼出技艺为:空心铸造法,铸锻结合技艺。
5.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根据材料三“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当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一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在表示多位数时,则将各位数码由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横列,而且各位数码必须纵横相间。”可知,图片中最左边是五根竖放的算筹,代表数字“5”,中间是一根横放的算筹,因为多位数在表达时需要纵横相间,百位是“纵式”的标达,那么十位应是“横式”的表达,那么横放的一根算筹代表数字“1”;个位又应该是“纵式”的表达,结合“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可知,图片上的算筹一根横放,剩余三根竖放,代表数字“8”,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图片算筹所表示的三位数是:518。
6.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筛选。
C.“有真车马一半大小”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二“一号铜车马是伞盖高车,高152厘米,长225厘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可知,原文是指铜车马可能比真车马大也可能比真车马小一点,不是非常确定的一半大小;
故选C。
(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相继印发,健康科普等行业科普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等品牌活动定期开展,形成了科普工作创新升级的生动局面。
②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为社会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如近距离观看月壤、嫦娥五号返回器实物,体验火箭发射、月地驾驶和空间站生活,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做“体检”等。
③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设在北京首钢园。为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主场活动还专门打造了“科学教育做加法”板块,为青少年、科技教师搭建科学教育实践交流的平台。
(摘编自2023年5月29日《人民日报》、2023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①据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温竞华)记者22日从中国科技馆获悉: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3年,两个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过5亿人次,有力促进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是中国科协为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问题、推动实现全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而启动的流动科普项目。
③据介绍,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于2011年启动,主要为尚未建设实体科技馆、科学教育资源不充足的县级地区公众提供免费科学教育服务,用流动的科普设施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馆送到公众的“家门口”。截至今年4月,流动科技馆已服务公众1.71亿人次,配发流动科技展览资源658套,在全国1888个县级行政区巡回展出5686个站点。
④科普大篷车项目于2000年启动,主要面向基层尤其是乡村地区开展科普公共服务,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4月,科普大篷车累计开展活动39.1万次,行驶里程5373.2万公里,服务公众3.38亿人次。
(摘编自2023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①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中国科协近日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
③要知道,我国人口规模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基础弱、底子薄,2010年这个数字仅为3.27%。经过十年努力,2020年达到10.56%,而超过10%是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所普遍具备的重要特征。
④如今,网民热议“中国天眼”“爱达·魔都号”等大国重器的新进展;偏远村小里,山里娃也飞上了无人机、学起了编程……
⑤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来之不易。“按照国际通行的测评标准,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20%。2023年我国达到14.14%,实现了从较低水平到中等水平的巨大跨越,为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夯实了科技人力资源基础。”调查牵头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如是介绍。
(摘编自202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7.下列对材料主要信息的提取、归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材料展现了2000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科普事业的举措及取得的成就。
B.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鲜明,为社会公众送上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
C.材料二报道了我国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的事实。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提高,已位于创新型国家前列。
8.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提出建议。
【答案】7.D 8.示例: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多了解科学知识;要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增强科学体验:要运用科学思想去理解和判断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7.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D.根据材料三第⑤段“按照国际通行的测评标准,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 20%。2023年我国达到14.14%,实现了从较低水平到中等水平的巨大跨越,为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夯实了科技人力资源基础”可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虽持续提高,但还未位于创新型国家前列,本项“已位于创新型国家前列”有误;
故选D。
8.本题考查提建议。
联系材料三第①段“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从“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技知识”“运用科学解决问题”的方面提建议;
联系材料一第②段“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为社会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可从“积极参加科普活动”的方面提建议;
结合生活实际,还可从“关注科技新闻、阅读科普书籍、参观科技馆”等方面提出建议。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①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②广泛学习科技知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了解前沿科技成果和必要的科技知识。
③注重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比赛、科学实验等,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注重交流与分享:与同学、老师交流科学知识和心得,参加科技社团或兴趣小组,共同探讨和学习。
9.(2024·山西·中考真题)社区开展“弘扬三晋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宣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各题。
【一叶锦绣】
山西形似一片绿叶,走进这片树叶,历史记忆呼之欲出。这里,有西侯度、匼河、丁村等遗址,是远古人类发展的典型印记;这里,坐拥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320余万件(套)可移动文物;这里,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踩一个脚印就能看到历史,厚重文化是它的亮丽底色。整个山西,就是一座可触摸、可亲近、可对话的“中华文明博物馆”。
【一城华章】
山西省高度重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推动博物馆建设,不断为城市注入新活力。目前,我省已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支持太原、大同、晋城、临汾等地建设“博物馆之城”。
【一眼千年】
山西省博物院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省最大的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50余万件文物,实证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龙年来临,在“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活动中,文物“龙形觥”(见下图)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是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第一个高峰时期的代表作。
文物名称:龙形觥时代:商代 材质:青铜 用途:盛酒的器皿 发现地点:山西石楼县
【一游难忘】
如今,到博物馆打卡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尤其成为年轻人流行的生活方式。博物馆成为了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向“友好型”发展。博物馆别出心裁的展练方式和VR等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文物鲜活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人们在一次次穿越古今、跨越山海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文明的灿烂,一游难忘。
家乡文化我宣传。下面是社区收集的关于“山西游”的帖子。请你参与志愿服务,按要求回帖。
帖一:为什么把山西叫做“中华文明博物馆”?求解答。
——小华(河南)
(1)请根据【一叶锦绣】中的内容回帖。
帖二:听说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龙形觥”很有特点,求具体介绍。
——小夏(兰州)
(2)请根据【一眼千年】中的相关内容及“龙形觥”图片回帖,不少于80字。
帖三:我想和小伙伴们组团来一次“博物馆文化行”,去哪里合适?
——小嘉(山东)
(3)作为山西的一名中学生,请你回帖,欢迎小嘉他们组团来山西。
【答案】(1)示例:山西有远古人类发展的典型印记,如西侯度等遗址,文物众多,厚重文化是它的亮丽底色,所以被称为“中华文明博物馆”。
(2)示例:龙形觥是一件造型别致的商代盛酒器皿。它前端像高昂的龙头,上有两角,嘴微张,露出利齿。它整体呈舟形,高19cm,长44cm,器盖上有铜钮,器下有足,器身上有纹饰,美观实用。它是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第一个高峰时期的代表作。
(3)写作提示:①结合四则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详解】(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一叶锦绣”中的“这里,有西侯度、匼河、丁村等遗址,是远古人类发展的典型印记”可知,这里有诸如西侯度、匼河、丁村遗址等远古人类发展的典型印记;依据“这里,坐拥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320余万件(套)可移动文物”可知,这里有为数众多的可移动或不可移动文物;依据“这里,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踩一个脚印就能看到历史,厚重文化是它的亮丽底色”可知,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历史,是山西为之骄傲的亮丽底色。依据上述内容,逐一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应依据“一眼千年”表格中关键信息和“一眼千年”这一部分中的图形内容表述即可。综合上述主要内容表述即可。
示例:龙形觥是一件发现于山西石楼县的商代时期盛酒用的青铜器皿。它的整体造型像一只小船,高度是19cm,长度是44cm。其外表光滑,精致美观。其前部像一个引颈高昂的龙头,上有两只角,嘴微微张着,露出利齿,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历史。器盖上有一个铜钮,器的底部有微微凸起的两只脚。器身上有细腻的纹饰。它是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第一个高峰时期的代表作。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求结合四则材料内容表述,并且不少于100字。可在理解每则材料主要内容基础上,筛选出能吸引游客的代表性旅游资源进行概括性介绍。同时表明热情欢迎的态度即可。
示例:小嘉,你好!欢迎你和你的朋友们嘉组团来山西。我们这里历史遗迹众多,博物馆众多,还有被称做“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的大同云冈石窟等。在观赏之余,你们还会听到许多关于历史遗迹的典故传说,享受着山西历史悠久的文化盛宴,这些还会通过VR等先进科技手段给你呈现出不一样的饕餮文化大餐,让你连连称奇。当你见到山西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龙形觥”的时候,一定会叹为观止,翘起大拇指……热情欢迎你和你朋友前来,在穿越古今的体验中,成为山西是“中华文明博物馆”的见证者之一。好客山西欢迎你!
(2024·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科学与艺术
①早在100多年前,赫胥黎在一次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科学与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思想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以感情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它们有什么共性呢?
