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联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首诗,借物抒情,以“四月天”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四月天的美好风景图,表现了诗人对爱的礼赞、对希望和新生的喜悦和赞美。诗歌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诗的第五节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总结全诗,极尽盛赞;结尾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
《我看》前两节是“我所看”,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辽阔自然风景。后面三节是“我所思”,承接前文,通过意境化抒情,含蓄而又热烈地表达出对于自然与生命相融合的追求,极具“九叶诗派”特色。其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也是他青春时代的色彩。
这两首诗同样是提取春天的意象,有很多相同之处。首先,两首诗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其次,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最后,情感饱满而含蓄,都采用第二人称进行抒情,情感饱满,借助诗歌的意境进行情感表达,含蓄隽永。
朗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应舒缓明快,充满爱意,需着重注意林徽因在此诗中创作出的具有主观性的分行节奏。朗诵《我看》,应激昂从容,有宽大胸怀。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诗歌学习,学生对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情感等特点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诗歌赏析方法和朗诵技巧。《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两诗为意境化抒情,诗歌语言陌生化,表意含蓄,但学生可以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两诗的语言魅力,并且进行模仿创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读诗的疑惑,如《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独特分行,《我看》中的“你”的指代意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两首诗歌节奏明快、音律和谐的特点。
2、品析诗歌语言,了解诗歌的陌生化语言及其奇特的意象创作手法。
3、联系写作背景,探究诗歌主旨,体会作者表达出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独特的分行形式;
2、《我看》中“你”所指代的对象;
3、对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
预习任务: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朗读诗歌,根据诗歌内容简洁归纳出每一节所描绘的图景;
2、《我看》思考:诗歌第三节和第四节的“你”是谁?
一、新课导入——读标题,知情感: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将“你”比作“四月天”,赋予“你”以“四月天”的柔美、温润、明净的特征,是带来温暖和希望的象征。
通过标题和副标题,我们可以读出作者林徽因是借“四月天”这个核心意象来对“你”表达“爱”的赞颂。所以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舒缓、喜悦的语气。
2、作者介绍:林徽因
(结合课下注释——福建闽侯人,建筑学家、文学家。)
林徽因(1904-1955),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补充)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
3、读准生字词,注意字形词义。
轻灵 娉婷( pīnɡ tínɡ) 鲜妍 冠冕( ɡuān miǎn) 呢喃
丰润 沉醉 忧戚( qī) 勃发 飘逸( yì) 漫游
流盼[转动眼珠看] 摇曳(yè)
二、品味语言,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通过朗读,发现诗歌的音乐美。首先自己读两遍课文,要求读准字词,并根据给出的知识卡片找出诗歌的韵脚。
(知识卡片:韵脚——诗歌押韵:诗歌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押韵的字常放在句尾,因此被称为“韵脚”。)
明确:每段的一、三句韵脚相同,都是“an”音,发音柔和低沉,一韵到底,使得诗歌读起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2、数数每一节有几句、每行诗的字数,可以看出这首诗歌具有独特的转行技巧,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么排版和转行?