②第一,科学与艺术都追求普遍性和永恒性,追求真和美。关于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不言而喻的,科学求真和艺术求美也无须赘言。科学追求的美主要是和谐之美和简洁之美。至于艺术求真,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感悟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原则。
③第二,科学与艺术有共同的评判标准,其中创新性是最主要的。只不过在艺术那里把创新性叫作“艺术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是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诗则“深沉蕴蓄,抑扬曲折”,是现实主义风格。
④科学研究如何才能创新?首先,要有长期的知识积累。任何伟大的科学成果都不是凭空起高楼的,都需要有丰厚的知识作基础。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认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⑤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早期是统一的,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逐步分化。福楼拜早在19世纪中叶就预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会合。”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交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
⑥艺术的科学化已经逐步成为现实,很多艺术创作,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要艺术化,我的理解有两点:第一,科普要艺术化,要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把一些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普及给大众,要通俗风趣,让大众易于接受,最好还能彰显艺术之美,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第二,科幻小说和科幻影视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科学的艺术化。一部好的科幻作品不仅要对现有科学或技术的神奇富有想象,而且要大胆设想和预测科学技术未来可能的走向,这样的科幻作品才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
(摘编自严加安《科学与艺术》)
【文本二】
①科学研究的过程险阻重重,为什么杰出人才能够克服诸多困难、不断创新?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这确实是原因的一个方面。但是,杰出人才对于自己去追求创新有着更为高远的想法。邱成桐院士认为,数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真和美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美的探究和追求是让数学家不停钻研的动力。
②对美的探究和追求,不仅让科学家愿意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以获得最高的美的精神享受,而且也使他们更注重在创造活动中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各种功利的获取。在这种状态下产生出的科研成果,通常具有典范的价值。
(摘编自沈致隆《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
10.文本一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1.科学研究怎样才能创新?请结合文本一第④段和文本二简要概括。
12.下面的材料,能作为文本一第⑥段的佐证材料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磁流体艺术:绽放》是2024年“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展出的作品,它以视频形式呈现了纳米级的磁性颗粒形成的磁流体,在磁力、重力和张力的共同作用下自由流淌所产生的优美造型。视频画面呈现的造型如同绽放的花蕾,又似翩翩起舞的精灵。
【答案】10.引用赫胥黎的话,让读者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二者“有什么共性”的问题,引出下文对二者共性的阐释。 11.需要科学研究者有长期的知识积累,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坚强的意志,探究和追求美。 12.能。“理由”示例:《磁流体艺术:绽放》这一作品用美丽的视频画面展现磁流体流淌所产生的优美造型,既向大众普及了磁流体的相关科学知识,又让大众感受到艺术之美,这与第⑥段中“科普要艺术化”(“科学要艺术化”)的观点相符。
【解析】10.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根据第①段“赫胥黎在一次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科学与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思想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以感情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它们有什么共性呢?”可知引用赫胥黎的话让读者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提出“科学与艺术有什么共性”这个问题。根据第②段“第一,科学与艺术都追求普遍性和永恒性,追求真和美”,第③段“第二,科学与艺术有共同的评判标准,其中创新性是最主要的”可知②③段都是回答第①段的问题。故第①段的作用概括为:引用赫胥黎的话,让读者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二者“有什么共性”的问题,引出下文对二者共性的阐释。
1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文本一第④段“科学研究如何才能创新?首先,要有长期的知识积累。任何伟大的科学成果都不是凭空起高楼的,都需要有丰厚的知识作基础。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可知:科学研究需要科学研究者有长期的知识积累,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文本二第①段“科学研究的过程险阻重重,为什么杰出人才能够克服诸多困难、不断创新?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这确实是原因的一个方面。”可知:科学研究需要科学研究者有坚强的意志;根据文本二第②段“对美的探究和追求,不仅让科学家愿意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以获得最高的美的精神享受,而且也使他们更注重在创造活动中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各种功利的获取”可知:科学研究需要科学研究者有对美的探究和追求能力。
12.本题考查分析论据和论点关系的能力。
根据文本一第⑥段“艺术的科学化已经逐步成为现实,很多艺术创作,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要艺术化,我的理解有两点:第一,科普要艺术化,要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把一些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普及给大众,要通俗风趣,让大众易于接受,最好还能彰显艺术之美,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第二,科幻小说和科幻影视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科学的艺术化。这样的科幻作品才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可知作者的两个观点:一是艺术要科学化;二是科学要艺术化。《磁流体艺术:绽放》这一作品用美丽的视频画面展现磁流体流淌所产生的优美造型,既向大众普及了磁流体的相关科学知识,又让大众感受到艺术之美,这与第⑥段中“科普要艺术化”(“科学要艺术化”)的观点相符。故这一段材料能作为文本一第⑥段的佐证材料。
(2024·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木刻属于木板画,也称作板画或刻画,普通就称作木刻。
②木刻的材料当然是木材。木材以梨、枣、白杨最为合适。这几种木材的质地都比较细密。
③木刻最主要的工具当然是刻刀。刻刀大致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偏刀,一种是角刀。偏刀用来刻凸起的线条,把大片的木质铲去,剩下凸起的线条。角刀是三角形的,为了使用的方便,又有大小宽狭各种形式,都用来刻凹陷的线条。
④有了木板和刀,就可以动手刻了。木板有时候该用横断面的,有时候该用纵剖面的,大凡刻精细的画,就得用横断面的。因为横断面的木纹比较细。普通木刻就用纵剖面的。前者称为木口木刻,后者称为木面木刻。
⑤木板先要磨光,涂上一层墨,又用铅笔在上面把画稿打好,然后动刀。
⑥把图画直接画在纸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经过刻木的手续?这不是浪费吗?不,木刻非但不浪费,还具备着更经济的条件。普通一张图画,常常为一个人独占,供少数人欣赏。木刻画却可以拓成许多许多张,供许多许多人欣赏。另一方面,木刻画具有明快、朴素、有力的特色,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价值。
(摘编自叶圣陶《木刻》)
材料二:
学生在创作一幅完整木刻版画之前,首先要绘制作品的初稿,通过“镜像”的形式把初稿画到木刻板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制结束以后,需要刻制图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刀具,刻制不同的图案和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刻制结束后,需要把图形印制到纸张上,同样的图形,不同的压力,可以呈现出的形象、纹理和细节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选择能力。
(摘编自罗公染《刀笔刻绘新时代》)
材料三:
《回忆延安》是古元(1919—1996)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原拓木刻套色纸本版画,长方形,宽60厘米,长80厘米,画面主题色调为黄色、蓝色和绿色,生动精细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美术老师要求摹刻古元版画《回忆延安》。请你完成以下相关的语文任务。
任务一:把握内容
13.根据下面三个关键词,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这幅版画的情境。
关键词:宝塔山 延河 抗战军民
任务二:说明意义
14.在你看来,摹刻这幅版画有什么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
任务三:明确工序
15.下列有关版画《回忆延安》摹刻工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版画的线条特点选用适当的刀具。 B.动刀前把临摹的画稿打在磨光的木板上。
C.选择木面木刻技法在木板纵剖面刻制。 D.把图形拓印到纸上要选好颜色,控制好压力。
【答案】13.示例:清澈的延河水倒映着雄伟的宝塔山,在革命圣地延安城下缓缓淌过。意气风发的骑兵连出城巡逻,运粮队满载而归,抗战军民欢快的歌声响彻云天。远处,我仿佛看到一队燃烧着希望的青年,正走向这城门。 14.①进一步体认木刻之美;②提高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③亲敬革命圣地延安,感受并传承革命精神。 15.C
【解析】13.本题考查画面描绘。
根据古元版画《回忆延安》展现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用上“塔山、延河、抗战军民”三个关键词,描绘出你体会到的这幅版画的情境即可。
示例:远处高高的宝塔山庄严肃穆,近处清澈的延河水静静地流淌,抗日军民热情高涨,有的在运送粮食,有的在河边洗衣,有的在骑马巡逻,一派繁忙景象。
1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材料一⑥段“木刻画却可以拓成许多许多张,供许多许多人欣赏。另一方面,木刻画具有明快、朴素、有力的特色,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价值”可知,进一步体认木刻之美;
根据材料二“首先要绘制作品的初稿……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制结束以后,……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刻制结束后,……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选择能力”可知,提高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根据材料三“《回忆延安》……生动精细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③亲敬革命圣地延安,感受并传承革命精神。
15.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C.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三“原拓木刻套色纸本版画,长方形,宽60厘米,长80厘米,画面主题色调为黄色、蓝色和绿色,生动精细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可知,《回忆延安》内容丰富,雕刻细腻,结合材料一④段“木板有时候该用横断面的,有时候该用纵剖面的,大凡刻精细的画,就得用横断面的。因为横断面的木纹比较细。普通木刻就用纵剖面的”可知,应使用横断面的木刻技法,而非“木板纵剖面刻制”。
故选C。
(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航天种子谷里,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听着讲解,时不时举手提问;3D打印实验室里,他们观察、记录,不时发出惊叹声……
②这生动的场景近日发生在广东省东莞市,孩子们正参加科普研学活动,感受科学魅力,享受探索乐趣。2023年,东莞大力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鼓励学校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置身科普基地,沉浸式体验科学的魅力。一年来,东莞积极推动市内学校利用科学教育资源,开展科普研学活动约500场次。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①“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②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的成长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研学旅行具有教育功能,其显著特点有:第一是实践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是一个群体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③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等以儒家文化体验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④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作为课程来开发,当作一种没有教室、没有校门的社会大课堂来开发,让学生在研学中体验、总结、反思。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一、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二、合理规划,保证系统性。三、强化管理,确保安全性。四、自愿选择,保证多样性。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
①学生面对的真实世界是一个不分学科的整体,传统分科教学已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旨在围绕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形成调动多学科知识,让学生通过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多学科知识的结构化融合,在“游”中了解国情、世情,开阔眼界;在“研”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涵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是融合性与系统性。融合性包括凸显“研学”与“旅行”的融合、“学之科学性”与“游之趣味性”的融合、“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系统性旨在避免把跨学科变机械的学科拼盘,一方面强调问题的整合,即在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要运用的知识、能力、价值和高阶思维;另一方面强调主题的综合,归纳不同问题的共同属性,以统一的主题横向连接不同学科。
(摘编自《大主题引领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研究》)
16.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莞大力推进研学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置身科普基地,感受科学魅力。
B.东莞和曲阜研学活动有效整合当地资源,开展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研学活动。
C.研学旅行的主要教育功能就是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D.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应依据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来确立主题。
17.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莞市中小学开展的科普研学活动受到学生欢迎,是因为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相融合。
B.开发跨学科的研学旅行课程,可解决分科教学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问题。
C.“曲阜模式”在“游”中体验文化,开阔眼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D.跨学科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将“研学”与“旅行”融合,即可避免机械的学科拼盘。
18.子瞻中学拟开展“山水文化”研学旅行,请你从以下路线中选择一条,仿照示例,结合材料内容设计你的研学方案。
①文化之旅:子瞻中学→李密故里→彭祖山→三苏祠→子瞻中学
②山水之旅:子瞻中学→烟雨柳江→瓦屋山→黑龙滩→子瞻中学
示例:
我的研学LOGO 我的研学方案
我选择竹文化研学旅行路线。 ①研学目的:以竹为主题,连接语文、美术、生物等学科,提升素养。 ②研学内容:举办竹知识趣味抢答赛;收集并诵读苏东坡关于竹的诗词,感受竹的品质;竹林写生。
【答案】16.C 17.A 18.示例:
我的研学方案
我选择文化研学旅行路线。
①研学目的:以文化为主题,连接语文、美术、历史等学科,提升素养。
②研学内容:举办说说名人故事的故事会;收集并诵读三苏和李密的文学作品,来了解当地名人的文学成就;在彭祖山写生,领会当地独特风景。
【解析】16.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C.结合材料二第②段“青少年的成长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研学旅行具有教育功能,其显著特点有:第一是实践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是一个群体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可知:研学旅行显著特点是,实践体验性和群体性;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种方式和途径。由此可见,文章并没有提及到研学旅行主要教育功能就是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本项说法不当;
故选C。
17.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
B.结合材料三第①段“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旨在围绕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形成调动多学科知识,让学生通过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多学科知识的结构化融合,在‘游’中了解国情、世情,开阔眼界;在‘研’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涵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知:开发跨学科的研学旅行课程,是为了提升学生素养,涵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本项的“解决分科教学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问题”说法不当;
C.结合材料二第③段“游三孔,知天下”“我们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等以儒家文化体验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可知:“曲阜模式”在“游”中体验文化,开阔眼界,但并没有体现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本项分析不当;
D.结合材料三第①段“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旨在围绕跨学科的核心概念”,第②段“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是融合性与系统性”“融合性包括凸显‘研学’与‘旅行’的融合”“系统性旨在避免把跨学科变机械的学科拼盘”,可知:跨学科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研学”与“旅行”融合属于研学旅行融合性,系统性旨在避免把跨学科变机械的学科拼盘;但并没有提及到即可避免机械的学科拼盘,本项分析不当。
故选A。
18.本题考查仿写和材料拓展。
结合材料三第①段“在‘游’中了解国情、世情,开阔眼界;在‘研’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涵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知:研学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还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提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结合材料三第②段“‘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一方面强调问题的整合,即在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要运用的知识、能力、价值和高阶思维;另一方面强调主题的综合,归纳不同问题的共同属性,以统一的主题横向连接不同学科”,可知:研学有利于学生运用的知识、能力、价值和高阶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用统一的主题横向连接不同学科,去归纳不同问题的共同属性。
仿照“示例,我选择竹文化研学旅行路线。 ①研学目的:以竹为主题,连接语文、美术、生物等学科,提升素养。 ②研学内容:举办竹知识趣味抢答赛;收集并诵读苏东坡关于竹的诗词,感受竹的品质;竹林写生”,要先写研学路线,再写研学目的,最后写研学内容。
示例:
(1)我选择文化研学旅行路线。
①研学目的:以文化为主题,连接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提升素养。
②研学内容:举办古文背诵比赛,了解李密和三苏的文学成就;参观李密故居,朗诵《陈情表》,体会李密的崇高人格;参观彭祖山,了解这座山的命名来历 ;参观三苏祠,了解当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增进地区自豪感。
(2)我选择山水研学旅行路线。
①研学目的:以山水为主题,连接语文、美术、地理等学科,提升素养。
②研学内容:举办古文山水诗歌趣味抢答赛,了解古今诗人是如何描写壮丽河山;参观烟雨柳江,瓦屋山,黑龙滩,说说这三个地方的地理特点;在黑龙滩上写生,体会美好的自然美景。
(2024·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使用汉字写作带来了便利,却对汉字书写提出了挑战。这是因为计算机输入只要求辨识、选用汉字,而汉字书写还要求笔画正确、结构完整。近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汉字书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重要方面。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材料二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几乎有了”:很多人想问题或写字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要书写的字形出现在自己的头脑里,一闪而过,但又没有抓住。有时候,人们拿起笔写字,虽然对某个字或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无法正确地写出来。这种现象在汉字书写中更为明显。 。汉字系统中,很多形声字的字形相近,如“朱”字与不同的偏旁组合,可以组合成“株”“珠”“铢”等。有些指事字仅是个别笔画的位置不同,如“本”“末”,都是在“木”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笔,添加的位置不同,意思也就不同。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几乎有了”的现象。
材料三
人类的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准确识记、正确书写汉字,需要将对汉字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根据研究,初次学习之后,间隔性地重复学习有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时间间隔和记忆保持数量的关系如表所示。
表时间间隔和记忆保持数量的关系
时间间隔(小时) 记忆保持数量(%) 遗忘数量(%)
0.33 58.2 41.81
1 44.2 55.8
8.8 35.8 64.2
24 33.7 66.3
24×2 27.8 72.2
24×6 25.4 74.6
24×31 21.1 78.9
根据记忆保持的规律,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间隔,能够提高汉字识记、书写的准确度。多写、多看都是复习汉字的有效方法。但研究表明:手写汉字比注视汉字更有利于准确识记汉字;在汉字识记方面,手写笔记的学生往往比用键盘打字的学生更具优势。
19.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对汉字书写提出了挑战。
B.“几乎有了”的现象表明字形相近的形声字容易被区分。
C.表1显示,距初次学习后的时间间隔短,记忆保持数量多。
D.相较于注视汉字或使用键盘打字,手写汉字更有利于识记。
20.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B.这是因为汉字的笔画简单
C.这与汉字特点有一定的关联
D.这可以规避汉字书写的问题
21.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提高全民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可以从① 、② 、③ 三方面下功夫。
【答案】19.B 20.C 21.①语文课程和教学引导;②把握汉字结构特点;③强化对汉字的长时记忆(多写、多看、多复习)
【解析】19.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析。
B.结合材料二“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几乎有了’:很多人想问题或写字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要书写的字形出现在自己的头脑里,一闪而过,但又没有抓住”,可知:“几乎有了”的现象是指在书写汉字时,脑子里有一闪而过的印象,但又无法正确书写;结合“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几乎有了’的现象”可知字形相近的形声字要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才能更好的去区分。选项理解有误。
故选B。
20.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结合材料二“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几乎有了’:很多人想问题或写字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要书写的字形出现在自己的头脑里,一闪而过,但又没有抓住”可知“几乎有了”的现象是指在书写汉字时,脑子里有一闪而过的印象,但又无法正确书写的现象,这是在描述“几乎有了”的现象定义并强调在汉字书写中尤为明显。结合材料后半段“汉字系统中,很多形声字的字形相近……”可知举例说明要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几乎有了”的现象。画线处需要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几乎有了”的现象在汉字书写中尤为明显,结合后半段材料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是此现象的原因。
故选C。
21.本题考查材料筛选与概括。
结合材料一“近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汉字书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重要方面。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可知语文课程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故可加强语文教学;
结合材料二“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几乎有了’的现象”可知不同的汉字根据结构特点去识记能更好的记住写法,故可提炼:把握汉字结构特点;
结合材料三表格可知,间隔时间越长,记忆保持数量越少,遗忘数量越多,结合“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间隔,能够提高汉字识记、书写的准确度。多写、多看都是复习汉字的有效方法”“手写汉字比注视汉字更有利于准确识记汉字;在汉字识记方面,手写笔记的学生往往比用键盘打字的学生更具优势”可知可采用多写、多看、多用手写的方法来提升汉字的准确性,即加强长时记忆。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二: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
一琴几上闲,
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
春风自吹入。
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减)
材料三: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四:
“庭院深深深几许”。大概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动更多的想像和情感,“ ”。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与山水画的兴起大有关系,它希求人间的环境与自然界更进一步的联系,它追求人为的场所自然化,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种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在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22.下列关于以上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古典建筑都是左右对称的。
B.园林建筑不考虑窗子的实用价值。
C.封建社会晚期园林艺术停滞不前。
D.中国园林建筑讲究整体有机布局。
23.将下列诗句补充到材料四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4.阅读以上材料,具体说明中国园林建筑是如何实现“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的。
【答案】22.D 23.A 24.①中国园林建筑不讲究对称,要求自然之趣;②中国园林建筑通过窗子的设计让室内和室外自然发生交流,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让人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③通过花墙和廊子、镜子的设计,增加景致的深度和层次;④中国园林建筑讲究整体有机布局,希求人间的环境与自然界更进一步的联系,它追求人为的场所自然化,中国园林建筑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种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 ⑤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在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等自然景物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
【解析】22.本题考查材料筛选及辨析。
A.“中国的古典建筑都是左右对称的”有误。根据材料一“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可知,中国的古典建筑绝大部分左右对称,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所以说“中国的古典建筑并非“都是”左右对称的;
B.“园林建筑不考虑窗子的实用价值”有误。根据材料二“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可知,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经过窗子室内又和外边联系起来;窗子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所以并非不考虑窗子的实用价值;
C.“封建社会晚期园林艺术停滞不前”有误。根据材料四“大概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可知,封建社会晚期园林艺术“日益发展”而非“停滞不前”;
D.根据材料四“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可知,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讲究整体有机布局。故“中国园林建筑讲究整体有机布局”表述正确;
故选D。
23.本题考查补写、内容理解。
根据材料四“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动更多的想像和情感”“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可知,补全的诗句需要体现“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动更多的想像和情感”的意思;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该句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该句子符合“变化无常,出人意料,以引动更多的想像和情感”意思;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中的一句诗。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诗的主旨在描写登楼望远时,心中寂寞思乡的感慨,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寄托思家的情结。该句子和“变化无常,出人意料,以引动更多的想像和情感”的内容不符;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一句诗。意思是: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本句表达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该句子和“变化无常,出人意料,以引动更多的想像和情感”的内容不符;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诗。意思是:仿佛一夜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边疆的壮丽风光和诗人送别友人的深情。该句子和“变化无常,出人意料,以引动更多的想像和情感”的内容不符;
故选A。
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概括。
根据材料一“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可知,中国园林建筑不讲究对称,要求自然之趣;
根据材料二“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可知,中国园林建筑通过窗子的设计让室内和室外自然发生交流。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让人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根据材料三“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可知,中国园林建筑通过花墙和廊子、镜子的设计,增加景致的深度和层次;
根据材料四“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与山水画的兴起大有关系,它希求人间的环境与自然界更进一步的联系,它追求人为的场所自然化,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种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在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可知,中国园林建筑讲究整体有机布局,希求人间的环境与自然界更进一步的联系,它追求人为的场所自然化;中国园林建筑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种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在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等自然景物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
(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①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策展、讲解、社教、研究等方面。观众走进博物馆,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赖于博物馆继续提升服务、完善体系。
②“从隋唐时期的通济渠,到宋朝时人来舟往,热闹非凡的汴河,再到元代时随着都城的变迁,大运河截弯取直、改道山东直抵大都,这段运河就丧失了漕运的作用。透过汴河剖面,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以后,逐渐淤塞的汴河河床所留下的人们生产活动的痕迹……”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站在汴河剖面遗址前,博物馆讲解员刘世发为参观者讲解,“唐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的漫长时光,就沉淀为地层线间短短的一段土层。”汴河剖面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不可移动文物“搬”进博物馆的创新尝试。刘世发结合介绍提纲,在讲解中融入巧思,让参观者从剖面上的一条条地层线开始参观——最底部的底层深且宽,代表当时运河河道较深且宽阔;越往上地层越平窄,地层中还出现了人们生活的痕迹,说明河床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③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陈列着一艘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登船感受从扬州到北京一路上的运河美景、风土人情。刘世发通过学习文献了解到:到了清后期,沙飞船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广泛应用于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中。他将新增的知识点娓娓道来,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体会古代水工的智慧以及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
④在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负一层4500平米的“展厅”,没有一件文物,却成为全馆最有人气的地方——这里2023年举办社教活动3389场,平均每年吸引参观者超10万人次。
⑤没有一件文物,孩子们如何感受历史文化?苏州市民刘思镭和儿子在参观中发现了不少惊喜:“我的姑苏城”单元中,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生活。——早上,背着书包上学堂,一路感受崇文重教之风;中午,小船摇到外婆家,卧室里收音机流淌出苏州话童谣;晚上,弄堂里躲猫猫,在1米多高的巷子深处,孩子们真正以儿童视角进入苏州园林、名人故居,亲身体验历史文化。
⑥每年寒暑假,南京博物院都会举办研学冬令营、夏令营活动。活动行程是怎么安排的?第一天先在南京博物院参观常设展《江苏古代文明》,通过抽盲盒、解谜团等方式,重点了解新石器时代文物。小学生张乐童对“神人兽面纹琮”产生了浓厚兴趣。让她惊喜的是,第二天,研学就来到这件文物的“老家”——位于常州的寺墩遗址。张乐童和小伙伴们在现场观摩了老师傅修复文物的过程,不断发出赞叹。
⑦带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这些出土文物都属于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就是玉器,随后,在一间研学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仿照“神人兽面纹琮”上的图案,体验古代匠人雕刻玉石的过程,体会传统工艺的精美和匠心。