明确:每节保持三行,每行字数都在十个字左右;作用——形式上工整美观(建筑美);便于押韵;节奏性更强;情感上雀跃轻松;新颖不落俗套,给人奇妙的阅读感受。
(知识补充:诗歌的陌生化——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这首诗主要是在形式上具有陌生化的特征,内容的陌生化举例——“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常见的陌生化方法——运用通感,颠倒语序,转变词性,反常搭配等)
3、逐节分析,品析意象。
在预习基础上,概括出每一节所描绘的图景并加以分析。
“春光风舞”、“风烟星语”、“月夜花开”、“雪后新绿”和“花开燕语”
第一节“笑响”“点亮”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到视觉,表现出“你”的轻灵、温暖;
第二节云烟和星子动静结合,写出“你”的温润、柔软;
第三节运用比喻,将“你”比作百花的冠冕、夜夜的月圆,“我”对“你”爱的庄严和神圣;
第四节丰富的暖色调展现出生机、希望,“芽”“白莲”则表现出了“你”的稚嫩、纯洁;
第五节直抒胸臆,由具体到抽象,花开燕语,表现爱的缠绵和对“你”美好的祝愿。
三、梳理层次,探究主旨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诗歌中出现了几次呢?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2、在简短的诗歌中出现了两次相同的一句话,这两处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标点不同,情感递增。最后一句用了感叹号,直接抒情,所以我们应该读的时候应该重读;第一节“我说”二字,是“我”对“你”的特点进行概括——像人间的四月天一样;那么剩下的诗句就是在细说“你”的特点。
所以诗歌的总体结构是:第一句总说“你”的特点,中间部分细说“你”的特点,最后一句将情感推向至高点,总括了“我”对“你”的爱意。
3、回到标题,思考作者是怎样赞颂“爱”的呢?【直接展示答案】
(1)她捕捉意象巧妙,表达情感细腻,她写“爱”,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
(2)爱如四月天光艳轻灵,爱如四月天新鲜柔嫩,爱如四月天融暖缠绵。
(3)因此,全诗从不同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表现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
4、主旨探究——“你”是谁?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发表在1934年《学文》杂志上,当时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2岁,林徽因的亡友徐志摩逝世3年。关于诗歌创作目的,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另一说是为表达对徐志摩的悼念。从诗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来看,我们一般更倾向于说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儿子梁从诫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出生的喜悦、对孩子的无比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的身上看到的生命的活力和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我看》
一、读准字词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文章的生字词;
2、根据课下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注意字形和读音。
二、整体感知
1、朗读两遍诗歌,找出根据上一篇课文对韵脚的了解,试着找出每一节的韵脚,有什么作用?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羽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韵脚在每一节的二、四两句,第一节“ao”,第二节“i”,第三节“ua”,第四节“i”,最后一节“ou”,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2、读完诗歌,你觉得这首诗的整体基调应该是什么样的?
激昂的、豪迈大气的。
3、思考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简单概括一下。
明确:
三个,第一部分——我看(1-2);第二部分——我思(3-4);第三部分——我愿(5)。
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先写眼前所见的春风荡漾之景,再将视线转向上方天空,视野上逐渐开阔,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辽阔图景。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写“我”对大自然的思考。大自然沉默而包容,拥有博大的胸怀,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使得“我”为之赞叹和感慨。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我”深叹大自然的生机和辽阔,生发出了与大自然合流的愿望。
三、合作研讨,品析诗句
1、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运用所学诗歌的赏析知识,选择诗歌其中一节来分析。并派代表发言。
(赏析提示:修辞方法;意象特征;语言特色;陌生化语言等。)
参考:
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第二节:意象有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写出了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的壮阔画面。“吸入”前省略“被”(反常搭配),“红晕”(转变词性)“沉醉”“凝望”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实际上也是“陌生化”的处理方式,作用是新颖不落俗套,给人奇妙的阅读感受。
第三节:这一节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大自然”具有包容一切的特点。“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它既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
第四节: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些哲人在生命的长河中消逝,大自然却是永恒存在的。
第五节: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通过“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表现出来,“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抒发融入自然、热爱生命的豪情。“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在这里也是反常搭配。
四、主题总结
1、背景介绍:《我看》是穆旦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写(那时因抗日战争爆发,众多高校迁设昆明)。穆旦正值人生的青春时期,胸怀坦荡,目光远大。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原野夕照的美丽图画,歌颂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孕育生命、滋养万物的伟大,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歌颂之情,表达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五、秋日诗会计划
1、春华秋实,今天学习了两首诗都是关于春天的,而现在正值丰收,说到秋天你能想到什么事物?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学生举手回答,将词语写在黑板上)
2、请在这些意象中选择几样,运用所学知识,写一首或者一节小诗。