⑧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在科普课“国画里的矿物”中,成都自然博物馆科普团队成员陈蓉站在台上,以此为问题,将国画使用的朱砂、孔雀石等矿物颜料娓娓道来。“矿物颜料由天然矿石研磨、提炼而成,具有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质感和遮瑕性……”台下,20多名孩子和家长饶有兴趣地边听边记。桌子一侧,还摆放着一些空白纸扇和矿物颜料。知识讲完,陈蓉便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利用矿物颜料在纸扇上作画,体验矿物颜料的魅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5日)
材料二
①“大河上下,和合共生”,系列动画短片讲述黄河沿线文化故事;“步锦绣丝路,绘千载版图”,创意互动H5沉浸式展现丝路传奇;“重回长安,对话千年”,在“云端”看陕西多家博物馆接力直播……5月18日是第四十八个国际博物馆日,一系列预热活动,呼应着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②徜徉博物馆,人们常有“游目千载,对话古今”之感。为什么文物展陈能让人产生“历史感”?正因为无论历史文物、艺术作品,还是自然标本、科技展品,都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从而丰富我们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求“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唤醒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能让我们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从而与更深远的时空相连。
③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④博物馆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关键在于使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更好地激活切身感受和思考,才能让更多观众成为“主动的受众”。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展柜中的远古陶器时,会自然而然地好奇它是怎么烧制的、古人用它来做什么。博物馆应该通过精心的展陈、生动的叙事,构建更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得文化不再是孤立的展品,而是有自己的“上下文”,让精彩的故事有载体、深厚的文化可触及。
⑤与观众的深度连接,需要博物馆从整体上探索以互动、参与、分享为重点的交流方式。西安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飞奔的骏马上,少年拉缰控绳、双目圆睁,一袭蓝衣夺人眼目。2023年,西安博物馆以此为原型策划了展览“长安有故里一丝路少年大唐行”。观众跟随真人扮演的蓝衣少年,步入千年之前的唐长安城。骑着骆驼奏乐的胡人乐师、美丽的唐代少女、街边的杂耍叠罗汉……175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与半实景化场景相互交融,在这样的沉浸式场景中,再现了7世纪国际化大都市多彩的生活画卷。
⑥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观众在展厅近距离观看考古工作者现场清理马车遗迹;在浙江长兴县博物馆,研学的孩子们将碎片“修复”成精美的陶器……正是在“教育”这一目标的观照下,越来越多博物馆创造了更加启人智识的体验,让观众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思考,真正收获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满足。突出特色、细分类型、完善收藏、提升展陈,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与优秀传统文化共鸣,博物馆拥有更强的文化影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7日)
25.下面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汴河剖面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创新尝试,参观者可以结合讲解了解到运河河床是怎样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B.登上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体验到清后期的运河美景和寻常百姓的生活场景,如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
C.苏州博物馆西馆负一层的“展厅”里,虽然没有一件文物,游客却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生活。
D.“国画里的矿物”科普课设置了“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的问题,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
26.下面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物展陈让人产生“历史感”,是因为通过作品或展品,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
B.要想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博物馆就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
C.“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是以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为原型的展览,主打沉浸式场景体验。
D.材料二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让文章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27.下面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中讲述的各地博物馆的多种展陈策划活动,体现了不同地域或专题的特点。
B.要让“文物会说话”,就需要博物馆精巧用心,比如生动的叙事,精心的展陈。
C.类似于南京博物院开展的研学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学生了解文物的“展厅”、动手的“作坊”。
D.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更多的考虑到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
28.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一所博物院就是一个大学校”。
【答案】25.B 26.B 27.D 28.示例:“一所博物院就是一个大学校”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博物院在教育和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收藏和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知识、文化和历史的宝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
首先,博物院拥有丰富的藏品,这些藏品涵盖了人类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参观博物院,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特色、科技发展等,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其次,博物院通过精心的展陈和生动的解说,将复杂的历史事件、文化现象和科技成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此外,博物院还经常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公众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相关知识。这些活动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还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
【解析】25.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B.根据材料一第③段“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陈列着一艘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登船感受从扬州到北京一路上的运河美景、风土人情。刘世发通过学习文献了解到:到了清后期,沙飞船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广泛应用于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中”可知,游客们登上沙飞船可以感受从扬州到北京一路上的运河美景、风土人情,但文中并未提及能体验到清后期寻常百姓的生活场景,如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本项“登上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体验到清后期的运河美景和寻常百姓的生活场景,如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有误;
故选B。
26.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B.根据材料二第④段“博物馆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关键在于使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可知,博物馆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的关键是使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更易于观察和理解,而不是因为要使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更易于观察和理解,博物馆才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本项“要想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博物馆就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有误;
故选B。
27.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D.根据材料一第①段“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策展、讲解、社教、研究等方面。观众走进博物馆,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赖于博物馆继续提升服务、完善体系”以及材料二第①段“5月18日是第四十八个国际博物馆日,一系列预热活动,呼应着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可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是从博物馆的整体功能和发展方向来设定的,旨在强调博物馆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本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更多的考虑到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有误;
故选D。
2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徜徉博物馆,人们常有‘游目千载,对话古今’之感。为什么文物展陈能让人产生‘历史感’?正因为无论历史文物、艺术作品,还是自然标本、科技展品,都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从而丰富我们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理解”可知,博物院通过展示各种文物、展品,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世界的多彩和时间的变迁,从而丰富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这体现了博物院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
根据材料一第①段“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策展、讲解、社教、研究等方面。观众走进博物馆,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赖于博物馆继续提升服务、完善体系”,材料二第④段“博物馆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关键在于使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更好地激活切身感受和思考,才能让更多观众成为‘主动的受众’”可知,博物院通过策展、讲解、社教、研究等方式,提升服务、完善体系,使藏品的价值和意义更易于被观察和理解,激发观众的切身感受和思考,让观众成为“主动的受众”,这表明博物院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材料一第④段“在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负一层4500平米的‘展厅’,没有一件文物,却成为全馆最有人气的地方——这里2023年举办社教活动3389场,平均每年吸引参观者超10万人次”,材料一第⑥段“每年寒暑假,南京博物院都会举办研学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可知,博物院还通过举办社教活动、研学活动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体验,进一步体现了博物院的教育功能。
据此回答即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所博物院就是一个大学校”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博物院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它犹如一座知识的殿堂,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深刻的文化体验。首先,博物院的藏品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智慧。通过观赏这些藏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状况,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其次,博物院通过巧妙的展陈设计和专业的讲解,使文物变得鲜活起来。就像苏州博物馆西馆的“展厅”,虽然没有文物,但通过创新的展示方式,让人们能够“穿越”到古代,亲身体验姑苏城的一日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此外,博物院还积极举办各类教育活动和讲座。比如南京博物院的研学冬令营、夏令营活动,以及成都自然博物馆的科普课“国画里的矿物”,这些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为公众提供了与专家互动交流的机会,不仅增加了知识储备,还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兴趣。总之,博物院作为一个大学校,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播知识、传承文化,让人们在参观和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纹样……这个春天,汉服成为了引领时尚的“顶流”。汉服又有“华服”之称,是承载了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和东方美学意境的服装样式,作为中国古代衣着文化传承至今。近年来,汉服文化开始在青年群体中“破圈式”传播,汉服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装扮,更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具体化表达。与诗词、典籍等传播形式不同的是,汉服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更容易在消费、文旅等高频的生活体验过程中实现浸润式传播。伴随着汉服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认同,一个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汉服经济已延伸到动漫、游戏、美妆、文博、旅游等相关产业,让这一传统文化在与潮流时尚的碰撞中,寻找到融入现代社会的多元路径。材料二:
汉服的魅力不仅在于第一眼看上去“很美”、更在于它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礼仪规范。比如。汉服中的宽大袖口,象征天道圆融:汉服中的深衣,将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在腰部将上下分开,在对立统一中彰显了一种有序和谐;汉服上的云纹、龙纹、凤纹等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祥瑞的象征,寓意吉祥如意、天下太平。很多身着汉服、徜徉于西安各大景区的年轻人表示,在跟别人的互动中,学会了天揖礼、时揖礼、万福礼等中华传统礼仪。他们还说,穿上汉服,会产生沉浸在历史文化氛围中的感觉,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站立、走路的姿势以及说话的方式,以让自己仪态更加端庄,因为“那样才对得起身上的衣裳”。材料三:
①“汉服文化热”的持续升温与新媒介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科技发展形成多样的传播媒介,为汉服文化开辟出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②人们可以借助社交媒体,通过微信、微博、贴吧、汉服荟等社交平台,交流汉服文化、分享汉服风采、共议汉服前景等,传播汉服文化。③人们还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凭借门槛低、传播范围广、娱乐性强等优势,为汉服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④因此,汉服文化在短视频平台所构筑的空间中实现了广泛传播。材料四:
作为与互联网相伴而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其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对科技产品的谙熟以及广阔的信息渠道,让他们能够保持更为开放的头脑,进行更具创意性的思考,勇于追求和尝试各种新生事物。“汉服”“古风”等掀起的时尚潮流,是他们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创新性表达,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29.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材料二都介绍了关于汉服的一些知识,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B.材料一中的第二段,采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诗词、典籍等的传播形式。
C.材料二中穿着汉服的体验是对材料一提及的“浸润式传播”的生动注释。
D.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影响着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30.阅读材料一,简要回答“汉服热”这一现象有哪些特点。
31.同学们在划分材料三的层次时,有下列两种划分法,你认为哪一种准确?请说明理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32.“汉服热”持续升温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回答。
【答案】29.B 30.①具有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纹样。
②承载了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和东方美学意境,是中国古代衣着文化的传承。
③在青年群体中“破圈式”传播,成为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具体化表达。
④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更容易在消费、文旅等高频的生活体验过程中实现浸润式传播。
⑤伴随着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认同,一个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成长,并延伸到多个相关产业。 31.A 32.
汉服本身的美观,承载传统文化,消费市场的兴起;蕴含传统礼仪规范,穿上汉服能让人学习和注重中华传统礼仪,规范自身行为仪态;新媒介技术的助力,多样的传播媒介为汉服文化开辟了丰富的传播渠道;青年群体的特性,互联网相伴成长,对科技产品熟悉,思维开放,勇于创新,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
【解析】29.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B.“材料一中的第二段,采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诗词、典籍等的传播形式。”原文中并未详细对比诗词、典籍等的传播形式,而是突出了汉服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在传播方式上的独特性和优势。
故选B。
3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材料一中“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纹样……这个春天,汉服成为了引领时尚的‘顶流’”可知,通过对汉服外观的直接描述,展现其精美之处,具有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纹样。
根据材料一中“汉服又有‘华服’之称,是承载了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和东方美学意境的服装样式,作为中国古代衣着文化传承至今”可知,明确指出汉服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承载了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和东方美学意境,是中国古代衣着文化的传承。
根据材料一中“近年来,汉服文化开始在青年群体中‘破圈式’传播,汉服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装扮,更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具体化表达”可知,汉服在青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和文化价值,在青年群体中“破圈式”传播,成为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具体化表达。
根据材料一中“与诗词、典籍等传播形式不同的是,汉服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更容易在消费、文旅等高频的生活体验过程中实现浸润式传播”可知,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更容易在消费、文旅等高频的生活体验过程中实现浸润式传播。
根据材料一中“伴随着汉服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认同,一个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汉服经济已延伸到动漫、游戏、美妆、文博、旅游等相关产业”可知,说明了汉服带动的消费市场的发展状况,伴随着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认同,一个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成长,并延伸到多个相关产业。
3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①句明确指出了“汉服文化热”的升温与新媒介技术的进步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强调了科技发展对汉服文化传播渠道的影响。
②句进一步具体说明了人们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交流汉服文化。
③句则转向了短视频平台,并阐述了其在汉服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和作用。
④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指出汉服文化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广泛传播。
从逻辑上看,①句是引言,提出了汉服文化传播与新媒介技术的关系;接着,②句和③句分别从不同角度(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具体阐述了汉服文化的传播方式;④句是对前面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汉服文化这一内容的总结和强调。
B.④句是对前面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汉服文化这一内容的总结和强调,不能和②③分开。
故选A。
3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一中“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纹样……这个春天,汉服成为了引领时尚的‘顶流’”可知,直接描述了汉服在外观上的吸引力,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汉服又有‘华服’之称,是承载了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和东方美学意境的服装样式,作为中国古代衣着文化传承至今”,说明了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伴随着汉服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认同,一个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汉服经济已延伸到动漫、游戏、美妆、文博、旅游等相关产业”,展示了汉服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汉服的普及和流行。
根据材料二中“很多身着汉服、徜徉于西安各大景区的年轻人表示,在跟别人的互动中,学会了天揖礼、时揖礼、万福礼等中华传统礼仪。他们还说,穿上汉服,会产生沉浸在历史文化氛围中的感觉,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站立、走路的姿势以及说话的方式,以让自己仪态更加端庄”可知,蕴含传统礼仪规范,穿上汉服能让人学习和注重中华传统礼仪,规范自身行为仪态;
根据材料三中“‘汉服文化热’的持续升温与新媒介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科技发展形成多样的传播媒介,为汉服文化开辟出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可知,新媒介技术的助力,多样的传播媒介为汉服文化开辟了丰富的传播渠道,如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等;
根据材料四中“作为与互联网相伴而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其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对科技产品的谙熟以及广阔的信息渠道,让他们能够保持更为开放的头脑,进行更具创意性的思考,勇于追求和尝试各种新生事物”可知,强调了青年群体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具有创新精神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他们积极参与和推动汉服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汉服热”的持续升温注入了活力。
(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这个春天,一碗麻辣烫让甘肃天水火爆“出圈”!从去年年初的淄博“赶烤”到岁末的“尔滨冰雪文化”,不少城市纷纷借势网络流量,积极“圈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城市网红化的逻辑下,如何从“始于爆款吸引‘流量’”到“终于文化确保‘留量’”,由“网红”变“长红”,是每一个城市值得认真思考的议题。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在光明日报微博上进行了“什么样的旅游体验最重要?”的调查。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镜泊湖集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以鬼斧神工之灵魅,写就湖山溢彩、层峦耸翠、古迹隐约的水韵华章。
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由牡丹江上游大小两条水系约三十条河流呈向心式汇集而成,古称湄沱湖。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称阿卜河,又名阿卜隆湖,后称呼尔海金。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呼汗海,明时始称镜泊湖,清时称毕尔腾湖,意为水平如镜,今仍称镜泊湖。
镜泊湖风景区,1980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游大观园——跨学科整本书阅读课程展”在福建省厦门市音乐学校开展。展览呈现了五年级上学期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带动其他学科共同构建的《西游记》跨学科阅读课程。有的孩子说:“我特别喜欢《西游服饰美学》这节课,从服饰的颜色设计可以看人物的地位、个性,感觉很新鲜!”在大观园观摩中,不少教师感言:“看了这个展览,感觉跨得很巧,对读本挖掘得很深。”
跨学科阅读打破了语文阅读专属的思维惯性,挖掘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表现性任务启发阅读、思考、表达。
(选自《中国教师报》,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季节气候而发生变化的自然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们为物候。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物候资料,具有科学价值。
纬度越低,物候越早。例如:
吴融:“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①郊原尚朔风。”(长治)
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禁晓阴阴。”(长安)
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具有情。”(成都)
柳宗元:“宦臣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
地势越高,春来越迟。例如: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九江)
【注释】①二月:与下文的“二月”都指农历二月,相当于公历三月左右。
(选自《语文闲谈》,有删改)
【材料三】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自古以来放纸鸢——放风筝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
②“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孩子们没能把风筝成功放飞!非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风力不够,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③看来想把风筝高高飞在天上,绝非易事。
④风力和风向对风筝的升空有决定性影响。风力较大时,适宜放大风筝;风力小时,适宜放小风筝。风力稳定时,风筝飞得比较平稳;风力变化不定时,控制风筝的人就有点儿手忙脚乱。同样的道理,不断变化的风向也会对空中的风筝产生影响。
⑤气温太高或者太低,人们容易中暑或被冻伤,不适合放风筝。
⑥空气湿度较大时,风筝身上会吸附许多水汽,导致自重增加,蒙面变软,加大放飞难度,风筝也容易脱胶或变形,影响放飞效果。
⑦气压同样会影响放风筝。某个区域为高气压所控制时,由于大气中盛行下沉气流,风筝不易飞起来。反之,风筝易于飞起。(见图一)
【材料四】
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飘飘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
【注释】①籰(yuè)子:绕线的工具。②放病根儿,一种民俗,“放晦气”。放风筝时故意剪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
1.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学生通过“西游服饰美学”这节课,能够从服饰的颜色设计看出人物地位、个性。
B.材料二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山寺”所在地的地势低,物候早。
C.材料二中的“花须柳眼”“东风日暖”和材料三中的“草长莺飞”“杨柳春烟”等都是物候现象。
D.材料三中“骂天公”表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材料四“将籰子一松”表现黛玉放风筝的自如。
2.初春刚开学,某校部分师生将要参加“青少年风筝友谊邀请赛”,带队老师与同学们就行程问题进行分析交流。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图二完善交流内容。
老师:经多方面考虑,我们此次将前往长治、西安、成都、柳州参加比赛,最先举行比赛的城市是柳州,谁知道为什么呢? 学生甲:我知道,柳州现在天气适宜,让我联想到相关的诗句是 ;还想知道最后举行比赛的是哪个城市? 学生乙:我认为是 ,因为物候知识告诉我们 。 老师:大家说的很有道理,当四月初完成所有比赛返回辽宁时,我们可以相约共赏春花。
3.风筝友谊邀请赛归来后,大家对《红楼春趣》中的“趣”有了新的思考,借助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及图一,助力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提纲。
“跨界·红楼·问趣”探究提纲 一、民俗闲“趣”: 二、气象理“趣”:风力较大;风向稳定;气温、湿度适宜; 。 三、跨界妙“趣”:
(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
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黄村镇的何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千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1975年,考古学家在铜尊内壁底部发现了铭文,共122字。依照铭文,判断这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青铜器,于是命名为“何尊”。考古学家在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当时,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域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 “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在现在的洛阳一带。
3000年历史演进,“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书当中。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材料二 秦】
秦始皇帝陵一号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封土的西侧。一号铜车马是伞盖高车,高152厘米,长225厘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的陪葬车马。车舆、驷马、配饰一应俱全。车马以青铜制造,马身佩戴金银装饰的配件,局部施以彩绘,车体附件多以工整的几何纹为主要装饰纹样。这辆铜车马重量超过一吨,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修长或大体量的构件采用空心铸造法,宽而薄的则使用铸锻结合的工艺。复杂的组件被分解成简单的元件单独制作,再通过活页、子母扣、销钉或纽环连接合为整体。严密拼接的青铜车马再现了大秦制造的优良品质。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材料三 汉】
这套象牙算筹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基,共28枚,粗细均匀,长短划一。中国古代用于记数和计算的算筹,不仅有考古发现的实物,而且有文献记载。老子《道德经》曰“善数不用筹策”,说明“筹策”是计算的方法。
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当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一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表示一个数字,最多使用算筹数量不超过五。在表示多位数时,则将各位数码由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横列,而且各位数码必须纵横相间。有“零”时,用空位表示。掌握了这一方法,不论多大的数字,都可以用算筹表示出来。使用算筹进行适算,遵循十进制“是十进一,借一当十”的原则。掌握了十进制为基础的记数和适算规则,当时人们可以利用算筹来解决土地开垦、粮食置换、徭役安排等实际需求。到了明代,算筹被算盘完全取代。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材料四 唐】
唐彩绘十二生宵俑,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共12个,样式丰富,动物头人身,身披唐时流行的宽袖长袍。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时间之神,十二生肖的排序与地支相对。当子、丑、寅、卯,变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后,计时法因我们熟悉的动物而变得更加简单易记,具有人情味。十二生肖对应着十二时辰、十二个月十二年,与我们未曾有一刻的分离。生肖计时的习俗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当生肖与出生年份对应,我们便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属相。十二种动物从守护神变为陪伴者,我们不仅被生肖守护也被生肖影响,生活在被生肖护佑和象征的世界里。
十二生肖可能形成于商代以后秦汉以前,已伴随我们走过了几千年,它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标识,而是中华儿女骨髓里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4.秦陵一号铜车马的车马用青铜制造,其制造技艺有哪些?请依据【材料二】列举。
5.写出下面算筹记数所表示的一个三位数,并结合【材料三】说明理由。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帝陵一号铜车马、算筹记数和运算规则、十二生肖与地支对应计时法,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B.“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何尊铭文。“中国”一词经历漫长的演进,到清末被用作国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书中。
C.秦陵一号铜车马车舆、驷马、配饰一应俱全,是用青铜铸造的外观逼真的仿马匹、车体形状的模型,有真车马一半大小。
D.出土于陕西西安的唐彩绘十二生肖俑,是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影响人们生活的证明。
(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相继印发,健康科普等行业科普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等品牌活动定期开展,形成了科普工作创新升级的生动局面。
②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为社会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如近距离观看月壤、嫦娥五号返回器实物,体验火箭发射、月地驾驶和空间站生活,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做“体检”等。
③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设在北京首钢园。为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主场活动还专门打造了“科学教育做加法”板块,为青少年、科技教师搭建科学教育实践交流的平台。
(摘编自2023年5月29日《人民日报》、2023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①据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温竞华)记者22日从中国科技馆获悉: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3年,两个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过5亿人次,有力促进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是中国科协为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问题、推动实现全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而启动的流动科普项目。
③据介绍,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于2011年启动,主要为尚未建设实体科技馆、科学教育资源不充足的县级地区公众提供免费科学教育服务,用流动的科普设施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馆送到公众的“家门口”。截至今年4月,流动科技馆已服务公众1.71亿人次,配发流动科技展览资源658套,在全国1888个县级行政区巡回展出5686个站点。
④科普大篷车项目于2000年启动,主要面向基层尤其是乡村地区开展科普公共服务,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4月,科普大篷车累计开展活动39.1万次,行驶里程5373.2万公里,服务公众3.38亿人次。
(摘编自2023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①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中国科协近日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
③要知道,我国人口规模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基础弱、底子薄,2010年这个数字仅为3.27%。经过十年努力,2020年达到10.56%,而超过10%是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所普遍具备的重要特征。
④如今,网民热议“中国天眼”“爱达·魔都号”等大国重器的新进展;偏远村小里,山里娃也飞上了无人机、学起了编程……
⑤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来之不易。“按照国际通行的测评标准,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20%。2023年我国达到14.14%,实现了从较低水平到中等水平的巨大跨越,为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夯实了科技人力资源基础。”调查牵头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如是介绍。
(摘编自202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7.下列对材料主要信息的提取、归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材料展现了2000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科普事业的举措及取得的成就。
B.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鲜明,为社会公众送上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
C.材料二报道了我国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的事实。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提高,已位于创新型国家前列。
8.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提出建议。
9.(2024·山西·中考真题)社区开展“弘扬三晋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宣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各题。
【一叶锦绣】
山西形似一片绿叶,走进这片树叶,历史记忆呼之欲出。这里,有西侯度、匼河、丁村等遗址,是远古人类发展的典型印记;这里,坐拥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320余万件(套)可移动文物;这里,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踩一个脚印就能看到历史,厚重文化是它的亮丽底色。整个山西,就是一座可触摸、可亲近、可对话的“中华文明博物馆”。
【一城华章】
山西省高度重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推动博物馆建设,不断为城市注入新活力。目前,我省已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支持太原、大同、晋城、临汾等地建设“博物馆之城”。
【一眼千年】
山西省博物院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省最大的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50余万件文物,实证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龙年来临,在“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活动中,文物“龙形觥”(见下图)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是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第一个高峰时期的代表作。
文物名称:龙形觥时代:商代 材质:青铜 用途:盛酒的器皿 发现地点:山西石楼县
【一游难忘】
如今,到博物馆打卡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尤其成为年轻人流行的生活方式。博物馆成为了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向“友好型”发展。博物馆别出心裁的展练方式和VR等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文物鲜活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人们在一次次穿越古今、跨越山海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文明的灿烂,一游难忘。
家乡文化我宣传。下面是社区收集的关于“山西游”的帖子。请你参与志愿服务,按要求回帖。
帖一:为什么把山西叫做“中华文明博物馆”?求解答。
——小华(河南)
(1)请根据【一叶锦绣】中的内容回帖。
帖二:听说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龙形觥”很有特点,求具体介绍。
——小夏(兰州)
(2)请根据【一眼千年】中的相关内容及“龙形觥”图片回帖,不少于80字。
帖三:我想和小伙伴们组团来一次“博物馆文化行”,去哪里合适?
——小嘉(山东)
(3)作为山西的一名中学生,请你回帖,欢迎小嘉他们组团来山西。
(2024·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科学与艺术
①早在100多年前,赫胥黎在一次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科学与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思想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以感情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它们有什么共性呢?
②第一,科学与艺术都追求普遍性和永恒性,追求真和美。关于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不言而喻的,科学求真和艺术求美也无须赘言。科学追求的美主要是和谐之美和简洁之美。至于艺术求真,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感悟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原则。
③第二,科学与艺术有共同的评判标准,其中创新性是最主要的。只不过在艺术那里把创新性叫作“艺术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是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诗则“深沉蕴蓄,抑扬曲折”,是现实主义风格。
④科学研究如何才能创新?首先,要有长期的知识积累。任何伟大的科学成果都不是凭空起高楼的,都需要有丰厚的知识作基础。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认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⑤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早期是统一的,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逐步分化。福楼拜早在19世纪中叶就预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会合。”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交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
⑥艺术的科学化已经逐步成为现实,很多艺术创作,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要艺术化,我的理解有两点:第一,科普要艺术化,要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把一些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普及给大众,要通俗风趣,让大众易于接受,最好还能彰显艺术之美,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第二,科幻小说和科幻影视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科学的艺术化。一部好的科幻作品不仅要对现有科学或技术的神奇富有想象,而且要大胆设想和预测科学技术未来可能的走向,这样的科幻作品才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
(摘编自严加安《科学与艺术》)
【文本二】
①科学研究的过程险阻重重,为什么杰出人才能够克服诸多困难、不断创新?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这确实是原因的一个方面。但是,杰出人才对于自己去追求创新有着更为高远的想法。邱成桐院士认为,数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真和美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美的探究和追求是让数学家不停钻研的动力。
②对美的探究和追求,不仅让科学家愿意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以获得最高的美的精神享受,而且也使他们更注重在创造活动中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各种功利的获取。在这种状态下产生出的科研成果,通常具有典范的价值。
(摘编自沈致隆《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
10.文本一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1.科学研究怎样才能创新?请结合文本一第④段和文本二简要概括。
12.下面的材料,能作为文本一第⑥段的佐证材料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磁流体艺术:绽放》是2024年“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展出的作品,它以视频形式呈现了纳米级的磁性颗粒形成的磁流体,在磁力、重力和张力的共同作用下自由流淌所产生的优美造型。视频画面呈现的造型如同绽放的花蕾,又似翩翩起舞的精灵。
(2024·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木刻属于木板画,也称作板画或刻画,普通就称作木刻。
②木刻的材料当然是木材。木材以梨、枣、白杨最为合适。这几种木材的质地都比较细密。
③木刻最主要的工具当然是刻刀。刻刀大致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偏刀,一种是角刀。偏刀用来刻凸起的线条,把大片的木质铲去,剩下凸起的线条。角刀是三角形的,为了使用的方便,又有大小宽狭各种形式,都用来刻凹陷的线条。
④有了木板和刀,就可以动手刻了。木板有时候该用横断面的,有时候该用纵剖面的,大凡刻精细的画,就得用横断面的。因为横断面的木纹比较细。普通木刻就用纵剖面的。前者称为木口木刻,后者称为木面木刻。
⑤木板先要磨光,涂上一层墨,又用铅笔在上面把画稿打好,然后动刀。
⑥把图画直接画在纸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经过刻木的手续?这不是浪费吗?不,木刻非但不浪费,还具备着更经济的条件。普通一张图画,常常为一个人独占,供少数人欣赏。木刻画却可以拓成许多许多张,供许多许多人欣赏。另一方面,木刻画具有明快、朴素、有力的特色,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价值。
(摘编自叶圣陶《木刻》)
材料二:
学生在创作一幅完整木刻版画之前,首先要绘制作品的初稿,通过“镜像”的形式把初稿画到木刻板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制结束以后,需要刻制图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刀具,刻制不同的图案和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刻制结束后,需要把图形印制到纸张上,同样的图形,不同的压力,可以呈现出的形象、纹理和细节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选择能力。
(摘编自罗公染《刀笔刻绘新时代》)
材料三:
《回忆延安》是古元(1919—1996)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原拓木刻套色纸本版画,长方形,宽60厘米,长80厘米,画面主题色调为黄色、蓝色和绿色,生动精细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美术老师要求摹刻古元版画《回忆延安》。请你完成以下相关的语文任务。
任务一:把握内容
13.根据下面三个关键词,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这幅版画的情境。
关键词:宝塔山 延河 抗战军民
任务二:说明意义
14.在你看来,摹刻这幅版画有什么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
任务三:明确工序
15.下列有关版画《回忆延安》摹刻工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版画的线条特点选用适当的刀具。 B.动刀前把临摹的画稿打在磨光的木板上。
C.选择木面木刻技法在木板纵剖面刻制。 D.把图形拓印到纸上要选好颜色,控制好压力。
(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航天种子谷里,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听着讲解,时不时举手提问;3D打印实验室里,他们观察、记录,不时发出惊叹声……
②这生动的场景近日发生在广东省东莞市,孩子们正参加科普研学活动,感受科学魅力,享受探索乐趣。2023年,东莞大力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鼓励学校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置身科普基地,沉浸式体验科学的魅力。一年来,东莞积极推动市内学校利用科学教育资源,开展科普研学活动约500场次。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①“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②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的成长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研学旅行具有教育功能,其显著特点有:第一是实践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是一个群体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③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等以儒家文化体验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④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作为课程来开发,当作一种没有教室、没有校门的社会大课堂来开发,让学生在研学中体验、总结、反思。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一、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二、合理规划,保证系统性。三、强化管理,确保安全性。四、自愿选择,保证多样性。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
①学生面对的真实世界是一个不分学科的整体,传统分科教学已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旨在围绕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形成调动多学科知识,让学生通过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多学科知识的结构化融合,在“游”中了解国情、世情,开阔眼界;在“研”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涵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是融合性与系统性。融合性包括凸显“研学”与“旅行”的融合、“学之科学性”与“游之趣味性”的融合、“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系统性旨在避免把跨学科变机械的学科拼盘,一方面强调问题的整合,即在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要运用的知识、能力、价值和高阶思维;另一方面强调主题的综合,归纳不同问题的共同属性,以统一的主题横向连接不同学科。
(摘编自《大主题引领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研究》)
16.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莞大力推进研学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置身科普基地,感受科学魅力。
B.东莞和曲阜研学活动有效整合当地资源,开展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研学活动。
C.研学旅行的主要教育功能就是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D.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应依据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来确立主题。
17.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莞市中小学开展的科普研学活动受到学生欢迎,是因为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相融合。
B.开发跨学科的研学旅行课程,可解决分科教学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问题。
C.“曲阜模式”在“游”中体验文化,开阔眼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D.跨学科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将“研学”与“旅行”融合,即可避免机械的学科拼盘。
18.子瞻中学拟开展“山水文化”研学旅行,请你从以下路线中选择一条,仿照示例,结合材料内容设计你的研学方案。
①文化之旅:子瞻中学→李密故里→彭祖山→三苏祠→子瞻中学
②山水之旅:子瞻中学→烟雨柳江→瓦屋山→黑龙滩→子瞻中学
示例:
我的研学LOGO 我的研学方案
我选择竹文化研学旅行路线。 ①研学目的:以竹为主题,连接语文、美术、生物等学科,提升素养。 ②研学内容:举办竹知识趣味抢答赛;收集并诵读苏东坡关于竹的诗词,感受竹的品质;竹林写生。
(2024·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使用汉字写作带来了便利,却对汉字书写提出了挑战。这是因为计算机输入只要求辨识、选用汉字,而汉字书写还要求笔画正确、结构完整。近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汉字书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重要方面。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材料二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几乎有了”:很多人想问题或写字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要书写的字形出现在自己的头脑里,一闪而过,但又没有抓住。有时候,人们拿起笔写字,虽然对某个字或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无法正确地写出来。这种现象在汉字书写中更为明显。 。汉字系统中,很多形声字的字形相近,如“朱”字与不同的偏旁组合,可以组合成“株”“珠”“铢”等。有些指事字仅是个别笔画的位置不同,如“本”“末”,都是在“木”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笔,添加的位置不同,意思也就不同。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几乎有了”的现象。
材料三
人类的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准确识记、正确书写汉字,需要将对汉字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根据研究,初次学习之后,间隔性地重复学习有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时间间隔和记忆保持数量的关系如表所示。
表时间间隔和记忆保持数量的关系
时间间隔(小时) 记忆保持数量(%) 遗忘数量(%)
0.33 58.2 41.81
1 44.2 55.8
8.8 35.8 64.2
24 33.7 66.3
24×2 27.8 72.2
24×6 25.4 74.6
24×31 21.1 78.9
根据记忆保持的规律,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间隔,能够提高汉字识记、书写的准确度。多写、多看都是复习汉字的有效方法。但研究表明:手写汉字比注视汉字更有利于准确识记汉字;在汉字识记方面,手写笔记的学生往往比用键盘打字的学生更具优势。
19.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对汉字书写提出了挑战。
B.“几乎有了”的现象表明字形相近的形声字容易被区分。
C.表1显示,距初次学习后的时间间隔短,记忆保持数量多。
D.相较于注视汉字或使用键盘打字,手写汉字更有利于识记。
20.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B.这是因为汉字的笔画简单
C.这与汉字特点有一定的关联
D.这可以规避汉字书写的问题
21.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提高全民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可以从① 、② 、③ 三方面下功夫。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二: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
一琴几上闲,
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
春风自吹入。
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减)
材料三: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四:
“庭院深深深几许”。大概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动更多的想像和情感,“ ”。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与山水画的兴起大有关系,它希求人间的环境与自然界更进一步的联系,它追求人为的场所自然化,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种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在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22.下列关于以上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古典建筑都是左右对称的。
B.园林建筑不考虑窗子的实用价值。
C.封建社会晚期园林艺术停滞不前。
D.中国园林建筑讲究整体有机布局。
23.将下列诗句补充到材料四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4.阅读以上材料,具体说明中国园林建筑是如何实现“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的。
(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①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策展、讲解、社教、研究等方面。观众走进博物馆,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赖于博物馆继续提升服务、完善体系。
②“从隋唐时期的通济渠,到宋朝时人来舟往,热闹非凡的汴河,再到元代时随着都城的变迁,大运河截弯取直、改道山东直抵大都,这段运河就丧失了漕运的作用。透过汴河剖面,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以后,逐渐淤塞的汴河河床所留下的人们生产活动的痕迹……”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站在汴河剖面遗址前,博物馆讲解员刘世发为参观者讲解,“唐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的漫长时光,就沉淀为地层线间短短的一段土层。”汴河剖面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不可移动文物“搬”进博物馆的创新尝试。刘世发结合介绍提纲,在讲解中融入巧思,让参观者从剖面上的一条条地层线开始参观——最底部的底层深且宽,代表当时运河河道较深且宽阔;越往上地层越平窄,地层中还出现了人们生活的痕迹,说明河床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③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陈列着一艘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登船感受从扬州到北京一路上的运河美景、风土人情。刘世发通过学习文献了解到:到了清后期,沙飞船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广泛应用于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中。他将新增的知识点娓娓道来,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体会古代水工的智慧以及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
④在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负一层4500平米的“展厅”,没有一件文物,却成为全馆最有人气的地方——这里2023年举办社教活动3389场,平均每年吸引参观者超10万人次。
⑤没有一件文物,孩子们如何感受历史文化?苏州市民刘思镭和儿子在参观中发现了不少惊喜:“我的姑苏城”单元中,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生活。——早上,背着书包上学堂,一路感受崇文重教之风;中午,小船摇到外婆家,卧室里收音机流淌出苏州话童谣;晚上,弄堂里躲猫猫,在1米多高的巷子深处,孩子们真正以儿童视角进入苏州园林、名人故居,亲身体验历史文化。
⑥每年寒暑假,南京博物院都会举办研学冬令营、夏令营活动。活动行程是怎么安排的?第一天先在南京博物院参观常设展《江苏古代文明》,通过抽盲盒、解谜团等方式,重点了解新石器时代文物。小学生张乐童对“神人兽面纹琮”产生了浓厚兴趣。让她惊喜的是,第二天,研学就来到这件文物的“老家”——位于常州的寺墩遗址。张乐童和小伙伴们在现场观摩了老师傅修复文物的过程,不断发出赞叹。
⑦带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这些出土文物都属于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就是玉器,随后,在一间研学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仿照“神人兽面纹琮”上的图案,体验古代匠人雕刻玉石的过程,体会传统工艺的精美和匠心。
⑧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在科普课“国画里的矿物”中,成都自然博物馆科普团队成员陈蓉站在台上,以此为问题,将国画使用的朱砂、孔雀石等矿物颜料娓娓道来。“矿物颜料由天然矿石研磨、提炼而成,具有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质感和遮瑕性……”台下,20多名孩子和家长饶有兴趣地边听边记。桌子一侧,还摆放着一些空白纸扇和矿物颜料。知识讲完,陈蓉便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利用矿物颜料在纸扇上作画,体验矿物颜料的魅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5日)
材料二
①“大河上下,和合共生”,系列动画短片讲述黄河沿线文化故事;“步锦绣丝路,绘千载版图”,创意互动H5沉浸式展现丝路传奇;“重回长安,对话千年”,在“云端”看陕西多家博物馆接力直播……5月18日是第四十八个国际博物馆日,一系列预热活动,呼应着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②徜徉博物馆,人们常有“游目千载,对话古今”之感。为什么文物展陈能让人产生“历史感”?正因为无论历史文物、艺术作品,还是自然标本、科技展品,都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从而丰富我们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求“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唤醒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能让我们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从而与更深远的时空相连。
③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④博物馆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关键在于使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更好地激活切身感受和思考,才能让更多观众成为“主动的受众”。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展柜中的远古陶器时,会自然而然地好奇它是怎么烧制的、古人用它来做什么。博物馆应该通过精心的展陈、生动的叙事,构建更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得文化不再是孤立的展品,而是有自己的“上下文”,让精彩的故事有载体、深厚的文化可触及。
⑤与观众的深度连接,需要博物馆从整体上探索以互动、参与、分享为重点的交流方式。西安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飞奔的骏马上,少年拉缰控绳、双目圆睁,一袭蓝衣夺人眼目。2023年,西安博物馆以此为原型策划了展览“长安有故里一丝路少年大唐行”。观众跟随真人扮演的蓝衣少年,步入千年之前的唐长安城。骑着骆驼奏乐的胡人乐师、美丽的唐代少女、街边的杂耍叠罗汉……175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与半实景化场景相互交融,在这样的沉浸式场景中,再现了7世纪国际化大都市多彩的生活画卷。
⑥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观众在展厅近距离观看考古工作者现场清理马车遗迹;在浙江长兴县博物馆,研学的孩子们将碎片“修复”成精美的陶器……正是在“教育”这一目标的观照下,越来越多博物馆创造了更加启人智识的体验,让观众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思考,真正收获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满足。突出特色、细分类型、完善收藏、提升展陈,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与优秀传统文化共鸣,博物馆拥有更强的文化影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7日)
25.下面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汴河剖面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创新尝试,参观者可以结合讲解了解到运河河床是怎样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B.登上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体验到清后期的运河美景和寻常百姓的生活场景,如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
C.苏州博物馆西馆负一层的“展厅”里,虽然没有一件文物,游客却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生活。
D.“国画里的矿物”科普课设置了“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的问题,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
26.下面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物展陈让人产生“历史感”,是因为通过作品或展品,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
B.要想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博物馆就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
C.“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是以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为原型的展览,主打沉浸式场景体验。
D.材料二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让文章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27.下面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中讲述的各地博物馆的多种展陈策划活动,体现了不同地域或专题的特点。
B.要让“文物会说话”,就需要博物馆精巧用心,比如生动的叙事,精心的展陈。
C.类似于南京博物院开展的研学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学生了解文物的“展厅”、动手的“作坊”。
D.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更多的考虑到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
28.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一所博物院就是一个大学校”。
(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纹样……这个春天,汉服成为了引领时尚的“顶流”。汉服又有“华服”之称,是承载了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和东方美学意境的服装样式,作为中国古代衣着文化传承至今。近年来,汉服文化开始在青年群体中“破圈式”传播,汉服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装扮,更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具体化表达。与诗词、典籍等传播形式不同的是,汉服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更容易在消费、文旅等高频的生活体验过程中实现浸润式传播。伴随着汉服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认同,一个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汉服经济已延伸到动漫、游戏、美妆、文博、旅游等相关产业,让这一传统文化在与潮流时尚的碰撞中,寻找到融入现代社会的多元路径。材料二:
汉服的魅力不仅在于第一眼看上去“很美”、更在于它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礼仪规范。比如。汉服中的宽大袖口,象征天道圆融:汉服中的深衣,将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在腰部将上下分开,在对立统一中彰显了一种有序和谐;汉服上的云纹、龙纹、凤纹等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祥瑞的象征,寓意吉祥如意、天下太平。很多身着汉服、徜徉于西安各大景区的年轻人表示,在跟别人的互动中,学会了天揖礼、时揖礼、万福礼等中华传统礼仪。他们还说,穿上汉服,会产生沉浸在历史文化氛围中的感觉,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站立、走路的姿势以及说话的方式,以让自己仪态更加端庄,因为“那样才对得起身上的衣裳”。材料三:
①“汉服文化热”的持续升温与新媒介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科技发展形成多样的传播媒介,为汉服文化开辟出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②人们可以借助社交媒体,通过微信、微博、贴吧、汉服荟等社交平台,交流汉服文化、分享汉服风采、共议汉服前景等,传播汉服文化。③人们还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凭借门槛低、传播范围广、娱乐性强等优势,为汉服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④因此,汉服文化在短视频平台所构筑的空间中实现了广泛传播。材料四:
作为与互联网相伴而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其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对科技产品的谙熟以及广阔的信息渠道,让他们能够保持更为开放的头脑,进行更具创意性的思考,勇于追求和尝试各种新生事物。“汉服”“古风”等掀起的时尚潮流,是他们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创新性表达,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29.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材料二都介绍了关于汉服的一些知识,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B.材料一中的第二段,采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诗词、典籍等的传播形式。
C.材料二中穿着汉服的体验是对材料一提及的“浸润式传播”的生动注释。
D.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影响着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30.阅读材料一,简要回答“汉服热”这一现象有哪些特点。
31.同学们在划分材料三的层次时,有下列两种划分法,你认为哪一种准确?请说明理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32.“汉服热”持续升温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回答。
(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这个春天,一碗麻辣烫让甘肃天水火爆“出圈”!从去年年初的淄博“赶烤”到岁末的“尔滨冰雪文化”,不少城市纷纷借势网络流量,积极“圈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城市网红化的逻辑下,如何从“始于爆款吸引‘流量’”到“终于文化确保‘留量’”,由“网红”变“长红”,是每一个城市值得认真思考的议题。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在光明日报微博上进行了“什么样的旅游体验最重要?”的调查。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镜泊湖集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以鬼斧神工之灵魅,写就湖山溢彩、层峦耸翠、古迹隐约的水韵华章。
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由牡丹江上游大小两条水系约三十条河流呈向心式汇集而成,古称湄沱湖。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称阿卜河,又名阿卜隆湖,后称呼尔海金。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呼汗海,明时始称镜泊湖,清时称毕尔腾湖,意为水平如镜,今仍称镜泊湖。
镜泊湖风景区,1980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14平方公里,其风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镜泊湖游览区,展现百里长湖的奇观胜景;二是火山口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展现丰富的地下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神奇壮美的火山熔岩洞景区;三是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展现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选自《可爱的家乡牡丹江》,有删改)
材料三:素有“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美誉的镜泊湖,是大自然沧桑变化留给世间的精品。今天的镜泊胜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慕名而至的中外游人。
2023年12月14日,镜泊湖冰火梦幻世界暨第九届镜泊湖国际冬捕节采冰仪式祭湖庆典在镜泊湖西湖岫举行。此次“开冰节”,镜泊湖首次将采冰与冬捕祭湖庆典相结合,传承和弘扬镜泊湖历史悠久的冬捕渔猎文化,培育打造镜泊湖冰雪文化品牌。当日上午,在镜泊湖广阔的冰面上,迎风旗猎猎招展,震天鼓气动山河,舞龙表演欢快热烈,开冰节正式开始,身着羊皮袄的“渔把头”念诵祈福词、喝过出征酒后,正式开始“采头冰”。头冰出水,“渔把头”将象征着祝福与期待的红绸系在上面,预示着镜泊湖冰火梦幻世界暨第九届镜泊湖国际冬捕节项目红红火火的好兆头,也向八方游客发出最热情的冰雪邀约。
(选自《牡丹江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冰雪发力,未来可期。在保持冰雪旅游热度持续上升的同时,我市也不断完善“冰雪+”模式,促进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文化、冰雪艺术等产业深度融合,有效助推“冷资源”发挥“热效应”。
冰天雪地是大自然赠予黑龙江的瑰宝,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是时代给予牡丹江的难得机遇。近期,“林海雪原·北国风光”跻身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我市将继续释放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推进相关产业项目建设,常态化举办品牌冰上体育赛事、冰雪交流活动,不断繁荣冰雪运动产业,提升冰雪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把冰天雪地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
(选自《牡丹江日报》,有删改)
33.阅读上述材料,找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从去年年初到这个春天,不少城市纷纷借势网络流量,积极“圈粉”。
B.镜泊湖由牡丹江上游大小两条水系三十条河流呈向心式汇集而成。
C.身着羊皮袄的“渔把头”念诵祈福词、喝过出征酒后,正式开始“采头冰”。
D.冰天雪地是大自然赠予黑龙江的瑰宝,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是时代给予牡丹江的难得机遇。
34.请探究材料一中的表格,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35.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6.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牡丹江市为了成为“留量”“长红”的城市,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37.得知“林海雪原·北国风光”跻身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你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好朋友小江分享,表达你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你会怎么说?
(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材料一】
①近年来,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几个传统文化类作品不断刷屏成为大爆款(通常指能够引发全民热议、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如今,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养分,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其呈现在新创作的作品中。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让人们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唯美动人的一面,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让世界惊叹于“中国式浪漫”,当下的文艺工作者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
②传统文化类作品频出爆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足了观众新的审美需求。新世纪的中国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日益增强,对有深度、有内涵的文艺作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从《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精品影视剧,到《唐宫夜宴》《国色天香》等爆款舞台节目,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述者”“代言者”,可以说,观众审美的变化正在对作品的选择中得以体现。
③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类作品频出爆款,离不开新型传播媒介的助力。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作品为例,虽然首次播出就引发了强烈反响,但是后续的二次传播才是真正促使其成为爆款的重要原因。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回看功能、评论互动功能、个性化传播功能会带来作品关注量、观看量的几何级增长,推动作品“火上加火”。
(摘编自《传统文化类作品缘何频出爆款》,《光明日报》2024—04—03)
【材料二】
在现象级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中,舞者身体在“天地圆环”的舞台和光影效果中形成绵延不绝的青绿色“山峦”。这种效果的营造正是依托舞台正上方的六块环形屏幕,它们随叙事与场景变换,一方面使得舞蹈语言所特有的时空运动特征得到了全新呈现,另一方面将时空交错的神奇之感与虚实相生的梦幻之感表现到极致。科技手段的运用直接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形态,运用得好能有效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
(摘编自《科技时代,舞蹈何以“众乐乐”》,《光明日报》2024—05—22)
【材料三】
纵观传统文化类作品,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节目的同质化,“抄作业”抄不好反而有东施效颦之弊。还有一些节目过分依赖科技而忽视了内容,除了炫酷,看完缺乏记忆点。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正如《只此青绿》《忆江南》,以及去年的《唐宫夜宴》,它们的出圈在于舞者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名画或舞俑的写意之处、唯美之处,技术的助力并未脱离作品内容。总之,我们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的新境界。
(摘编自《国风节目再出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文艺创新源泉》,光明网2022—02—23)
38.从材料一看,近年来传统文化类作品频出爆款的原因有哪些?
39.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作品《只此青绿》,其作用有何不同?
40.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跑步
材料一:
跑步锻炼注意事项
①跑步时,要掌握好自身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例如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心肺功能等。要根据自身作息选择合适时段:晨跑建议在天亮后进行,跑前15分钟,需适当补充糖分;夜跑需留足洗漱、休息时间,避免神经太兴奋影响睡眠质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跑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跑后要完成拉伸动作。同时,防寒和防暑也是跑步过程中要注意的。
②另外,还需要及时了解跑步时和跑步后身体的“反馈”,比如是感到轻松舒畅还是心悸头晕,也可以借助运动手环等设备来获取身体的“反馈”数据。
材料二:
跑步锻炼的误区及建议
误区 建议
误区一:每次跑步距离越长,效果越好。 根据自身运动习惯和运动上限,合理安排每次跑步距离,注意膝盖、脚踝等部位的承受能力,先设定一个强度较低的目标,再循序渐进。
误区二:每次跑步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采用快慢结合方式:锻炼时大强度跑速一般不超过8千米/小时,中等强度跑速一般不超过6千米/小时。
误区三:在室内跑步机上跑步,效果更好。 尽量选择在环境安全、空气清新的公园等室外场所跑步。
材料三:
跑步知识问答
问题一:什么叫“下蹲式起跑”?
答案:这是一种常见的竞赛起跑姿势。起跑前先蹲下来,两脚一前一后,后脚用力蹬地,听到发令枪声后猛地起跑,肌肉会产生一股强大的爆发力,让起跑速度更快。
问题二:比赛时为什么要穿“钉鞋”?
答案:钉鞋是指鞋底上带尖铁钉子的鞋,常用于比赛。在塑胶跑道上穿钉鞋跑步时,钉子会扎进塑胶跑道,抬腿迈步时,钉子又能很容易地拔出来,这样不易打滑。同时,蹬地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又可以蓄积更大的力量,有助于提速。
(以上材料改编自《科学24小时》《十万个为什么》)
4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跑步”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掌握好自身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就能达到良好的跑步锻炼效果。
B.任何时候跑步都可以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心肺功能,也有益于改善睡眠。
C.选择在环境安全、空气清新的公园跑步,才有锻炼效果。
D.在塑胶跑道上穿钉鞋跑步可以起到防滑作用。
4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晨跑前15分钟应适当进食一些含糖食物,如蜂蜜水、苹果等。
B.冬天天气寒冷,只要跑步前做好热身运动,就可以达到防寒和保障运动安全的目的。
C.跑步速度一旦超过了6千米/小时,就一定会损伤膝盖、脚踝等部位。
D.我们跑步时,应采用下蹲式起跑,因为这样跑得更快。
43.跑步锻炼需要循序渐进,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依据材料,某同学设计了一份暑假夜跑锻炼流程图,请你帮他完善。
(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几乎涵盖陆地上所有相对固定的天然或人工水体,还包括水深低于6米的海域。
湿地一定是绿色的吗?其实不一定,湿地还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甚至是彩色的。一般来说,湿地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根据湿地名字来判断。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常见的红树林湿地,虽然叫红树林,但却是一片翠绿。
湿地仿佛一个调色盘,大自然用它的丹青妙笔绘就了一幅幅斑斓的湿地长卷,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湿地景观。
(摘编自《湿地是什么颜色的?》)
【材料二】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等方面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布在城市中的城市湿地具有独特作用,是城市生态人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湿地提供水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湿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
(摘编自《什么是城市湿地?》)》
【材料三】
从大庆市区向南,漫溯青草更青处,那是鱼的世界,是鸟的天堂。高铁不时飞驰而过,繁华都市近在咫尺。这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大庆龙凤湿地。几十年来,因着人们的觉醒和护佑,这里成为“油城”大庆一道亮丽的风景带。
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5050公顷。大庆市打造了“生态桥”龙凤湿地跨线桥,建设了芦苇抚育、湿地补水等项目,设专人负责野生动物养殖救助、周边环境及水面浮萍清理。
湿地美了,鸟儿来了。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迁徙鸟类达9批次45万余只。这里每年免费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湿地游”成为大庆旅游的必选项。
(摘编自《波光与时光里的“百湖之城”》)
【材料四】
大庆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湿地,在价值实现上发生转变。不断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严把建设项目使用湿地关,有效保护了湿地资源。
大庆市狠抓湿地文旅产业,成功举办了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文旅活动,打造出龙凤观鸟、鱼湖赏莲等知名湿地旅游品牌,各地游客、摄影爱好者常聚于此,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摘编自《黑龙江大庆以“三种理念”推进湿地保护“三个转变”》)
44.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湿地颜色不一定是绿色的,还可以是其他颜色的,我们能够根据湿地名字来判断颜色。
B.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在一些方面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C.分布在城市中的城市湿地具有独特作用,是城市生态人文系统中重要的部分。
D.大庆市狠抓湿地文旅产业,成功举办了系列文旅活动,打造出多个知名湿地旅游品牌。
45.材料三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46.材料中,大庆市除了打造“生态桥”龙凤湿地跨线桥,建设芦苇抚育、湿地补水等项目,在湿地保护方面还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说明。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组合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罗丹说:“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这话含意深厚,非解释不可。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非动者,即非自然。照片在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行把动象转变为静象,已非物之真相了。况且动者是生命之表示,精神的作用;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即是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艺术家要想借图画、雕刻等以表现自然之真,当然要能表现动象,才能表现精神、表现生命。这种“动象的表现”,是艺术最后目的,也就是艺术与照片根本不同之处了。
那么艺术又怎样能表现出“动象”呢?这个问题是艺术家的大秘密。罗丹说:“你们问我的雕像怎样表现这种‘动象’?其实这个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的过程。他要能在雕刻或图画中表现出那第一个现状,于不知不觉中转化入第二个现状,使我们观者能在这作品中,同时看见第一个现状过去的痕迹和第二个现状初生的影子,然后‘动象’就俨然在我们的眼前了。”
(节选自《美学散步·看了罗丹雕刻之后》,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有改动)
【文本二】
相传拉奥孔犯了大罪,天神用了一种极惨酷的刑罚来惩罚他,遣了一条恶蛇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一块儿绞死了。在这种极刑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悲伤惨戚、目不忍睹的一顷刻,而希腊雕刻家并不擒住这一顷刻来表现,他只把将达苦痛极点前一顷刻的神情雕刻出来,所以他所表现的悲哀是含蓄不露的。倘若是流露的,一定带了挣扎呼号的样子。这个雕刻,一眼看去,只觉得他们父子三人都有一种难言之痛;仔细看去便可发现条条筋肉、根根毛发都暗示一种极苦痛的神情。
(节选自朱光潜《无言之美》)
【文本三】
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 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
(节选自毛宁《梦回繁华》)
《清明上河图》(局部)[宋]张择端作
47.罗丹为什么说“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请简要回答。
48.艺术家雕刻《拉奥孔》时是怎样表现“动象”的?(用文本二的一句话回答)
49.《清明上河图》中呈现了“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这一“动象”,请借助想象描绘出船的“第一现状”和“第二现状”。
第一现状:
第二现状:
50.请介绍《清明上河图》中放大处(图中白色圆圈所示)画面内容并点评其妙处。
(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暑期将至,学校开展“假期生活规划”主题活动。
【材料一】
活动宣传海报。(见下图)
【材料二】
①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教育的使命不能分割为德智体美劳五个向度的独立发展。从教育的内容看,“五育”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从教育的功能看,任何一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多方面的育人资源。因此,“五育”不应是五个方面各自独立、相互并行,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实现由“五育”并举到“五育”融通的演进。
②育人先育心,“五育”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各有侧重,但价值塑造的旨归异曲同工。我们要牢固树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把价值塑造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觉地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
③在育人体系中,体育具有基础性、高阶性的特征,指向人的生命健康。但长期以来,教育“弱于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我们要着力加强新时代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教会、勤练、常赛”,通过特色体育活动和群众性竞技性体育赛事,引导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④“五育”融通的深入推进,还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只有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选自高翅《“五育”融通育全人》,《光明日报》2023年5月30日,有删改)
【材料三】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从而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体育锻炼还能够增强呼吸系统的动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肌肉发达,而且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得到加强,从而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动作的速度、灵活性和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选自《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材料四】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一堂好的劳动课,就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练意志、锻炼自己。就拿烹饪来说,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各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实践任务,例如:1~2年级从择菜、洗菜学起,可以剥毛豆、做水果茶,7~9年级要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完成3~4道菜。循序渐进,做中学、学中做,方能取得实效。
(选自吴月《播下热爱劳动的种子》,《人民日报》2024年4月21日,有删改)
51.以下对二、三、四则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育”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不应是五个方面各自独立、相互并行,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
B.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肌肉发达,还可以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C.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可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因而智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要手段。
D.劳动课要注重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喊”劳动,要切实保证学生有必要的劳动实践经历,避免走过场。
52.如图是小美同学的暑期一日生活规划,请你指出这份规划有哪些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暑期一日生活规划
时间 活动内容
7:00 起身
7:30 早餐
8:00-9:30 自主预习高年级课程
10:00-11:30 参加书法或古筝兴趣小组
12:30 午餐
13:00-14:00 午休
14:30-17:30 到图书馆读书
18:00 晚餐
18:30-20:30 看电视
21:00 就寝
不足之处:
改进建议:
53.即将毕业,大家都在积极讨论自己的生涯规划。小明同学却说,想那么多、那么远干什么?当务之急是考个好分数。请结合上述材料对他进行劝说、引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